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行 二

黒驼山

<p class="ql-block">  佛顶塔外观宏伟,内部更是令人叹为观止!走进这座塔,仿佛穿越了时空。</p><p class="ql-block"> 佛顶塔内部建筑是“回”字结构,外圈是廊式,柱子支撑与外界隔空相望,内圈是实体六面墙体。外圈能观赏牛首山东南西北四个方面的风景,内圈则是佛教故事宣传。</p><p class="ql-block"> 第一层:欢喜地;内层的四个方角,塑立着金色的“四大天王”。“四大天王”是指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四位神仙,分别为东方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和北方玄武。他们分属于四个方位,代表着四种不同的力量和属性。“青龙翔天展翅翱翔,白虎威风凛凛咆哮。朱雀舞动火焰燃烧,玄武守护四方万古常昭。”个个威严肃穆地站在一层大厅的四个角落,仿若守护天界的四柱神祗,令人心生敬畏。</p><p class="ql-block"> 内墙壁是彩绘华丽的壁画,壁画的主题是佛教的六次结集。结集,是指两千五百年来,佛教界组织大家聚集在一起念诵佛说过的遗教,然后经过讨论,将其编撰为文字记录的经典。 </p><p class="ql-block"> 这第一层象征着众生了解佛教入门的阶段,表示信众开始接触和学习佛教教义。</p><p class="ql-block"> 佛教史上先后共有六次结集。这一层均将六次结集彩绘成大型图画,为世人进行感官普法教育。</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结集,是在佛陀涅槃后不久,佛陀的弟子大迦叶等五百人,在王舍城外毗婆罗山的七叶窟进行结集。这次结集由优婆利和阿难陀诵出毗奈耶戒律和法经,然后经会议确定,编纂成书。</p><p class="ql-block"> 第二次结集,是在佛陀涅槃一百年后,针对毗舍离国僧团中出现的关于戒律方面的争论,耶舍长老召集七百位学德兼优的僧众结集,依据律藏断定当时的争论问题中有十件事为非法。</p><p class="ql-block"> 第三次结集,是在佛涅槃二百三十五年后,及阿育王时代,因为那时有很多佛教之外的教派人员混入佛教徒中,混乱了教义,于是在阿育王支持下,以国师目犍连子帝须为首的一千名比丘在波吒利弗城结集,这次结集主要是为了清除佛教中掺杂进来的外道言论。</p><p class="ql-block"> 第四次结集,是在佛陀涅槃四百年后,世友召集五百名比丘进行集会,会上对以前所有的经、律、论三藏进行了总结,并对三藏作了注释。现在前两种注释已经失传,只有后一种注释保存下来,被称为《大毗婆沙经》。</p><p class="ql-block"> 第五次结集是在距今八十多年前,缅甸明顿王邀集众多比丘校勘巴利文三藏,并将三藏全文和校勘记刻在石碑上,直到现在依然保存在曼德勒城。</p><p class="ql-block"> 第六次结集,是缅甸联邦政府为了纪念释迦牟尼佛涅槃两千五百年而发起的,这次结集发生在一九五四年至一九五六年。</p><p class="ql-block"> 壁画彩绘熠熠生辉,仿佛穿越时空的低语,诉说着古老而神秘的故事。每一笔,每一划,都蕴含着匠人的心血与虔诚,色彩斑斓间,神祇形象栩栩如生,或慈悲肃穆,或威严庄重,跃然壁上,令人心生敬畏。壁画之中,云雾缭绕,仙山琼阁若隐若现,既展现了超凡脱俗的仙境之美,又巧妙地融入了世俗生活的温馨场景,细腻入微,动人心弦。这些彩绘不仅是艺术的瑰宝,更是历史与文化的生动载体,让观者在凝视间,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感受到那份跨越千年的信仰与传承。</p><p class="ql-block"> 南楠早早游览完毕,我则慢慢观赏、拍照。游览完一层,往上走,塔内直梯发生了故障,工作人员正在维修,上塔需要走“Z”字形步梯,步梯很窄,上下人相遇需要相互侧身而过,台阶很陡,南楠腿伤愈,我牵着南楠的手一层一层慢慢往上登。</p><p class="ql-block"> 每一层都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每一层都有不同的内容。</p><p class="ql-block"> 第二层:离垢地;这一层内容象征着对佛教初步的理解和领悟,信众在这一层开始对佛教教义有更深入的认识。这一层的六个内墙面,有六幅红铜版图画。</p><p class="ql-block"> 从左往右看,第一幅图:《于阗胡僧携经图》,讲的是古代于阗地区的僧人将佛经传入中原的故事。这个故事反映了古代于阗与中原之间的文化交流和佛教传播的历史背景。</p><p class="ql-block"> 于阗,就是今天的新疆和田地区,是古代西域的一个重要佛教王国,位于塔里木盆地南沿,东通且末、鄯善,西通莎车、疏勒。于阗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丝绸之路南线上的重要佛教文化中心,佛教在那时已经非常盛行‌。</p><p class="ql-block"> 这幅“于阗胡僧携经”图的故事描述了于阗的僧人抱着弘法的决心,无畏路途的艰险,将佛经传入中土。这个故事反映了古代于阗与中原之间的文化交流和佛教传播的历史背景‌。</p><p class="ql-block"> 这个故事不仅展示了古代于阗僧人的勇气和奉献精神,还反映了当时佛教文化在中西之间的传播和交流。于阗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对促进东西方文化的融合起到了重要作用‌。</p><p class="ql-block"> 第二幅图:《白马驮经图》;《白马驮经图》是明代画家丁云鹏创作的纸本设色画,原属故宫博物院旧藏,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这里用油彩绘画,该画紧扣白马驮经的主题,分别画两位使者一位高僧,一匹驮经的白马以及随从。画面整洁明朗,设色鲜明,富有层次。</p><p class="ql-block"> 这个典故发生在东汉时期,与佛教传入中国密切相关。‌‌据《四十二章经序》、《牟子理惑论》等典籍记载,东汉永平七年(公元64年),汉明帝刘庄梦见一位全身金色的神人,第二天询问群臣后,得知这可能是西方得道者佛。第二年,汉明帝刘庄派遣使者蔡愔及弟子秦景等人远征西域求法。使团到达大月氏国后,抄得佛经四十二章,并在永平十年(公元67年)遇见高僧迦摄摩腾和竺法兰,邀请他们来汉地传播佛教。二师接受邀请,用白马驮着佛像和经卷,随蔡愔一行来到洛阳。汉明帝对他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安排在“鸿胪寺”。并在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专门为之建立佛寺,将“鸿胪寺”命名为“白马寺”,后世佛家弟子把白马寺称为“祖源”,“释源”。</p><p class="ql-block"> 我第一次去洛阳“白马寺”,是一九八二年,遗憾的是时间短,没有好好看看。后来去了多次,每次大约都是五六月份看牡丹,同时就去一次“白马寺”。此图描绘的就是东汉蔡愔去天竺求佛经的历史故事,画中由一白马背驮装有佛经的红箱,经箱置于草绿色的马鞍垫上,一马俯首向前奔走,前有牵马夫和引导者,后有两人跟随,一为沙门摄摩腾,一为竺法兰;其他几位像僧人,在路边观望与送行。画面背景几棵参天大树,树根露土,树干粗壮。</p><p class="ql-block"> 白马驮经的故事,不仅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段传奇,也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里程碑。佛教的传入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佛教与儒家文化的碰撞和融合,形成了独特的中国佛教文化。白马寺作为中国最早的佛寺,至今仍然香火鼎盛,成为佛教在中国传播的重要象征。</p><p class="ql-block"> 第三、四幅图:《朱士行取经图》;</p><p class="ql-block"> 朱士行,三国时期一位高僧,生于203年卒于282年,他在我国的佛教史上,创造了两项第一,一个是历史上第一个剃度的和尚,另一个就是第一个西出取经之人。</p><p class="ql-block"> 朱士行颍川(今河南禹州市)人,自幼心地善良,以慈悲为怀。有文字记载:“志业清粹,气韵明烈,坚正方直,劝沮不能移焉。少怀远悟,脱落尘俗。”嘉平二年(250),朱士行正在洛阳,这日来到白马寺,见印度僧人在白马寺设戒坛,他看罢立志学佛,于是首先登坛受戒,从此皈依佛门,成为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出家的和僧,取法号八戒。</p><p class="ql-block"> 受戒之后的朱士行以弘扬佛法为己任,常“谓入道资慧,故专务经典”。在官方的资助下,他开办“义学”,向贫穷弟子教授文化,传授佛经。所谓义学,也称“义塾”,是中国旧时靠官款、地方公款或地租设立的蒙学,教育对象多为贫寒子弟。朱士行发现不论是《小品般若》还是《道行般若经》,译文的文句简略,前后不能贯通。后来他听说西域有《大品般若经》的梵文原本,就决心远行去寻找原本。于是,在公元260年,朱士行从雍州出发,由陕西到甘肃通过河西走廊到敦煌,经西域南道,横越流沙的沙漠。一路严寒酷暑,风餐露宿,走了一年多最后抵达于阗国(今新疆和田一带),于阗国当时盛行大乘佛教。朱士行在于阗抄录《大品般若经》的梵本,共有九十章,总计六十万言,这一年他已经78岁了,他多么想回洛阳、回白马寺,回故乡,但是,他知道自己再也走不回故土了,只好派弟子弗如檀把经卷送回洛阳。</p><p class="ql-block"> 不料,于阗国的小乘信徒却横加阻挠,向国王禀告:“汉地沙门将以婆罗门书惑乱正典,大王如果准许他们出国,大法势必断灭,这将是大王的罪过。"因此国王不许弗如檀出国。这件事令朱士行愤慨不已,所以主张以烧经为证,誓言道:“若火不焚经,则请国王允许送经赴汉土。"于阗国王答应了。朱士行将《大品般若经》投入熊熊的火焰之中。说也奇怪,那烈焰竟然熄灭了,整部经典却丝毫未损,于阗国王只好放行。于是,弗如檀等十人,带着沉重的经卷,仍然是爬山涉水,历尽艰险,终于在晋太康三年(282)将经书送回洛阳,送回白马寺。前后达二十余年,送回的经书在元康元年(291),由无罗叉、竺叔兰等人合力编成汉本,取名为《放光般若经》。</p><p class="ql-block"> 留在于阗国的朱士行,在弟子把经书送回洛阳的同时,在遥远的西域离世。火化这位老人的时候,柴火都已烧尽,朱士行还是完好的躺在那里。这时走过来一位高僧双手合十说道:“天下皆是净土,你若真得道,身体亦当会灭,不必作此惊世之举。”说罢,就见朱士行的身体怦然化成了灰烬。就这样朱士行把自己留在了西域的土地上。也许是高僧的那句“天下皆是净土”方让朱士行放下了家乡、放下了白马寺,也许在那一刻方让他明白佛的真理!</p><p class="ql-block"> 第五幅图:《法显西行图》;</p><p class="ql-block"> 法显,后秦、东晋高僧,平阳郡人。他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位名僧,一位佛教革新人物,第一位到海外取经求法的大师,杰出的旅行家和翻译家。399年,法显从长安(今汉长安城遗址)出发,经西域至天竺寻求戒律,游历三十余国,收集了大批梵文经典,前后历时十四年,于义熙九年(公元413年)归国。法显将佛教文化引入中国,对中国历史、文化产生很大影响。南沙群岛有法显暗沙以示纪念。</p><p class="ql-block"> 高僧法显,应该是中国第一个到达古印度带回佛教经典之人。</p><p class="ql-block"> 该图以法显《佛国记》为资料背景,描绘法显西行沿途的湟水谷地、 楼兰古城遗址、热瓦克佛寺遗址、祇园精舍遗址、无畏山寺佛塔途径等地,历经艰辛苦难完成取经任务。将法显之路沿途的人文历史展开在我们眼前,并为相关研究提供了直观、生动的独特视角。</p><p class="ql-block"> 第六幅图:《玄奘归唐图》。该图描绘玄奘法师返回唐朝场景的绘画作品‌。这幅画作品生动地再现了玄奘法师在完成西行取经后,于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返回长安的情景。</p><p class="ql-block"> 玄奘法师在贞观三年(公元629年)从长安出发,历经千辛万苦,最终在印度那烂陀寺留学五年后返回唐朝。他在贞观十九年正月回到长安,结束了长达十七年的取经之旅‌。具有很高的艺术风格和历史价值。</p><p class="ql-block"> 《玄奘归唐图》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玄奘归国时的盛况。画中不仅描绘了玄奘法师本人,还展示了随行的弟子和携带的大量经卷,反映了当时佛教文化的繁荣和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成果‌。</p><p class="ql-block"> 这幅画作的创作目的在于纪念玄奘法师的伟大成就,展示他在取经过程中的艰辛和最终的成功。通过这幅画,后人可以更好地理解玄奘法师的贡献,以及他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