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1月3日,今天天气7度,晴天,比较暖和,上午10点多坐地铁用时1个小时到达北京紫竹院南门,主要是想看看修缮后的行宫。</p> <p class="ql-block">紫竹院公园始建于 1953 年,位于北京西直门外白石桥迤西。因园内西北部有明清时期庙宇“福荫紫竹院”而得名。</p><p class="ql-block">全园占地 40 余公顷,水面约占三分之一,南长河、双紫渠穿园而过,有三湖两岛一堤,是一座幽篁百品,翠竿累万,以竹为景,以竹取胜的自然式山水园。</p><p class="ql-block">该公园的特色之一是汇聚了 20 余种特色竹,如斑竹、筠竹、罗汉竹等。园内景点众多,包括“清凉罨秀”“江南竹韵”“竹深荷静”“友贤山馆”“绿云轩”“斑竹麓”“知弈庐”等。</p> <p class="ql-block">冬季来这里的人不多,大多是附近居民和健步走的人。</p> <p class="ql-block">公园开设了雪场活动。</p> <p class="ql-block">行宫距离南门很近。</p><p class="ql-block">紫竹院公园行宫是一座承载着厚重历史记忆的古典园林瑰宝。其历史可追溯至明代,最初作为万寿寺的附属庙宇,直至乾隆盛世,这座园林迎来了它的辉煌时刻。乾隆帝为了彰显孝道,特在此地供奉观音大士,并巧妙融合江南水乡的温婉风情,精心构筑了芦花渡等景观,使得北方园林中平添了几分江南的柔美与雅致。行宫内建筑布局匠心独运,中轴线上的建筑错落有致,既体现了封建礼制的严谨,又不失园林的灵动与自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紫竹院行宫不仅是乾隆帝与母后情感交流的见证者,也是清代皇家园林艺术的杰出代表。它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珍贵的文物古迹,成为了后人研究清代历史、文化、艺术的重要窗口。如今,紫竹院公园作为一座国家4A级景区,免费向公众开放,园内的紫竹院行宫也成为了游客们探寻历史、欣赏园林艺术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面人郎-面塑艺术展。</p> <p class="ql-block">大运河历史文化展。</p> <p class="ql-block">在行宫拍照。</p> <p class="ql-block">行宫里的腊梅花已经盛开。以下腊梅花是手机微距拍摄。</p> <p class="ql-block">由于时间比较紧,只游览了公园的三分之一景色。收获是拍到了腊梅花,以为过时了呢。让美篇留存记录吧。</p><p class="ql-block">照片均为苹果pro max14手机拍照。</p><p class="ql-block">制作于2025年1月6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