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巳巳如意趣话蛇

巴山异人

<p class="ql-block">巳巳如意,生生不息。这是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的主题,意为对每个人新年万事如意的祝愿,以及文化的传承与生命力的延续。巳,地支的第6位,属蛇,甲骨文字形,像在胎包中生长的小儿,意为新的生命。在我识文断字的时候,对“巳”“已”“己”三字总分不清楚,启蒙老师就教了一句顺口溜:“巳满已半己跨角”,从此我就弄得明明白白了。</p><p class="ql-block">“巳”字在传统文化中,象征着阳气巳出,阴气巳藏,万物见,成文章。它寓意着新生与成长,是自然界中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象征。当两个巳字对称并排,寓意双巳合璧,事事如意。《史记·律书》中解释说:“巳者,言阳气之已尽也。”《释名》中也说:“已也,如出有所为,毕已复还而入也。”《增韵》中还说:“阳气生于子,终于巳。巳者,终巳也,象阳气既极回复之形,故又为终巳字。”</p><p class="ql-block">巳与蛇相伴而行,因为字形似蛇形。蛇,俗称长虫,是脊索动物门爬行纲下的一类动物。因它擅长爬行溜转,乡亲们又形象地称它为“溜子”。蛇身体细长,分为头、躯干和尾三部分,无四肢,周身被鳞。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共有3600多种蛇,广布于世界上除两极之外的绝大多数地区。</p><p class="ql-block">蛇并不是乡亲们特别待见的东西,就连很多含蛇字的成语也饱含贬义,如虎头蛇尾、杯弓蛇影、画蛇添足、封豕长蛇、虚与委蛇、养虺成蛇、膝语蛇行等,它在形容书法笔势时饱含着仅有的褒义,如龙蛇飞动就形容书法笔势遒劲生动,如同龙飞腾,蛇游动一般;笔走龙蛇也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活泼。《三国志·魏书·陈泰传》云:“古人有言,蝮蛇螯手,壮士解其腕。”意思是手腕被腹蛇咬伤,便立即截断,以免毒液延及全身,危及生命,比喻事到紧要关头,须下定决心当机立断,也比喻牺牲局部和小我,来顾全全局和大我。</p> <p class="ql-block">乡亲们见蛇必杀之,因为很多蛇都含有剧毒。你不杀它,它必杀你。眼睛王蛇,又称过山峰,是世界上最大的毒蛇,体长可达90厘米,毒性极强,其毒液可导致瘫痪和呼吸衰竭。金环蛇的毒液能迅速导致神经麻痹和呼吸停止。银环蛇遇到人时行为比较温顺,一旦被激怒或感到威胁,会迅速攻击,毒液具有高度致命性。五步蛇又称百步蛇,体型大,毒性强烈,排毒量大,被咬后能导致呼吸麻痹和死亡。含剧毒的蛇还有蝰蛇、竹叶青、原矛头蝮蛇、虎蛇、细鳞太攀蛇、杜氏剑尾海蛇等。乡亲们在地里耕地劳作或在山林砍柴伐木时,不仅被蛇咬伤,甚至还丧命。因此,人对蛇恨之入骨,只想欲除之而后快。</p><p class="ql-block">乌梢蛇常隐藏于与之颜色相近的枯黄树叶之中,或是缠绕在与之颜色相同的树干之上。竹叶青,又名青竹彪,也喜欢躲藏于绿叶青草之中,让人难以发现。蛇的这种保护色是蛇的天生自我保护、自我防护的能力,以便在生存竞争中保住自己。这便是蛇的情商和智慧,也是人和蛇打的一场斡旋仗。和蛇一样,很多动物和植物都会因周围环境的颜色的变化而随机改变自己的肤色,如蜥蜴、青蛙、尺蠖、竹节虫等。</p><p class="ql-block">老家有句谚语,三月三,蛇出山;九月九,蛇钻土。当气温降至7至8摄氏度左右,蛇会选择干燥的高处,如树洞、洞穴和岩石缝隙等作为冬眠场所。冬眠时,蛇会将身体盘成一团,头部位于中间,尾巴在外圈,以减少体表面积和散热。冬眠期间,蛇不进食也不喝水,依靠体内积累的脂肪来提供能量,维持生命活动的最低需求。蛇的冬眠期通常持续3至5个月,具体时间取决于蛇的种类和环境条件。</p> <p class="ql-block">但蛇一旦进入房内,乡亲们是不会轻易杀死它们的,他们认为这是已故亲人变蛇后在回家看望,就如青色的蝗虫一样。小时候,晚上常常听见瓦屋房顶上有窸窸窣窣的声响,不是老鼠在窜动,就是蛇在爬行。一听见窸窸窣窣的声响,乡亲们就忙找出手电筒四处查找。蛇不是在瓦缝间爬行,就是在房屋椽子和檩子上吊着。稍不注意,它们就无声无息地溜到了床上和帐顶。记得有一次,大嫂因病躺在床上,突然一条两米多长的乌梢蛇爬到了她的帐顶,吓得她妈呀妈呀地大叫。大哥虽然对蛇深恶痛绝,但他还是小心翼翼地用网兜将蛇网住,在门口山林中放生了。</p><p class="ql-block">相传,蛇原先是有四条腿的,如壁虎一般,因傲慢和作恶多端被玉帝惩罚砍去四肢。后来改过自新,开始吃老鼠等害虫并帮助人类,成为鼠类的天敌,玉帝在册封十二生肖时,就让它排在了龙的后面。蛇虽然没有四肢,但它却是游动、攀爬、穿缝、钻洞的高手,行动无比灵活自如。正因如此,蛇往往给人一种神秘感和恐惧感。在古代中国、埃及和印度,人们对蛇极为崇拜,将它视为繁衍生殖的象征。蛇也是中国神兽龙的主要原形,龙的形象来自多种动物,但主体部分却由蛇而来,因此常称蛇为小龙。</p><p class="ql-block">《圣经》就记载,伊甸园的蛇,敢冒神的禁律,启发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偷食禁果,使人类从此知善识恶,具有七情六欲。著名的玛雅库库尔坎神殿,即羽蛇神殿之意,希腊智慧女神雅典娜的宠幸物也是一条象征智慧和长寿的蛇,宙斯使臣赫尔墨斯手中也常握着象征特权的双蛇杖,即便传说中的炎黄始祖和女娲这一氏族,也是以蛇图腾为崇拜的。这说明,蛇与人类有着极其悠久的不解之缘。中国能将蛇作为生肖之一,也就不足为奇了。</p> <p class="ql-block">唐顺宗时期,唐朝国势日衰,柳宗元胸怀济世抱负,参与了王叔文为首的永贞革新运动,但遭到失败,他因此被贬为永州司马。在永州10年期间,他不断接触下层,深层次了解人民的疾苦,便写了《捕蛇者说》,通过蒋氏之口揭露赋敛之毒毒于蛇毒的严酷现实。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柳宗元在《捕蛇者说》中感叹道:“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乎观人风者得焉。”表达了他对人民的深切同情和要求改革弊政的热烈愿望。</p><p class="ql-block">诗人对蛇也是情有独钟的,常常在他们的诗作中有所体现。黄庭坚在《清明》中就吟道:“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苏轼在《 望海楼晚景 》写道:“雨过潮平江海碧,电光时掣紫金蛇。”李贺在《高轩过》中写道:“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元稹 在《 连昌宫词》中写道:“蛇出燕巢盘斗栱,菌生香案正当衙。”就连毛泽东主席当年登上黄鹤楼,看着眼前的壮丽的风景,也不禁感叹道:“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这些古诗词比比皆是,表达了诗人词人们各自不同的心情和情怀。</p><p class="ql-block">关于蛇的传说也可以信手拈来,这些故事既有神秘、力量,也有邪恶、爱情和幸福。人们最为熟悉的神话故事就是白素贞、小青和许仙的坚贞爱情故事《白蛇传》。还如,青龙国皇帝举行比赛选拔大臣,书生解开谜题,答案竟是蛇,象征着蛇的神奇能力,其题面是“无足无手却能行走千里,无声无息却能传递信息”。又如,康熙年间,一群乞丐在南屏山捕蛇,其中一位老乞丐张九公通过禹步和咒语召唤出蛇,并吞下祭品,之后村庄便得到雨水,村民们认为蛇是守护神。也如,一个穷孩子曾童在山中遇到能变化人形的蛇神,得到蛇丹,后来用蛇丹治好太子和公主的病,皇帝赐名曾相,并希望他成为驸马。这就是曾童与蛇娘的故事。</p><p class="ql-block">正因为乡亲们对蛇熟悉熟知,在他们劳作和生活中也总结出了许多关于蛇的歇后语。如“蛇吞象,不自量,好大的胃口”“蜈蚣遇到眼镜蛇,一个比一个毒”“蛇钻竹筒,没有回头的余地”“蛇入筒中曲性在;蛇入曲洞退路难”“一个洞里的蛇,早有勾结”“蛇吞老鼠鹰叼蛇,一物降一物”“眼镜蛇打喷嚏,满嘴放毒”“蛇无头不行,鸟无翅难飞”等等。乡亲们在骂人时,也常常用这些歇后语呛人。语言虽毒,却不带一个脏字。</p><p class="ql-block">龙去神威在,蛇来紫气生。愿你在蛇年“蛇”来运转,有“蛇”有得,画“蛇”添福,金蛇狂舞,灵蛇献瑞,蛇化龙飞,全年巳巳如意,事事顺心,时时运转。<i style="color:rgb(57, 181, 74);">(2025年1月3日写于湖北宣恩贡水河畔)</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