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约翰旧址探访

王伟国

<p class="ql-block">  圣约翰大学创建于光绪五年(1879年)。原名圣约翰书院,由美国圣公会上海主教施约瑟将圣公会的培雅书院(1865年)和度恩书院(1866年)合并而成。</p><p class="ql-block"> 圣约翰大学拥有文、理、医、工、神、农六大学院,有亚洲第一个新闻专业(复旦新闻系前身),近代中国最早的建筑艺术专业,是中国最早授予医学博士学位的两所学校之一。圣约翰是中国第一所现代高等教会学府,中国第一所全英文教学的现代高等学校,被称为“东方哈佛”。</p> <p class="ql-block">  1952年,圣约翰大学被撒,其院系分别被并入复旦、交大、同济、华东师大、上海财大、二医大和华东政法。圣约翰的校址划归华东政法大学。</p> <p class="ql-block">  圣约翰的旧址有十几栋中西合壁建筑风格的百年历史建筑,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建于清同治二年(1863年)的霍格别墅,英商兆丰洋行大班霍格的私宅,1911年由圣约翰购入。</p> <p class="ql-block">  建于光绪二十年(1894年)的怀施堂(韬奋楼),是纪念首任校长施约瑟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  建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的格致楼,这是中国第一座专门用来教授自然科学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用庚子赔款兴建的思颜堂,纪念学校创办人之一的中国牧师颜永京。</p><p class="ql-block"> 1913年2月1日,孙中山应邀在此参加学生毕业典礼并发表演讲。</p> <p class="ql-block">  建于宣统元年(1909年)的思孟堂,这是纪念为救落水儿童而不幸离世的哲学系老师孟嘉德、由师生捐款而建。孟嘉德牧师第一个把西方社会学介绍到了中国。</p> <p class="ql-block">  思孟堂的砖墙上还保留着的校徽,上面有最初的校训“光与真理”(见底下两个英文单词)和后加上的孔子名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出自《论语》)。</p> <p class="ql-block">  建于1919年的体育室:</p> <p class="ql-block">  交谊楼,1929年由圣大同学会和校友会为纪念建校五十周年募捐而建。</p> <p class="ql-block">  斐蔚堂(六三楼)建于1939年,以纪念圣约翰神学科主任郭斐蔚主教。</p> <p class="ql-block">  纪念坊,1929年为祝贺建校五十周年而立。</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处充满历史气息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个美丽的校园:</p> <p class="ql-block">  圣约翰大学近代建筑是苏州河滨水空间的一颗璀璨明珠:</p> <p class="ql-block">  校园边上就是苏州河岸边的步道:</p> <p class="ql-block">  城市历史文化遗存是城市内涵的重要标志。圣约翰大学旧址,值得去看看。</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