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粥

在水一方

<p class="ql-block">腊八粥</p><p class="ql-block"> 腊八节的早上,在一片腊八粥的香气氤氲下,记忆回到了12岁那年。</p><p class="ql-block"> 那时,爸妈正值中年,肩负着一家5口人的生活重担。当时农村的经济条件还比较落后,爸妈一边守着几亩田,过着拮据的日子,一边供着我们三兄妹读书。</p><p class="ql-block"> 平日里,爸妈抓住每分每秒勤巴苦做,能种的五谷杂粮,总是撒满了沟边拐角,也填满了生活的缝隙。日子虽苦,但充满着希望。</p><p class="ql-block"> 那些艰难的日子里,妈妈并不沮丧,整天笑呵呵的。她将收回来的花生、大豆、红豆、芝麻,每样用一个小袋子装好,再装进蛇皮袋扎好。嘴里嘀咕着:“我的三张小馋嘴,等到了腊八节,妈妈再给你们煮腊八粥,打花生糖、芝麻糖……”</p><p class="ql-block"> 长期辛苦劳作,再加上自己总是省吃俭用,妈妈患上了营养不良缺铁性贫血。爸爸带她去了医院,医生叮嘱回家要食补,要多吃一些能补血的食物。</p><p class="ql-block"> 那一年我12岁,正上四年级。我在书本上看到,用红豆和花生熬粥,再加上红糖可以补血。当时的农村家庭,哪有余钱去买补品给妈妈调理身体呢。我想,家里有红豆和花生呀,可以给妈妈熬粥呀。可妈妈舍不得,她要把红豆和花生留到腊八节熬粥,剩下的留着过年。</p><p class="ql-block"> 装着红豆和花生的袋子,妈妈用绳子吊在厨房的屋檐下。我想尽办法,也没法弄下来。后来,我们三兄妹趁妈妈干农活去了,齐心协力把红豆和花生取了下来。我捧出一些红豆,再将花生去壳取仁,放上一些粳米,淘洗好放进锅灶里,架上柴火。大铁锅里“咕嘟咕嘟”的沸腾开了,我心里也乐开了花。</p><p class="ql-block"> 经过两个小时的柴火焖煮,红豆花生粳米粥熬成了,稠稠糯糯、丝滑粘腻。我盛上一大碗,再放点妈妈珍藏的红砂糖,搅和搅和,香甜的味道弥漫开来。</p><p class="ql-block"> 妈妈吃完了那碗加了红糖的红豆粥,眼睛红了,脸上挂着幸福的笑容。后来,我坚持每天给妈妈熬上一碗,渐渐的,妈妈的脸色红润了……</p><p class="ql-block"> 今天桌上的这碗腊八粥,是给我自己熬的,喝一口暖到了心里。想想当年的一碗粥,省吃俭用的妈妈却视为珍宝。儿女的孝心让妈妈感动,勤劳的妈妈也教会了儿女们持家做人的道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