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感受和参与生活,发现治愈与惊喜

上海市商务委陳海蓉🦋蝴蝶妈妈

<p class="ql-block">  悲伤非常珍贵,它能塑造一个人。——题记</p><p class="ql-block"> 今天晴。又是周一,今天提前五分钟出门,于是比往常早到了二十分,六点十五左右就到了单位。周围很空灵,空气很清新,我告诉自己新的一天开始了。今天和小朋友聊点生活,她提到项飙,是的,人类学家项飙曾说:“我们在没有“附近”的世界里生活。”因为目前现代社会有一个普遍的趋势,那就是“附近的消失”。 什么是“附近的消失”?它最早是由人类学家项彪提出。在他的定义下,“附近的消失”代表着社会渐趋个体化、扁平化,那种具体而微的人际关系会变得比较松散,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降低,即人们越来越少去关注生活周边的事物场景,丧失了沉浸其中的意愿,将注意力更多地转移到公共事件的宏大叙述上。这或许是“附近的消失”的弊害,也是常为公众所讨论的一面。</p><p class="ql-block"> 比如,我们活在具体之中,对我们需要超越的东西感兴趣,如升职加薪、考大学、托福等,因为我们觉得超越感很重要,反而不会对身边的东西、实践的东西感兴趣。如今的社会,大家对自己周边的世界没有那种要浸淫进去,形成一个叙述的愿望或能力。明明生活在人口密度更高的环境里,城市却并没有让我们收获足够的亲密和温暖。我们居住的社区,正在成为我们要抛弃的东西。我们通过虚拟的互联网和世界产生联系。我们抱怨城市里没有人情味,没有归属感,没有家的感觉,可是真正回到家,我们依然重复着一样的生活模式:宅在家里。科技进步加速了附近的“数字化”,直接感知意义上的“附近”被转化,从而带来了效率和方便感,即时性得到满足。美团外卖让我们的需求得到即刻满足,我们不会去考虑外卖小哥跟我有什么关系,因为它不是常规可感知的关系,而是“数字化”的信任关系,每一次、每一个即刻外卖小哥都是不一样的人。我们被即刻推着走,很舒服地被裹挟,在这个巨大的方便之中,一个即刻接着下一个即刻。</p><p class="ql-block"> 比如,我们读书、考大学、努力升职,忙得双脚不沾地,期待过上理想中的生活。但正是我们这些总在努力、总在追求的人们,正在感受一次大规模的溃败,并为此感到了极大的时代性的迷茫。因为我们的附近,正在成为一些庞大商业、科技、社会机器所要征服的远方。我们在周遭享受一切服务、安排,逐渐丧失了感知附近的能力,不知道世界是如何搭建在一起的。对比于父辈,我们面临着更急剧的挑战,却可能彻头彻尾地缺少了一项修复自我、重建自我秩序、进而修复社会的能力。</p><p class="ql-block"> 又比如,生活在大城市尤其显著,我们渴望与身边人真诚相待,建立某种联结,可亲密关系往往难以形成。早出晚归,可能就弱化了附近社区的情感链接,与周边商贩的互动方式也从接地气的面对面式转变为云互动式。导航、美团外卖、快递等现代便捷工具的出现,我们对于生活环境的认知完全可以依靠技术高度便捷的指引。我们开始习惯彼此在远方时用手机保持联系,面对面时却忽略附近的关系。手机缩短了沟通的空间感,却拉长了沟通的距离感。我们乐于在网上分享,在现实中沉默。「远亲不如近邻」已经逐渐离我们遥远,这种近距离人际关系的消失,是亲密关系的消失。 在电商还没有兴起的年代,购物就去商场,买菜就去菜市场,近距离与同伴、导购以及身边遇到的一连串人物发生关联。或许选择没有现在那么多,但每一件都是挑选过后的唯一,都是和家人、朋友审美观碰撞后的成果,我们享受着每一次砍价后的痛快感和满足感。哪怕就是一个人去逛街、去做饭,我们依旧需要与自我建立极强的互动关系,需要与周边更多元、更鲜活的圈层去碰撞,需要一连串的附近关系来完成。 当我们看着屏幕那头的主播同时对着千万个我们呼唤“OMG,买它”少了做选择的时间,自我审美的成长也变缓;我们拿着商家发的优惠券,直接占着便宜,却少了你来我往的那种厮杀;我们用手机点外卖,对着图片做选择,电商带给了我们便捷,却少了一丝烟火气。我们的消费观、审美观被统一定义、我们习惯了听取同一个主播的推荐,却无法与他形成1V1的审美battle。附近的多元圈层,在消失。</p><p class="ql-block"> 也许,附近的消失在一定程度上会带来新的野蛮化。人与人之间的真实关系会变得松散,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会变得困难,但我们会信任抽象的系统,如支付宝。而我们对技术构造地很具体、很复杂的抽象系统的高度信任是为了获得更大的即时性和方便性。在世界范围内,我们在物质层面上通过市场经济和自由贸易,跨过公司和个人发展,创造了大量财富,进入了一个物质极度丰饶的时代。但在精神层面上,普遍存在着“中间的断裂”,附近的消失导致失去了构筑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关系的能力和自信。</p><p class="ql-block"> 社会永远向前,城市在历史的车轮下渐渐取代乡村。当我们立于城市的钢铁森林之中,感叹着现代的便捷,却也于无声中体会着各种变化。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将目光放到更远的地方——某地的战争、大国的关系,而不是近处的种种。附近的一切,对我们的吸引力已大不如前,也就是“附近”正在渐渐消失,且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向往田园牧歌生活的人们称其为社会发展的最大弊端,已然熟悉这种生活的人称之为社会发展的必然,生活繁忙的人则赞叹其是最高效的生活方案……似乎“附近的消失”这一概念本身,就如同人们对它复杂多面的评论一般值得讨论。</p><p class="ql-block"> 关于“附近的消失”这一话题,我们常常看到的是“社会人情味减少了”“好想念小时候的生活啊”这一类评价,很多人都在担忧“附近”消失后,自己如何自处,担忧这个社会会变得糟糕,但其实“附近的消失”并非如此可怖。诚然,很多人对于周边事情的兴趣降低,对于远方的事件更加关注,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一些身边亲密关系的“搁浅”,但是这同时也代表着对于更大世界的关注度的提高。现代社会,人们对外界的探索拥有了更大的自主性,我们借助现有技术和媒介,拥有了将关注度从“附近”转移到更加广阔的世界的能力。远方不是一个选择,远方是一个集合。在那个大的集合体里,人们或许可以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投身于自己真正欣赏的风景,获得心灵上的解放。这是“附近的消失”作为社会发展的客观结果不能被忽视的一面,也是其需要被正视的合理性。此外,一台电脑,一块键盘,互联网真正做到了信息集散与传递,每个人都拥有平等的发声权利,有渠道接近更宏大的世界。“附近的消失”并不完全是附近亲密关系的消失,也代表着人们选择互联网媒介,建立自我与外界的新联系,倾听更多元的声音,触探更吸引人的未知远方。</p><p class="ql-block"> 为何社会越来越进步,人与人的关系却越来越脆弱?第一、新自由主义者不断强调市场对于资源配置的万能性,但事实是,自由市场的发展是“附近”消失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附近”意味着摩擦与阻碍,而自由市场要求的是降低交易摩擦。第二、我们永远都无法真正地融入这个世界,只能做一个纯粹的旁观者;我们宁愿信任互联网为我们提供的信息平台,也不愿在现实中与人产生真实的交流。第三、个人的意义与尊严出路不在于个人,一定是在于关系。没有一个天然的个人尊严,没有一个(所谓尊严的)东西在那里。你不能够去追求个人尊严,你一定要去建构出附近,重新去想这个关系,建构出这个关系。</p><p class="ql-block"> 那么该如何寻回“附近”?一是要始终保持智识上的好奇;二是你活着是以非常具体的方式活着,你在一个非常具体的历史环境中,你希望对这个生存的环境能够有一些说法……一方面你要知道宇宙有多大,但另一方面你知道,每个个体都应该有自己的声音,哪怕你再渺小。三是找回“附近”,或许正是找回这种具体的活着的感觉。城市不再是冰冷的,而是有温度的;人与人之间不再是隔阂的,而是相互关爱又相互尊重的,可以相互对望,相互问好,相互守护,就像费孝通先生期望的那样: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p><p class="ql-block"> 今天的微信日历上说:“悲伤非常珍贵,它能塑造一个人。”如果非要经历悲伤,那这个成长的代价有点大。我也常想,可不可以有这样一个地方,它就存在于我们生活的高楼附近,我们可以把小时候的邻里关系和情感搬到这里面来,在这个空间里,重新还原小时候的生活场景,找回那些消失的附近?这并非是“贩卖情怀”。尽管在如今的城市环境里解决生活所需已看上去足够方便快捷了,这种回归似乎并没有太大的必要,可我们对小时候生活的社区环境的怀念,这种感情是真实的。这不是一次简单的打着复古旗号的商业活动,它更像是一次在如今的新型城市环境下对生活本身的回归。于是开缝纫店的,开锁的,卖热干面、豆皮的,就一一都搬了进来,让这些老手艺老味道保留传承下来,让他们继续生存下去。也让我们的生活更贴近附近更有人情味儿一点。依托于现如今城市的新型社区环境,这个空间可以存在于我们生活的高楼附近,我们可以把这里看成一个中小型以社区为单位的新型菜市场,还会有各种美食小吃杂货铺入驻。空间也许不大,但作为一个公共空间,除了一般的生活餐饮消费用以解决日常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简单需求外,我们希望它最终变成一个24小时对外开放的、人人都可以进来玩的空间。大清早得来一碗热干面暖暖胃,这里有地道的过早铺子,面窝油条豆皮随么子都有,暖胃更暖心;退休的爹爹婆婆得闲时爱饮茶,这里有一方茶摊,一杯清茶几条长椅,闲聊间便是人间有味的清欢;下班的年轻人想喝杯咖啡,这里有一处咖啡馆,入口的咖啡混着新鲜咖啡豆的香味儿,慢慢抚平你一身的疲惫。这里还会有一块空置的室内广场,晴雨无碍,也不用担心噪音扰民,用来跳广场舞倒是很合适。当然,这里还可以用以举办社区活动,大多可以是居民自己发起的。比如一群摄影爱好者、书画爱好者、甚至你们的孩子的绘画作品,都可以在这个空间承办一次专属于他们自己的展览。社区公共空间不再只是简单地装扮社区,更是在激发人与社区的碰撞和交流,让人们找回消失掉的附近,不再拘泥于生活的小圈子,而是与整个社区,乃至整座城市的文化、艺术、风俗等产生连接与交流。你可以深入地了解这一切。了解附近“存在的意义”,看看市井的烟火气息,观赏隔岸的日出日落,看看你身边那些或许你没有在意过但是却“如此可爱的人”。我们要珍惜“附近”的缘分。当你全身心投入到“附近”,你会有崭新的惊喜、无限的可能以及别样的可能。这是一种与生活浸入式的对话,是一种拥抱与接纳,更是对生活本身的一种回归。这样一种新型空间的回归同样也有着属于这个时代的独有的商业特色与活力,以我们自己的态度和方式表达着新型城市背景下对生活本身的坚持。我们不仅可以享受“附近”的便利,更重要的是重拾以前亲密纯粹的邻里关系,拉近社区每一位居民的距离,使“家”这一单调的坐标意义扩展到了“社区”,你生活的半径内就可以解决大部分的生活琐事,并处处藏着爱与归属感。而商贩可以继续在我们附近开创他们自己的事业,裁缝,锁匠,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早点铺子,可依然还可以在这样一个空间里继续坚守,生生不息。这个互动才是这个空间背后的血液和灵魂。生活,从一句寒暄开始,从一声关怀拉近,从一处大家共同搭建的“附近”回归。有时间,出门走上几步,一起喝个茶、打个球、看个展、咵个天......这些于人情中滋养的温柔,就穿梭在那些平淡又细碎的日常里。 </p><p class="ql-block"> 所以“附近”不仅仅指物理上的距离,它还包含了很多细密的、复杂的、容易被忽视但实际上非常重要的社会关系。“附近”能够帮助人们重新树立一种理解世界和生活的方式,更好地欣赏、读懂社会的差异性;同时,还可以帮助人们从“时间的暴政”中解放出来,重构自己的生活。或许,生活的意义就是当下,就在“附近”。生活,就应该是这样。尽管现在的人们喜欢追求独一无二性,但实际上个人的意义和尊严出自于关系,所以要加强对“附近”的建立。城市不应是冰冷的,要散发温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应是有隔阂的,而是关爱、尊重的。生活的美好,就在附近。所以,不妨试着以一种自然、开放的心态去感受和参与生活,发现治愈与惊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