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杨氏族谱风雨历程

杨岸诗话

<p class="ql-block">  官庄杨氏族谱始修于新中国成立初期,记得爷爷说:“杨家族谱原来在东乡里老庄杨家枣坊(十四图杨家),过去除夕之夜我们这里杨家的人要去老庄守夜,供香,看护家谱,给老庄的祖坟上坟,给上辈份的人家拜年,而我们这里的辈份与老庄低好几辈,挨门拜年是一件麻烦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后来大家觉得我们这么大家族了,应该把杨家族谱辟出来请到官庄供拜,就去杨家枣坊请上说事的和族长们,征求老祖宗们的同意。 </p><p class="ql-block"> 大约在土改之后,互助组或初级社的时候,就请人把来官庄一枝的杨家祖宗们辟出来修成了官庄杨家族谱。其实杨家族谱也较简单,当时各家供拜的谱轴都是以开山祖宗杨祥开始,到藻字辈也就六世,几代人扳着指头数也能数得过来。各家供的家谱轴子上列本枝五服,实际和族谱也差不了多少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最早见到供拜杨家族谱大体在1965年春节,当时杨家族谱供在前街老院西邻杨藻温爷爷家的西屋里,记得跟着大人拜年回来的时候,有人说杨家族谱就供在大(藻温)爷爷家,咱也去嗑个头吧!我们就进了藻温爷爷家的大门,藻温爷爷家朝西的黑大门,红对联,门道房南面是一间闲房,放置一些犁,楼,耙,草葽子、农具等家什。进院往北,爷爷一家住北屋,家谱供在西屋。</p><p class="ql-block"> 西屋两间,迎门正面墙上,大约两三副轴子,供桌(方桌)上摆着香、蜡烛台,乌木黑筷,各种供品,供桌两边圈椅子上坐着大年龄的老人,当年房屋都不宽裕,尤其是偏房,明里也就是四尺(木锦尺0.54m)左右,南面一间是土炕。我们有门里的有门外的在门口跪下嗑个头,就走了。</p><p class="ql-block"> 记得二,过年在家里玩,有一个和我差不多大的孩子,跑来和我说,人家都在家谱那屋里看谱书,你去看看有你么?我一听来兴趣了,就和那孩子一起跑了去,进屋里见一个大人和几个孩子正坐在炕沿上翻谱书,那是我第一次见到杨家族谱,我见谱书纸很像黄裱纸的,实际上可能是宣纸,当时我不懂,纸上有一道道像水印式的竖杠,约二三毫米宽,看上去薄而透明。谱书很新,没有一点污渍,里面大多空白,大人说新修的谱书,还有很多人没有续进去,比我年龄大四五岁的几个哥哥可能续进去了,不仅有大名,还起了字号。我这才知道,为啥外村人来官庄求医问药,找杨少华,我不知道是谁?原来杨少华是杨玉英大爷的号,外边人家为了表示对他的尊重,不直呼其名,通常呼其号。但是,平时听人家问别人:“大号叫啥?”是问其名字,而不是问字号。</p><p class="ql-block"> 据说入族谱书的男子要满12周岁才行。我们几个小孩子再长两三岁也可以进谱书了。没想到当年冬天谱书却没有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1966年冬天。“破四旧、立四新”风靡全国,也刮到了乡下。记得有一天,已经搬了家的乔庄邮电局最后收拾了好几抬筐破报纸、杂志、信封、电报废纸等,两人拉着筐绳抬到村中间的大湾底里焚烧。当时这些破纸老百姓是很希罕的,但是邮局的人说这些东西必须烧掉了,以防泄密。</p><p class="ql-block"> 在焚烧将至灰烬的时候,有一个人说:“人家别村连家谱都烧了。”这一提掇一下子提醒了当时在场的几个红卫兵头头,一些比我大六七岁的人(二十左右),具体谁我记不很清了,就是记得今天也不便再说了。</p><p class="ql-block"> 这时有一个人说,“杨家族谱放在哪里?赶快去弄来趁这火烧了吧!”</p><p class="ql-block"> 我知道杨家族谱就放在我家北屋西墙上的垰塔子(龛)里。一听说烧家谱就转身跑家去了,正好娘在家里,我说:“人家马上要来抢家谱拿去烧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娘不敢怠慢,就去西墙龛里取了出来,家谱是爹用一块老粗布精心包裹收藏的,除了谱书,还有一副乌木筷子,一对像锡壶那样材质的蜡烛台。</p><p class="ql-block"> 我蹲下翻开谱书瞧了瞧,看到那么多空白页,心里挺疼的慌,我说:“留下本我写大仿多好啊!”但是,当时正值风口浪尖上谁敢啊?</p><p class="ql-block"> 我的话却一下子提醒了娘,娘就将乌木筷子拿出来丢一边去了。这时候听见跑来抢谱书的人闹闹哄哄进胡同口了,娘又狠狠心,拿过那对蜡烛台使劲跺了两脚,结果蜡烛台很软,一下跺扁了,此时我才知道蜡烛台是锡制作的。在来抢家谱的人快到屋门口的时候,娘顺手 就把两个蜡烛台扔到墙旮旯里了。</p> <p class="ql-block">  来的红卫兵其实都是些孩子们,一看包袱和谱书在地上提起来就闹轰着走了,他们到湾中火堆旁时,火已经快灭了,有人拿出谱书翻了一下,就赶紧扔火中间里了,没有人清点一共几本书,全不全。</p><p class="ql-block"> 至今想来后悔啊!如果当时把上半部分谱书藏起来,今天填上下半部分,修谱不就省事了吗?</p><p class="ql-block"> 历史是悲哀的,也是十分儿戏的玩笑。(未完待续)</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原蒲台县三区官庄村十七世孙 杨仲春,笔名杨岸,现山东博兴人,副研究馆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水利文学艺术协会创意设计专家委员会委员。</p> <p class="ql-block">编辑:杨岸山东</p><p class="ql-block">图片:网络空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