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原创中篇小说)</p> <p class="ql-block">新中国成立后,加速解放中国大陆各地的步伐。1950年9月,人民解放军第38军自常德出发,向芷江地区挺进,经过无数的大小战役,击溃击毙不少国民党军队与土匪队伍,先后解放沅陵、辰溪、泸溪等诸多地方。为巩固胜利果实,解放军帮助各地农民建立地方政权,组织武装力量,同时开展土地改革运动。<span style="font-size:18px;">1951年下半年,苍龙山村成立农会分会(与外面村庄合为村农会),打土豪分田地。村里两个大地主被镇压,另外三个列为专政对象,长寿做事的东家也在专政对象之列。地主家的田地家产全被没收,由农会分给村民,所有人分到了田地。</span></p><p class="ql-block">腊梅家分了三亩田和几分地,外加一些生产资料和粮食。田有良田,也有山上的贫瘠田。腊梅看着这些属于自己的田地,大脑里不停地翻滚,内心无比喜悦。曾几何时,她也幻想过能有属于自己的田地,让一家人脱离贫穷。可是这不是痴人说梦吗?现在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她能不由衷的高兴吗?她已经年过二十,这样的年龄,在农村早嫁人了。她之所以不嫁,就是因为家里太穷,爸爸身体不好。她担心自己离开这个家,爸爸今后的生活会越来越困难。因此每当媒人来提亲,爸爸同意的时候,她都会一口回绝。她不是不想出嫁,而是想等家里条件好一些,自己才能安心嫁出去。现在有了自己的土地,一切就会改变,好的生活就会来临!</p><p class="ql-block">腊梅像春天的景物再次焕发了青春和热情。她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忙完家里,再去田间,瞧着绿油油的秧苗一天天茁壮成长,心里有说不完的高兴;她去山上的田里,把旱田翻整,放水施肥,改变山田贫瘠的状态;去山脚寻找草丛芜杂的地方(山上属于集体,不允许开垦),砍掉杂树杂草,挖出乱石,再把石子移开,一点点将土捣碎、整平,开辟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地,种植各类蔬菜,累了就坐下休息,饿了就忍着等爸爸来送吃的,每天不到天黑不回家。爸爸长寿看到腊梅这么拼命劳动,也是非常感动。早晨煮好饭,就去给腊梅送吃,帮着腊梅一起劳作;中午想着法弄点吃的,让腊梅和兴国不要太挨饿。一家人齐心协力,希望通过自己的辛勤努力,改变家里的贫穷局面。</p><p class="ql-block">村里所有人都有田地。大家热情高涨,激情满怀。脸上挂着开心的笑容,起早贪黑,卯足了干劲,使出浑身的力气,把田地翻了一遍又一遍,种上蔬菜、麦子等农农物,接下来小心地侍弄。不出两个月,各家各户的地里都长满了鲜嫩的蔬菜:萝卜、白菜、大蒜、葱、红苔菜……几乎应有尽有。以前没有田地,村民再怎么用力也没有吃的,只能寻野菜、捋树叶……今年分到了田地,又有了一些粮食,不能餐餐吃米饭,至少红薯粥、萝卜粥可以饱餐两顿,配上香甜鲜嫩的蔬菜,这样的生活简直是美极了!有些人家里,又喂养了鸡鸭猪狗。到了年底,人人家里的餐桌上,都可以看到难得的猪肉了。</p><p class="ql-block">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贴上了春联,不少人家孩子换上了新衣,村里响起难得的鞭炮,小小的山村终于现出了春节的喜庆。腊梅一家也贴春联,放鞭炮,辞旧迎新,预祝来年大吉大利,万事好意。</p><p class="ql-block">正月初一,腊梅就上山拾柴,寓意新年进财;正月初二,大家都在家里休息,腊梅又一个人去了地上劳作。长寿劝她休息也不听,任由去做事,此后天天做事。等到大家出门做事的时候,腊梅已经又挖了几块新地,原先的菜地也全翻新,该施肥的施了肥。村民都说腊梅太勤快了,以后谁娶了她准会享福。</p><p class="ql-block">到了麦收时节,腊梅家已经吃上了热腾腾的面条、麦片和包子。早稻收割回家以后,腊梅家已经吃上了完完整整香的香喷喷的米饭。全村的人也都吃上了同样的米饭。幸福的日子真的来临了!</p><p class="ql-block">这一年的冬天,媒人来找长寿说媒,说镇上有一户人家的孩子,20多岁了,人很忠厚老实,家里条件一般,不知道腊梅愿不愿意。长寿知道,腊梅到了这个年纪,只要对方不聋不傻,能娶出去就算万幸,条件好不好的还说什么呢。与腊梅一讲,腊梅还想等一两年再嫁,经不住长寿一劝再劝,就答应了媒人,只提出一个条件,婚后有时间会多回娘家,帮助娘家做事。媒人忙笑着回应,这是应该的,说明你有良心,男方家一定同意。媒人两边撮合,决定趁冬季事少,很快办了婚事。</p><p class="ql-block">男方家姓阳,也不知是欧阳或是单姓阳,家住靠镇上稍远的山腰上。房子很破旧狭窄,一个堂屋左右有两个灶台,很显然是分属两个家庭。堂屋靠里面正中有一个神龛,神龛中间贴着“天地君亲师”牌位,两边另有一副对联;神龛下面有一个火坑,供冬天烤火。左右各有一个小门,左边住着哥哥阳光一家,包括哥哥、嫂嫂和两个子女。右边前后两间房分住父亲和弟弟阳辉,腊梅嫁给的,正是弟弟阳辉。堂屋上面还有一层楼房,就是楼房两边原本该用木板的,却是用的烂竹垫子钉的,而且破烂不堪,正前面还空着一片。先前媒人说他们家条件不太好,她也没有任何印象,现在来到这里,才知道这个家条件比自己预期的要差太多。只是嫁给了这个家,就是这家的人,以后怎么样,全靠自己努力了。</p><p class="ql-block">阳辉老实木讷,性格内向。腊梅本来就不爱说话,看阳辉一个男子汉,话比自己还少。婚后回过娘家,腊梅就要与丈夫一起劳动。公公与阳辉说什么也不让,说是新婚期间,应在家休息。腊梅不愿意,一定要去,父子两人没法,就随她。</p><p class="ql-block">第一天先熟悉地方,家里仅有两把旧锄头,腊梅与阳辉一人一把,阳辉还带了把柴刀,一根扦担,两个人一前一后从村里走出,出村向下走到大路上,顺大路往西走。沿途遇到不少熟识的人,与阳辉打着招呼,阳辉也简短地回应或是点头示意。腊梅看着大路两边的田地里,各种蔬菜、油菜或者麦子全都茂盛地生长着,在阳光照耀下,发散出绿油油的光泽。她的心里很好奇,这些蔬菜或植物,长得多好!她真心希望阳辉能在其中的一丘田或一块地边停下,说这是我们家的,可是没有。阳辉看都没看,一直不停地朝前走,她也只能跟在他身后走。差不多走了六七里路,再离开大路往山上走。到了一些山脚田边,阳辉才停下脚步说:“这里才是我们的地方。这些田,这些山……”阳辉用手指着上面的山和附近几个山头。腊梅一看田里的油菜、麦子,虽然也泛着绿意,却比刚才来时路上的不知差了多少!腊梅问:“那刚才路上的田地和两边的山,不是你们的吗?”“那哪里是。”阳辉说,“那都是下街、桥下和溪边村的。我们一点都没有。我们村的只在这里。”“那你们是怎么分的?”腊梅又问。阳辉说:“谁知道啊,当时就是这样分的。我们村没有地主,他们可能按地主所在的村子来分的吧。”腊梅无话可说,开始观察油菜和麦子的长势。</p><p class="ql-block">这些田地都是山脚延伸处,土是带沙岩的黄土,既不保水分,又特别贫瘠。不论种植什么,都不可能长得茂盛。这里树木稀疏低矮,杂草都单瘦得高矮不一,种庄稼收成必然很差。腊梅十几岁就已下田地劳作,自然知道这个道理。可是阳辉家里的田地偏偏分在这里,又有什么办法呢?</p><p class="ql-block">两个人替麦子松土、锄草,按照正常的劳作,松完土再施上粪水,如此几次,小麦在春季就会蹭蹭蹭的往上猛窜,到时候不丰收都难。过年前就已立春,现在正属春季。没有肥料只能尽力而为了。事实上,岂只麦子,油菜或别的其他蔬菜等,哪一样不是如此?腊梅也不去过多的想了。</p><p class="ql-block">一个人锄完油菜,腊梅已累得双手酸软。坐田边喘气一会,看阳辉差不多砍了一担柴草了,就站起来去帮他捡拾拢来。</p><p class="ql-block">腊梅来到小山顶,看见山背面的坳里有一个村子,这个村离这里并不远,这些山为什么又不属于他们呢?腊梅在心里想。问阳辉哪叫什么村子,阳辉说六家田。为什么叫六家田?不知道,反正只知道叫六家田。阳辉回答。</p><p class="ql-block">阳辉用丝茅草搓了两根茅草绳,将砍来的茅草捆好,用扦担一头插一捆,挑起来准备回去。腊梅扛着两把锄头,跟着他一同回家。</p><p class="ql-block">村里人看到腊梅结婚几天就下地干活,无不夸奖腊梅勤快,阳辉父子有福气。说阳辉家那么穷,以前多少女人瞧不起,想不到现在居然娶了个这么能干的女人。</p><p class="ql-block">腊梅并不关心别人怎么议论,她只管自己每天做事。白天下田下地干活,晚上把衣服洗完。就是有一件让人难以启齿的事,腊梅觉得很不好意思,也让公公受罪了。之前土地改革时,阳辉所在的这个小村没有地主,分房分生产资料基本上都没有分到。相较而言,他们与村前的镇上各街道村民相比,可能算是条件最差的,土地房子条件都不好,加上阳辉父亲身体有病,因此阳辉一直找不着对象。住房拥挤,哥哥成家占用了半边房子,剩下这一边父子两人各睡一间,厕所则在后面房间的背后,整个房子背后是一条高墈。正常情况下,有两个儿子要长大需要成家,这样的住房就应该扩大或再重建一套房子。父亲阳春山没有能力,只能让长兄阳光在这个房里成婚生子。一个大门五间房,住了7个人,仅一个小堂屋就建了两个灶,房子的拥挤程度可想而知。现在阳光新婚,薄薄的一层壁板前面睡着公公,旁边睡着大伯一家,另一边又是另外一户人家。说句不好听的话,阳辉两口子晚上要说句话都只能轻声细语。更尴尬的是,每天公公要上厕所,还必须穿过媳妇睡觉的房间。阳辉结婚没几天,父亲阳春山考虑到睡觉不便,自己硬是搬到了楼上去睡。楼上堆满了柴草,腊梅煮饭时上去搬柴发现,楼上的空间仅比堂屋长了不足两米,上下楼梯放在公公睡觉的房间,不用时就把它靠壁板竖起。楼上中间一条小过道,两边各堆着两家柴草。父亲上来只能腄中间过道上,晚上摊开垫子铺盖睡觉,早晨收拢。整个房子的空间并不高,两个灶堂早晚生火,万一火势稍大,不小心烧着楼上的茅草,被烧的可不仅仅是阳家,村里房子大多屋连着屋,中间一条街道,房子多是沿街而建。这个村与东边街上的房子隔开,也是因为这中间有些高低不齐的地势,阻挡了建房,而主道依然相连。所以不仅是阳家,就是别人家一旦起火,燃烧起来很难控制,基本上会烧掉一大片房屋。那时候这里的住户都是这种结构,解放前曾经几度失火,一烧就是几十户,火势大的时候,还烧死过老人孩子的。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p><p class="ql-block">父亲睡到楼上,上厕所还必须去腊梅房后的厕所,不论父亲怎么强忍,一天也要好几趟。腊梅也觉得长期这样不是个事,就想着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与阳辉一讲,阳辉开始没想到,后来反应过来,觉得应该解决。</p><p class="ql-block">阳辉带着腊梅在屋周围转圈,发现隔壁人家外面的墈边有一条小路,如果砍掉刺藤,砌上保墈,可以修一个厕所。说干就干,两个人拿着柴刀、锄头,动起手来。隔壁邻居见了,忙走来问,说这里不能修厕所,一是地方不是你家的,你不能占用;二是这里修一个厕所,臭气熏天,影响大家。腊梅不知这里各方面情况,不好出声。阳辉说自家地方太狭,爸爸上厕所不方便。邻居坚持不让,父亲阳春山闻声走来,双方讲了许多乱七八糟的废话,然后才讲到修厕所的事。邻居便不再反对。</p><p class="ql-block">父亲也跟着帮忙,很快砍出一大片高高低低的空地,剩下的就需要用石头把外边低处填上,再填土将整个地方填平,在靠外边钉上木桩,用东西挡住,这样才不至于让小孩来玩时摔下去。同时还要挖一个大坑,将厕所四周围上。这么一算,工程量并不小。几个人忙活了好半天,光砍刺蓬和找岩石砌墈,就累得要死。吃完饭休息了很久,接着又继续干。</p><p class="ql-block">就这一厕所,两口子加上父亲,几个人干了好多天,还有别的村民帮忙。大家也都热心,知道阳家修厕所,出木桩的出木桩,出塑料袋的出塑料袋,算是勉强修完。又用石灰浆将粪坑全部粉刷一遍,试一试算是完工了。</p><p class="ql-block">外面有了厕所,父亲就很少进到腊梅房间,径直去外面厕所方便。那些在屋外闲玩的大人小孩,也去新厕所方便。这样,腊梅家的肥料比以前多了很多。腊梅两人总是在人少的时间去掏粪,尽量不让别人说闲话。(未完转下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