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花赋[chá huā fù]

陇崖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摄影山石编辑山石</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华为美拍文字百度文库</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span class="ql-cursor"></span>厦门植物园2024.12.29</b></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9tson1n" target="_blank">植物科普,——眼花缭乱山茶</a></p> <p class="ql-block">《茶花赋》是散文作家杨朔创作的作品。《茶花赋》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抒情散文。作者写的虽然是云南花事见闻,赞美的是茶花,抒发的却是作者的爱国激情。全文借绚丽多姿的茶花,喻祖国欣欣向荣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相关信息</b></p><p class="ql-block">作品名称:茶花赋</p><p class="ql-block">作者:杨朔</p><p class="ql-block">创作年代:1961年</p><p class="ql-block">作品出处:《杨朔散文集》</p><p class="ql-block">文学体裁:散文</p><p class="ql-block">字数:1300余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作品原文</span></p><p class="ql-block">久在异国他乡,有时难免要怀念祖国的。怀念极了,我也曾想:要能画一幅画儿,画出祖国的面貌特色,时刻挂在眼前,有多好。我把这心思去跟一位擅长丹青的同志商量,求她画。她说:“这可是个难题,画什么呢?画点零山碎水,一人一物,都不行。再说,颜色也难调。你就是调尽五颜六色,又怎么画得出祖国的面貌?”我想了想,也是,就搁下这桩心思。</p> <p class="ql-block">今年二月,我从海外回来,一脚踏进昆明,心都醉了。我是北方人,论季节,北方也许正是搅天风雪,水瘦山寒,云南的春天却脚步儿勤,来得快,到处早像催生婆似的正在摧动花事。</p> <p class="ql-block">花事最盛的去处数着西山华庭寺。不到寺门,远远就闻见一股细细的清香,直渗进人的心肺。这是梅花,有红梅、白梅、绿梅,还有朱砂梅,一树一树的,每一树梅花都是一树诗。白玉兰花略微有点儿残,娇黄的迎春却正当时,那一片春色啊,比起滇池的水来不知还要深多少倍。</p> <p class="ql-block">究其实这还不是最深的春色。且请看那一树,齐着华庭寺的廊檐一般高,油光碧绿的树叶中间托出千百朵重瓣的大花,那样红艳,每朵花都像一团烧得正旺的火焰。这就是有名的茶花。不见茶花,你是不容易懂得“春深似海”这句诗的妙处的。</p> <p class="ql-block">想看茶花,正是好时候。我游过华庭寺,又冒着星星点点细雨游了一次黑龙潭,这都是看茶花的名胜地方。原以为茶花一定很少见,不想在游历当中,时时望见竹篱茅屋旁边会闪出一枝猩红的花来。听朋友说:“这不算稀奇。要是在大理,差不多家家户户都养茶花。花期一到,各样品种的花儿争奇斗艳,那才美呢。”</p> <p class="ql-block">我不觉对着茶花沉吟起来。茶花是美啊。凡是生活中美的事物都是劳动创造的。是谁白天黑夜,积年累月,拿自己的汗水浇着花,像抚育自己儿女一样抚育着花秧,终于培养出这样绝色的好花?应该感谢那为我们美化生活的人。</p> <p class="ql-block">普之仁就是这样一位能工巧匠,我在翠湖边上会到他。翠湖的茶花多,开得也好,红彤彤的一大片,简直就是那一段彩云落到湖岸上。普之仁领我穿着茶花走,指点着告诉我这叫大玛瑙,那叫雪狮子;这是蝶翅,那是大紫袍……名目花色多得很。后来他攀着一棵茶树的小干枝说:“这叫童子面,花期迟,刚打骨朵,开起来颜色深红,倒是最好看的。”</p><p class="ql-block">我就问:“古语说:看花容易栽花难——栽培茶花一定也很难吧?”</p> <p class="ql-block">普之仁答道:“不很难,也不容易。茶花这东西有点特性,水壤气候,事事都得细心。又怕风,又怕晒,最喜欢半阴半阳。顶讨厌的是虫子。有一种钻心虫,钻进一条去,花就死了。一年四季,不知得操多少心呢。”</p> <p class="ql-block">我又问道:“一棵茶花活不长吧?”</p><p class="ql-block">普之仁说:“活的可长啦。华庭寺有棵松子鳞,是明朝的,五百多年了,一开花,能开一千多朵。”</p><p class="ql-block">我不觉噢了一声:想不到华庭寺见的那棵茶花来历这样大。</p> <p class="ql-block">普之仁误会我的意思,赶紧说:“你不信么?大理地面还有一棵更老的呢,听老人讲,上千年了,开起花来,满树数不清数,都叫万朵茶。树干子那样粗,几个人都搂不过来。”说着他伸出两臂,做个搂抱的姿势。</p> <p class="ql-block">我热切地望着他的手,那双手满是茧子,沾着新鲜的泥土。我又望着他的脸,他的眼角刻着很深的皱纹,不必多问他的身世,猜得出他是个曾经忧患的中年人。如果他离开你,走进人丛里去,立刻便消逝了,再也不容易寻到他——他就是这样一个极其普通的劳动者。然而正是这样的人,整月整年,劳心劳力,拿出全部精力培植着花木,美化我们的生活。美就是这样创造出来的。</p> <p class="ql-block">正在这时,恰巧有一群小孩也来看茶花,一个个仰着鲜红的小脸,甜蜜蜜地笑着,唧唧喳喳叫个不休。</p><p class="ql-block">我说:“童子面茶花开了。”</p> <p class="ql-block">普之仁愣了愣,立时省悟过来,笑着说:“真的呢,再没有比这种童子面更好看的茶花了。”</p> <p class="ql-block">一个念头忽然跳进我的脑子,我得到一幅画的构思。如果用最浓最艳的朱红,画一大朵含露乍开的童子面茶花,岂不正可以象征着祖国的面貌?我把这个简单的构思记下来,寄给远在国外的那位丹青能手,也许她肯再斟酌一番,为我画一幅画儿吧。</p><p class="ql-block">一九六一年1</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创作背景</span></p><p class="ql-block">《茶花赋》,发表于一九六一年。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由于苏联修正主义以攫取利益的捣乱对中国施压和自然灾害的袭扰,中国人民经历了一段短暂的艰难岁月。环境固然严酷而人心却是火热的。发愤图强,反修抗灾是那个年代人民群众精神面貌的主要方面。立足严峻的现实生活,放眼光明的前景,杨朔对于茶花的赞美表达了人民的意志和愿望,从而给予斗争中的人民以鼓舞力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作品鉴赏</span></p><p class="ql-block">主题思想</p><p class="ql-block">散文作家杨朔创作的散文——《茶花赋》,其主题是赞美祖国、歌颂祖国的美的生活,歌颂创造美的生活的劳动者。作者通过茶花的美来歌颂祖国的美,茶花美写得越详细,祖国美就越明显,主题也就越突出。杨朔擅长通过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的描写, 以小喻大, 刻画人民群众的气质,体现时代的精神,反映社会的风貌。《茶花赋》正是这样的作品。它写于一九六一年,这是中国国民经济最困难的年头,作者怀着无限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以艺术家特有的慧眼,透过“祖国上空的乌云”,看到光明灿烂的未来。满怀激情, 挥毫临墨,写下了这篇热情洋溢而又含蓄深刻的散文。</p> <p class="ql-block">《茶花赋》托物言志,见景抒情,通过对“春深似海”的茶花美的歌颂,热情地赞颂创造祖国美的勤劳质朴的劳动者,歌颂了祖国无限美好的未来。全文写茶花美是客,写祖国美是主,作者采取以客衬主,以客显主的方法,精心构思,使文章诗画并茂、神韵悠然。</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写作手法</span></p><p class="ql-block">《茶花赋》这篇“赋”由三个部分构成:茶花——养花人——看花人。三层意思、三层境界都附丽在“歌颂祖国” 这条思想主线上,一脉相承而又次第分明:先写昆明茶花的红艳、茂密,令人心醉,使读者联想到祖国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面貌特色,次写养花人的劳心劳力、终年辛勤,以此联想到社会主义祖国创业维艰和缔造者的不朽业绩。同时启迪一个重要的生活哲理: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在辛勤的劳动、艰苦的斗争中成长、壮大的,再写“童子面茶花”(看花人)的活拨可爱、神采焕发,使读者联想到祖国不仅有美好的现在、艰辛的过去,更有着光辉灿烂的未来。三层意思把祖国的今天、昨天和明天联系起来,显示了丰富的生活内容和深刻的思想内容。2</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结构脉络</span></p><p class="ql-block">文章第一段写作者长期身处异域,非常怀念祖国;想请画家画一幅能表现祖国“面貌特色” 的画挂在眼前却未能如愿。这一段从结构上说,是为文章的末段蓄势。文章的本意不仅在此写茶花而且在彼写祖国,这一段抒写心情的文字就十分必要:它有力地烘托了散文的主题。</p> <p class="ql-block">文章第二、三两段写昆明的春色,移步换形,与第一段好象无关。但倾注在天真的狂喜和热情的赞叹中的一往深情,与第一段中孺子对祖国母亲的思恋与倾慕之情仍然是一脉相通的。写春色,是为茶花铺垫;而表现这春色的,又莫过于花。写花,一则写其香,二则写其色,着墨不多,笔下却呈现出“嫣红妮紫开遍” 的动人景象,令人觉着春意盎然。</p> <p class="ql-block">文章四、五两段写茶花,有点、有面,主次分明。第四段着力写华庭寺前那一棵老茶树,极言其热烈、兴旺,老树新枝,生机勃发。第五段着眼于茶花的多,到处可见。角度不同,重点不一。这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在安排结构和展开描写方面,体现严谨、 一丝不苟。</p> <p class="ql-block">文章第六段是过渡段,从写茶花到写养花人,以作者一段内心独白把上下文衔接下来,显得从容、自然。</p> <p class="ql-block">以下各段着重写作者与普之仁的对话。</p><p class="ql-block">写普之仁,除了写他对于栽培茶花的丰富经验以及为此付出的辛勤劳动外, 更突出写他那质朴平凡的普通劳动者的性格。</p> <p class="ql-block">文章第十四段中作者的抒情独白,与第六段遥相呼应,揭示了重要的生活哲理。</p> <p class="ql-block">作者从自己在国外时思念祖国的心情,写到回国后一脚踏进昆明时的感受 ;从昆明的春色,写到华庭寺、黑龙潭等处的茶花;写到养花人的辛勤劳动和他那饱注忧患的过去。2</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社会评论</span></p><p class="ql-block">《茶花赋》简约质朴,诚挚深沉,几句话就营造出一个诗情画意的情境。文美,字也美。3</p><p class="ql-block">——郑 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作者简介</span></p><p class="ql-block">杨朔原名杨毓瑨,1910年生于山东蓬莱。5</p> <p class="ql-block">幼读诗书,16岁开始文学创作。他的作品以小说和散文为主,其中又以散文的成就最大,被认为是中国建国初17年间(1949年到1966年)最有代表性的散文作家之一。6</p> <p class="ql-block">代表作品有《荔枝蜜》、《雪浪花》、《《雪浪花》、《茶花赋》等。5</p> <p class="ql-block">1979年前后,中国外交部作出杨朔“被迫害致死”的结论。1980年9月15 日,在北京“和大”原址的大礼堂举行杨朔追悼会。悼词说,杨朔同志忠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文艺创作和国际活动中,都做出了出色的成绩,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6</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参考资料</span></p><p class="ql-block">[1] 朱自清等 · 《中国最美的散文世界最美的散文》 · 北京:华文出版社 · 2009年10月(第一版):124-125</p><p class="ql-block">[2] 周庆基. 歌唱社会主义祖国的春天 — 杨朔《茶花赋》欣赏[J]. 淮北煤师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1980,(4): 75-77.</p><p class="ql-block">[3] 《茶花赋》手稿 · 中国作家网 · 2015-04-27 [引用日期2015-07-05]</p><p class="ql-block">[4] 历史上的今天: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杨朔逝世 · 人民网 · 2007-08-02 [引用日期2015-03-26]</p><p class="ql-block">[5] 1968年,作家杨朔为何看到一行粉笔字后自杀? · 人民网 · 2012-02-13 [引用日期2015-03-26]</p><p class="ql-block">[6] 揭密杨朔文革中离奇之死 · 中国网 · 2009-03-02 [引用日期2015-03-26]</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