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古建之旅(8)云冈石窟

黑雪

<p class="ql-block">人类在传承文明的过程中创造的艺术之美、精神之光能够超越时间的长河永存于世。云冈石窟是北魏的鲜卑人造的,按照帝王之身造佛,是鲜卑人的发明,唯因有了这创意和创举,就在人和神、佛与帝、虚幻和现实之间用坚硬的石头,架起了千年恢宏的彩虹。云冈石窟的开凿代表着公元5世纪世界雕刻艺术与石窟开凿技术的最高水平,石窟的开凿用时60多年,其创造的文明成果却传承千年,它所散发的文化气息仍然能够让我们感受到它的生命力和活力。这是一部刻在石头上的北魏史书,在1600年的风雨中经历代修缮留存至今。丰富的内容,繁复的细节,让人们目不暇接,这里融合了中国、印度、中西亚、希腊、罗马等地的艺术元素,每个窟都是一个宝藏。</p> <p class="ql-block">图片较大,打开有点慢</p> 北魏式山门,门头悬额“入佛知见,联曰:于智上求佛法,以悲下化众生”。 云冈石窟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第一次以皇家的力量主持开凿的,在长达一千多米的崖面上开凿有大小洞窟200多个,其中大窟45个,造像多达51000多尊。 <p class="ql-block">由于历史原因石窟的开凿分为三个时期,第16—20窟是云冈最早开凿的一组洞窟,都是帝王的象征,建造时间大约在公元460-470年,就是文成帝至孝文帝时期。这个时期的佛像在印度佛像的基础上融合了中国本土文化,是石窟艺术中国化的转折。因是著名高僧昙曜主持营建,故称“昙曜五窟”。</p> <p class="ql-block">这五座石窟都拥有北魏佛教依附于王权的风格特点,并且窟内造像多以帝王或统治者的样貌为参考,其目的就是为皇权树威。</p><p class="ql-block">主像面前,都会因为想要看清造像的面容而努力仰视,这也是石窟采用的“山前看山”的手法,迫使人们必须仰视才能看到佛的真容。</p> 16号窟的主像为释迦立佛,高达13.5米,拥有波纹状发髻,形象英姿飒爽,以文成帝拓跋浚为原型。佛像身穿褒衣博带式袈裟,胸前结带下垂,这是北魏太和年间推行汉化时的服制。 17窟,是一座交脚菩萨,象征文成帝的父亲,未登皇位就死于宫廷内乱,史称“隐王”。佛教中菩萨交脚而坐,代表智者成佛前的形象。文成帝也在借此表达对父亲的美好祝福,今生没得到皇位且寄来世。 <p class="ql-block">主尊两侧配有坐佛、立佛,体现出三世佛的结构,承载的历史意义尤为明确,这种题材在当时不仅仅被用来为皇室祈福,更是用来抵消太武帝灭佛前民间流传的“胡本无佛”等言论,同时加大宣传佛教,使其可以源远流长。</p> <p class="ql-block">18窟,佛像身披千佛袈裟,是以发起“灭佛运动”的太武帝为原型塑造。历代佛像,身着千佛袈裟的不多,据说这是诚心悔过的意思,而左手抚胸,右手下垂也是一种忏悔的表态,以此表达对受难者的抚慰。</p> <p class="ql-block">第18窟是云冈石窟早期洞窟中雕凿内容最丰富的一窟。高15米的立佛面容饱满祥和,袈裟披身,整尊造像气势恢宏,尤其是袈裟雕刻着无数小佛像,排列整齐又不失灵动,小佛像们随着衣纹的走向变化着排列的走向,产生了微妙的节奏感,形成了视觉反差。</p> 除了主佛和千佛小像之外,主佛两侧的菩萨造型也尤为精美,这一点从冠饰的复杂程度就能看出,冠饰上雕满了由忍冬、莲花、宝珠组合而成的图案,冠下则有飘逸的发带。菩萨的面容饱满,表情恬静淡然,从被风化了的身躯上仍能看到一种动态的身姿。 19窟,孝文帝的化身,是五佛中最大的一座,高16.8米,相当于五层楼的高度,一只脚上可以站立12人。在这个时期对帝王的个人崇拜达到鼎盛。 第20窟,是云冈最著名的露天大佛,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的化身。是云冈石窟最具代表性的旷世佳作,将拓跋鲜卑的剽悍与强大、粗犷与豪放、宽宏与睿智的民族精神表现的淋漓尽致、出神入化,给人以心灵的震撼。 大佛前的石壁在开凿初期崩塌,导致了佛像常年暴露在外,称为云冈石窟唯一的一座露天大佛。 大佛像身后的石壁上雕有飞天及供养人队列,雕凿工艺精美,人物姿态栩栩如生,图案呈现出的气势也足以反映一个时代的强盛。 中期洞窟为1、2、3及5-13窟,这一时期(471-494年),是孝文帝即将迁都洛阳的前期,是北魏国力空前繁盛的时期,是云冈造像活动的巅峰时代。多民族文化在这时发生着最绚烂的碰撞,以精雕细琢,装饰华丽著称于世,显示出复杂多变、富丽堂皇的北魏时期艺术风格。<br>这一时期,胡风胡韵依然浓郁,但汉式的建筑、服饰、雕刻技艺和审美情趣逐渐显露,佛陀造像开始呈现华衣霓裳、笑靥雍容的特征。 第1窟“石鼓洞”,外壁明窗东侧保留了清代朱廷翰题刻的《游云冈石佛寺》诗句。洞窟平面呈长方形,中央方塔为仿木构屋顶塔檐,分上下两层。下层四面各开圆拱龛,龛内雕坐佛;上层四面均开三间盝形帷幕龛,南北雕坐佛,东西雕交脚弥勒菩萨。塔顶处蛟龙盘绕,须弥山逶迤。 第2窟“寒泉洞”,因其北壁西端常年有细泉流出。窟外壁明窗上方及西侧题刻“山水有清音”、“云深处”。洞窟内三级方形浮屠塔居中,塔面上刻出瓦筒、檐椽、斗拱等仿木建筑构件,层层瓦垄出檐,上层四角镂空雕刻八角棱柱,形成了周匝回廊,为研究北魏建筑提供了实物依。<br> 第3窟“灵岩寺洞”,是云冈规模最大的洞窟,洞窟形制较为特殊。整体洞窟高大、雄伟、壮阔。两门四窗,外部建有巨大平台,平台中央是一座矩形洞窟,内置交脚弥勒,俗称“弥勒洞”;东西两端各有一座方形三层石塔,风化严重。平台上石壁平展而高耸,平台石壁10米以上的位置,整齐排列着12个呈纵长方形的梁孔,梁孔内部深处均与山顶作竖井相通。<br> 后室雕刻有面貌圆润、肌肉丰满、花冠精细、衣纹流畅的三尊造像,本尊坐佛高约10米,两菩萨立像各高6.2米。从这三像的风格和雕刻手法看,可能是初唐(公元七世纪)时雕刻的。 第五窟与六窟为一组双窟。窟外各有一座清顺治八年加盖的四层五间式木构阁楼 走进楼阁,东西两壁的壁画为清代初期作品,内容为十六罗汉。画工精细,用笔流畅,人物形象传神。墙角处立清顺治八年《重修云冈大石佛阁碑记》一通,记录了现存的第5、6扇前木结构楼阁的修建情况,是清初在云冈石确树立的第一通记事石碑。东侧立清康照三十七年《重修云冈寺记》石碑一通,记述了康熙皇帝行幸云冈寺及御书匾额“庄严法相”之事。 第5窟是孝文帝为纪念父亲而修建的洞窟,窟内北壁慢雕坐佛是云冈石窟造像中最大的一座,高达17米。窟中造像以三世佛题材为主,造像内容丰富,雕刻技艺精湛。洞窟的色彩之所以比其他窟鲜艳,是因为在清代时,该洞窟曾被包泥彩塑过,所以才会呈现出我们今天看到的炫彩。<br> 整个洞窟犹如一座艺术殿堂,大到造像,小到佛龛,无一不体现古代匠人精湛的手艺以及虔诚的宗教信仰。从各种雕凿细节及设计上也能感受到孝文帝对其父的怀念之情。 <p class="ql-block">拱门两侧,刻有二佛对坐在菩提树下,顶部浮雕飞天,线条优美。</p> 窟的四壁满雕佛龛、佛像。 第六窟,窟平面近方形,中央是一个连接窟顶的两层方形塔柱,高约15米。塔柱下面雕层大龛,此窟规模宏伟,雕饰富丽,技法精炼,是云冈石窟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 <p class="ql-block">第七窟,窟前建有三层木构窟檐,窟内分前后两室。后室正壁上层刻有菩萨坐于狮子座上。东、西、南三面壁上,布满雕刻的佛龛造像。</p> 第七窟南壁门上方,有一组雕刻格外引人注目,六位恬淡典雅的供养菩萨,因为像少女一样明亮美丽,起个通俗的名字,被誉为“六美人”。 第9窟,突出了汉唐建筑气势的风格,在这座洞窟能感受到中国木建筑结构与石壁相结合的完美产物。 云冈石窟的藻井雕刻非常华丽,这也是按照当时的木构在石头上模仿的。窟顶浮雕飞天,生动活泼,各以莲花为中心,盘旋飞舞,舞姿动人。 <div>微笑在云冈无处不在,相比大佛的微笑,菩萨造像的笑更加浓烈。最稀罕的是第8窟后室南壁明窗西侧菩萨面含酒窝的露齿笑。这尊菩萨像身高2.22米,身体微转,帔帛搭腕飘垂,一条细腰带斜挎于腰部,右膝微屈,右脚稍踮,双手合掌,双足成“一”字形立于束帛座上,颇具动感。菩萨面相丰润、细目长眉,含笑露齿间,脸颊嵌一对酒窝,看起来活泼可爱、生动传情,被亲切地称为“萌菩萨”。<br></div> <p class="ql-block">大佛、菩萨、供养人、弟子、比丘、飞天……造像欢聚一堂,笑了1600年。或庄严睿智,或慈祥喜悦,或丰盈自在,或热烈开怀,或可爱呆萌,或大彻大悟,涤荡了世间种种烦恼。笑,在云冈石窟得到淋漓尽致的呈现,温润了冰冷的石窟,温暖了沉寂的历史,让观者内心平静安宁笑开了花,开心真的会传染。</p> <p class="ql-block">第12窟因出现大量演奏乐器的造像而得名“音乐窟”。走进云石窟宛如走入音乐的天堂,一种热烈奔放的气氛迎面扑来。洞窟雕饰华丽,雕刻的各类手持不同乐器的音乐伎特别引人入胜。壁上端刻有伎乐天人,手执弦管、打击乐器,神情迥异,形象生动。他们手中的排箫,箜篌等古典乐器十分珍贵,是研究中国音乐的重要资料。</p> <p class="ql-block">飞天像在这个时期承担了装饰纹带的作用,它们分布在穹顶、佛背光和龛楣内,穿行在各种故事之间,丰富着石壁上的雕刻图案。</p> <p class="ql-block">除了手持乐器的伎乐人之外,还有翩翩起舞的舞者,它们姿态优雅呈飞天状,仿若在偌大的舞台上尽情展现美妙的舞姿与婀娜的身段。伎乐人与舞者构成了石窟天宫音乐殿堂的主旋律。</p> 提起佛教音乐,想到的大概是木鱼金钵、暮鼓晨钟,而这里雕刻了47件各类乐器,有中国琴箫笛筝,亦有龟兹的五弦、波斯的箜篌,以及天竺的梵贝之声。中华乐,龟兹乐和西凉乐,在这里交融,构成一个浩大的诸佛音乐厅,载歌载舞,盛大恢弘,体现了北魏宫廷乐队风貌和社会音乐制度。 <p class="ql-block">第十三窟,正中端座一尊交脚弥勒佛像,高12米多,南壁门拱上部的七佛雕像,雕饰精美,姿态飘逸,他头戴宝冠,非常宏伟。</p> <p class="ql-block">神奇的是这尊菩萨右臂下竟有一个高大1.8米的“托臂力士”,起着支撑作用,形成了一道独特的美景!它的存在不仅凸显了佛像的静谧与威严,更衬托出了主尊的庄严与神圣。</p> <p class="ql-block">石窟中自主设计的艺术风格越来越多。中期开始出现更多的汉式建筑,如中式楼阁样式的佛塔、屋顶等;服装变化上,太和服饰改革后,出现褒衣博带佛像;面目形象也发生变化,北魏造像典型的秀骨清像、细颈削肩在中期开始出现。佛龛和造像更加符合中国人对神仙居所的想象,体现了中华民族对西来像法的引进和吸收。</p> <p class="ql-block">云冈晚期石窟多集中在第20窟以西、第4、14、15及第11窟以西崖壁上的小窟区域。由于这段时期北魏迁都洛阳,再加之云冈石窟的核心洞窟已经完成,因此,大批雕凿匠人跟随迁都队伍南下,武州山再没有出现大型石窟,取而代之的是民间工匠雕凿的造像,题材也明显变的单一起来,佛像、菩萨像的面容与前期和中期阶段珠圆玉润的佛形象大为不同,面形消瘦、颈长肩窄是北魏后期佛教造像的特点,也被称为“秀骨清像”。</p> 塔庙窟,一门两窗。由于工程没有全部完成,洞窟内外地面凹凸不平,石窟整体显得有些零乱。 第39窟 公元494——525年窟内四壁雕刻千佛。中央置五级方塔,高6米,每层四面開龛各龛间雕出有收分的方柱,柱上雕枋,各层均出密檐瓦垄,檐下施一斗三升与人字形拱,方形塔基,该塔柱建筑构件雕刻准确,保存完整,是研究中国早期佛塔的重要资料。39窟为云冈晚期规模最大的洞窟。窟顶平棊格间分别雕刻手托日月的阿修罗天、团莲与蛟龙。<br> <p class="ql-block">流水潺潺,风霜无情,石窟的石像经历风霜雨打、战乱摧残,却依然以气势磅礴的姿态见证着岁月流逝、万物变迁。而它自身凝聚着的艺术、历史、人文力量还将继续释放流光溢彩,让那个曾经实力雄厚的北魏王朝有了最坚实的历史痕迹,历史就在这石头的流转更迭之间,留给我们无尽的谜语和启迪。</p> <p class="ql-block">云冈石窟不是一个简单的旅游景点,它是一门学问。如果要完全弄明白,要需要花时间学习了解历史、宗教、考古、建筑、艺术、地理、民族及文物保护等诸多学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