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忽然,涌上心头的念想是去探寻一个古村落。于是,我电话约了一位好友,两人怀着轻松的心情驾车出发。我们沿着高德地图语音指引的方向,行驶在蜿蜒曲折的乡间小道上,直奔心心念念的泉之头村。经过一小时的行车后,终于到达了村庄。一停车,我就迫不及待地去寻找那充满好奇的龙头吐水泉眼。沿着河边的八角亭下,就是那青龙吐水的地方,清澈的泉水从龙口中涌出,流入形似盆的石槽子里,再溢出到河道中,形成村里的小河。我蹲下身,用手触碰龙口的水,一边戏水洒水,抚摸着龙头,一边感受着冬日泉水的暖流。望着这离地三尺平势而出水的景象,我缓身而起,望着村中的地貌,脑海中浮现出靠山而下的山水概念,这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在离相寺见过的相似场景。</p> <p class="ql-block">这个原生态的村落,青山绿水自然地环绕着,地表水资源充足,从山下自涌而溢流。人们在出水口装饰了龙头,成为一道靓丽风景线。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村口陈新的庙宇——三官庙,古韵风貌气势恢宏,神圣传统。虽然庙门紧锁,不能入内一探究竟,但光是站在外面,也感受到了它的庄重与神秘。我沿着巷子走着,顺脚进入一户开门的古院落中,屋里有人,我掀开门帘,推门而入,与主人打招呼。主人热情地邀请我坐在炕沿边,聊起了村的历史。我看到炕上搁着一本厚厚的《泉之头村志》,怀着好奇的心,便翻看,简略了解了全书内容。在与伯伯的交谈中,我知晓此村建村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泉之头也因龙头出水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在伯伯的引领下,我们走出自家院外,他告诉我前面还有一个龙头泉。我们一起向那泉头源走去,观望了下。伯伯又说:“从这往里走都是财主的古院,我就不进去了。”我继续前行,朝着指向,沿巷拐入,进入到现存多个古院。我发现有一处三进院,也是一个三台院,寓意步步高。虽然房屋空空如也,没什么陈列物件,但房院很是气派,很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建筑气息。古建文化遗产,是一部活化石的教科书,保护古建筑就是保护中国文化。这些古建清院,大都是土木架构,四梁八柱式,呈上下二楼,土话方言号称为土二楼,置建于清朝康熙、乾隆、嘉庆三帝年间。</p> <p class="ql-block">蓝天白云下,古色古香的传统建筑群落显得格外宁静和谐。古老的砖木结构房屋错落在小巷两侧,月亮挂在其中,形成一幅美丽的画卷。我穿梭在这些古巷之中,仿佛穿越回了古代,感受到了古村落的独特魅力。那古色古香的大门上方挂着的牌匾,门前贴着的对联,都透露着浓厚的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我看到一堵古老的石墙,仿佛在诉说着古村落的历史故事。一栋两层楼高的砖木结构的老房子,屋顶覆盖着瓦片,静静地矗立在那里,见证着岁月的变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