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愿你万事粥全

独年荒岛

<p class="ql-block">  今日腊八,凌晨五点的小县城仍在酣睡,浓稠的夜色将我温柔包裹,万籁俱寂之中,仿佛能听见时光流淌的声音。想必此刻,小城正悠悠然被腊八粥的香气弥漫,那香味,该是能钻进每一条小巷,每一户人家吧。</p><p class="ql-block"> 以往的腊八,于我而言,是一场饱含深情的仪式。前夜,我会像挑选珍贵宝物一般,精心挑出各种食材,仔仔细细洗净后浸泡。待清晨第一缕微光还未透窗,就将它们放入锅中熬煮。</p><p class="ql-block"> 不多时,热粥在锅里欢快地咕嘟咕嘟翻滚,水汽裹挟着醇厚绵柔的甜香,丝丝缕缕地钻进鼻腔,整个屋子都被这温馨填满。待香气四溢,家人也都收拾妥当,围坐在一起,一勺一勺慢慢品尝,感受着粥的香甜,那温暖,能从舌尖一直暖到心底。</p> <p class="ql-block">  腊八粥是“外来”食品,它来自古印度,随佛教一起传入中国。相传,佛祖释迦摩尼腊月初八这天,在菩提树下悟透佛法,于是便命众弟子用八种食物熬粥,并分食给众人,以示佛法无边,普度众生。 这个传统一直流传至现在,今天,金台书院的兴隆寺也在舍粥,我人在医院,却从朋友圈里看到,寺院今天舍粥的盛大场景,以前的每年腊月初八这天,兴隆寺都会建粥棚,熬粥施舍,除了为众生祈福,也让寒冷饥饿的人,在冬天有一碗充饥的热粥,获取一份温暖……</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年腊八,我却放下了这沿袭多年的习惯。因为血糖高,引起其他疾病,在医院打针,十多年的抗糖路上,很少煮粥,为了家人和自己的健康,就粗粮细作,变着花样。这些年自学营养知识,接触降糖知识后,我对健康管理有了新的感悟。我愈发觉得,健康管理得从日常细节抓起,每天喝的水、吃的油,乃至一日三餐,都暗藏着健康密码。</p> <p class="ql-block">  从营养角度看,腊八粥虽有着软糯香甜的诱人口感,可升糖速度快,对健康的益处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然而,那粥香实在是难以忘怀。它就像一把精巧绝伦的钥匙,瞬间就能打开回忆的闸门。往昔腊八的场景历历在目,锅中翻滚的热粥,恰似生活的乐章,奏响着温暖与幸福。每一粒米、每一颗豆,在漫长熬煮中相互交融,那是岁月沉淀的独特味道,承载着家的温度,是无论如何也割舍不下的情怀。</p> <p class="ql-block">雪小禅说:“慢下来,静下来,听一听花开的声音,告诉自己,生活,真好。”这腊八粥的香气,又何尝不是生活给予的温柔提醒?提醒着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别忘了停下脚步,感受这些微小而确切的幸福。但改变,谈何容易,不是吗?</p> <p class="ql-block">人至中年,犹如在生活的浪潮里沉浮已久,看过世间的繁华与沧桑,才渐渐明白,真正与自己贴心贴意、心气相连的,不过是最亲的那几个人,以及平凡日子里的一日三餐。</p><p class="ql-block">就像雪小禅说的,能一起吃大蒜、涮火锅、大快朵颐油炸食品,还能共饮腊八粥的人,才是生活中最珍贵的存在。“愿有人问你粥可温,有人与你立黄昏。”这句简单的祈愿,在腊八节的氛围里,如同一束暖光,照亮了岁月的褶皱,道尽了中年人的心声。</p> <p class="ql-block">小时候,盼腊八,是馋那碗腊八粥的香甜。如今,历经岁月,再盼腊八,盼的是一家人围坐,共享这碗粥的温馨。曾经那些一起吃大蒜、涮火锅的畅快,和同饮腊八粥的温暖,都是生活里最真实的慰藉。</p><p class="ql-block">岁月匆匆,青春不再,我们不再热衷于追逐那些虚无的热闹,而是愈发渴望在家人的陪伴中,寻得内心的安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愿亲爱的我,亲爱的你,在新的一年,如腊八粥般,包容万物,拥有丰富而醇厚的生活。无论生活的滋味如何变化,都能保持那份对美好的向往。愿有人与你共赏春花秋月,同度严寒酷暑,在每个清晨问你粥可温,于每个黄昏与你立黄昏。愿你万事粥(周)全,所行皆坦途,所求皆如愿,平安喜乐,幸福安康。</p> <p class="ql-block">在这个充满希望与团圆的腊八节,虽因健康考量放弃了熬粥,但那份对温暖的眷恋却从未改变。或许,生活就是在这样的取舍之间,不断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