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巴尼亚:曾经的欧洲明灯

蔚汾河

汽车在黑山共和国的黑山里转来转去,导游告诉我们:快到阿尔巴尼亚了。大巴车里年龄最大的往往大姐,情不自禁地哼唱起来:“北京——地拉那,中国——阿尔巴尼亚。伟大的人民,伟大的国家……万岁,毛泽东;万岁,恩维尔•霍查。万岁万岁万万岁,万岁中国——阿尔巴尼亚!”这是一首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人会唱的歌。那个年代,中国既反帝(美帝),又反修(苏修)。和中国志同道合的国家,只有阿尔巴尼亚。毛泽东说他是:欧洲的明灯。今天我们来到了向往已久的阿尔巴尼亚,霍查和毛泽东都已去世,明灯也不亮了。 记得在中阿关系最好的时候,我在工体看过一场中国和阿尔巴尼亚的足球赛。散场时在阿尔巴尼亚球队退场的地方,中国观众自发聚集热烈鼓掌,表示友谊。金发碧眼的阿队队员大大咧咧眼皮都不抬,从我们面前走过,一点回应都没有。我感觉,这是一种欧洲人的傲慢。我们觉得我们泱泱大国,尊重你们一个蕞尔小国,可人家好像并不这样想。说不定人家还看不起你呢。 <p class="ql-block">中国对阿尔巴尼亚好,那是真好。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中国连续三年全国性的大饥荒,中国好不容易在加拿大买到了些粮食,这是救命的粮食。当时阿尔巴尼亚向我们求救,说他们也缺粮。马上,运粮船大洋上掉头,驶往阿尔巴尼亚。我们是在用生命在援助他们。</p><p class="ql-block">我们为什么要这么援助他们呢?是因为中国和苏联翻脸的时候,他是唯一跟着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说来他也不容易,此前不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领导人总是嘀嘀咕咕地说苏联怎么怎么不好,咱们周总理还紧着给做工作,以维护大家庭的团结。可真到中苏分裂的时候,他们全跟着苏联跑。利益面前无是非。</p><p class="ql-block">不跟咱走的,打打嘴仗也就完了。跟咱走的,可是一贴老膏药贴在了身上。他们什么都向我们要,而且要得理直气壮。“我们是小国,我们不向你们要向谁要?”他们要,我们就给。对他们来说,白来的东西谁会心疼?浪费严重是必然的。这事毛主席知道吗?伟大领袖已经给他们那么高的评价了,谁那么傻,还敢说三道四?这不是找不痛快吗?唉,还就是有这样的傻人。这人叫耿飚,文革后期任中国驻阿尔巴尼亚的大使。这是位将军外交家,没那么多弯弯绕。他把中国支援的物资被严重浪费的情况报告给国内。毛主席说,这是个说真话的大使。</p> <p class="ql-block">真话说了,难题给了周总理。怎么和他们说呢?直来直去?不行!伤人面子。总理是个办事周到的人,绝不会这么干。周总理请来访的阿尔巴尼亚领导人到山西大寨参观。让他们看看,中国人是怎样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到了吃饭时候,陈永贵为难了。他悄悄请示周总理,给客人吃什么呀?总理说,你们吃什么就上什么。周总理是想让他们知道,中国人是在怎样困难的情况下援助他们的,让他们珍惜中国的援助物资。这下难坏了陈永贵。这不是中国人的待客之道啊。中国人待客,是把自己平时舍不得吃的好东西拿来待客。不知道永贵大叔费了多少辛苦,才对付好这顿饭。</p><p class="ql-block">那效果怎样呢?阿国领导学习了中国人民的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了?没有。他们一如既往地说恭维话,一如既往地表示钦佩,一如既往地喊万岁,一如既往地要援助,回国后还是一如既往地浪费。这个欧洲的明灯,无底洞似的耗费着中国的灯油。</p><p class="ql-block">怎么办?没办法!谁让你当头儿呢!当头儿就要背这个包袱,甩也甩不掉。或许也是接受了这个教训,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坚决地说,不当头儿!</p><p class="ql-block">也是邓小平,在1978年果断停止了对阿尔巴尼亚的援助。而且,无论他们怎么骂,不回应,不搭理。这才是大国气度。</p> <p class="ql-block">没了油的明灯,自然而然地熄灭了,今天的阿尔巴尼亚是什么样的了?</p><p class="ql-block">走在地拉那的街道上,看人们心态平和,感觉生活还不错。我问导游,没有了中国的援助,他们学会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了?导游瞟了一眼满街的美国国旗,说,你看呢?导游说,阿尔巴尼亚现在吃的是“难民饭”。他们在国内建了不少难民营。然后,向周边的发达国家要钱。要是不给,就把难民营里的难民放出去偷渡。周边国家不堪其扰,只好按时交钱。真像电影《地道战》中说的“各村的地道,都有很多高招”小国总有小国的生存之道。</p> 我们站在地拉那的中心人民广场,寻找当年遗留的印记。广场不大,那天烟雨濛濛。我们环顾四周,好像只有对面历史博物馆的墙上的壁画,还有一点社会主义的遗风,其他再没有当年的面目了。这里有穆斯林的清真寺,离这里不远有天主教的教堂。 导游告诉我,过去的遗存还有,在稍远的地方,那是金字塔,叫做“霍查金字塔”。我们跟着导游一路走去,路过一个肮脏的小河沟,导游说,这是地拉那的母亲河。我很诧异,地拉那的母亲是这样的? 霍查金字塔是个多层的玻璃房。在当年是个很奢华的建筑。玻璃房里原先设计估计是展示霍查的丰功伟绩。现在呢,里面乱七八糟什么都有,就是没有霍查两个字。建筑的外面有楼梯可以登顶,我没有登。登上去看什么?看欧洲的明灯吗?没有了。<br>沧海桑田。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