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娘的家世

淡泊明志

<p class="ql-block">  老娘在的时候,曾多次谈到过她们家的事情。老娘去世后,翻阅了许多历史资料,结合表弟周玉河远赴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坦岭一带搜寻周家家谱的有关资料,有了一些更新的发现,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表明,最早记录老娘家世的是在明代的明英宗天顺元年(1459年),到老娘和我几个舅舅这一代上已经是第十九代了,现在我的表兄表弟们为周家的第二十代传人。</p><p class="ql-block"> 据有关资料记载,老娘的祖上的第一辈为于姓妇人,这个资料比较详细,而老妇人的丈夫,未有记载,只是说这是祖上最早的人,明英宗天顺元年(1459年),明代于谦被诬陷后被杀头示众,并祸灭九族,于谦是周老夫人的侄子,也在九族之列,为了躲过这一劫难,老妇人携子女们分两路北逃,其中一路就落户在大名府武安坦岭。</p><p class="ql-block"> 后几辈人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老妇人也改“于”姓为“余”,多少年以后从第十七代开始,从武安一带经河北安国向北方贩卖中药,而居于矾山,第十八代在家谱中为“在”字辈,老娘的父亲周在西,落户矾山,并子承父业,经营源和周中药铺,这个中药铺建于清朝的同治年间,也许这是矾山最早的中药铺,也给人们看病。老娘的爷爷后又回到了武安坦岭,只有老娘的父亲周在西,伯伯周在南留在了矾山,这已经是周家的第十八代了。</p><p class="ql-block"> 老娘的父亲周在西在矾山成家立业娶妻生子,妻子是矾山孟家窑村牛姓人家,家中几代人是矾山川推拿接骨的医生,夫妻二人共生育了四男三女,老大周荣典,年轻时到北京学戏,几年学成后,患痨病去世,老二周荣兴,1946年抗战胜利后到赤城参加八路军一去未回,至今不知在何处。老三周荣清,也参加过解放军,后复原回家,1991年病逝于涿鹿县光荣院,上述三人均未留下一男半女为后代。老四周荣泰,年轻时学钉锅钉缸手艺,后为农民,中共党员,曾任矾山镇东关大队长多年,1986年病逝,生有三男两女,也就是周家第二十代传人,老大周玉昌,老二周玉海,老三周玉河,大闺女周翠梅,二闺女周翠英。周玉昌为交通局退休职工,周玉海为退伍军人,周玉河为保定市中行副行长。老娘的父母还生育三女,大闺女周荣梅,嫁于怀来县暖泉,生育二男三女,男的为徐正瑞,徐正义,女的为徐正花,徐正莲,徐正英。二闺女周荣花,嫁吉庆堡,年轻时去世,未留下子女。三闺女就是我的老娘周荣珍,生育了三男两女。这就是周家第十九代人的基本情况。</p><p class="ql-block"> 老娘的父亲病逝于1945年抗战胜利前的七月份,年仅52岁,老娘的母亲病逝于建国后的1957年,年仅65岁。在老娘的父亲去世后,老娘的母亲又嫁北京一冯姓人,生有一子,取名冯玉昆,1967年病逝,享年32岁。在老娘这辈的人中,她老人家活的年龄最大,86岁,1928年1月13日出生2013年12月12日去世。</p><p class="ql-block"> 记得小时候,到四舅家找表哥表弟们去玩,看见过几个放中药的药斗子,还有卖中药的小称,秤砣上铸有“清乾隆年”的字样,药斗子上还写有“源和周”的字样,这说明清朝乾隆年间,源和周中药铺就在矾山开张了,这就是周家的先人们从武安走到矾山留下的足迹。</p><p class="ql-block"> 从明英宗天顺元年(1459年)正月二十二日到现在已经有500多年的历史了,这一个家族也经历了500多年的历史洗礼,先人们都已经逝去,留下的后人们仍在历史的长河中跋涉着,这就是历史,是一个家族兴衰荣辱的历史,也是中国社会发展中,成千上万个家族的发展历史的一个缩影。我们仿佛看到了500多年前为逃避被九族和追杀的那个不眠之夜,仓皇出逃,连件像样的衣服都没带,也看到老夫人带着她的子女们逃到坦岭后,走过几百里路,风餐露宿,寄人篱下的苦难生活,也仿佛看到当周家先人们从武安坦岭起步贩运中药材远行到矾山的艰难历程,在南山的古道上一定留下了他们的血泪和血迹,也看到源和周中药铺的繁荣景象。更看到了老娘和我的舅舅们一生的艰难历程,他们都是在苦难中度过一生的。表弟周玉河是一个传统观念特别强的人,曾一个人于2010年远赴邯郸市武安坦岭去调查周家的家世,为的就是后人们不忘记过去,不忘记历尽千辛万苦的先人们,这也是后人们应该做的事情,我的表弟做到了。</p><p class="ql-block"> 在矾山有一座周家的祖坟,我曾去过几次,在坟的西南角有三个坟头,据说是周家“行”字辈的,也就是十五代的周家先人,坟正中是我老娘的父母,下首是我老娘的大哥,三哥和四弟他们,二哥不知在何处,所以未立坟。我的表哥表弟每年四时都要为这些先人们扫墓祭拜,因为是先人们为后人铺平的人生之路,后人们永远也不能忘记辛劳的先人们。</p><p class="ql-block"> 老娘的家世充满了传奇的色彩,实际上每一个家庭或者家族都充满了传奇。在风起云涌的历史过程中,每一个人都会在历史的过往中留下一些印记,而去寻找这些印记,寻找先人们走过的路和留下的斑斑足迹则应该是后人们的责任。</p><p class="ql-block"> 书写此文,以献给逝去的老娘和她的亲人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