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鱼花港寻幽趣

士心草堂

<p class="ql-block">花家山下流花港,花著鱼身鱼嘬花</p> <p class="ql-block">花港观鱼公园位于苏堤南段以西,在西里湖与小南湖之间的一块半岛上。这里常年风景如画,游客如织,但在历史的长河里,花港观鱼公园也几经沧海桑田。</p><p class="ql-block">花港观鱼公园历史悠久,据记载,花家山麓一小溪,流经此处,注入西湖,故名“花港”。南宋时,有个名叫卢允升的内侍官,在花港一带建造了私家园林“卢园”。他在园内开池引水、堆土叠山、广种花木,养了数十种鱼,一时吸引了许多游人。宋宁宗时,宫廷画师马远等人创造了“西湖十景”名目,卢园名列其中,题为“花港观鱼”。后因宋朝灭亡,卢园也就日渐荒废。</p><p class="ql-block">根据《南巡盛典》记载,花港观鱼公园是清康熙年间利用宋废园改建而成。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玄烨驾临西湖,题书“花港观鱼”,刻石碑建于鱼池畔。后来乾隆下江南游西湖时,也亲游此地,并吟诗赞道“花家山下流花港,花著鱼身鱼嘬花”。由于清代两位皇帝的亲临,花港观鱼一时名声大噪。</p><p class="ql-block">然而,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花港观鱼公园内只有蒋庄、高庄(即红栎山庄)、蕙庐、小陈庄等私人房屋,其余都是湖洼杂地或农地菜园,至于观鱼的地方,也只是花港观鱼御碑亭旁占地仅0.2公顷的一个小长方池。</p><p class="ql-block">1952年,我国著名的风景园林大师孙筱祥担任总设计师,开始着手设计和规划花港观鱼公园,这是他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作品,造好全面开放时,惊艳了世人。</p><p class="ql-block">花港观鱼公园的规划设计、建设,不仅继承了中国优秀园林艺术传统,同时又吸收了西方特别是英国自然式园林的优点,探索出一条前所未有的继承和创新道路,是新中国园林规划设计和建设的优秀典范。</p><p class="ql-block">此后,花港观鱼公园先后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整修和扩建,如今的花港观鱼公园里,花、港、鱼三者有机统一,相互衬托,韵味独特。</p> <p class="ql-block">蒋庄,原名小万柳堂,这里拥有中西合璧式楼房,景色如画,环境宁静怡人。漫步其中,仿佛置身于历史与现代的交汇处。如今,主楼已辟为马一浮纪念馆,更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花港观鱼地处西湖西南,三面临水,一面倚山。是一个占地300余亩的大型公园。西山大麦岭后的花家山麓,有一条清溪流经此处注入西湖,故称花港。</p><p class="ql-block">南宋时,内侍卢允升在花家山下建造别墅,称“卢园”,园内栽花养鱼,池水清冽、景物奇秀。以后,卢园荒废,此景亦衰。清康熙南巡时,在苏堤映波桥和锁澜桥之间的定香寺故址上,重新砌池养鱼,筑亭建园,勒石立碑,题有“花港观鱼”四字。</p> <p class="ql-block">牡丹园,景观构图上,采取假山园的土石结合,以土带石的散置处理方式,并参照我国传统花鸟画的牡丹与花木、山石相结合自然错落的画面来布置牡丹园。</p><p class="ql-block">牡丹园区里面,栽种数百株色泽鲜艳,奇香异常的名贵牡丹 ,如魏紫、姚黄、绿玉、胭脂点玉和娇容三色等,其中最著名的是来自安徽宁国县的"玉楼春"。此外,还配置山石和苍松、翠柏、芍药、红枫、紫薇、海棠、杜鹃、梅树等花木 ,高低错落,疏密得体从高处俯视,但见大大小小的花坛间红夹绿,那灿若云锦的牡丹花千姿百态,斗奇竞态妍,令人流连忘返。园内植物配置精致,四季有应时之花,八节有长青之树,发展了“花”、“港”、“鱼”这一名胜的特色。每逢4-5月间牡丹盛开之时,五彩缤纷,香艳各异,这里吸引着全国园艺工作者和无数国际游人</p> <p class="ql-block">魏庐(又名惠庐)现位于花港观鱼景区的花港公园西侧。</p><p class="ql-block">魏庐南临牡丹园,北面是孔雀园,三面被翠竹“拥抱”着,是个幽雅而景致的庭院。原房主 经易门上虞驿亭氏(置业上海新中实业厂 华明烟厂 华成烟厂等)筹建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原有砖木结构局部二层,有大小客房10余间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用于生意往来。</p><p class="ql-block">魏庐正门拾级而上,遒劲的“魏庐”匾额辉映着两柱间的门联,</p><p class="ql-block">曰:“蓼港环庐苏杨堤送 六桥翠,芳园连界姚魏丛分一带红”点明周边环境及园之特色。</p><p class="ql-block">滨水园林建筑群”。</p><p class="ql-block">庭园不大,形成环绕水池的内聚格局。水态丰盈,倒映着丰富多样的建筑形式,有亭台楼阁,厅廊榭轩,各自都小巧玲珑,都别样地精致,达到了变有限空间为密切,幽静,畅朗的景观效果。</p><p class="ql-block">正如门前景点牌简介的:“亭台错落,叠石凿池,松柏苍翠,花影照眼”,寥寥16字却极形象。临水榭联为:“惠泽春秋奇葩常醉天下客,庐临港苑逸兴每萦水中鱼。”联首含惠庐两字,以景抒情。园以水榭联接回廊,有了纵深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