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王蒙(1308 - 1385 年),字叔明,号黄鹤山樵、香光居士,是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的画家。</p><p class="ql-block"> 王蒙的外祖父赵孟頫、外祖母管道升、舅父赵雍、表弟赵彦徵都是元代著名画家。这样的家庭环境使他自幼便受到了良好的艺术熏陶,为其日后的艺术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p><p class="ql-block"> 大约在至元年间(1335—1340),王蒙弃官隐居于黄鹤山(今余杭临平星桥一带)。在元末张士诚据吴时期,他曾有四年“出山”,担任过张士诚政权的官职,其余时间大多隐居于此,自号黄鹤山樵、黄鹤山樵者及黄鹤山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笔墨特点笔法丰富多变:王蒙的笔法极为丰富,擅长将多种笔法灵活运用。例如,他从披麻皴中变化创制出独具一格的“牛毛皴”,皴线短细绵密,这种皴法很好地表现出了山石的纹理和质感,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还善用解索皴,下笔沉着痛快,藏锋入笔,寓刚于柔,笔笔送到,皴法的线条犹如解开的绳索,盘曲交错,富有变化和韵律感。这两种皴法常常交互使用,使画面更加丰富多样。</p><p class="ql-block"> 墨色层次微妙:他对墨色的运用也堪称精妙,能够通过不同的墨色变化营造出丰富的层次感和立体感。以渴成润,用较枯之笔层层积染皴擦,笔墨融合,温润凝净。在一幅画中,墨色有浓有淡、有干有湿,通过巧妙的搭配和过渡,展现出山水的阴阳向背、远近疏密等关系。例如,在表现山峰的阴面时,会用较浓的墨色进行皴擦,以突出其阴暗的效果;而在表现远处的山水时,则会用淡墨进行渲染,营造出悠远的意境。</p><p class="ql-block"> 苔点运用独特:苔点多焦墨渴笔,顺势而下,在画面中起到了点睛之笔的作用。这些苔点有的似皴擦,有的似苔点,与山石的皴法相互交融,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质感,还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在山峰的山脊、石嘴、顶巅、凹隙及脉络转折处等关键部位,常常会用焦墨渴笔点来强调,增强了画面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绘画风格构图繁复稠密:王蒙的绘画以繁密见胜,与倪瓒的“一河两岸”式的简洁构图形成鲜明对比。他的作品常常重峦叠嶂,长松茂树,画面中景物众多,层次丰富,但却并不显得杂乱无章。通过巧妙的布局和安排,使画面中的山水、树木、房屋、人物等元素相互呼应,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例如《青卞隐居图》,自下而上布满整个画面,山峦起伏,树木茂密,给人一种气势磅礴、郁茂苍茫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意境深邃苍茫:他善于营造出深邃苍茫的意境,让观者仿佛置身于山水之间,感受到大自然的雄浑与神秘。在他的画中,常常可以看到云雾缭绕、溪流潺潺、山林幽深等景象,这些元素相互交织,营造出一种空灵、悠远的氛围。同时,他的画面中还蕴含着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孤独感,这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个人的经历和心境有关。</p><p class="ql-block"> 风格独特创新:王蒙在继承前人绘画技法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他将董源、巨然的披麻皴等技法与自己创造的牛毛皴、解索皴等相结合,同时融入了自己对山水的理解和感受,使作品既具有传统的韵味,又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贡献和成就对元代绘画的贡献:推动了元代山水画的发展:元代是中国山水画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王蒙作为“元四家”之一,与黄公望、吴镇、倪瓒共同开创了山水画的新境界。他的绘画风格独特,笔墨精湛,为元代山水画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丰富了元代山水画的表现形式和艺术内涵。</p><p class="ql-block"> 丰富了民族绘画的表现技法:王蒙创造的“水晕墨章”技法,丰富了民族绘画的表现手段。这种技法通过对墨色和水分的巧妙控制,使画面呈现出一种湿润、柔和的效果,增强了画面的艺术感染力。他的这种创新精神对后世画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中国民族绘画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对后世绘画的影响:为后世画家提供了丰富的笔墨资源:王蒙的丰厚笔墨资源成为强调抒情写意的山水画最为重要的传统之一。他的笔墨技法和表现风格对明清及近代山水画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几乎所有的山水大家无不法乳王蒙。明代沈周的名作《庐山高图》、董其昌的巨制《青卞山图》等都是直接以《青卞隐居图》为蓝本的变体,这些画家以各自的才情阅历从王蒙的笔墨意象和程式语言中寻找到从景到境的拓展、升华。</p><p class="ql-block"> 对山水画理论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王蒙的绘画实践和艺术成就为后世的山水画理论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他的作品中所体现出的构图、笔墨、意境等方面的特点,成为后世画家和理论家研究和探讨的重要内容,对山水画理论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图文选自网络)</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