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美国出版的《世界名人辞典》和英国1985年出版的《人民年鉴手册》,从贡献和影响方面,列出世界十大思想家,他们依次是亚洲中国的孔子,欧洲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意大利的阿奎那,波兰的哥白尼,英国的培根、牛顿、达尔文,法国的伏尔泰,德国的康德。</p><p class="ql-block"> 孔子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这不仅是因为他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还因为他的思想对全球,尤其是东亚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p><p class="ql-block"> 孔子在美国的地位非常高。美国最高法院正门上方刻有“智慧”“宗教”“法律”三个大字,分别代表孔子、摩西和梭伦;孔子“德治”、“仁爱”的政治理念在不同制度和价值观念下都能产生正面启迪作用,这使得他在美国社会各界受到广泛尊崇;孔子是西方公认的教育先驱之一,他的教育理念(尤其是“有教无类”的理念)和方法对西方包括美国教育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美国历史课本中对孔子的描述非常详细,认为他的思想在美国深入人心。</p> <p class="ql-block">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夏邑县)。父叔梁纥,母颜氏。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精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 孔子三岁丧父,家道中落,早年做过管粮仓、管放牧的小官。他“少好礼”,自幼熟悉传统礼制,青年时便以广博的礼乐知识闻名于鲁,从事儒者之业,以办理丧祭之礼为生。中年聚徒讲学,从事教育活动。年五十,曾一度担任鲁国的司寇,摄行相职,积极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不久因与当政者政见不合而弃官去鲁,偕弟子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和思想学说,终未见用。晚年回到鲁国,致力教育事业,整理《诗》《书》,删修《春秋》,以传述六艺为终身志业。</p> <p class="ql-block"> 孔子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修订六经。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p><p class="ql-block"> 孔子对后世影响深远长久。他的“仁”与“礼”成为国家施政和个人自我修养的重要准则;“有教无类”的平民教育思想使华夏文明得以无限传承;对古代文献的系统整理,不仅寄予了自己的理想,更使得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具有了深广的内涵。</p> <p class="ql-block"> 孔子的祖上是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的贵族,先祖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周初三监之乱后,为了安抚商朝的贵族及后裔,周公以周成王之命封帝辛(商纣王)之兄微子启于商丘建立宋国,奉殷商祀。微子启死后,其弟微仲即位,微仲是孔子的十四世祖。孔子六世祖孔父嘉是宋国大夫,曾为大司马,封地位于宋国栗邑,后来在宫廷内乱中被太宰华督所杀。孔子的父亲叔梁纥为避宋国战乱逃到鲁国的陬邑定居,其官职为陬邑大夫。</p> <p class="ql-block"> 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孔子出生于鲁国昌平乡陬邑(今山东曲阜南辛镇鲁源村)。孔子生而七漏,头上圩顶(头顶凹陷),而又因其母曾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公元前549年,孔子三岁时,叔梁纥病逝。叔梁纥死后,孔子母亲颜徵在被叔梁纥正妻施氏所逐,于是带孔子庶兄孟皮与孔子至曲阜阙里,过着清贫的生活。公元前535年,孔子的母亲颜徵在去世。</p><p class="ql-block"> 孔子自20多岁起,就想走仕途,所以对天下大事非常关注,对治理国家的各种问题,经常进行思考,也常发表一些见解。公元前532年,孔子开始为委吏,管理仓库,后改为乘田,管理畜牧。公元前525年前后,孔子开办私学。孔子到三十岁时,已很有名气(三十而立)。</p><p class="ql-block"> 公元前518年,孟懿子和南宫敬叔学礼于孔子。相传孔子与南宫敬叔适周问礼于老聃,问乐于苌弘。公元前517年,鲁国发生内乱。鲁昭公被迫逃往齐国。孔子也离开鲁国,到了齐国,受到齐景公的赏识和厚待。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回答:“君君臣臣父父子子”。</p> <p class="ql-block"> 公元前500年,孔子任鲁国大司寇,摄相事,七日而诛少正卯,鲁国大治。公元前498年,孔子为削弱三桓(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世卿,因为是鲁桓公的三个儿子的后代,故称三桓。当时的鲁国政权实际掌握在他们手中)采取了隳三都的措施,拆毁三桓所建城堡。孔子与三桓的矛盾加剧。公元前497年,孔子五十五岁。春天,齐国送八十名美女到鲁国。季桓子接受了女乐,君臣迷恋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非常失望,后离开鲁国,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p><p class="ql-block"> 公元前496年,孔子带领弟子离开鲁国来到了卫国,在卫国被卫灵公夫人南子召见。卫灵公开始非常尊重孔子,按照鲁国的俸禄标准发给孔子俸粟6万,但并没给他什么官职,没让他参与政事。孔子在卫国住了约10个月,因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进谗言,卫灵公对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开监视孔子的行动,因此孔子带弟子离开卫国,打算去陈国。路过匡城时,因误会被人围困了5日,逃离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卫国贵族公叔氏发动叛乱,再次被围。逃脱后,孔子又返回了卫国。此后孔子几次离开卫国,又几次回到卫国。</p><p class="ql-block"> 公元前493年,孔子在卫国住不下去,离开卫国西行。经过曹国稍作停留,到达宋国,宋司马桓魋讨厌孔子,扬言要加害孔子,孔子微服而行。经郑国,在郑国都城与弟子失散,独自在东门等候弟子来寻找,被人嘲笑,称孔子颓丧的样子如同丧家之犬(惶惶如丧家之犬)。至陈国,陈国派服劳役的人将孔子师徒围困在半道,前不靠村,后不靠店,所带粮食吃完,绝粮七日。最后还是子贡找到楚人,楚国派兵迎孔子,孔子师徒才免于一死。公元前491年,孔子离开陈国,先后到了蔡国、叶国。</p><p class="ql-block"> 孔子六十八岁时,鲁国权臣季康子派人以币迎孔子归鲁国。孔子周游列国十四年至此结束。</p> <p class="ql-block"> 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孔子患病不愈而卒,终年七十三岁,葬于鲁城北泗水岸边。</p><p class="ql-block"> 孔子卒后,不少弟子为之守墓三年,子贡为孔子守墓六年。弟子及鲁国人从墓而家者上百家,得名孔里。孔子的故居改为庙堂,受到人们的奉祀。</p> <p class="ql-block"> 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等等,都是他的做人准则。“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各阶段的总结。</p> <p class="ql-block"> 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内容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p><p class="ql-block"> 孔子生活在西周宗法礼制传统较深的鲁国,这时周王朝的统治权力已经名存实亡,诸侯间相互争战不断,出现了“王道哀,礼义废,政权失,家殊俗”的社会现实,“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成了那个时代的特点,人的精神和信念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摧残。</p><p class="ql-block"> 孔子的最高政治理想是建立“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大同”社会的基本特点是:大道畅行,“天下为公”,因而能“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p><p class="ql-block"> 孔子主张的较低政治目标是小康社会。小康社会的基本特点是:大道隐没,“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与这种贫富不均、贵贱不等相适应,产生了一系列的典章制度、伦理道德,“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立田里,以贤勇知”,相应地还要设“城郭沟池以为固”。由是,“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这种社会显然没有“大同”世界那样完美,但有正常秩序,有礼、仁、信、义,所以称为小康。</p><p class="ql-block"> 孔子的大同社会、小康社会理想对中国后世影响深远。</p> <p class="ql-block"> 孔子的政治思想是一个复杂而又完整的体系。孔子之后,孟轲和荀况分别继承和发扬了孔子思想的仁政德治和礼治思想,进而形成先秦儒家政治思想的庞大系统。孔子的政治思想经过后世继承和发扬,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中华民族的政治观念,并对东亚、东南亚、欧洲产生了影响。</p><p class="ql-block"> 孔子的经济思想最主要的是重义轻利、“见利思义”的义利观与“富民”思想。这也是儒家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 孔子所谓“义”,是一种社会道德规范,“利”指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谋求。在“义”“利”两者的关系上,孔子把“义”摆在首要地位。他说:“见利思义。”要求人们在物质利益的面前,首先应该考虑怎样符合“义”。</p><p class="ql-block"> 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他的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孔子还认为,对待“义”与“利”的态度,可以区别“君子”与“小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p> <p class="ql-block"> 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业上。孔子曾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最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孔子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学先驱,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著名的便是“七十二贤士”。七十二人中有很多为各国高官栋梁,又为儒家学派延续了辉煌。</p><p class="ql-block"> 孔子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孔子主张“学而优则仕”,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他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从政的君子,而君子必须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修养,所以孔子强调学校教育必须将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p> <p class="ql-block"> 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礼”和“仁”。其中“礼”为道德规范,“仁”为最高道德准则。“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内容,有了“仁”的精神,“礼”才真正充实。在道德修养方面,他提出树立志向、克己、践履躬行、内省、勇于改过等方法。</p> <p class="ql-block"> “学而知之”是孔子教学思想的主导思想。在主张不耻下问、虚心好学的同时,他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同时还必须“学以致用”。</p><p class="ql-block"> 孔子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新知识引申拓宽、深入,“举一而反三”。他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谓教师应该在学生认真思考,并已达到一定程度时恰到好处地进行启发和开导。他了解和熟悉学生的个性特征,通过谈话和个别观察等方法,根据各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培养出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多方面的人才。</p><p class="ql-block"> 孔子热爱教育事业,毕生从事教育活动。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仅言教,更重身教,以自己的模范行为感化学生。他爱护学生,学生也很尊敬他,师生关系非常融洽。他是中国教师的光辉典范。</p> <p class="ql-block"> 孔子认为研究历史一定要“言必有征”。如“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论语·八佾》)。如果史料不足,宁可存疑也不能妄言。又如《论语·尧曰》中就征引了《尚书》所记,具体形象地说出了自尧、舜至周以来的历史情况,并不言及尧、舜以上,因为在那个时代,他掌握的有关尧、舜以前的历史资料十分匮缺,即使有也多属口耳相传的故事,也难做到言必有据。</p><p class="ql-block"> 孔子治史思想的一个重要主张就是“直”,即研究历史要实事求是,不但要重视根据,而且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为政》),他竭力反对那些狂妄不直的人,说:“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论语·泰伯》)。</p> <p class="ql-block"> 孔子的治史观还体现在历史发展观中。他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论语·为政》)周代正是在总结夏、殷二代的基础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文明。</p> <p class="ql-block"> 孔子提倡“诗教”,即把文学艺术和政治道德结合起来,把文学艺术当作改变社会和政治的手段,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并且孔子认为,一个完人,应该在诗、礼、乐修身成性。孔子的美学思想对后世的文艺理论影响巨大。</p> <p class="ql-block"> 司马迁评价孔子:“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p> <p class="ql-block">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智者之乐,就像流水一样,阅尽世间万物、悠然、淡泊。仁者之乐,就像大山一样,岿然矗立、崇高、安宁。伟大的孔老师如山,矗立、崇高、安宁!充满智慧的孔老师如水,灵动、飘逸、悠然。我们依稀听到了博爱的孔老师用充满深情的低沉的声音对着芸芸众生发出的倡导:“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