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8日-10日<br>我们到巴黎正好是残奥会的闭幕日,全城到处悬挂着奥运和残奥的标识宣传画,街道也前所未有的干净整洁,治安也没问题,所以说我们赶上了巴黎最好的日子。 早上去奥赛博物馆的时候,马路因封路不见车影,街上也很少行人。远处飞驰而来的摩托车队,不是飙车党,而是警察的巡逻车队。 <div>不过那三天,我几乎没有特意去逛街,都是在串馆过程中走到哪看到哪。只有一处我是在公交车上特意途中下车来看的,这就是巴黎圣母院。经过5年多的恢复修建,教堂的正面已恢复原样,脚手架也拆了。</div> 神兽探头问:黄色怪物何时走? 工人在做最后的清理修饰 虽不和谐,但这就是历史一页 尖塔上部已恢复原样,下部脚手架仍在 这是教堂侧面,还在施工中 圣人记下了那些本不该发生的数字:5年多时间,7亿欧元,2000多名修缮者。喜耶?悲耶? 正面广场上,官方特意搭建了这个小看台,让来访者在这里瞻仰和发呆。 不可复制的场景,我也来坐会儿。圣母院我已来访过2次了,但这第3次是最特别的。即使它已在3个月后完工并重新开放,我也不大可能再来第4次了。 圣母院对岸的画摊,没有摆放圣母院的风景画。 这位画家的售画中也没见圣母院的影子。圣母院是巴黎人的心头骄傲,或许,也是他们的心头之痛。 <p class="ql-block">我在选巴黎住宿时特意选了离地铁车站近的酒店,这个车站走8分钟就到了,很方便。</p> 地铁站虽还是很少滚梯上下,但站台上有了与轨道的隔离墙,也比上次来坐明亮整洁多了。 还有了罗丹雕塑的复制品,搞艺术氛围这就是巴黎的强项了。 地铁车厢内也整洁明亮,座位舒适,这应该是为了奥运的面子工程吧。反正我对巴黎地铁的印象大改观,虽然票价不菲:4欧一次。 巴黎的经典街头:古典和现代派并存。 在融合和奇特中还是有优雅之气。 途经公园,随手黄绿。 巴黎的地铁票在公交车上通用,坐地面公交车的好处就是可以看窗外风景,这是途经巴黎歌剧院所拍。 坐公交和沿街走时拍了点视频,真实的现场记录。 途经此处,奇怪为何排长队,走近一看,哦,莎士比亚书店,网红打卡点:号称世界最美书店之一。排队太长,放弃进去了。 路过小巷拍一下 居然有大疆门店,和国内店一样的外饰。只是无人机价格比国内贵,尤其是最好的御3系列,怪不得在这里看到老外飞的都是AIR或MINI 。 街头旧书摊,不断有人驻足淘宝。 离开巴黎的前一天晚上,我到巴士底歌剧院看歌剧。这个1989年建成开演的场所,定位是现代化和平民化,所以,外饰就没有古典式的繁复和奢华。 内饰也没有金色装潢,就是简洁多装人,据说有2700个座位,比欧洲的那些古典音乐厅歌剧院的座位都多。 <p class="ql-block">此次法国游前,我买了本散文集《带一本书去巴黎》,虽然我并没有带着它来巴黎,但行前行后的阅读还是让我知道了巴黎的很多故事:比如何为伏尔泰咖啡馆,比如巴士底狱被攻占时里面有几个犯人,再比如什么叫国王密札,等等等等。法国近现代史上最激烈最惨烈的事都发生在巴黎,专制,反抗,杀人,被反杀,在这里曾循环上演过很多次。革命,在那时就是死人的代名词——断头台,血流成河!是否因为有了那些惨痛的往事这里的人们选择了放弃对抗,以享受替代斗争的生活态度?望着广场周边无数喝着咖啡闲聊的人们,望着广场上这座52米高的七月革命纪念柱,我没有徒然的思考所谓人间正道,只是转身隐入了归家的人流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