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刀哥讲雍和宫

菱窠诗华

<p class="ql-block">前年从网上偶然机会,知道了“大咖说”。 这是一个国内博物馆深度讲解的标杆品牌,通过博物馆金牌导游为游客提供精讲服务。通过听直播,看视频号,喜欢了博物馆深度游。</p><p class="ql-block">北京的金牌导游刀哥(刘国强)是个地道的北京人,对古代历史有着深厚的研究。他不仅在博物馆讲解领域有着超过10年的经验,还是多个博物馆的志愿者以及世界遗产讲解员,2024年12月14日特地预约了刀哥的雍和宫讲解,在温暖的冬日阳光正午,从牌楼院开始,跟着刀哥走进这座有着300多年历史的全国藏传佛教格鲁派重要寺院,清政府掌管全国藏传佛教事务的中心,也是北京地区现存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雍和宫。</p> <p class="ql-block">辇道是前往雍和宫的必经之路,长152米,原为澄泥方砖铺成,系清代帝王来雍和宫礼佛祭祖专用的御道。辇道现在用“泰白石”花岗岩条石进行了拓宽‌。</p><p class="ql-block">清代帝王来礼佛,为何不把大门建在寺院前、为何还要通过长长的辇道呢?那时,辇道两侧跪满了西藏蒙古的僧侣,伏地膜拜,帝王要的就是这种威严,象征着对帝国边疆的控制。</p> <p class="ql-block">雍和宫的历史很悠久,清朝的两位皇帝都与此有关。清朝初期顺治年间这里是一个王府,名为“恭亲王府”。1669年,顺治帝的弟弟恭亲王福隆安在此居住。</p><p class="ql-block">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康熙帝赐给四子胤禛(即后来的雍正帝)的府邸,称为“雍亲王府”‌。雍正继位后的雍正三年(1725年),将自己的宫殿改为雍和宫‌。</p><p class="ql-block">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帝驾崩后,其灵柩曾在此停放,因此雍和宫的主要殿堂的琉璃瓦由绿色改为黄色,以示尊贵。</p><p class="ql-block">雍正十一年(1733年)乾隆出生,关于他的出生地,有雍和宫和避暑山庄两种说法,不过乾隆自己多次谈到出生地,都是在雍和宫,这里还可以看到乾隆的“洗三”金盆,是雍和宫镇馆之宝之一。</p><p class="ql-block">乾隆九年(1744年),雍和宫被改建为喇嘛庙,成为清政府掌管全国藏传佛教事务的中心。</p> <p class="ql-block">雍和宫钟楼</p> <p class="ql-block">刀哥讲解雍和宫与众不同,正史外补充了大量清史资料,佛教知识,雍和宫之所以成为藏传佛教重要寺院的原因和其在清朝对蒙古、西藏作用。我在整理这篇时,网络上短时竟找不到刀哥讲解内容的线索,只能以图片做个记录。</p> <p class="ql-block">雍和宫改为藏传佛教寺庙与乾隆皇帝的宗教和文化政策有关。乾隆九年(1744年),雍和宫被正式改作藏传佛教寺院,成为皇家寺院和全国规格最高的佛教寺院之一‌。清朝统治者通过与藏传佛教领袖的互动,加强了对西藏地区的统治和管理‌。</p> <p class="ql-block">乾隆皇帝此举旨在笼络西藏、蒙古上层人士,缓和矛盾,体现其“大一统”的抱负‌。乾隆皇帝在位期间,雍和宫不仅是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还通过法会、讲经等活动传播藏传佛教的精神内涵‌。</p> <p class="ql-block">明天就是腊八节了,这口大锅,代表了雍和宫腊八舍粥的习俗。老北京人很多都在腊八清晨,到雍和宫去领粥,刀哥介绍,雍和宫现在舍粥都用了统一的乐扣盒子,不需自己拿容器了。</p><p class="ql-block">清朝时腊月初五,皇帝赐予雍和宫舍粥的粮食,腊月初七,内务部派大员来清点舍粥斤两,腊八凌晨,开始熬粥,第一锅敬献皇宫,第二锅敬献京城寺院各主持,第三锅敬献全国重要寺院各主持,第四锅轮到雍和宫内僧侣,第五锅粥才被用来施舍。雍和宫腊八舍粥,也是清朝帝王通过皇家寺院,来恩泽子民的一种形式。</p> <p class="ql-block">这张图片有两件宝物,前景的香炉和香炉后面的御碑亭。</p><p class="ql-block">这个香炉是乾隆十二年(1747年)由清宫造办处铸造的,监造人为乾隆皇帝的国师三世章嘉•若必多吉。香炉所用的原料是清代内务府库房内堆积的历朝历代古铜器,主要包括明宣德炉,因此其颜色呈现出古朴深沉的黛青色‌。</p><p class="ql-block">铸成此炉后,剩余的好材料被用于雍和门殿前的两只铜狮子(见下图),进一步彰显了其珍贵性和历史价值‌。</p> <p class="ql-block">香炉的后面,是雍和宫镇馆之宝之一的乾隆《御制喇嘛说碑》‌:这是一座重檐四角攒尖顶覆黄琉璃瓦的御碑亭。碑体横截面为正方形,碑文用满、汉、蒙、藏四种文字刻写,详细记载了将雍亲王府改为喇嘛寺庙的缘由以及“金瓶掣签”制度的规则,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达赖和班禅的转世灵童,必须由雍和宫制定的规则才能确定,因此,目前只有班禅喇嘛才是正宗的,被中央政府所承认的。</p><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雍和宫内的绿度母补绣画是乾隆皇帝的母亲孝圣宪皇太后带领宫女们以“堆绫绣”工艺制作的传世珍品‌。这幅补绣画位于雍和宫永佑殿的西墙上,尺寸为长175厘米、宽115厘米,由上千块各色绸缎剪裁拼贴而成,展现了高超的堆绣技艺和丰富的色彩层次‌。目前的这副补绣画中心部分是复制品,原件存国博。图片仅是补绣画的局部。</p> <p class="ql-block">补绣画正面局部(复制品)</p><p class="ql-block">绿度母补绣画的历史背景也非常丰富。它源于辽金时期,经过元、明、清的发展,成为世代传承的传统手工艺。北京宫廷补绣(俗称丝凌堆绣)是古老的刺绣艺术与“堆绫”“贴绢”技艺的结合与发展,凝聚了古老的民族手工技艺的精华,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这张图片绿度母画的左侧边条下侧,刀哥介绍,两侧边条略显陈旧,而这才是是原件,说不定真有皇太后的针脚呢。</p> <p class="ql-block">‌图片是位于法轮殿的东配殿,这里不仅有众人膜拜祈福的佛像,还有两个巨大的黑熊模型。这些模型据说是1754年乾隆帝在吉林额林加木围场打猎时用弓箭和火枪射获的猎物制成的。其中一只重九百斤,另一只重千余斤。这些黑熊模型被放置在这里,主要是为了炫耀乾隆帝的狩猎神威‌。</p><p class="ql-block">关于大黑熊标本,还有另一个说法,与乾隆时期一个著名腐败案件中有些人物有关,网上有具体介绍,这里不再赘述。</p> <p class="ql-block">雍和宫镇馆之宝之一的白檀木弥勒大佛‌,位于雍和宫万福阁内,这尊弥勒佛像是用一根完整的白檀木雕刻而成,地面上高18米,地下埋8米。这尊佛像是七世达赖喇嘛敬献的礼品,整个雕刻过程历时三年完成,这是国内最大的一尊独木大佛。万佛阁内还有近万个供佛的小佛龛‌。刀哥介绍,万佛阁内共有佛像9999个,那最后一个,就是每一个来礼佛的人,或者是你心中的佛。</p><p class="ql-block">关于这座大佛的建造,由于雍和宫坐落在柏林寺右,乾隆帝恐其影响“龙潜禁地”风水,准备在雍和宫北部空旷之地建高阁供一大佛,以作靠障,借助佛力保佑平安。</p> <p class="ql-block">佛教的沙画坛城</p><p class="ql-block">雍和宫的沙画坛城制作遵循佛教传统,经过千年都没有改变。沙画坛城通常由喇嘛们手工打磨的沙子制成,经过染色后,有白、黑、蓝、红、黄、绿六个基本色,再加上互相之间的调配,变成十四种颜色。制作沙画的每个步骤都遵循佛教传统,通常需要数人耗时大约半个月才能完成‌。</p><p class="ql-block">沙画坛城在仪式结束之后会被驱散,象征着佛教的无常和无常中的希望。这种仪式被认为是这门佛教艺术最有意义的一步,因为沙子是构建世界的基础,沙画坛城的从无到有,预示着佛之事业的建立,而其力量最终用于度化万物,又归于一无所有‌。</p> <p class="ql-block">雍和宫镇馆之宝之一的金丝楠木佛龛‌,采用透雕手法雕刻而成,从地面直达楼顶,内外三层结构严谨,浑然一体。佛龛支柱和横梁上共雕刻有99条栩栩如生的龙,刻工精巧,造型逼真‌。殿内禁止拍照,此图片在窗外侧拍。</p> <p class="ql-block">雍和宫的建筑风格融合了汉族和藏族的传统元素,整个寺院占地面积达66,400平方米,主要由前殿、后殿、天王殿、万佛殿和大雄宝殿等主要建筑组成。前殿供奉着释迦牟尼佛的塑像,天王殿供奉四大天王的雕像,大雄宝殿供奉着释迦牟尼佛的巨大金身像,万佛殿则以其丰富的佛教文化而闻名‌。</p> <p class="ql-block">文字来于网络:</p><p class="ql-block">雍和宫的建筑布局完整,规制合乎梵宇伽蓝。</p><p class="ql-block">寺院主要由三座精致的牌坊和五进宏伟的大殿组成,从飞檐斗拱的东西牌坊到古色古香的东、西顺山楼,共占地面积66400平方米,有殿宇千余间。</p><p class="ql-block">寺院前端矗立牌坊,昭泰门前铺设辇道,尽显皇家敕建气势。</p><p class="ql-block">前部有七座建筑:昭泰门、钟楼、鼓楼、雍和门、雍和宫、讲经殿、密宗殿。</p><p class="ql-block">后部各殿逐级升高,象征佛陀世界的庄严吉祥。</p><p class="ql-block">大经堂法轮殿顶的“一大四小”五座藏式天窗,深含佛教“须弥山”被四大部洲簇拥环绕的寓意。</p><p class="ql-block">讲经殿(讲汉传佛教)、密宗殿(讲藏传佛教)、时轮殿(讲时空轮回)和药师殿(讲藏医藏药)“四大扎仓”(僧院)的设立,标志着雍和宫是座藏传佛教的完整学府。</p><p class="ql-block">最高建筑万佛阁及楼内耸立着的巨大“迈达拉佛”,寓意着“当来下生佛”与“兜率天宫”的圣境景象。</p> <p class="ql-block">雍和宫香火长盛,前来祈福开光的游客络绎不绝,袅袅香烟萦绕殿前。</p> <p class="ql-block">万佛阁外立面局部</p> <p class="ql-block">刀哥精彩的讲解,不知不觉三个小时到了闭馆时间。</p> <p class="ql-block">参观雍和宫那天是冬月十四,圆月已升起。刀哥的讲解深深引起我对雍和宫的兴趣,这里记录的不及刀哥讲解内容的百分之一,看来参观一两次远远不够了解到雍和宫的全貌,雍和宫的历史厚重,文化深远,建筑宏大,有机会还会再次参观。</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抓拍于雍和门内,一对情侣自拍,身后的红墙、宫殿的一角、冬日的树影,构成一幅有故事的画面。以此作为本篇结尾,送给各位朋友,祝福大家腊八节快乐,万事如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25.1.6 腊八节前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