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寒衣节”回乡,择吉日请了一副家“影”。——按照传统习惯,出于对祖先的尊重,仍然将“买”称为“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家“影”,也叫祖“影”,就是家堂轴(发Zhu音)子,或者说是家堂轴子的前身。记得小时候,大人们几乎都叫“影”或“轴子”,没有几个称家堂的。</p><p class="ql-block"> 这里的“影",其实指的就是先人的容貌画像。古时候是没有照片的,所以人去世以后也没有遗像,只能通过图画来描绘出祖宗的画像。过年的时候,晚辈儿就将“影”供于正堂,祭拜先祖,寄托哀思。随着时间推移,祖影逐渐演变成为家堂画,即把祠堂大貌与祖先名讳巧妙融合的图文形式,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家堂。</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过年拜“影”的习俗据考可追溯到周代,祠堂祭祀于元末明初渐次盛行,具体年代、缘由,说法不一,尚待考究。</p><p class="ql-block"> 关于拜祖“影”供家堂,“四大名著”中的两部有其情节描述。《红楼梦》第三十一回:众人说起史湘云愿意穿别人的衣服,林黛玉道:“这算什么!惟有前年正月里接了她来,住了没两日就下起雪来,老太太和舅母那日想是才拜了影回来……”。整个春节,贾母先后拜祖“影”六、七次呢。</p><p class="ql-block"> 《西游记》第十三回:唐三藏为刘伯钦父亲做佛事超度亡灵:“这长老净了手,同太保家堂前拈了香,拜了家堂,……”。据查,“家堂”一词便源自该部名著。</p><p class="ql-block"> 由此可见, 在那个年代里,不管是四大家族的贾府,还是平民猎户之刘家,就已经有拜祖影、供家堂的风俗习惯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听父辈们说,我们家族的“影”也是世代相传的。遗憾的是,在“文革”“破四旧、立四新”运动中,“影”,竟被列为“四旧”给一火焚之了。——惜哉,痛哉!</p><p class="ql-block"> 几十年过去了,现在想起,仍不得其解:千家万户记录祖上名讳,万户千家寄托后人哀思的“影”,“旧”在哪里,罪在何处?!</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七十年代“文革”末期或结束之后,父辈们又把 家“影”请了回来。当年多亏堂叔“革命意志不够坚定”,偷偷抄录藏匿了一份列组列宗名讳,否则,我们“这一支”真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好悬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这次请的家“影”跟父辈留下来的那副风格是一致的。——好像只有这种风格,才能体现出浓浓的传统年味儿!整体看上去,就是一座“平面的祠堂”:威武的石狮,不老的松柏,温馨的天井,庄严的大殿,欢乐的族人,慈祥的先祖 ……画面用色鲜艳,色彩对比强烈,民俗底蕴浓郁,人物构图饱满,充满了鲜活的生活气息和浓厚的传统年味。只是将“配轴”由原来的荷花.瓷瓶改为与家训极为接近的“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对联。之后,特邀老同学、书法高手Z先生将列祖列宗名讳按顺序填到了正厅格子之内。</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过年拜“影”,是缅怀先祖的重要仪式,更是感恩先祖的真情流露;是人之常情,更是民族孝道文化的具体体现。</p><p class="ql-block"> 过年拜“影”,请回逝去的先人一起过年,实现了先人与后人的“阴阳相会”,给了后人一个宣泄思念、感恩报恩的机会。—— 这或许是含蓄国人独有的一份浪漫吧。</p><p class="ql-block"> 过年拜“影”,让家人、族人相聚在一起,敞开心扉,消除误解,加强团结,促进了家庭和睦,融洽了成员关系。</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跪拜祖“影”,供奉家堂,年复一年,代代相传,已成为过年的传统习俗。它弘扬了孝道文化,利于个人、家庭和社会,是一种良好的民风民俗,窃以为应传承发展,与时俱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甲辰年腊八节 改毕于中央公园</p><p class="ql-block"> (图片 网络+自拍 如侵即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