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腊八粥的由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p><p class="ql-block">佛教起源说</p><p class="ql-block">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在成佛前,曾苦行六年,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形体消瘦,疲惫不堪。后来,他在腊月初八这一天,接受了牧女奉献的乳糜,恢复了体力,最终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为了纪念这一事件,佛教徒们于每年腊月初八这一天,以米和果物煮粥供佛,称为“腊八粥”,并逐渐从佛教寺院传播到民间。</p><p class="ql-block">古代腊祭说</p><p class="ql-block">古代十二月祭祀“众神”叫腊,农历十二月叫腊月。腊祭的主要对象是祭祀最先种植谷物的啬神和主管谷物的司啬,以此报答他们对谷物丰收的庇护。在先秦时期,人们在腊日祭祀祖先,到了南北朝时期,腊日被固定在腊月初八这一天,人们制作腊八粥,来表示美好的祝愿。</p><p class="ql-block">民间传说</p><p class="ql-block"> 懒汉故事:传说有一个游手好闲的懒汉,在冬日里饥寒交迫,靠着杂粮熬成的粥才活下来,于是后人煮腊八粥以示警醒。</p><p class="ql-block">赤豆打鬼:传说上古五帝之一的颛顼氏,三个儿子死后变成恶鬼,专门出来惊吓孩子,而这些恶鬼天不怕地不怕,单怕赤豆,故有“赤豆打鬼”的说法。所以,在腊月初八这一天以红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p><p class="ql-block"> 悼念民工:传说秦始皇修建长城,有一年腊月初八,无粮吃的民工们合伙积了几把五谷杂粮,放在锅里熬成稀粥,每人喝了一碗,最后还是饿死在长城下。为了纪念这些民工,人们在腊月初八这天煮腊八粥。</p><p class="ql-block">纪念岳飞:传说岳飞死后,人民为了纪念他,每到腊月初八,便以杂粮豆果煮粥,终于成俗。</p><p class="ql-block">朱元璋的故事:相传,元末明初时期,朱元璋在牢中,由于没有吃食,他从老鼠洞中找到一些五谷杂粮,熬成粥食用,正好那天是腊月初八,所以就将此粥命名为“腊八粥”。朱元璋成为皇帝以后,为了纪念那个受苦的日子,将这一天定为腊八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