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去年11月18号我跟济南户外老李哥他们溜腿长清区西野老村,才知道村西山上不仅有块“夜猫子石”,还有座天然“迎仙洞”,一直想去看看,可是公交车极不方便又没有向导,让我无能为力,只能盼着有户外群去探险。说来也巧,伴君行群里发帖周日要自驾游来这里爬山,可把我高兴坏了,于是立刻报名,约好今早八点在南苑小区集合,一起从西野老去灵岩寺一线天。</p> <p class="ql-block"> 羊角石在西野老村山南,夜猫子石在村山北,两座奇石相距不近,而且还不是一条线路,所以今天只能爬羊角石和迎仙洞。</p> <p class="ql-block"> 都说喜鹊是很聪明的鸟,今天一看果然名不虚传。瞧它们安家落户在柿子树上可谓衣食无忧,满树的“小灯笼”挂满枝头,即使大雪封山,北风凛冽又有何惧哉?</p> <p class="ql-block"> 群主好运来和大帅哥是一对恩爱夫妻,而且志同道合,酷爱户外爬山,真是夫唱妇随,第一次参加群活动便为他们的真情感动。</p> <p class="ql-block"> 据说大帅哥实际是群管,操心群里爬山所有事宜,如今也是“挟天子以令诸侯”。😂😂😂</p> <p class="ql-block"> 羊角石的确像山羊的两只角,左右对称还微微向两侧外张,只是南边比北边略高而已,但不影响它的神似。不过羊角石是村里祖辈代代相传的俗称,而现在人却说这是一对“龙角”。难道不是吗?你看整座大山环绕犹如一条长龙,探出的龙头位置不是龙角又是啥呢?</p> <p class="ql-block"> 两块巨石犹如两扇石门,每块高也得十几米,想上去、下来并不是件容易事。六十多岁“胆大包天”的春和景明大姐昨天刚爬完小泰山又不辞辛苦和我们一起玩,居然徒手攀岩上来,看来不仅身体好,还非常敏捷,让年轻人都刮目相看。</p> <p class="ql-block"> 好久没和满大哥一起爬山,这不又偶遇了。如今65岁的他依然天天锻炼身体,不愧为运动达人。</p> <p class="ql-block"> 如果不是大帅哥带路,我们还真错过“迎仙洞”。在半山腰山沟有块石头画有红色箭头指示左拐,我们都没在意,原来真是大帅哥所言这个洞口很不起眼,非常隐蔽,他找了三年打听很多村里老人才找到的。</p> <p class="ql-block"> 步入迎仙洞,顿时一股热气扑面而来,难怪洞口上方有很多水滴呢,看来这是热气遇冷空气后凝聚形成的。洞口相对宽阔些,内深几米后开始变窄,走到二十来米时就像一道大门,窄到二十来公分,刚容一个人爬进去。继续前行,又恢复原样,整个洞上窄下宽,就像个“人”字形,<span style="font-size:18px;">山洞大约长75米,</span>直到最后几米空间变大,就像一间天然密室,看来真是个修行好地方。难怪说西晋张忠在此修行多年。据清康熙《灵岩志》记载,野老村“乃晋张忠隐居处也”。张忠,字巨和,中山人(今河北正定一带),是西晋末年非常有名的道士,为避永嘉之乱曾隐于泰山北岩,即今野老村。前秦苻坚成就霸业后,听说张忠德才兼备,恳请他出山,但被张忠婉言谢绝。</p> <p class="ql-block"> 洞内两侧都是钟乳石,原来在石灰岩中,含有二氧化碳的水,渗入石灰岩隙缝中,与碳酸钙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碳酸氢钙,溶有碳酸氢钙的水从洞顶上滴下来时,分解反应生成碳酸钙、二氧化碳 、水。被溶解的碳酸氢钙又变成固体(称为固化)。由上而下逐渐增长而成的,才称为“钟乳石”。钟乳石形成需要几万年或者几十万年的时间。</p> <p class="ql-block"> 迎仙洞又叫“瘾仙洞” ,山洞尽头“密室”高、宽约不到三米,人可以攀登石壁留念。</p> <p class="ql-block"> 出来迎仙洞沿着山沟爬到顶居然是灵岩寺下山路。翻过北边山包顺着山顶东行到头就是五老峰,那天跟着鸥姐刚去了。</p> <p class="ql-block"> 一路拔高几十米后空中草原有块奇石,越看越像只“狮子狗”,尤其“嘴巴里”放的那块“舌头”,更是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这块“狮子狗”不下一百多斤重,没人能搬走它才能留到现在。</p> <p class="ql-block"> 上次以为是“三媳妇山”的秀峰竟然也叫“小刀山”。和三年前跟加油哥从麻衣洞打卡那座“小刀山”重名。不过感觉比那座还要秀气几分,只不过今天无缘攀登,期待下次。</p> <p class="ql-block">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嘹亮……”一面五星红旗让我们心潮澎湃,勇当旗手成为我们最爱。</p> <p class="ql-block"> 我们再翻过这座山就到灵岩寺一线天景区,午饭就在那里解决。</p> <p class="ql-block"> 灵岩寺三面环山,东边山体奇峰林立,峰顶最宽地方只有两米半多,一块平地成为驴友餐桌。大家纷纷拿出最好吃的美食摆起“百家宴”。喜欢喝酒的还推杯换盏小酌几口解乏。以前来过灵岩寺几次,看到东边山峰蜿蜒起伏,很有气势,却从未走过这里,今天也终于见到“庐山真面目”。</p> <p class="ql-block"> 从山顶下来居然是“一线天”东边,从1990年毕业实习第一次来灵岩寺一线天后每次都要这样留念一次,至今已有五次,我也从二十岁风华正茂小伙变成年过半百之人。今天还是二十四节气的小寒,再过几天就是春节,可叹时间真是一把杀猪刀,简直太快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白云洞据说是观音菩萨当年道场,只是后来去的普陀山。这是在崖壁下一个天然石洞,洞口有一间屋那么大,石壁刻有不少碑文,也来不及细看。</p> <p class="ql-block"> 步入观音洞右转是一条深四十来米非常狭长山洞,刚容瘦人打着手电猫着腰,低着头侧着身进去。稍微胖一点人就会被卡住只好返回,崖壁也被游客打磨的光滑发亮。</p> <p class="ql-block"> 灵岩寺山体一周都是几十米悬崖峭壁,自然少不了文人墨客题字,“壁立万仞”形容山峰或墙壁的险峻高耸。“日观近可攀”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送范山人归泰山》一诗:鲁客抱白鹤,别余往泰山。初行若片云,杳在青崖间。高高至天门,日观近可攀。云山望不及,此去何时还。”这段诗不仅描绘了泰山的壮丽景色,还通过范山人的行程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送别之情和对泰山的赞美。</p> <p class="ql-block"> 因卓锡泉、双鹤泉、白鹤泉相邻很近而得名“五步三泉” 。相传在北魏孝明帝正光初年,法定禅师由白虎驮经、青蛇引路来到灵岩。当他看到地面枯涸无水时,一位樵夫指点他说双鹤鸣处有泉。他顺着樵夫所指的方向走去,果然在两白鹤飞起的地方发现了两泉。随后,法顶禅师将锡杖插于地上休息,锡杖所插之处又涌出一泉,这就是“卓锡泉”。三泉长年水不竭,泉水清澈甘甜注入池中,犹如明镜一般,于是晚上就有了“镜池晓月”奇景。白天辟支塔倒映在水中,可以拍成“双塔”。</p> <p class="ql-block"> 辟支塔位于千佛殿西北,是灵岩寺标志性建筑,始建于宋淳化五年间(994)塔高 51米,为8角9层12檐楼阁式砖塔。塔基石筑八角,八面浮雕,镌刻古印度孔雀工朝阿育王皈依佛门等故事。塔身青砖砌就,四向辟门,各层施腰檐。塔身上置铁质塔刹,自宝盖下垂八根铁链,由八尊铁质金刚承接。整体造型优美,比例适度,做工精湛。</p> <p class="ql-block"> 远看朗公寨有块石头,就像一位高僧披着袈裟,手持禅杖背着行囊在此盼望张忠回来,这就是朗公石。</p> <p class="ql-block"> 可公床<span style="font-size:18px;">位于白云洞上,是明代灵岩寺僧可公常坐禅的石床。洞内有清乾隆皇帝亲笔御碑文,展现了历史人物对可公的敬仰</span>。</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一行九人从灵岩寺又爬上一线天,吃饭的十位驴友就在这等着我们呢。下了一线天就是华岩寺村,据说先有华岩寺后有灵岩寺。今天从羊角石打卡迎仙洞又去灵岩寺,走了一条从没走过的路线,填补我多年空白,真是不虚此行。</p> <p class="ql-block"> 作者宋斌,笔名知秋,出生于1970年9月,祖籍章丘区绣惠街道东北隅村。爱好户外爬山、写作,是济南市作协会员,铁路货车检修工程师,美篇生活领域优质作者,齐鲁壹点情报员,微头条首发创作者。从2016年开始写美篇1281篇,加精785篇。在章丘人论坛发帖加精122篇。被推送《章丘往事》43篇。齐鲁壹点发布文章681篇,今日头条发布751篇文章。2018年写的《再看四关四隅》两篇文章载入《2018年章丘大记事3》。《金章丘古城一—绣惠镇的前世今生》发表在《海右文学》2022年第6期上 。发表在齐鲁壹点文章《小时候打过的刀》阅读量达到50万,《我的小姑奶奶》达到47万,《母亲学车的故事》达到30万。2023年6月《又是一年父亲节》达到108万阅读量,并获得6月份优秀个人壹点号及奖励。自2023年11月开始连续12个月获得《美篇精选创作者》荣誉证书,2024年1月获得齐鲁晚报.齐鲁壹点《2023年度影响力创作个人》荣誉证书,8、9月连续两次获得优秀个人壹点号及奖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