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盛宴:我在巴黎感受“中国·唐”的魅力

莲花开了

2025年,法兰西的文化盛宴如期而至,展览、活动开幕、音乐剧、演唱会、电影首映……每一场都是不容错过的精彩。在这个充满艺术气息的国度,我踏上了探宝之旅。<div><br>周日,阳光洒在巴黎的大街小巷,我来到了吉美博物馆。门前长长的队伍,仿佛在诉说着法国人对艺术的热爱与执着。我知道,即便天空飘着细雨和雪花,也阻挡不了他们观展的热情。</div><div><br>2024年11月18日,为庆祝中法建交60周年暨中法文化旅游年,“中国·唐”展览在法国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隆重开幕,今天我终于如愿以偿地预约上了。</div><div><br>走进“中国·唐——一个多元开放的朝代(7至10世纪)”展厅,人潮涌动,我只好踮起脚尖,伸长脖子,试图一睹文物的风采。举起手机,远距离捕捉这些穿越时空的珍宝。虽然镜头无法避开人群,照片没有一张完美的特写,但那一张张画面,却传递出观众对唐朝文化的热望。<br><br></div> 一位银发老人专注的眼神,让我感受到了他对中国文化的尊重与喜爱。两个挤在展柜前窃窃私语的小孩,从他们的背影就能感受到他们对唐代文物的惊叹。在异国他乡,身为中国人的我,不禁为祖国的灿烂文化感到自豪。<div><br>展览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组唐代彩绘陶俑,它们栩栩如生,仿佛随时会从展台上跃起,带领我们回到那个繁华的时代。许多人围着展柜,寻找自己的生肖。</div><div><br>这些金银器皿,工艺精湛,錾刻着繁复的花纹,展现了唐代工匠的高超技艺。而那些精美的丝织品,虽然历经千年,色彩依然鲜艳,让人不禁想象当时丝绸之路的盛况。</div><div><br>“中国·唐”展览,如同一扇时光之门,带领观众漫步于唐朝都城长安,探索那个时期长安居民的日常生活。展览荟萃了来自中国三十余家博物馆和文博机构的207组珍贵藏品,其中包括唐代三大金银器瑰宝、绚丽夺目的壁画艺术等。</div><div><br>其中不乏首次在中国境外展出的珍宝,如陕西历史博物馆提供的《金缕衣》和《舞马衔杯纹银壶》。这些文物不仅展示了唐代的生活风貌,也见证了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div> 唐代,文人名家辈出,书法、绘画大放异彩,王维(701-761)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参禅悟道,诗歌、音乐、绘画兼善,被认为是绘画与诗歌的理想融合者,留下的作品影响至今。(配图)<br><br>《互鉴共通.龙凤呈祥——中国明代金器特展》,西安曲江艺术博物馆所收藏的金瓶和黄金饰品,是精致工艺和华丽装饰的完美结晶,体现了明代金器工艺的超卓水平。明金器的璀璨光芒,令人叹为观止。<br> 《鎏金鹦鹉纹提梁银罐》:这件银罐造型独特,罐身錾刻有精美的鹦鹉图案,鹦鹉羽毛细腻,栩栩如生,体现了唐代工匠的高超技艺。<div><br>《嵌宝金冠》:这顶金冠装饰有宝石和珍珠,展现了唐代贵族的奢华生活,是展览中的亮点之一。</div><div><br>两张日本仿唐的画作,让人不禁会心一笑。</div> 除了“中国·唐”展,还有明金器、瓷器展,每个展厅都挤满了热情的观众。<br><br>每一件展品都如同一扇窗,让我窥见了那个辉煌时代的繁荣与开放。站在这些精美的唐代彩绘陶俑、金银器皿和丝织品前,我仿佛能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气息,听到长安城的喧嚣,看到文人墨客的吟诗作对。 展览中的嵌宝金冠和錾刻有鹦鹉图案的银罐,不仅展示了唐代工匠的精湛技艺,也传递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br><br>这些文物不仅是艺术品,它们承载着历史,传递着故事,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唐代文化的多元与开放,是如何影响了后世,乃至远在西方的法国?在这个展览中,我看到了文化交流的力量,它跨越国界,穿越时空,激发着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对知识的渴望。<br><br>唐朝留下的宝贵遗产穿透时光、跨越地缘、泽被古今。在这场文化的盛宴中,我们不仅见证了唐朝的辉煌,更感受到了文化的无穷魅力。 <p class="ql-block">这个动作有趣吧,加油!(没想到后面招聘时,发朋友圈用上这张图)</p> <div>在未来的日子里,愿我们都能成为文化交流的使者,让世界各地的文化之花,在交流互鉴中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div><div><br>展讯小贴士:</div><div><br><font color="#167efb">展览地点:吉美博物馆,巴黎 Musée Guimet, Paris</font></div><div><font color="#167efb"><br>展览时间:2024年11月20日至2025年3月3日。</font></div><div><br></div><div><font color="#ff8a00">摄影:北海风迟</font></div><div>视频号:莲花开了姐</div><div><br>(资料来源:吉美博物馆的官方网站)</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