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夏日的炽热终于过去,带着母亲儿子进行一次秋天的短途旅行。上一次和母亲出行还是2022年中秋去浙南,转眼两年过去,母亲正式迈入80高龄俱乐部。母亲说去哪里不重要,只要能和家人一起出门朝夕相处几天,聊聊天足矣。说的是,还能出门本身就是最大的好事,说明身体还行。希望还能多去几次,我帮母亲计划的张家界三亚林芝哈尔滨都是远期目标,能去一个算一个。</p><p class="ql-block"> 这次就在闽南转转,不出省,实际每天在外时间还不到半天,大部分时间都在休息吃饭。标准的酒店游,休闲游,美食游。</p><p class="ql-block"> 第一天到福清,一个小时就到了。福清和福州几乎没啥区别,只是福州话音调略有不同。我们祖上到福建第一站就是福清,玉融薛氏,据说是在薛港村。以前出差来福清多次,印象就是饭店特别贵,福清长乐华侨多,太有钱了。</p><p class="ql-block"> 休息到天黑,我们去石门的“福清第一家”吃饭。典型的老店,门面破破烂烂,里面却是大的不得了。不知道开了多少年了,口味绝对就是福清味,好不好吃就见仁见智了。这种店感觉就是街头巷尾家常店,连点菜都不像新的店那么热情,一副来吃的都是熟客,爱来不来的样子。外地人可能都不适应,其实不是态度不好,就是一些本地土著老福州特有的牛哄哄特性。我们点了五花肉滑蛏汤,酱油猪肚,海鲜冬粉和蔬菜,口味还是可以的。</p> <p class="ql-block"> 早上去福清一条著名的古街逛逛,经过修缮的利桥古街。空荡荡的街,店铺门可罗雀,行至中段可见高大的“黄阁重纶”石牌坊。这是为彰显叶向高殊荣而建,叶向高在万历和天启二度入阁担任首辅,黄阁即内阁,重纶意为二度主政。林则徐是近代放眼看世界第一人,叶向高则是明朝放眼西看第一人。他在京城就与传教士利玛窦深交,对西方知识大为惊讶。叶在利玛窦死后力排众议,让其获准赐葬北京,成为御赐墓葬的第一个外国人。后来叶向高和艾儒略一起回乡,尊其为“西来孔子”,或因叶认为“不知佛氏以报应言,西氏以义理言,解中辨之详矣。”,后艾儒略在闽传教25年。利桥古街尽头就是龙江边了,瑞云塔高高矗立,传说建塔时有五色云覆来辉映,塔身挺拔,每层雕刻众多,底层门神和每层檐角的护塔将军特别精致神气。古街还有千年的宋井和瑞云塔边的龙首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利桥古街</u></i></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黄阁重纶坊</u></i></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千年宋井</u></i></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瑞云塔</u></i></p> <p class="ql-block"> 侨乡博物馆是近年新落成的,对福清侨来说意义重大。福清华侨多,海外华侨160万,本地人口只有130万。侨乡博物馆记载着福清人踏遍世界每个角落的足迹,从早年当猪仔,下南洋,九死一生,到发家致富,反哺家乡。林绍良是最著名的福清侨领,博物馆里的那辆劳斯莱斯见证着一个时代。1992年,林绍良购买此车作为家乡招商引资,接待外宾的用车。这是中国的第三辆劳斯莱斯。</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侨乡博物馆</u></i></p> <p class="ql-block"> 下午我们到达莆田,住在泗华溪边。酒店阳台就能看到泗华溪两岸风景,步行到泗华陂,才知道这是建于唐代的水利灌溉工程,历经千年依然保存完好,规模仅次于木兰陂。陂旁边是泗华桥,桥的两端各有一座亭。东头是使华亭,因这里是宋驿道,使臣必经之路。西头是吴兴亭,纪念泗华陂的建造者吴兴。桥和亭好像都是毁坏后复建的,所以不甚有名。</p><p class="ql-block"> 晚餐定在泗华溪旁一个别墅改造的餐厅,“献上时间”,环境有些特色,菜品也有些特色。</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逛逛附近的绶溪公园和莆田博物馆。公园非常大,许多市民来此休闲游玩,风景优美,最著名的古迹是绶溪钓艇和延寿古桥。延寿古桥是宋代建造的平梁桥,青石铺的桥面,宽二米多,长近百米,朴拙沧桑,古意盎然。</p><p class="ql-block"> 绶溪钓艇的来历有故事,唐末进士徐夤在后梁又中状元,梁太祖要他把《人生几何赋》中“秦皇汉武,不死何归”改写,徐寅答“臣宁无官,赋不可改”,梁太祖就取消了他的状元。徐寅南归,在美如画的绶溪老家建藏书楼、赋诗垂钓,于是便有了“绶溪钓艇”。历代皆赞此举为挺直读书人的脊梁典范,我觉得梁太祖心胸也够宽广了,比现在很多领导都大度。其实徐寅还是写了《过大梁赋》猛夸朱温才得以保命南归。徐寅孙徐铎及胞兄于公元1076年同登进士,徐铎点了状元,人赞:龙虎榜头孙继祖,凤凰池上弟联兄。又因仙游枫亭人薛奕也中了武状元,宋神宗盛赞:“一方文武魁天下,四海英雄入彀中”。莆田人是真的会读书,进士状元出了一堆。莆田博物馆在公园边,和邻近的状元桥状元阁一起突出表现了莆田的状元文化。</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泗华溪</u></i></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献上时间”</u></i></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泗华桥,双亭</u></i></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泗华陂</u></i></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绶溪钓艇,延寿古桥</u></i></p> <p class="ql-block"> 参观过莆田博物馆,我们直接到晋江,泉州09年和老妈去过就不再去。休息一晚第二天先去参观五店市。</p><p class="ql-block"> 晋江和泉州一江之隔,其实就是一回事,西晋中原战乱迁到此处的汉人怀念故地,称这条江为晋江。五店市是晋江城区的发源地,唐朝开元年间,蔡姓七世孙五人,在青阳山下的官道上开设五间饮食店方便行人,酒旗招风,饭菜飘香,声名远播,被誉为“青阳蔡,五店市”。这里集中展示闽南红砖建筑,横跨明清民国三个时期,有宫殿式红砖楼,中西合璧的洋楼和宗祠家庙寺院民居等等。看完这一片对闽南红砖厝印象深刻,再也不会忘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五店市</u></i></p> <p class="ql-block"> 离开五店市往石狮去,晚上住在石狮黄金海岸。泉州2021年申遗成功,项目全称是“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这个文化世遗是由22个遗产点组成,涵盖了社会、行政、交通、生产和商贸诸多重要文化元素。</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途中去了其中两个遗产点,一个是“草庵摩尼光佛”,草庵寺是世界现存唯一摩尼教寺庙遗址。最早以草构筑,所以叫草庵,现在是简单的石头建筑。摩尼教从波斯传入,中国称为“明教”,就是金庸《倚天屠龙记》里的那个。朱元璋利用明教夺了天下后又开始禁绝,后逐渐消失。另一个遗产点是石狮宝盖山顶的姑嫂塔,宝盖山面向台湾海峡,孤峰兀立,山巅上姑嫂塔巍峨挺拔。姑嫂塔背靠泉州湾,面朝台湾海峡,成为泉州港船舶出入的航标,也是闽南侨乡的标志。</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摩尼教草庵寺</u></i></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宝盖山姑嫂塔</u></i></p> <p class="ql-block"> 傍晚入住石狮黄金海岸的度假区,中骏地产的项目。一些公寓改造成民宿,位置很好,正对海上的洛伽寺,夜景很美。到楼下步行百米小区内就到了海滩上,海滩上有一尊高大的观音像。夏天可以在黄金海岸戏水玩海,十几公里的海岸线,娱乐设施正在慢慢建,海边风光也不错。</p><p class="ql-block"> 我们此行就是看看海上佛国洛伽寺,第二天上午到寺内参观。我早先以为这是个古寺,其实是2000年才开始建造的。洛伽寺是香港友帮集团捐赠土地给石狮佛教协会,在宫屿岛上建的观音菩萨道场。小岛就20多亩,涨潮时洛伽寺四周都是海水,孤悬海中,只能通过石桥连接大陆进出,因此叫海上佛国。落潮时可以从海滩上直接到寺庙。</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石狮黄金海岸</u></i></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洛伽寺</u></i></p> <p class="ql-block"> 在石狮,还看了两处世遗点,六胜塔和林銮渡。六胜塔位于蚶江石湖的泉州港入海口,始建于北宋,东方第一大港刺桐港的第一座航标塔。现在的六胜塔是元朝兵毁后由蚶江航海实业家凌恢甫捐资重建。林銮渡是唐代航海家林銮为通勃泥(北婆罗州)而建的码头,就是石湖码头,至今保留完整,石堤延伸入海。最显眼的是“再借亭”,亭子是后人为了纪念和敬仰分巡兴泉道曾樱而建,曾樱在任上扫清海寇,招安郑芝龙,功绩卓著。后被误捕入狱,真相大白后崇祯帝被其忠诚所打动,特下诏令“再借”曾樱继续守御兴泉。</p><p class="ql-block"> 遥望泉州湾大桥,似乎能穿越历史看到曾经泉州港的繁华,看到万国商船往来的画面。当天我们到达厦门同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六胜塔</u></i></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林銮渡</u></i></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泉州湾大桥</u></i></p> <p class="ql-block"> 都说同安才是厦门文化的发源地,只是几乎没有游人来这里玩,大家更习惯厦门岛的近代文明和现代化。我们想见识老厦门老闽南的影子,离开泉州后到同安住一晚。同安从建设看更像一个县城,还有不少村子,与厦门其他城区比“土味”重很多。我们住的是一个农村自建别墅改造的酒店,顶层大露台可以眺望海对面的方特梦幻王国,看看那些尖顶和颜色鲜艳的建筑。</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逛逛同安老城区,许多楼房房龄很老了,透着陈年的历史气息,墙上保留的标语也是特殊时期的印记。我们经过一个节孝牌坊,穿过一条步行街看到同安钟楼,这是1930年建成为纪念护国讨袁战争中牺牲的庄尊贤和潘节文两位烈士。还经过同安古县衙旧址,只是几块石头,没有建筑了。最后到同安孔庙停留了许久,这是厦门地区唯一保存的一座文庙,规模不小。文庙里除了和其他各处相似的尊孔祭孔的建筑,特别之处是另有苏公祠和大量石雕。苏公祠是纪念同安进士苏颂,最高任北宋哲宗时宰相,也是天文学,天文机械和药学的专家。石雕是从同安各地搜集来的从唐至今的200多件石像石碑等,非常有观赏价值。唐代的镇墓兽在北方博物馆见过,宋代的护桥将军在福建很多古桥桥头依然存在,明清石雕为多,石马石羊,将军丞相,大儒官员等等。石雕稳重敦厚有安全感,威严感,表情并不凶恶,许多还有些憨厚笑意。文庙石雕是整个同安之行最有意思的收获。</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同安老城</u></i></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同安钟楼</u></i></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同安文庙</u></i></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石雕</u></i></p> <p class="ql-block"> 离开同安,直接去东山岛,回程再去漳州和厦门。下午经过龙海的埭美村逗留了一会。埭美古村有五百多年历史,号称闽南第一村,典型的闽南红砖建筑,河水环绕村庄,一共200多座房屋,整整齐齐,排列有序。完全不像有些农村随心所欲相对杂乱的搭建。一排排高高翘起的燕尾脊气势十足,村里没什么人,很整洁,非节假日也没什么游客。逛了一会儿,到村口买了一些香蕉离开,晚上入住东山岛。</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埭美古村</u></i></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闽南古村房屋</u></i></p> <p class="ql-block"> 我是第四次来东山岛了,每次都有变化,除了标志性的风动石不变。最早只有海滨浴场,后来是拍摄《左耳》的南门湾大热,接着是苏峰山环海公路,岩雅村,逐年推新。东山岛的海鲜也很不错,价格相对公道。平潭湄洲湾东山岛在全国的名气一般,其实度假游玩的性价比高,不豪华但风景和物价我觉得都很友好。</p><p class="ql-block"> 母亲是第一次来,晚上吃顿海鲜,第二天先去风动石景区。疫情这几年,旅游建设没那么火热了,大片的楼宇空置等待招商,地下停车场也没几辆车。现在看脚步慢一点也好,之前也许太过乐观,超过实际的行为未来总要付出代价。</p><p class="ql-block"> 从风动石景区大门进去,看着海景慢慢向上走,铜山古城墙已有几百年历史。海边栈道的风真大,到了风动石倒是平静下来,景区里还有关帝庙和黄道周纪念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东山是个好地方</u></i></p> <p class="ql-block"> 东山岛是福建第二大岛,早期发展始于东北角的铜陵古镇。明代置铜山守御千户所,筑古城,立水寨,历来是抗倭平台前沿,海防重地。</p><p class="ql-block"> 东山风动石是中国类似的60多块中最为著名的。200多吨的花岗岩体,底下连接处似乎很细小。它是真的会动,底部插入贝壳,位置适当就能撬动。巨石虽能微微动却又稳当无比,当年侵华日军系上钢索用炮艇拉也拉不动,真像天外飞石。</p><p class="ql-block"> 东山关帝庙是中国四大关帝庙之一,规格很高,台湾的武庙都由此祖庙分出。占地倒是不大,几百平米,建筑浓浓的闽南特色,顶上檐角的彩色雕塑极为漂亮。</p><p class="ql-block"> 黄道周以前没留意过,昨晚在酒店大堂的书吧里看到他的生平,才知其人其事,深表敬重。黄道周是铜陵进士,官至朝中,刚直不阿,明末抗清名臣。明亡后,60高龄的黄道周回乡招募队伍,北上抗清,明知不可为而为。兵败被俘后,洪承畴多次劝降,黄道周将其与史可法对比,洪羞愧为其向朝廷求情,清不允。黄道周从容就义,斩首而身不倒,他的四个学生同日被杀,称“黄门四君子”。黄道周的妻子极为感人,一辈子自始至终支持他,去信“忠臣有国无家,不要顾及家里”。黄道周临刑前血书回信“纲常万古,节义千秋;天地知我,家人无忧。”他做了那个时代有气节的读书人所能做的一切。</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风动石</u></i></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黄道周纪念馆</u></i></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关帝庙</u></i></p> <p class="ql-block"> 中午我们在顶街闲逛,这里是铜陵的一条老街,最代表东山的土味。六百年历史的顶街不到一公里,仅三米宽,两旁都是有些年代的民居,外面经过了修缮不那么破旧。顶街依着山,许多旁支小巷通往山上或海边,向下就到了南门湾海边堤坝,向上则是高处的层层房屋,拍摄《左耳》的天台就在这里,文公祠是最高处,可观南门湾全景。顶街最古老,但也最时尚,充满时尚元素的旅舍咖啡馆小店随处可见。吃饭的餐馆小的可爱,摆个两三张小桌子就走不了路了。旅拍的年轻人一群群,不像风动石景区基本都是中老年人团队,家庭游人群。</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顶街</u></i></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网红签字墙</u></i></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南门湾海堤</u></i></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文公祠天台</u></i></p> <p class="ql-block"> 下午就回酒店休息了,这样每天逛一两个地方老妈身体不会疲劳,聊聊天吃吃饭很轻松。又住了一晚,第二天我们去乌礁湾看看断桥和红树林木栈道,然后到漳州。</p><p class="ql-block"> 乌礁湾的海边公路可以看到一排排风车,断桥是好几个铁架子间断着延伸入海,很有断桥的意境。退潮时可以走到断桥处,涨潮时在公路护栏上看波涛中的断桥,拍照是真好看。红树林木栈道已经建设好了,还没有收费,进去随便逛,红树林苗还没有长大,除了旅游这里应该还是个科研基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乌礁湾</u></i></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断桥</u></i></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红树林公园</u></i></p> <p class="ql-block"> 下午到了漳州,前两年来过。我们在酒店吃了个晚餐,到漳州古城走走,刚打包两份四果汤就遇到大雨,古城是步行街无法打车,赶回酒店身上基本全湿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漳州古城</u></i></p> <p class="ql-block"> 漳州就住一晚,我们往厦门去,路上去参观了东美村的“曾氏番仔楼”。这是曾氏家族历时14年,在1911年建成的住宅群。番仔楼保存得相当好,五列三排,建筑风格明显是西式的,有拱门,哥特式尖顶,廊柱等等,但整体布局又有中式庭院的特点。不知道这样的豪宅当年要花多少银子。</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曾氏番仔楼</u></i></p> <p class="ql-block"> 中午就到了集美,厦门来了无数次,但来集美我还是第一次。一直觉得“集美”这个名字特别动听,有一种带着乡土气息的唯美浪漫感觉,大俗大雅。</p><p class="ql-block"> 我们住在嘉庚公园的旁边,放下行李就去公园转了转,公园建在海边,建筑很漂亮,风景秀丽。鳌园里的集美解放纪念碑高大挺拔,此处看海景也极为优美。陈嘉庚的陵墓也在公园内,陈嘉庚先生是最著名的华侨之一,他对祖国故乡贡献良多,从辛亥革命到抗日战争,再到解放后对教育的支持。陈嘉庚先生认为“教育不兴则实业不振”,当年创办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时几乎倾尽全部财力。</p><p class="ql-block"> 集美学村很美,从嘉庚公园沿着海边走一直到十里长堤,经过龙舟池,南堤,海边的风景本就宜人,现在建设的大桥横贯海面,地铁动车时不时掠过。海天同框,像展开的画卷一样美好。学村的建筑也极富美感,以高耸塔楼领衔的南薰楼为翘楚,道南楼,延平楼都沉稳厚重,沿街的台阶几十层,又高又整齐。逛到晚上,在里面的老社区穿街走巷寻一家民国建筑餐厅吃了晚餐。</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集美学村</u></i></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嘉庚公园</u></i></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集美海景</u></i></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南薰楼</u></i></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延平楼</u></i></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屋顶花园</u></i></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海上列车</u></i></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十里长堤</u></i></p> <p class="ql-block"> 离开集美,将车开到厦鼓码头停车场,登船上鼓浪屿。鼓浪屿我去过三次,上一次去这个美丽的小岛不知不觉已过15年。以前都没在岛上住过,这次和母亲孩子住两个晚上,想多走走鼓浪屿的小巷子,体验晚上人流散去后的宁静。知名的日光岩,菽庄花园这次就不再去了,没有特别的目的,我们就在岛上闲逛。万国建筑名不虚传,比庐山上更多,大量的外国领事馆别墅建筑,还有很多富豪的私家宅院都保留完好,根本看不完。海边的风景也很美,对岸的厦门本岛夜景灯火辉煌,比十几年前漂亮太多了。岛上依然尽可能保持着本色,只是商铺民宿多了些。</p><p class="ql-block"> 我们住的酒店就是别墅改造的,还不算知名,可见富豪里还有各种档次级别。两天的时间,转遍小岛,以前从未走过的上山小径也走了一些。月光岩是偶然经过,比日光岩小,上面只能站十几个人,远眺岛上海上风景心旷神怡。</p><p class="ql-block"> 最美转角不止一处,八卦楼和汇丰银行建筑白天夜里各有魅力,毓园里林巧稚那温和慈爱的笑容望着每一个孩子,原西班牙领事馆的天主堂毗邻着协和礼拜堂,让我停下匆匆的脚步伫立。下一次不知什么时候再来,鼓浪屿的缺点就是夏天不如鼓岭或者庐山牯岭凉快,冬天又不够温暖,所以旅游人群还是观光为主,度假为辅。</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李家园别墅</u></i></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鼓浪屿的夜晚</u></i></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最美转角</u></i></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月光岩</u></i></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汇丰银行旧址</u></i></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八卦楼</u></i></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毓园--林巧稚</u></i></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皓月园</u></i></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鼓浪屿海滨</u></i></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协和礼拜堂</u></i></p> <p class="ql-block"> 告别鼓浪屿,旅程基本结束了。赶上世预赛中国对日本的小组赛在厦门举行,一票难求,十几天前尝试着网上购票,居然买到了一张。现场看国家队比赛的机会一生也不多,就去体验体验。因此在厦门又住了两个晚上,入住的翔鹭国际大酒店据说是亚洲最大的单体酒店。二十多年的老五星了,略显陈旧,中庭足有几千平米吧,很是壮观。</p><p class="ql-block"> 飞抵厦门机场的客机会从酒店上方低空掠过,没多久就有一架,也算是一景。在外面能听到轰鸣声,房间里一点也听不到,隔音相当好。酒店对面的万达,朝天宫是拍摄人机合影的好地方。白天还抽空去看了看五缘湾的帆船,球场上中国队难得进了日本队一个球,旅程圆满结束。多希望能和老母亲再出行几次,多拍些照片,明年继续。</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翔鹭国际大酒店</u></i></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五缘湾帆船</u></i></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朝天宫</u></i></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u>中国队加油</u></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