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遗随笔】“北京中轴线

孙建平游记

“北京中轴线”是中国现存最为完整的传统都城中轴线建筑群,由古代皇家宫苑建筑、古代礼仪祭祀建筑、古代城市管理设施、居中道路遗存,与现代公共建筑和公共空间共同构成的井然有序、气势恢宏的城市建筑群。 2024年7月27日,“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9项。 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于1951年4月在《新观察》上发表《北京——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一文,他曾如此形容北京中轴线:“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因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前后起伏左右对称的体形或空间的分配都是以这中轴为依据的。气魄之雄伟就在这个南北延伸、一贯到底的规模……有这样气魄的建筑总布局,以这样规模来处理空间,世界上就没有第二个。”北京中轴线是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与和平性的有力见证。据《周礼·考工记·匠人》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元大都的选址、格局、城市形态和设计体现了《周礼·考工记》所记载的理想都城范式,展现了中国城市规划传统,也见证著北京城市的发展演变。北京中轴线包含15处遗产构成要素,涵盖古代皇家宫苑建筑(景山、故宫、端门)、古代皇家祭祀建筑(太庙、社稷坛、天坛、先农坛,分列中轴线东西两侧)、古代城市管理设施(钟鼓楼、正阳门、永定门)、国家礼仪和公共建筑(天安门、外金水桥、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居中道路遗存(万宁桥、中轴线南端道路遗存)5种不同类型的历史遗存。遗产区面积589公顷,缓冲区面积4,542公顷。 <p class="ql-block">北京中轴线7.8公里,纵贯北京老城,始建于13世纪,形成于16世纪,此后不断完善,并在20世纪实现了公众化转变,已经700多岁啦!北京中轴线北端为钟鼓楼,向南经过万宁桥、景山、故宫、端门、天安门、外金水桥、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正阳门、中轴线南段道路遗存,至南端永定门,太庙和社稷坛、天坛和先农坛东西对称布局于两侧。</p> 北京城中轴线的最北端,屹立著古老的钟鼓楼。鼓楼在前,红墙黄瓦。钟楼在后,灰墙绿瓦。鼓楼胖,钟楼瘦。尽管它们现在已经不再鸣响晨钟暮鼓了,但它们映入有心人的眼中时,依旧巍然地意味著悠悠流逝的时间。”这是作家刘心武在小说《钟鼓楼》中对北京中轴线上这两处地标建筑的生动描述。钟鼓楼坐落在北京中轴线北端,是钟楼和鼓楼的合称。鼓楼、钟楼南北纵置,两座建筑之间由长方形广场连接。鼓楼初名齐政楼,是用于计时、报时的“更鼓谯楼”,取自《尚书·舜典》“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日、月、金、木、水、火、土星)之意。钟楼报时俗称“紧十八,慢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八”,快慢相间,反复两次,共计108下。古人认为108是圆满的数字,用108声代表一年。一年有12个月,24节气,72候(古人把五天称为一候,六候为一月,一年七十二候),这些数字相加正好也是108。“暮鼓晨钟”,宣示著一个国家的作息时间和井然秩序,体现了人与自然规律的顺应和尊重,是“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 北京钟楼位于北京中轴线北端,是北京老城内城市肆区域的标志建筑。鼓楼、钟楼南北纵置,两座建筑之间由一长方形广场连接。明清时期,钟鼓楼承担着城市计时与报时功能,为重要的城市管理设施,见证了中国古代钟、鼓报时的传统生活方式。而且走进钟鼓楼,还可以登高望远,眺望北京城的景色。 北京钟楼通高47.9米,重檐歇山顶,上覆黑琉璃瓦,绿琉璃剪边,风格素洁,是一座全砖石结构的大型单体古代建筑。 ‍‍‍‍北京鼓楼坐北朝南,为三重檐歇山顶砖木结构的大型单体古代建筑,通高46.7米。楼身坐落在4米高的砖石台基之上,台基边沿围以1.5米高的矮墙。鼓楼分上下两层,下层底座面宽48.9米,进深29.3米,为朱色刷饰的砖石城台;二层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外绕以围廊,出檐深远,翼角下使用擎檐柱支撑,整体形象稳重敦厚。红墙灰瓦,与灰墙黑瓦的钟楼形成了鲜明的色彩反衬。鼓楼始建于元初,地处元大都的中心位置,旧名“齐政楼”,取金、木、水、火、土、日、月七政之意。元初兴建的鼓楼不久被大火焚毁。明成祖朱棣营建北京时,在修建宫殿的同时重建了鼓楼。我们今天看到的鼓楼,乃是当年在元代鼓楼旧址上重建的。因明代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对北京城加以改造和扩建,城墙北面向南缩进,南面向南扩展,因此今天的钟鼓楼看起来居于城北的位置。‍‍‍‍鼓楼的功用在于击鼓定更,它的神经中枢是“铜刻漏”,北京鼓楼的“铜刻漏”是唯一既能计时,又能报时的刻漏。有资料记载,日误差仅在20秒左右,领先于世界同期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计时器的精准度。漏壶前立一铙神,张臂执铙作欲击状。待至壶水一尽,双铙立时击响,不爽毫厘。其后,同时击响的二十五面更鼓则总汇成惊天动地的巨大鼓声。 北京钟鼓楼作为元、明、清三朝古都的报时中心,击鼓撞钟极有规律。据资料记载,清乾隆时期将报时方法改为只在夜里报两次更,每晚定更(即一更,19点-21点)和亮更(即五更,3点-5点),钟鼓楼举灯为号,俗称“对灯儿”,先击鼓后撞钟,谓之“暮鼓晨钟”。每晚定更,钟声响城门关,交通断,叫“净街”。击鼓敲钟方法相同,俗称“紧十八,慢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八。快慢相间,通敲两遍。”如此两遍,共108下,代表一年,是一年的12个月、24节气、72侯几个数字相加之和。如今,钟鼓楼虽已不再“暮鼓晨钟”,但它作为时代的见证者,连接着现代文明与古老历史。钟鼓楼与周边形成的胡同、四合院居住区成为古都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京中轴线不仅统领著城市的发展格局,还体现了中华民族在文化地理、社会伦理的择“中”观念运用于都城营建的长期实践。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认可“北京中轴线”的完整性、真实性和保护管理状况,及其作为文化和政治中心对中国社会发挥持续的作用,认为“北京中轴线”代表了世界城市历史中的一种特有类型,其所体现的中国传统都城规划理论和“中”“和”哲学思想,为世界城市规划史作出重要贡献。中国历代都城建设以“中”“和”为基准,形成以中轴线为核心的城市规划布局。从隋唐长安到北宋汴梁、金中都、元大都、明清北京,都继承和发展了这一理念。这一理念不仅贯穿了几千年的城市发展史,还成为连接历代古城的文化纽带,使得每座历史城市之间能够跨越时空进行对话,共同构筑具有系统性的古都历史文化整体。 故宫(紫禁城)堪称“中轴线上的中轴线”,也是最有代表性的中华文化象征之一。其中,占据著中轴线最重要位置的外朝前三殿,以太和殿居首、中和殿与保和殿接连在后,三者均立在呈“工”字形的同一座平面的三层石台上。永乐年间,三座大殿的名称分别为“奉天”、“华盖”和“谨身”。明嘉靖年间更名为皇极殿、中极殿和建极殿。清顺治年间改称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并沿用至今。太和殿即民间所谓皇宫中的“金銮宝殿”,是紫禁城内体量最大、等级最高的建筑物。太和殿是明清两朝皇帝举行登基、大婚、命将出征以及节庆朝贺等盛大典礼的地方。屋脊两端安有高3.4米的大吻,簷角安放10个走兽。太和殿前有宽阔的月台,称丹陛。月台上陈设日晷、嘉量、铜龟、铜鹤、铜鼎,表示国家一统时间与空间之度量衡,象征著皇权的至高无上和国祚绵延永久。“太”是伟大的意思,“和”意为和谐,蕴含普天下和谐的深远宏旨。中和殿位于太和殿和保和殿之间,中和殿的“中和”二字取自《礼记·中庸》:“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道也。”“中和”意味著凡事要做到不偏不倚,恰如其分才能使各方关系得以和顺。中和殿留给后人的,不仅是建筑艺术、多元功能,更重要的是“中和”的智慧。保和殿是三大殿中唯一一座既是“殿”又曾是“宫”的宫殿。作为“殿”,发挥政治和行政功能;作为“宫”,具有皇帝居住和生活的功能。“保和”二字出自《易经》,意为“志不外驰,恬神守志”,意为保持心志纯一,共享天下万物和谐。保和殿还有举行殿试的功能,也就是举办国家考试的场所。三大殿名称中都包含了一个“和”字,三大殿区域还有协和门、熙和门,也以“和”字命名。而后三宫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三宫及其相关区域的总称,亦与“和”密切相关。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新”在中国文化中不仅意味著变化,更意味著在时代中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意义和价值。北京中轴线重要节点的平面布局以模数化的比例关系形成强烈的层次与韵律的表达,以居中和对称的布局方式与形制设计展现出严谨秩序中蕴藏的差异与变化,以对景和框景等中国传统景观设计手法塑造出不同区段错落有致的景观意趣,成为中华文明与时偕行、历久弥新的典型例证。梁思成在《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中写到:“谁能不感到,从天安门一步步走进去,就如同置身于一幅大‘手卷’里漫步;在时间持续的同时,空间也连续著‘流动’。那些殿堂、楼门、廊庑虽然制作方法千篇一律,然而每走几步,前瞻后顾,左睇右盼,那整个景色,轮廓、光影,却都在不断地改变著,一个接著一个新的画面出现在周围,千变万化。空间与时间、重复与变化的辩证统一在北京故宫中达到了最高的成就。” 明代北京中轴线与元大都中轴线重合,但在建设和布局上也有创新之处。首先,许多沿中轴线对称分布的建筑多使用左右、东西、文武等对称性很强的语词来命名。比如东直门和西直门,左安门和右安门,崇文门和宣武门等。其次,在“左祖右社”和中央衙署的安排上,明代将太庙和社稷坛置于皇城内、宫城前,紧靠中轴线。明代在皇城外修建广场和千步廊,按照东文西武的原则安排中央官署机构。再次,明嘉靖年间修筑外城,将外城城门永定门安排在内城中轴线向南的延长线上,此前业已存在的天坛与山川坛(后改称先农坛)则分布于东西两侧,不仅使中轴线得到延长,而且使“左右对称、中轴突出”的格局进一步彰显。清代在景山的原明代山殿基址上兴建绮望楼,创造性地将至圣先师孔子置于中轴线上,更加突出中轴线地位,丰富了中轴线的文化内涵。1925年,故宫博物院的成立标志著北京中轴线开始公众化。从此,北京中轴线上的宫苑建筑和祭祀建筑,逐渐转变为面向公众开放的博物馆或公园。 天坛位于北京老城外城东南部、正阳门外东侧,与先农坛呈东西对称,突显出中国传统都城规划对礼仪的尊重与强调。天坛作为世界上现存最大的古代祭天建筑群,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场所。天坛由内坛和外坛两部分组成,内坛是祭天礼仪的核心空间,内坛分为南北两部。北为“祈谷坛”,用于孟春祈祷丰年,中心建筑是祈年殿。南为“圜丘坛”,专门用于“冬至”祭天,中心建筑是一巨大的圆形石台,名“圜丘”。“礼莫重于祭,祭莫大于天”,天坛供奉昊天上帝,以及与天有关的日、月、星辰和云、雨、风、雷诸神,承载著明清两代国家祭天礼仪与文化传统。 永定门是北京中轴线南端点的标识,是中轴线的起点,曾为北京老城外城正南门,这座城门见证了明清两朝的皇家礼仪和皇家防御体系。 正阳门位于天安门广场南端,由纵置的城楼与箭楼两座高大建筑构成,城楼居北,箭楼居南。作为明清两代北京内城正南门,正阳门是北京老城中规模最大、形制等级最高的城门建筑,见证了中国传统城市管理方式。幸运的还可以登高眺望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和北京中轴线南段的壮美风景。 大栅栏和前门大街是北京著名的商业街,这里店铺林立,古色古香,老字号更是数不胜数。 新中国成立后,延续了北京中轴线居中、对称的布局原则,改建并形成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人民大会堂、中国国家博物馆共同构成的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其建筑与景观展现出中国20世纪中叶对民族风格城市规划和公共建筑发展的探索与创新,并成为国家活动和人民文化活动、大型庆典活动的举办地,成为国家礼仪文化传承的见证。之后在北京中轴线南北延长线上建设鸟巢、水立方、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国家会议中心、大兴机场等大型建筑,体现既延续北京中轴线作为都城规划设计基准线的历史传统,又根据北京的自然和人文社会环境变化而增加新的内容,赋予新的内涵,从而直到今天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中轴线所承载的是一个古今交融的大国首都的历史,是5,000年中华文明延绵不绝的历史文脉。这条绵亘了七百年的北京中轴线一直在生长。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来自江西萍乡</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