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颐和路历史街区

乌金木子

<p class="ql-block">  南京有着这样的一条路,长度不足一公里,道路两侧的花园洋房风格迥异,大门紧锁,庭院深处仿佛隐藏着时代的旧印和往日的旧梦。他就是南京城的颐和路。</p> <p class="ql-block">  “一条颐和路,半部民国史”。1927年,民国政府定都南京后,曾经颁发过一份《首都计划》对南京城的城市布局进行了详细的规划,颐和路被规划为政府官员居住的高级住宅区。由于政要官邸集聚,加之环境幽静、交通便利,后续有许多外国使领馆也相继设置于此。</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目前保存下来的有蒋纬国、马歇尔、陈诚、顾祝同、汤恩伯、阎锡山、马鸿逵、汪精卫、杭立武、邹鲁、薛岳、胡琏等18位名人的公馆。这些名人故居和使领馆,其院落和建筑各有特色,风格别致。</p> <p class="ql-block">  在这条谧静的街道上,除了似手掌般的大叶法国梧桐,还有一棵棵褐色遒劲饱经风霜的百年老榆树。它们默默地伫立在门边路旁,将无数的陈年旧事刻满皱褶深深的树干上,爬满树干的青苔默默的诉说着昨天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漫步在颐和路,黄墙红瓦,绿树成荫。岁月的痕迹印刻在斑驳的墙壁上,在那些紧闭的大门背后,见证过时代的风云变幻。如今,它们静静伫立,成为了这座城市的珍贵记忆。</p> <p class="ql-block">  走到颐和路尽头,可以看到大圆盘上一座三层的民国建筑,这里就是南京文化新地标,先锋书店颐和路店。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这样一方宁静祥和的小洋楼里,曾经是日军侵华战争指挥所的所在地。日军侵占南京期间,一道道血雨腥风的指令,都从这里发出。</p> <p class="ql-block">  颐和路的每一栋建筑,每一棵梧桐树,都是历史的见证者。这个地方充满了历史的沧桑和故事,是南京独有的文化景观。</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2015年4月,南京颐和路民国公馆区成为首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p> <p class="ql-block">  如今,这里成为市民拍照、打卡的好去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