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美篇名云珍</p><p class="ql-block"> 美篇号143915</p><p class="ql-block"> 故地重游都江堰。</p><p class="ql-block">都江堰位于四川成都都江堰市城西。它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的宏大水利工程。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于公元前256年左右修建,主要有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发挥防洪、灌溉等多种功能,让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p> <p class="ql-block">都江堰在2000年11月29日被联合国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此外,在2006年,都江堰作为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之一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p> <p class="ql-block">安澜桥位于都江堰鱼嘴之上,是一座著名的古桥。</p> <p class="ql-block">安澜桥/又被称为“夫妻桥”,传说有一对夫妻为方便两岸人民往来而修建此桥。安澜桥是竹索桥的代表,以竹为索,木桩为墩,上面铺木板。桥身比较长,走在桥上,桥体会随着人的步伐晃动,别有一番体验。</p> <p class="ql-block">安澜桥的建筑风格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巧妙地利用了当地材料,既能够跨越内江,便利交通,又和都江堰水利工程及周边风景相得益彰,成为都江堰景区的重要景观之一。</p> <p class="ql-block">鱼嘴是都江堰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建在江心的分水堤坝,把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外江主要用于排洪,在洪水期,大量江水会从外江泄走,保证成都平原免受洪水侵袭;内江主要用于灌溉,枯水期时,能够保证足够的水量流入内江,江水通过内江被引入成都平原的灌溉水系,为农业灌溉提供水源。</p> <p class="ql-block">鱼嘴的设计巧妙地利用了地形和水流特点,以四六分水的比例自动调节内江和外江的水量,是古代水利工程的杰出典范,体现了古人卓越的治水智慧。</p> <p class="ql-block">飞沙堰是都江堰三大主体工程之一。它处于鱼嘴分水堤和宝瓶口之间。当内江的水量超过宝瓶口流量上限时,多余的水便会从飞沙堰自行溢出,流回外江。而且它能巧妙地利用离心力作用,把江水夹带的沙石排到外江,起到排沙、泄洪的双重功效。</p> <p class="ql-block">宝瓶口是都江堰水利工程三大主体工程之一。 它是人工开凿的一个进水口,位于玉垒山伸向岷江的长脊上。其形状像瓶口,故而得名。宝瓶口具有控制内江进水量的关键作用。当内江的水量超过宝瓶口的容纳量时,多余的水就会从飞沙堰溢出,有效地避免了成都平原遭受洪涝灾害。</p> <p class="ql-block">宝瓶口和鱼嘴、飞沙堰相互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水利系统,保证了灌溉区的水量稳定,同时对泥沙的淤积也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是都江堰水利工程发挥防洪灌溉功能的重要保障。</p> <p class="ql-block">都江堰自然与文化纪念馆主要展示都江堰地区的自然风貌和深厚文化。</p><p class="ql-block"> 在自然方面,通过展品、图文等形式展现当地的地形地貌、动植物资源等自然景观特色。例如展现都江堰一带的山川河流,包括岷江的生态环境。</p><p class="ql-block"> 一在文化方面,重点展示都江堰水利工程相关的历史文化。会有古老治水工具展示,讲述都江堰水利工程从建造到历代维护、改进的历程,呈现古人治水的智慧结晶。同时也会涉及都江堰地区的民俗文化,像当地传统的农耕文化、节庆习俗等诸多内容。</p> <p class="ql-block">刘熙古是北宋官员,他曾在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维护等事务中发挥作用。</p><p class="ql-block">他的雕像体现了后人对他贡献的纪念。这座雕像展现出他庄重的形象,让人联想到他在水利工程等事务上的深谋远虑。他在当地水利等事务的治理理念以及举措,通过雕像也能引发人们对那个时期都江堰建设维护情况的追溯,是都江堰文化景观中体现古代治水人物贡献的重要标志之一。</p> <p class="ql-block">岷江外江是都江堰水利工程中分水后的主要河道之一。</p><p class="ql-block"> 从功能上看,外江主要起泄洪作用。在洪水期,水量的大部分会通过外江排走,能够有效削减洪峰,避免过多水量涌入内江,从而保护成都平原免受洪水的肆虐。它的河道相对宽阔,能容纳大量的水。在整个都江堰水利系统里,外江与内江相互配合,和鱼嘴、飞沙堰等水利设施共同协作,实现分水、泄洪、排沙等功能,是都江堰水利工程防洪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在都江堰,“龙喷水”石雕具有独特的意义。</p><p class="ql-block"> 从外观上看,石雕中的龙造型矫健、气势磅礴。龙张着大口,水从龙口中喷出,这种设计既具有艺术美感又具有实际用途。它的喷水设计增添了景观的灵动性,让整个区域更具活力和观赏性。</p> <p class="ql-block">龙喷水在文化内涵方面,龙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吉祥、权威等诸多含义。在都江堰这个水利工程的环境中,“龙喷水”石雕也寓意着润泽大地、风调雨顺。它与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灌溉功能相呼应,象征着都江堰水利工程像龙降水一样,为成都平原带来源源不断的水源,滋养土地,保证农业丰收。</p> <p class="ql-block">张松银杏相传为三国时刘璋部下张松所植,距今约1800年历史,2021年被评选为“天府十大古银杏”之一。</p><p class="ql-block">银杏树形犹如硕大的“桩头”,并不高大巍峨,分枝如伞骨撑开,似半圆形金色伞盖。树枝上长满无数倒悬的“白果笋”,又称“天笋”,形状多样。 </p><p class="ql-block">86版《西游记》中孙悟空偷吃人参果片段里的人参果树原型便是张松银杏。</p> <p class="ql-block">丁宝桢雕像主要是为纪念丁宝桢在都江堰水利工程等诸多事务中的贡献。</p><p class="ql-block"> 丁宝桢是清朝的重要人物,他在水利方面贡献突出。其雕像展现出他身着官服、神情坚定的形象,体现出他为官时的责任感。他曾主持对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修复和整治,在雕像的姿态和神情中仿佛能看到他当年对于治水事务的殚精竭虑。这座雕像见证了他为当地水利建设、社会稳定以及经济发展所做出的功绩,是对他治水精神的一种缅怀与传承。</p> <p class="ql-block">杩槎是都江堰水利工程中一种比较有特色的工具。它的形状有点类似三脚架,是用三根大木桩绑扎而成的三脚架,外覆竹席,再用绳索固定,在岁修截流等工程中有重要作用。在枯水期,人们将杩槎横列江中,依次放置,再在迎水面堆砌黏土,就可以阻断水流,便于进行河道内的维修、清淤等工作。完成工作后,拆除杩槎,就可以恢复水流。这种工具体现了古代水利工程技术巧妙地利用简单材料解决复杂水利问题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堰功道碑是都江堰景区的重要人文景观之一。</p><p class="ql-block"> 堰功道碑承载着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历史记忆。这些碑上刻有对都江堰水利工程有杰出贡献人物的事迹,包括李冰等众多治水功臣。它们沿着堰功道分布,像是一部部无声的史书,向人们展示历代治水者们的功绩与智慧。每一块碑都有着精美的雕刻,文字记载详细,通过这些碑可以追溯都江堰水利工程千百年来维护、修缮、改造等历程,对于研究都江堰水利文化和中国古代水利史有着极高的价值。</p> <p class="ql-block">当你踏入都江堰,仿若踏入历史的洪流。望着鱼嘴分水,惊叹古人巧借地势,四六分水,驯服汹涌岷江;飞沙堰泄洪排沙,尽显精巧设计,护佑成都平原千年安澜;宝瓶口引水,滋养沃野,造就“天府”传奇。</p><p class="ql-block"> 这水利奇迹,凝聚着古人智慧与坚韧。李冰父子率众,历艰辛筑就不朽丰碑,其精益求精、无畏克难精神,穿岁月震撼人心,激励我辈奋进。</p> <p class="ql-block">都江堰不仅是一个水利工程,更是一种文化象征。它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对自然规律的尊重。都江堰蕴含着“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这一思想至今仍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尤其在当今的生态文明建设中,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发展趋势的理念尤为重要。</p> <p class="ql-block">南桥位于都江堰景区门口,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廊桥。</p><p class="ql-block"> 南桥造型典雅,桥身雕梁画栋,有精美的彩绘和木雕。这些彩绘与木雕图案内容丰富,包含神话故事、吉祥花卉、珍禽异兽等诸多元素,极具艺术价值,让人仿佛走进一座艺术的殿堂。</p><p class="ql-block">它横跨在江面上,是连接都江堰景区内外的重要通道,在交通上起到关键作用。同时,南桥也为游客提供了观赏江景和周边风景的绝佳位置,人们可以凭栏眺望,欣赏都江堰水利工程造就的壮丽景观和滔滔江水。到了夜晚,南桥华灯初上,灯光映照在江面上,璀璨夺目,更增添了几分迷人的色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