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论语》的第二句话:</p><p class="ql-block">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意思是:</p><p class="ql-block">有子(孔子的学生)说:“一个人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却喜欢触犯在上位的人,这种人是很少见的;不喜欢犯上却喜欢作乱,这种人是不会有的。君子行事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产生了。孝悌就是仁道的根本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里所提的孝悌是仁的根本,对于我们理解孔子以仁为核心的哲学、伦理思想非常重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孝悌与社会的安定有直接关系。孔子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的全部思想主张都是由此出发的,他认为,人有了孝悌之心,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之事。</p><p class="ql-block">社会的安定从每一个家庭的稳定和睦说起,治国先齐家,齐家先修身,修身先正心,所以,做人,先修每个人的“仁心”始终是第一位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何为“仁”?左边一个单人旁,右边一个二,二人为“仁”,告诉我们在做任何事时,眼里心里要有自己,还要有对方,少了哪个都不行,只有对方会吃亏,会跪舔,只有自己会自私。</p><p class="ql-block">所以,我们在教育孩子时,首先要从对父母长辈的敬畏之心教起。在这里,心里眼里都要先有父母长辈,因为,没有他们就没有自己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没发现?现时的大部分家庭模式是,一家人围着孩子转,一切以孩子为主,简单的吃饭这块,就是先紧着孩子,单从这么一件小事上,都能引发孩子长大后的诸多问题。</p><p class="ql-block">如果孩子从小就没有孝悌之心,那他长大后的思维就只有利我,凡事不利己就各种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反之,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把父母放在心里,最爱双亲,那么他做任何事就先想着父母,不舍得让父母伤心,就会去约束自己的行为,是不是?</p><p class="ql-block">当然,现实生活中也确实有很不堪的父母,那该怎么办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来看看西汉名将霍去病。</p><p class="ql-block">霍去病的父亲霍仲孺在年轻时是平阳县的一名县吏,在平阳侯府工作时与婢女卫少儿发生了关系,生下了霍去病。</p><p class="ql-block">然而,霍仲孺在完成差事后回家娶妻生子,从此与卫少儿母子断绝了联系。多年来,他从未想过寻找卫少儿母子,直到霍去病22岁时才第一次见到父亲。</p><p class="ql-block">霍去病不仅与父亲相认,还为他置办了田宅和奴婢,并且将父亲的另一个儿子霍光接到长安培养。</p><p class="ql-block">霍去病在功成名就后,对待父亲的态度非常宽容和尊重。</p><p class="ql-block">这种行为体现了霍去病对父亲的孝顺和对家庭的责任感。</p><p class="ql-block">这就是大将风范,虽然你未养育我,我却还要报答你的生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无独有偶,我亲姐姐的婆婆,现在是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太太,她在幼时是兄弟姐妹中最不受母亲待见的,各种虐待和欺负,以致于她早早嫁人,生养了七个子女。</p><p class="ql-block">然而,在她母亲年迈时,她却尽她一切力量去孝敬她,她的妈妈也曾问过她“你不恨我吗?”,她说:“我感谢你把生我下来,没把我扔火里烧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今社会,年轻人都崇尚自由,主张人格独立,这与孝敬父母本质上不应该有冲突,孝悌也并非道德绑架,身为父母,我们也并不是说要求将来孩子回报多少给自己。</p><p class="ql-block">只是,家是一个人永远的根,家里的人也应该时刻牵着他的心,有了这个根,他无论走多远,他的内心才能坚定,做事才能踏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是有句话吗?</p><p class="ql-block">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p><p class="ql-block">作为承接上一代,带领下一代的中年人,我们真的要担好这个重任,把孝悌文化传给下一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现在的孩子们学业竞争大,父母几乎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精力都用在了对孩子学习的培养上,其实很不好。</p><p class="ql-block">就说前段时间去瑞士旅行的沙白,我无意评价人家,也不想说别人的因果,只是觉得那么一个高知、聪明、做自己的女孩,真的很可惜。</p><p class="ql-block">她读了那么多的书,了解了那么多国家的文化,应该没读过《论语》,即便读了也可能是一知半解,不然不应该有跟母亲那么深的结。</p><p class="ql-block">当然,她在视频中也提到过,在与母亲的关系中,自己也有错,只是她少了跟母亲的一句话,她说她度过了极好的一生,死而无憾,那么,是不是应该感谢母亲,把她带到这世上来呢?她那么优秀,难道没有遗传母亲的优秀基因吗?</p><p class="ql-block">那样也就不用,在临死前还要借助心理咨询师来解此结。</p><p class="ql-block">如果她读了《论语》,明白这个道理,那该多好。</p><p class="ql-block">当然,她母亲也欠她一个道歉,可是,如果读完读懂《论语》,还会纠结对错吗?你只做好你为人子女该做的,不好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是啊!未知他人苦,莫劝他人善。我只是觉得有点遗憾,有点可惜,仅此而已。</p><p class="ql-block">看别人的故事,想自己的人生。</p><p class="ql-block">带着孩子,《论语》读起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写在最后:</p><p class="ql-block">《论语》真的是越读越香了,是啊,看了你会说,谁不知道要教孩子孝顺父母呢?但是,怎么教呢?</p><p class="ql-block">关于教育,孔子还讲了很多很多,后期还会继续分享,但是,</p><p class="ql-block">最好的教育是言传身教,最好的教育场所是家里,家里最好的地方是餐桌。</p><p class="ql-block">个体不同,家庭结构不同,所以,不要习惯拿来主义,一万个孩子就有一万种教育方式,只要大方向对了,剩下的就要家长自己琢磨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论语》的香味才刚尝到一点,我和孩子们都爱上了,你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