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文字/禹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图频/禹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编辑/禹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涪陵区由丰都进入乌江畔前S203路边的农田,山区有些地段也有相对平整耕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816工程游客服务中心大厅的部分海报展板。</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惊天动地核工程</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禹人)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离开鬼城酆都,按高德规划的捷径,穿行在长江南岸山区蜿蜒曲折的县乡公路上三十多公里,再经S203,拐到G319,沿着美丽的乌江画廊北行,终于在下午三点左右到达著名的“816工程”接待大厅,获得下午末班参观的资格。</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816工程”毗邻乌江,北距长江岸边的涪陵20多公里,乌江在哪里汇入长江。本来偏离长江,不在造访计划之中,然而攻略长江沿途地理分布时,偶然了解它的缘起,肃然起敬,绕路不多,遂决定前往一看究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816工程”位于重庆市涪陵区白涛街道,紧邻乌江,背靠武陵山。如今的G319擦边而过。该工程诞生的背景是中苏、中美、中印,台海局势紧张,大三线建设全面铺开,未雨绸缪,为应对可能发生的战争,由中央军委和周恩来总理批准建设的绝密级核材料生产工程,由于在1967年8月16日开工,所以代号为“816工程”。该工程的山洞先后投入军民6万余人,历时8年打山洞,9年安装设备,除过人力成本,总投资7.46亿元人民币。山洞里程连接起来达20多公里,总面积10万多平方米,主支洞130余条,工程设计抵御100万吨当量的核爆炸冲击波,8级地震。历经急建、缓建、停建和转产4个阶段。完成全部工程量的百分之八十五,建成安装的设备从未被使用。于1984年因国家战略调整而终止。2002年国防科工委同意对816工程解密。2010年后交由重庆市涪陵区管辖,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景点,向社会开放部分区域参观游览。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岁月峥嵘,历史的长河奔腾不息。三线建设是一段特殊时期国家不得已而为之的战略部署。普通人都在为可能发生的战争“深挖洞、广积粮”,可见国家面临的形势多么严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一座大山,完全要靠原始劳动工具去撬开。镐挖、锨铲、车推,打眼放炮,恶劣的工作环境,简陋的生产工具,艰苦的生活设施,没有丝毫减弱参与者饱满的工作热情。急建期间,甚至是三班倒,每一班进入工作面,必须完成计划的工作量,并清理现场,以便下一班继续工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平地上修八九层高楼房,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都费力,更别说把山挖出大洞后再修楼房。“816工程”的重点、也是核心部位,核反应堆厂房、仪表室、主控制室所在的101洞就是挖出高度70多米的硕大空间,再按不同楼层的功能设计,修成九层楼房,别说挖洞、规整、加固,粉刷这些粗活需要耗费多少工时,单是每一层楼根据核反应堆工程的设备安装就不知道要花费多少人智慧和心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有幸和同一批参观游览的老李搭上话,意外的了解到他曾经第一批参与了816工程早期的土石方施工。今年是70多岁的人了,有生之年带老伴游三峡,专程再来816工程看看,对老伴也有个交代。他说核反应堆这座楼的土石方他没有参与。他是山西晋中人,刚入伍就随新兵连南下来到这个工地,新兵军训结束后,就投入挖洞的工程。几万人的队伍,分工在不同位置施工,当年他参与的那段工程在那个位置他根本记不清了,平时只干自己的活,一般士兵没有机会,也不允许在其他工作面去看。和家里写信的地址也是一般人找不到的地址,自己当兵几年干的活最终要干什么也不清楚,是绝对保密的,几年后工程还在继续,服役到期复员回乡了,只是后来才知道这个工程是要提炼核材料的,那段艰苦的岁月真的难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如今,老李那一批入伍时18,9岁的兵娃 子,都过了古稀之年。写这篇稿子翻资料,看到一张一群当年的工程兵故地重游时泪流满面的图片,结合现场所看到部分工程洞体,也深受感染。别说老李难忘,所有参与三线建设的老兵、学兵都难忘那段刻骨铭心的往事。那时工程工具简陋,受伤甚至牺牲实在难免,任何一个三线工地都没有不意外死人的。“816工程”前后牺牲76名战士,他们的平均年龄才21岁,活下来的人是幸运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国家国家,有国才有家。三线建设是特殊历史时期维护国家利益的大事件,他将永远刻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他是一个民族不屈不挠抗御外敌坚强意志的真实行动;他是国家在渡过三年自然灾害,苏联提前要求偿还债务的艰难困苦时期实施的系统工程;他即使在文革动乱期间也不曾停歇搬迁、建设和生产;他是国家强有力的动员能力的真实体现。“816工程”是所有1100多项三线建设工程之一,只是它担负的使命极其重大,工程量又极其浩大,即使现在,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人工洞体之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伟大的816工程,令人震撼的816工程,它所代表的精神永载史册,世代相传。</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816工程洞口之一,如今是游客参观的入口。进出洞口不止一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入洞需要从游客中心乘坐景交车到洞口,再换乘电瓶车入洞。</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参观引水洞,因为反应堆耗水量大,故建专门的引水洞,从乌江抽提的水,通过该洞引入洞内的储水池,供反应堆生产使用。</b></p> <p class="ql-block"><b>816工程的图片及部分生产生活实物展览。</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816工程核心部分~核反应堆工作面和控制室。</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核反应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核反应堆介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排风循环管道和工程,分洞内洞外两部分。洞外150多米的排风塔,直径4米,可以保证整个洞体的内外风交换循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出口通道边陈列了许多建设者的相关实物,当年挖洞,无大型掘进工具,所用物件真的令人感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留下一段裸的洞体,看看岩石结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来自网络,感谢作者。当年816工程建设老兵故地重游,想起牺牲的战友和往昔峥嵘岁月,触景生情,泣不成声,表情悲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进洞拍摄部分视频。引用816工程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中华816地下核宫赋</p><p class="ql-block"> 威风凛凛,气度煌煌。惊心动魄,盖世无双。气贯长虹,挽民族之危难;神昭至勇,示仇寇以雄强。浩浩忠魂,凿开幽幽核洞:巍巍神盾,声闻渺渺遐荒。斯乃中华复兴之基石,国家安定之剑芒。核何神哉,九万里江山增其辉媚;洞何奇也,五千年国运臻于鼎昌。</p><p class="ql-block"> 远望焉青葱之山峻,近探焉恢奇之核宫。深藏若虚,诧洞口之隐蔽;悚骇似幻,惊山体之中空。幽这无端,叹工程之宏伟,迷离如梦,似天地之鸿蒙。洞中有楼,楼与洞兮相接。楼中有洞,洞与楼兮相融。洞中有宫,宫与洞今合一;宫中有洞,洞与宫兮互通。大宫挽小宫,依稀毗连之街衢;主洞套支洞,宛如绞合之虬龙。贮:赫赫兮世界奇观,巧,夺天工之伟力;昂昂乎人间伟构,尽显中华之尊荣。</p><p class="ql-block"> 兄弟阅墙,北疆云诡;中美交恶,南海波惊。祁连苍茫,难寻隐身之壤;乌江幽曲,复有衔山之凭,遂乃铁路改道,白涛消声,大军入驻,工程匿名。血肉之驱,誓与顽石拼坚硬,精卫之志,每同日月共晨昏。鸣炮隆隆,天地动矣“开山登登,隧道通矣:凿石磊磊,洞窟成矣;电光荧荧,地宫现矣。尤可叹者,挥手之间,汇聚八方英彦。转瞬之际,集结六万军民。尤可敬者,汗飞如雨于地心,无愧勇士,襟于幽窟,真乃铁军!</p><p class="ql-block"> 中华军工核洞,寰球景观一绝。其核也,神奇、神秘,神圣;其洞也,震惊、震撼、震慑。雄哉地下长城,为大三峡增彩:美矣世界遗产,与兵马俑同列。探奇者为之浩叹,游观者为之击节。歌曰:</p><p class="ql-block">煌煌核洞,茫茫剑光。扬国之威,固国之疆。</p><p class="ql-block">武陵苍苍,涪水泱泱。英风惊世,肝胆清芳。<b style="font-size:20px;">”</b></p> <p class="ql-block"><b>816工程以下乌江画廊的部分美景。乌江此去,在涪陵区锦绣广场口入长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参访于2024年12月11日,撰文编辑于2025年1月7日。欢迎浏览批评。</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