忆土

杨耀民

<p class="ql-block">洛南汉字故里,三十二杠梁,七十三道洼,最先都是以村庄里最大户姓因而取名,唯独张洼村却没有一家姓张的住户,很多年前只记得村北脊背梁上有百十来个坟茔,开满了橘红色的野花,大人不允许小孩子去哪里,说有很多坟墓穴里爬出来的菜花蛇,远远看神秘而阴森……。</p><p class="ql-block">记得农业大学那会,垦荒,挖出许多骷髅及瓦罐,随后那片坟茔就变成村庄最肥沃的高产农做物产业园了……、</p><p class="ql-block">听爷爷说,他们那辈刚移迁来的时候过给谢家做长工,谢家掌柜看杨家兄弟实在,临终前把村东头划分给杨家兄弟,至此以后,张洼村就变成了西头村,东头村……。</p><p class="ql-block">西头村谢家为了壮大家族势力对付东头村杨家兄弟,招来了远房亲戚袁家,袁家有招来了远房亲戚宁家及樊家,贾家……。</p><p class="ql-block">东头村杨家兄弟接收了云梦山逃难的冀家老汉,及何家……。</p><p class="ql-block">村庄名还是张洼村、或许是为了提示后来人什么,自此以后,村族矛盾自然而生,但是村规民约依然保持,不管谁家埋葬老人,各族人都去送纸哭抬,谁家生小孩子,各户都去送点馍,千年的王法,万年的民俗,张洼村人不会变……。</p><p class="ql-block">那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杨家躲过那场批斗的原因是,杨家后人出了一个解放战争军人,一个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军人,谢家和袁家划分为现行地主,宁家和冀家,贫农做主,贾家也让后人参军入伍,民族传统及家族矛盾任何时代不会改变……。</p><p class="ql-block">那年,村里出生了六个男孩。</p><p class="ql-block">宁家是那个时代,农村推荐半职半农家庭,宁家长子出生取名叫宁陆军,先天性小儿麻痹,不能正常走路,但脑子聪明,自学一点医药知识,虽架双柺照样行走麻利,也能开车拉客为生,后来成家立业,妻贤子教……。</p><p class="ql-block">第二个是袁家长子,取袁小红,父亲是县中学校长,母亲是西校医,在六个孩子中,袁家条件最好,小伙伴经常在袁家小院玩耍,看小人书。</p><p class="ql-block">那个年代,父母在城里不管做什么工作,如果家在农村,下班都回乡下和家人一起做农活……。</p><p class="ql-block">那年谢家也出生了一个老四男孩,取名叫谢会盈,名字证实了人家的实力,干啥都赢。</p><p class="ql-block">那年贾家的第三个男孩也出生了,取名叫水舎,在十岁时,村口泥塘打江水淹死了…。</p><p class="ql-block">村里袁家老兄弟多,那年也同时出生了两个男孩子,取名叫,袁开亮,袁中亮,</p><p class="ql-block">我也是那年出生的,三个姐一个妹,父亲给三姐取名叫三弟,母亲第四个生下了我,父亲(朝鲜战争)带病回家,不会经商也不会务农,全家人的生计常常是无依无靠,靠母亲的针线活及姐妹的挖药,我家勉强度日……。</p> <p class="ql-block">村头院落柿子熟</p><p class="ql-block">不见当年读书郎</p><p class="ql-block">谁在他乡生白发</p><p class="ql-block">何年何月归故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