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的美景与诗意

忆江南

<p class="ql-block">张若虚创作的七言歌行体长诗《春江花月夜》,在唐朝时期一直都默默无闻。直到宋代郭茂倩编写《乐府诗集》时将其收录其中,又过了三百余年,它终于拨云见日,受到重视。</p><p class="ql-block">随着时代思潮的变化,经过明清两代学者的反复品鉴,《春江花月夜》这首诗终于被确立为古诗中的经典。后来,更有一位晚清学者将其推上了“孤篇横绝”的文学巅峰。</p> <p class="ql-block">到了现代,闻一多盛赞《春江花月夜》为“诗中的诗,顶峰中的顶峰”。经过他的大力推广,这首古诗在现当代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p><p class="ql-block">然而,与此同时,也一直有反对的声音认为,《春江花月夜》“孤篇压全唐”的说法“不过是一家之言”,认为这首诗并没有那么好。</p><p class="ql-block">那么,《春江花月夜》到底写了些什么?它又好在哪里?又为何会引发争议呢?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个话题。</p> <p class="ql-block">一、“孤篇压全唐”的极致震撼</p><p class="ql-block">张若虚这首七言歌行体长诗,全文共计252个字,一共有三十六句,按每四句一换韵的规律,可以分为“九个小节”。</p><p class="ql-block">作者以画入诗,将抒情诗、哲理诗与爱情诗融为一体,行文结构缜密,九节浑然天成,具有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接下来我将以白话文的形式,简略地向大家讲述一下这首长诗的主要内容。</p> <p class="ql-block">诗的第一个小节,从“春江潮水连海平”开始,到“何处春江无明月”,描绘的是一幅“月升海上”的壮阔景象。诗人在这个小节里着重描写了在春天涨水的季节里,长江的水面已经与海面平齐。</p><p class="ql-block">在这样的夜晚,一轮圆月突然从海平线上升起,它那耀眼的光芒照射到江面之上,泛起了粼粼波光,随着潮水的涌动,光芒似乎延伸到了千里、万里之外。</p><p class="ql-block">只要是春水流经的地方,都沐浴在它的光辉之下。大家注意这个小节所描述的自然景象,是否会联想到杜甫《旅夜书怀》中的名句“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p><p class="ql-block">又或者会想到南宋叶梦得《避暑录话》中,那句经典的“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虽然意境不同,但是都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p><p class="ql-block">诗的第二个小节,从“江流宛转绕芳甸”开始以下四句,写的是春江之水带着月光流向江中小岛时的情景。</p><p class="ql-block">诗人说,江水绕着汀洲上的花草蜿蜒流淌,洁白的月光洒到花林树丛中,仿佛下了一场纷纷扬扬的细雪。</p><p class="ql-block">由于月色如霜,因此空中飞舞的霜雪反而看不见了,江边的白沙和月色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诗的第三个小节与前两个小节不同,从这里诗人开始转向对人生哲学的思考。他先是感叹由于明月光芒太过耀眼,使得江面和天际都变成了一个颜色。于是天空中的月轮,就显得更加孤独了。</p><p class="ql-block">接着,诗人提出了关于明月起源和存在的深刻问题:明月不知诞生于何年何月?又在这天空中孤单地度过了多少个世纪?</p><p class="ql-block">那么,是谁第一个在江畔见到它?它又是在什么时候第一次照见江畔的人呢?这些问题引发了读者对宇宙、人生和历史的无限遐想。</p><p class="ql-block">与此同时,这一段哲学思考,也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陈子昂那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只是未知这两者之间,究竟是哪位先人的创作时间更早。</p><p class="ql-block">诗的第四个小节从“人生代代无穷已”起往下四句,承上启下,继续着那个关于明月与人的深刻哲学话题。作者感慨道,人类世代更迭,而江畔天空中的那轮明月,却始终未曾改变。</p> <p class="ql-block">明月若有心,恐怕也会感到自身的孤独吧?它孤零零地守候在江畔,日复一日地见证着江水东流不息,仿佛在等待着某个未知的人。</p><p class="ql-block">这一小节的亮点在于,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明月赋予了人的情感,使之成为了一个多情且孤独的存在。</p><p class="ql-block">这种想象,让人不禁联想到后来李商隐笔下的“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两者都描绘了因等待而生的无尽寂寥。</p><p class="ql-block">第五个小节从“白云一片去悠悠”开始画风一转,切换了视角。不再聚焦于明月,而是转向了白天在江上泛舟的“扁舟子”,他因思念家乡而心生愁绪。</p><p class="ql-block">诗句中的“青枫浦”,作为湖南浏阳的一个地名,被赋予了浓厚的情感色彩。</p><p class="ql-block">“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这句诗后来也被崔颢巧妙地融入《黄鹤楼》中,形成了“白云千载空悠悠,烟波江上使人愁”的千古绝唱。</p> <p class="ql-block">第六个小节再次转换场景,从游子的思乡之情转到了闺中怨妇的哀怨。女子因爱侣身在异乡,便将满腔的爱怜寄托于明月。</p><p class="ql-block">月光如同调皮的情人,悄悄爬上阁楼,照亮女子的妆台。女子心中虽有怨气,却也无法真正拒绝这份来自远方的温柔。无论是门帘还是捣衣石,都无法阻挡月光的渗透与陪伴。</p><p class="ql-block">第七个小节从“此时相望不相闻”起,进一步解释了明月为何如此“调皮”。作者指出,天涯海角的有情人虽不能相见,但都能共赏同一轮明月,感受到彼此间那份跨越千山万水的思念。</p><p class="ql-block">然而,他们却无法听到对方的声音,只能借助月光来传递这份深情。诗人渴望能够随着月光的指引,亲临爱人身旁,倾诉衷肠。而鸿雁与鱼龙的意象,则增添了画面的动感与生命的活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第八个小节开始收拢思绪,将之前的种种情感与景象凝聚成一股淡淡的哀愁。春天过半,花落闲潭,诗人自己仍不能归家。</p><p class="ql-block">江水带走了春光,也似乎预示着欢愉时光的即将结束。月亮西沉,更增添了一份落寞与不舍。</p><p class="ql-block">第九个小节作为全诗终章,以月沉海底、人隔南北的凄美画面作为结尾。相思之人天各一方,中间道路险阻且漫长,令人不禁为他们的命运而扼腕叹息。</p><p class="ql-block">整首诗在这样的情感氛围中缓缓落下帷幕,留给读者无尽的回味与感慨。作者感叹到,不知世上有多少人能乘着月色而归,唯有那西沉的月亮,轻轻摇荡着相思之人的离情,洒满了江边树林。</p> <p class="ql-block">二、“孤篇横绝,竟为大家”</p><p class="ql-block">全文以明月的盛大出场为序章,最后又以它的悄然“摇落”作为终章,结构严谨,内涵丰富,想象瑰丽,为后世文人的诗歌创作提供了无尽的灵感与启迪。</p><p class="ql-block">清代学者王闿运曾高度评价此诗:“用《西洲格调》,孤篇横绝,竟为大家。李贺、商隐揖其鲜润,宋词、元诗,尽其支流,宫体之巨澜也。”</p><p class="ql-block">这段话不仅直接指出了李贺、李商隐等诗人从《春江花月夜》中汲取的养分,更认为此诗乃是宋词、元诗的先驱,这一评价无疑奠定了这首七言歌行体在中国诗史上的巅峰地位。</p> <p class="ql-block">这首诗虽被誉为“孤篇压全唐”,备受推崇,但也伴随着持续的争议。最早提出质疑的乃是唐代的诗僧皎然,他在《诗式》中评价诗中第六小节,即明月挑逗闺中女的情节,认为其“情格俱下”。</p><p class="ql-block">原因在于,唐朝时期的大多数诗人是以抒发建国立业的壮志豪情为主流,对于此类闺中情趣的描绘,往往持保留态度,所以这首诗才会在后世引起持续的争议。</p> <p class="ql-block">结语</p><p class="ql-block">《春江花月夜》这首诗诞生于初唐时期,它既保留了南朝“宫体诗”的某一些特色,但是又摆脱了其滥俗艳情的窠臼。</p><p class="ql-block">这首长诗的内涵丰富,融写景、写人于一体,情景交融,部分章节甚至还蕴含了深刻的人文哲学思考,结构严谨,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p><p class="ql-block">诗中描绘的唯美场景及众多名句,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有学者将其誉为“孤篇压全唐”。</p> <p class="ql-block">但是需明确的是,这一评价更多是基于文学表达的高度和广泛影响力,而非单纯以创作主题的严肃性或思想深度为唯一标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