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拍鸟儿(总第598篇)

<p class="ql-block"> 北京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里有一条小河——小月河,河水清澈,河里有鱼🐟,这儿生态环境足够好,因此养育了一些水鸟,河岸边的草丛树林里也养育了一些林鸟。我在这儿拍摄了几种鸟儿,与大家分享。</p> <p class="ql-block">1、灰鹡鸰</p><p class="ql-block">灰鹡鸰(学名:Motacilla cinerea)是雀形目鹡鸰科鹡鸰属鸟类,俗名黄腹灰鹡鸰、灰鸰、马兰花儿。头部和上体灰色;眉纹和颊纹白色;下体黄色;冬季喉部白色,夏季繁殖期喉部黑色。体长约19厘米。与黄鹡鸰区别为腿肉红色。</p><p class="ql-block">灰鹡鸰分布于欧洲、亚洲和非洲,在中国广泛分布。栖息于溪流、河谷、沼泽、池塘等多种水域岸边,及附近农田、草地乃至居住点等。常单独或成对活动,也与白鹡鸰混群。主要以昆虫为食。繁殖期在5-7月,在河岸的石缝、倒木洞、建筑物等生境中营巢,就地取材,雌雄亲鸟共同筑成精于伪装的碗状巢。窝卵数通常5枚,雌鸟孵卵,雄鸟警戒,孵化期12天。雏鸟晚成,经双亲共同喂养约14天后可离巢。</p><p class="ql-block">灰鹡鸰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拍摄地点: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p><p class="ql-block">拍摄时间:2024年12月30号,2025年1月5日。</p> <p class="ql-block">2、水鹨</p><p class="ql-block">水鹨(学名:Anthus spinoletta)是雀形目鹡鸰科的鸟类,属小型鸣禽,体长约17厘米,翼展23至28厘米,寿命9年。是体羽偏灰色而具纵纹的鹨。上体橄榄绿色具褐色纵纹,尤以头部较明显。眉纹乳白色或棕黄色,耳后有一白斑。下体灰白色,胸具黑褐色纵纹。野外停栖时,尾常上下摆动。外侧尾羽具白,腿细长,后趾具长爪,适于在地面行走。主要栖息于山地、林缘、灌木丛、草原、河谷地带。冬季喜沿溪流的湿润多草地区及稻田活动。食物以昆虫为主,也吃蜘蛛、蜗牛等小型无脊椎动物,此外还吃苔藓、谷粒、杂草种子等植物性食物。</p> <p class="ql-block">3、红胸姬鹟</p><p class="ql-block">红胸姬鹟(学名:Ficedula parva):小型鸟类,体长11-12厘米。雄鸟上体灰黄褐色,眼先、眼周白色,尾上覆羽和中央尾羽黑褐色,外侧尾羽褐色,基部白色。颏、喉繁殖期间橙红色,胸淡灰色,其余下体白色,非繁殖期颏、喉变为白色。尾展开显露基部的白色。雌鸟颏、喉白色,胸沾棕,其余同雄鸟。</p><p class="ql-block">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的阔叶林、针阔林混交林和针叶林中。栖于林缘及河流两岸的较小树上。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偶尔也成小群。性活泼,整天不停地在树枝间跳跃或飞来飞去,并常常从树枝上飞到空中捕食飞行性昆虫,有险情时冲至隐蔽处。中国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西部。在亚洲越冬于印度。</p> <p class="ql-block">4、白头鹎</p> <p class="ql-block">5、翠鸟</p> <p class="ql-block">6、灰椋鸟</p> <p class="ql-block">7、燕雀</p> <p class="ql-block">感谢您的欣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