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24年11月1日,我和两位一起扛过枪的上海兄弟在一个月前约定,今天同往淮安去拜访最亲密的老战友,可谁曾想不到的是,这天不速之客台风“康妮”来到了上海。上午出门时分窗外狂风呼啸、大雨如注,怎么办?约个网约车吧,运气不错真让我约上了,虽然顶着风、冒着雨,唱着“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还是准时顺利地到达了上海火车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随着高速列车一路向北奔驰,似乎风雨也在渐渐的变小,当列车驶过扬州站时,天空变得晴朗了,蓝天下,橙色的阳光铺洒在金色的稻田里,这心情啊顿时也变得美好起来。淮安到了,我的大哥周士贵开着他的大奔将我们接到了预定宾馆,下了车,只见天上挂着一朵大大的祥云,哈哈,明天是个艳阳天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日思夜想的战友终于相见了,这46年的情意啊,这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讲起,眼含热泪,嘴唇哆哆嗦嗦的只蹦出三个字: 想你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眼前这4位可是要向大家表述一下的,1979年2月9日,中越自卫反击战前夕,部队接到命令,要抽调一个装甲兵修理连赴新疆加入新组建的陆军某师坦克团。这一天正是农历正月十三,我们4位在南京兵站上了闷罐车,车厢内物资分三层,第一层是咸猪肉,第二层是床板,最上面一层就是人了,就这样军列拉着我们在路上昼伏夜出地走了7天7夜,又乘卡车披星带月在第8天下午终于到达了部队所在地新疆和静,第2天,1979年2月17日早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宣读了一篇震惊世界的《人民日报》社论《是可忍,孰不可忍》并宣布中越自卫反击战正式打响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身边这位是我亲爱的指导员王玉清,听说我要来淮安,特地从徐州赶回来迎接我,让我好感动。想当年意气奋发、挥斥方遒的共和国年轻军官,现在已是一位75岁的老者,但酒量依旧不减当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位就是当年在一个大铺上同床共枕的好兄弟,我的大哥周士贵,刚入疆的时候,我在班里年纪最轻,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他就如兄长一般地照顾我保护我。他理发水平很高,我的理发技术就是他传授给我的,想不到退役回家后,这门手艺居然在家中服务了三代人。现在我的大哥已是一位成功的商业人士了,完全实现了财务自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国家改革开放以前的部队生活还是比较艰苦的,尤其是西部边陲的部队,住的是干打垒式的房子,在新疆地区的步兵伙食标准是0.62元/天,而我们坦克兵伙食标准是1.38元/天,到了冬天蔬菜奇缺,特别是开春前的两个月早晨辣椒炒土豆,中午土豆炒辣椒,晚上土豆辣椒一块炒。好不容易等到开春了,蔬菜供应正常了,可沙尘暴隔三差五来一回,早上醒来发现被子上黄黄的一层沙土,呼吸也变得困难了。只有到了夏秋期间,那真是风和日丽,小河流水潺潺,各种美味瓜果满地,犹如一夜间从地下到了天堂一样。但不管怎么说我们装甲兵在生活待遇上的优越感还是很强的,幸福指数也是全师各兵种中最高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一对是我的上海兄弟阿宝和他的师父杨乃强,他俩都是我在南京时期的战友,这次也是师父听说徒儿要来,特地从乡下赶来迎接的,杨师父现在可不得了,他已是百里闻名的大地主了,呵呵,红军时期可是重点打击的对象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1月2日,淮安的天气依然晴空万里,早餐后士贵大哥带着我们去了一个很重要的地方,那就是我们最敬爱的人,共和国开国总理周恩来的故居。这里记录着周恩来总理12岁以前的成长历史和环境。周恩来故居由东西相连的两个宅院组成,共有大小房屋32间,为青砖、灰瓦、木结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为了表达对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敬仰之情,我们这群共和国资深退役军人、老共产党员纷纷在周恩来故居前合影留念。在此我要隆重地介绍身边的这位战友加兄弟,他叫陈开富,是我连的大秀才,连长和指导员的一等秘书(文书),自从我们自南京军区装甲兵独立坦克修理营一同走进乌鲁木齐军区陆军机械化第四师新建的坦克团之修理连的那一天起,就结下了牢不可破的兄弟情谊,直至后来又成了无话不谈,彼此掏心掏肺的扛把子,他现在是淮安市粮食局的一名退休老干部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10年,也就是清宣统二年春,周恩来随伯父离家去东北求学,此后便再也没有回过家乡。1978年9月,经保护、修缮将故居恢复到周恩来离家去东北时的原貌。1979年3月5日,周恩来故居正式对外开放。周恩来故居总占地面积1987.4平方米。2015年10月,周恩来故里旅游景区正式获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里展出的除了周恩来祖辈、父辈和他童年少年时期生活学习环境外,还向大家展示了各时期的照片近200幅,其内容主要分为5个部分:周恩来童年、家世和故乡、人民的怀念、党和国家领导人题词、周恩来书画苑和周恩来墨迹碑廊。故居入口处一块红色的“周恩来同志故居”的匾额,是由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于1984年题写的。</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上午10点30分,我们继续带着敬仰之心来到了周恩来纪念馆,这里被认定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在这里详细记录了周恩来生平由立志求学、革命历程、建设伟业、晚年岁月、风范永存等5个历程的光辉事迹,用图片、油画、雕塑及声光电等多种展陈形式,再现了周恩来总理伟大非凡的一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今天的天气是真的好,能见度非常的通透,但它的气温却像我们这天的心情一样火热热的,都已经是11月初的深秋季节了,居然能飙升到25℃,看看我们这些在纪念馆广场上合影的战友们,在着装上都成了生活在两个季节的不同人群。</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田瑞龙(左)是和我一起从上海穿上军装走进南京装甲兵独立坦克修理营的,他和士贵大哥曾经是同班战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当我们缓缓地走进纪念馆的瞻仰大厅,大厅正中央一座栩栩如生的周总理全身汉白玉坐像矗立在我们面前,坐像旁边有一面中国共产党党旗,党旗下赫然在目4个字:“入党誓言”,我们不由自主的在它面前肃立并举起右手,再次高声朗读了一次“入党誓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周恩来总理的一生是无私奉献的一生,他始终并处处为中国人民着想,将人民的利益永远地放在第一位,他那高风亮节、清正廉洁的形象将永远扎根在祖国的土地上和全国人民的心里。纪念馆的主馆呈外四方形,内八角形。四方八面体寓意着周恩来的精神普照着中华民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周恩来铜像广场上的周恩来铜像高度为7.8米,其中底座3.6米,像身高4.2米,总高度寓意周恩来走过的78个光辉的人生春秋。基座上“周恩来同志”五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是由江泽民同志于1997年12月31日题写。铜像重量两吨多。其姿势取材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周恩来与工人、农民亲切交谈时的习惯动作——双手叉腰、面带微笑,显现出周恩来平易近人的风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结束了整整一个上午对周恩来总理的瞻仰和对他生平事迹的拜读和参观。当我们漫步在接天莲叶无穷碧的荷花池旁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大家看看这师徒俩走路的样子,哈哈,真是有什么样的师父就有什么样的徒弟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中午时分,士贵大哥将我们带到一家其貌不扬但口味十分正宗的淮安菜馆。很多人都片面的认为所谓淮扬菜就是扬州菜,岂知淮扬淮扬,淮在前扬在后,这么说吧,淮安菜和扬州菜是同宗同源,只是淮安开创了淮扬菜先河,扬州又将淮扬菜弘扬光大。你看第一道蒲菜钦工肉圆,和扬州狮子头就是同工异曲,钦工肉圆在明末清初时就是一道贡菜,它光滑细嫩,富有弹性,色白汤浓,味道鲜美。据民谣唱道:"钦工肉圆撂过墙,拾起来还是圆又光;掉在地上跳又跳,吃到嘴里嫩又香",可见它的口感十分诱人。而蒲菜又被称为"天下第一笋",其鲜美嫩滑的味道与钦工肉圆成了相辅相成一道珍馔绝配,在文人墨客的诗词中得到赞美和歌颂,成为淮安饮食文化艺术的灵感之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淮安软兜长鱼,又称为软兜鳝鱼,是淮扬菜系中最负盛名的一道菜肴。它是淮安经典名菜,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软兜长鱼是国宴菜的代表菜,曾作为新中国第一次国宴的头道热菜,被赋予了"开国第一菜"的美誉。软兜长鱼主要是鳝鱼和虾仁的完美搭配使菜肴的口感丰富,鱼肉鲜嫩,虾仁鲜美可口,带有一定的弹性,调料的使用能使其味道更加浓郁,香气四溢。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平桥豆腐,淮安菜中的扛鼎之作,满汉全席中30道江浙名菜之一。该菜绝就绝在首先是用鲫鱼脑和鸡汤调味,普天之下,只此一家,姑且不论汤口如何,能想到这一点已是匪夷所思、鬼斧神工;其次就是成菜上桌后,略带油脂看似不冒热气,其实很烫,勺不起,气不起,勺起气起,因此需吹后食之,小心慢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朱桥甲鱼羹,淮安菜中首选佳肴,它是马塘野生甲鱼蒸熟拆骨后,配以海参、冬笋炖制而成,朱桥甲鱼烹饪技艺历史悠久,距今至少200余年历史。楚州(淮安)朱桥邑志有载:康熙帝南巡治水途经淮安时,伴驾的朱桥籍京官刘自竑以乡珍“朱桥烩甲鱼”一菜敬献皇上,龙颜大悦,称之为“精灵之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以上这4道菜,我个人感觉是淮安菜中的精华之作,到了淮安市这4道菜是必须品尝的珍馐美味,否则,就是枉来淮安一趟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说起中国最伟大的工程之一~运河,淮安是绝对绕不过去的。一说到运河,很多人都马上想到的是隋炀帝,想到萧皇后扬州看琼花,其实这完全属于唐朝别有用心之人的恶意杜撰,我个人认为隋炀帝是个大战略家和政治家,他动用举国之力对大运河进行开凿主要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并加强对江南地区的经济控制。他的雄心壮志我个人感到十分佩服,可惜的是他在战术上似乎忘了什么叫稳中求进,心急吃了热豆腐,将自己烫死在了扬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翻开中国的运河开凿史,中国史上的运河有两条,一条是隋炀帝杨广下令开凿的隋朝大运河,一条是元世祖忽必烈下令开凿的京杭大运河(又称南北大运河),两条大运河虽然起止点是一样的,但走的路径和长度是不一样的。隋朝大运河跨越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直辖市,全长2700公里。京杭大运河主要经过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6个省市,不经过洛阳,全长1797公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回过来再说淮安,它可堪称是开辟中国运河历史的先驱。淮安与大运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为了征服齐国而下令开凿了邗沟,贯通了淮河与长江,这是世界上第一条有确切纪年的大型运河,也是中国大运河最早的开发段。到了明清时期,淮安因其在京杭大运河中处于中央枢纽的位置,使其成为了全国漕运、河道治理、粮食储运、盐榷税务、船舶制造“五大中心”,被誉为“运河之都”。今天,我们走进了淮安漕运总督署遗址,作为2002年中国重大考古发现之一,政府将漕运博物馆与漕运总督署遗址进行了有机的整合,从而不仅向世人完整地展现漕运古迹和历史,也让我们对中国运河历史拜读后又对我们祖辈的伟大创举肃然起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信步走进具有650年历史的淮安府署,所谓府署相当于现代的市政府大院。从当前全国各地对历史原始府衙保存的数量来看,非常的少,多为重建,现在保存最完整的仅有两座,一座是淮安府署,一座是南阳府衙。在淮安市,我们这群退役军人会产生一种很强的荣誉感,因为所有的公共交通、所有的景区不仅对我们免费开放而且由VIP通道进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淮安府署始建于明朝洪武三年,当时的辖区范围很大,包括赣榆、海州(今连云港)、邳州、沭阳、宿迁、睢宁、桃源(今泗阳)、清河、安东(今涟水)、盐城、山阳(今淮安区)等九县两州。衙内规模很大有房屋50余幢、600余间(历史上辉煌时期有300多间),分东、中、西三路,中路有大堂、二堂、六科用房等,东路为迎宾游宴之所,西路为军捕厅,大门外有石狮,照壁、牌坊,属于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br></span></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b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1月3日,今天是在淮安的最后一天了,下午将结束行程回上海了。今天上午必须去拜访两位知名的老前辈,宾馆退房后不多久,我们来到一座古宅院子前,院子周边很漂亮,门前一座池堂,里面片片荷叶随风摇曳,荷堂中央有5位去西天取经的师徒正在左右张望,对了这里就是吴承恩故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吴承恩,中国明朝时期的大文学家,他的祖藉是江苏涟水人,后迁徙至淮安定居。少年时期就展现出他的卓越文才,可命运太作弄人,他的仕途走得非常坎坷,直到60岁才考取了贡生(秀才中的佼佼者),后应招当了2年县丞(副县长),不料被诬陷坐牢,平反后去亲王府中任纪善,从从八品升至正八品,两年后辞官回乡专心著书。三年后一本传世力作、后又震惊中外的长篇小说《西游记》诞生了,他用与众不同的手法将世间的物性、神性和人性进行了有机的结合,诙谐有趣的语言并通过志怪小说的方式将当前的人间世态刻划得淋漓尽致。此书一出就被誉为“当今奇书”,最后与《三国演义》、《水浒》和《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小说“四大名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告别了吴承恩就必须去拜访另一位淮安历史名人,他就是吴承恩的挚友,他的儿女亲家沈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沈坤,祖藉江苏昆山人,和吴承恩一样迁徒至淮安定居。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淮安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据查询,仅明朝期间淮安进士榜上有名的有67名,其中不乏榜眼和探花,更有一家五世六进士的,可金榜及第状元的淮安仅有两位,一位叫丁士美,另一位就是沈坤了,但在淮安首中状元的当沈坤莫属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走进沈坤状元府,这里详细记录了沈坤的生平,嘉靖二十年(1541年),沈坤在科考殿试中,高中一甲第一名进士,状元及第,当即进京任翰林院修撰。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升南京右春坊右谕德,署翰林院事。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改南京国子监祭酒(相当于现中央党校校长)。在丧母丁忧期间,淮安常遭倭寇骚扰,沈坤变卖家产,招募乡兵三千余人,亲自操练,人称“状元兵”。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倭寇流窜至淮安,焚烧劫掠,沈坤率乡兵力战,他身先士卒,射死敌酋,倭寇开始溃退。后因小人诬陷入狱,一气之下病倒而亡,一代状元、与戚继光同时代的抗倭英雄就此陨落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河下古镇,曾名“北辰镇”,古镇于春秋末期建成,距今已有约2500年历史,明清两代淮安的67名进士、123名举人、12名翰林全部来自河下古镇,素有“三鼎甲齐全”之称。2002年7月,河下古镇作为淮安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历史街区之一,被国家建设部、文化部评定为首批全国30个重点保护历史街区,后成为京杭大运河沿岸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500年以来,为古老的河下古镇积累了非常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凿沟通长江和淮河的邗沟,是在这里与淮河对接。南宋时期,抗金名将韩世忠、梁红玉夫妇曾驻兵于此,与金兵对抗。2017年以来,淮安区累计投入30多亿元实施河下古镇保护性开发,建成了“河湖相间、两街一坊”3.5平方公里的连片景区。可惜这座政府投入重金开发出来的文化古镇,国家5A级风景名旅游区,人气和热度上似乎有点问题,从习惯上来说,今天是周日,应该是人气很热的时候,可现场情况不甚乐观希望淮安市政府相关部门分析思考。</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老战友的热情招待和陪伴下,三天时间稍纵即逝,该到分别的时候了,双方握着的手久久不忍松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淮安的历史文化既是厚重的又是丰富多彩的,尤其是它的人文文化和美食文化,让我久久难以忘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淮安的城市圈不大,可它很干净,市区的人口密度仅是扬州的61%,更是上海的11%。人均消费水平不高,而绿化覆盖率很高,是一个非常适合居住的城市。再见了淮安,再见了战友们,我带走了对你的思念却将我的情感留下了。</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