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的侨港小镇】

穿越时空

<p class="ql-block">元月6日,天气晴好,北海的气温如同江南的阳春三月,最高气温达23度,我们已旅居北海第9天,慕名来到声名远扬的侨港风情街。</p><p class="ql-block">侨港被称为“海上漂来的部落”,位于北海市南部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北海银滩的中段,距我们旅居基地约七八公里。这个面积仅1.1平方千米,陆地面积只有0.7平方公里,人口1.7万多的小镇,既是一个古老的渔村,也是新世纪破茧而发的现代化城镇。</p><p class="ql-block">1978年,一批从越南逃难的归侨,从越南下龙湾出发,摇着“一叶扁舟”回到祖国,之后被安置在侨港。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侨港全力发展渔业,由昔日的荒凉沙滩变成了全国渔业重镇。侨文化、疍家文化、东南亚风情……以独特魅力带火了整个侨港镇。</p> <p class="ql-block">我们造访之时,正是旅游淡季,但是侨港镇却依然生机勃勃,侨港风情街热闹非凡,侨港沙滩更是人头攒动,络绎不绝。</p><p class="ql-block">作为一个名不经传的小渔港,是如何变成闻名遐尔的网红打卡之目的地呢?经走访调研,我们有了重要发现:</p><p class="ql-block">首先,得益于发挥归侨特点,融合多民族共同发展潜力</p><p class="ql-block">侨港镇是全国最大的越南归侨集中安置点,大部分以从事渔业为生。由于众所皆知的原因,1978年,1万多华侨从越南汇集于此,次年6月,广西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唯一一个为安置归侨而设立的镇级行政区域一一侨港人民公社,后更名为“侨港镇”。全镇归侨侨眷占95%以上,成为国内面积最小,安置最为集中的归国难侨镇。</p><p class="ql-block">近年来,围绕“凝聚侨心、汇集侨智、发挥侨力、维护侨益”的工作方针,镇政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发展促安置,以发展促文明,以发展促和谐,取得丰硕成果。2024年1月,该镇被命名为第十一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p> <p class="ql-block">侨港海滩</p> <p class="ql-block">其次,抓住时机,借势打造侨港风情街和沙滩的建设。</p><p class="ql-block">新世纪以来,镇政府以旅游服务业和餐饮业为主,以第三产业重点发展,势头迅猛,成效显著。“玩海水、品海鲜、观疍家风情、尝特色美食”魅力活动吸引着八方游客,成为北海市一个响亮的文化品牌,成功创建了国家4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侨港特色小吃一条街——“籺仔街”,400多家各具特色的美食店铺,既富涵了当地疍家风味,又有东南亚异国情趣,带火了其它服务业。到2023年末,到访中外游客首次突破1000万人次,成为旅游度假胜地,小众打卡的网红地。</p><p class="ql-block">再次,结合实际,倾心打造渔业和海产品加工基地。</p><p class="ql-block">作为全国四大渔业重镇之一,侨港镇港湾停泊有近2千艘渔船,每到休渔开捕之日,停泊在港湾的渔船千帆竞发,争相驶出渔港,尉为壮观。昔日荒滩崛起成为一座以渔业为主产业,年水产品捕捞和交易量30多万吨,渔业年总产值超50亿元人民币,成为广西重要的渔业重镇;同时,成为广西最大的海产品深加工基地,产品出口美、日、韩以及欧盟等国家和地区。</p> <p class="ql-block">侨港渔港,不仅成为游客的打卡地和直播带货的“仓库”,见证了这个小镇从无到有、由贫到富的历程。</p><p class="ql-block">在侨港沙滩,我们欣赏着漫无边无界清澈的海水,细腻如同打磨的沙质……</p><p class="ql-block">在侨港风情街,我们耐着性子随着长长队伍,排队购买刚离海新出锅,具有疍家风味的海珍时鲜,享海鲜盛宴……</p><p class="ql-block">在侨港海湾,我们饶有兴趣地看着大小渔轮,一艘连着一艘,一排并着一排,随时准备再次进军的大海……</p> <p class="ql-block">肖振才,学者、作家,长期从事史志研究和文学创作,曾主编或参与《中共中央南京局》《南京抗美援朝运动》《南京市志》《南京典当史》等多部史籍编写。先后出版专著10余部,代表作有《大智大勇—周恩来在1946》《雨花英烈 孙津川》等,著述多次获省市优秀作品或“五个一”工程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