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中篇我们离开费城,下篇来到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div>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简称为华盛顿,美利坚合众国的首都。位于马里兰州和弗吉尼亚州之间的波托马克河与阿纳卡斯蒂亚河汇流处。 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所在地原是一片灌木丛生之地,只有一些村舍散落其间。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选定此地作为首都后,为了纪念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将该地命名为哥伦布。新都尚未建成,华盛顿便于1799年去世。联邦政府及国会为了纪念他,在1800年建成时把新都命名为华盛顿。 刚建国的时候,美国首都位于费城。新的 美国 政府在1783年刚刚结束与 英国 的独立战争。 英国 正对这个新生政权采取世界范围全面广泛的经济贸易制裁。 美国 国内百废待兴,战争的创伤比比皆是。根本没有人想要迁都到其它城市。真正迁都的原因起源于大陆军队的一场兵变。在1783年的6月20日,大约400名士兵围住议会大楼,要求政府付给他们打仗的费用。当时,联邦政府没有对军队的直接管理权,只好请宾州的议会派民兵来保护联邦议会。而宾州议会和民兵因为同情闹事的士兵或认为民兵不能对付军队士兵而拒绝了联邦议会的请求。联邦议会 和政 府只好离开 费城 ,躲到新泽西的普林斯顿,后来最后到 纽约 安家。所以 纽约 城在1785年到1787年是 美国 的临时首都。当时的大陆军指挥官 乔治 华盛顿 在1783年6月24日得知了兵变的消息,他马上派出部队赶到 费城 ,平息了兵变。痛定思痛,亡羊补牢,联邦议会 和政 府1790年决定要成立联邦首都以确保自身的安全和独立性。 <div>美国决定要建立全新的首都。建在哪里呢? 美国 是一个联邦国家,当时十三个州从北到南差别很大。当时南北双方都不接受首都位于对方州内,经过一番考察和美国南北方的激烈博弈,总统华盛顿选中了美国南北方交界的波多马克河畔一个大约100平方英里的区域为新首都的选址。所以哥伦比亚成为不属于各州并与各州平级的联邦直辖地,故名“哥伦比亚特区”。<br></div>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在行政上由联邦政府直辖,不属于任何一个州。其所辖的市县包括马里兰州的2个县、弗吉尼亚州的4个县及费尔法克斯、福尔斯彻奇、亚历山德里亚等3个城镇。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的最高权力机构为美国国会,通过华盛顿市政府实施管理。 乔治·华盛顿1732年生于美国弗吉尼亚的威克弗尔德庄园。1774年他被选为弗吉尼亚的一位代表去参加第一届大陆会议,1775年6月的第二届大陆会议(他是一位代表)却一致推选他来统率大陆部队。在整个战争期间,他忠诚效劳,分文不取,廉洁奉公,堪称楷模,是一位成功的军事领袖。华盛顿率领他的大陆军团,所向披靡,攻无不克,并最终赢得美国独立。华盛顿是立宪会议主席,他的思想对美国宪法的形成起重要的作用。华盛顿是美国第一任总统,他是一位坚定的领袖,他保持了国家的统一,但是却无永远把持政权的野心,既不想做国王,又不想当独裁者,他开创了主动让权的先例。1799年12月在弗吉尼亚的温恩山,他在家中病逝。 <div>华盛顿纪念碑在100米宽几百米长的反省池中倒影和巨碑笔直相连。<br></div>华盛顿逝世几十年之后,美国人民日益认识到华盛顿的历史贡献。美国国会于1833年通过建造华盛顿纪念碑的议案,美国在首都成立了“国家纪念碑筹建协会”,规定美国民众每人捐款的上限为1美元,集体建造大型国家纪念碑。工程于1848年动工,期间因资金缺乏和南北战争停工20多年,1876年重新复工,整个工程于1884年12月竣工。华盛顿纪念碑这座仿埃及风格的方尖碑,是全球最高的石制建筑。东面是国会大厦,西部是林肯纪念堂,北面是白宫,南面是杰佛逊纪念馆。 华盛顿纪念碑碑高169米,呈正方形、底部宽22.4米、底部环绕着50面旗帜,象征全美的50个州。石碑内部中空,897级阶梯从底层盘旋而上直至碑顶,乘坐电梯70秒可达顶层观景台。登顶后通过小窗可以眺望 华盛顿 全城、 弗吉尼亚州 、 马里兰州 和波托马克河。因纪念碑是分两次建造完工的,可以明显看出石料的两种不同颜色。美国政府于1899年宣布:华盛顿特区任何建筑物的高度都不可以超过华盛顿纪念碑! 华盛顿纪念碑是一座石质的方尖碑,高高的正方体碑柱顶端,为四面三角形的尖顶,锐气逼人。华盛顿纪念碑内部中空,其内壁上嵌有各个国家、美国各州市、各大团体及名人所赠的石碑193块,其中包括清朝宁波府所赠的文言文石碑。整个碑身上没有一个字母,仿佛在告诉人们,华盛顿一生的伟业是难以用文字来表达的。 国会山也就是通常说的国会大厦,指作为美国国会办公机构的国会建筑,美国国会是美国联邦政府的立法机构。它坐落在华盛顿特区海拔25米的全城最高点而得名国会山,是一座带有罗马风格的建筑,是美国三权分立的立法机构—美国众参两院的办公楼,更彰显了美利坚合众国“合众为一”的立国之本。 国会大厦是一幢全长233米的3层建筑,中央圆形大厅是华盛顿市的几何中心,内高53米,大厅直径30余米,圆顶之上立有一尊6米高的自由女神青铜雕像。墙上有8副巨大油画,记载了美国8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圆顶内部是一个可容纳二三千人的金碧辉煌的大厅。大厅顶部是双层穹顶,及象征美国精神的自由女神。大圆顶两侧的南北翼楼,分别为众议院和参议院办公地。众议院的会议厅就是 美国 总统宣读年度国情咨文的地方。从国会大厦还可以通过走廊进入国会图书馆参观。国会大厦外墙全部使用白色大理石,通体洁白,给人们一种神圣、纯洁的感受,它仿照 巴黎 万神庙,极力表现雄伟,强调纪念性,是古典复兴风格建筑的代表作。美国人把它当作是民有、民治、民享政权的最高象征。国会大厦东面的大草坪是历届总统举行就职典礼的地方。 国会大厦1793年9月18日由华盛顿总统亲自奠基,1800年投入使用。1814年第二次美英战争期间被英国人焚烧,部分建筑被毁。后来增建了参众两院会议室、圆形屋顶和圆形大厅,并多次改建和扩建。<br>国会大厦是美国国会的办公大楼,议员们围绕国事在这里讨论、激辩、通过议案,总统在这里宣誓就职,每年国庆日在这里举行盛大的音乐会。这里也是为民众提供的议政参观场所,美国国民可以旁听两院议事,国内外游客可以到大厦里面参观。 国会大厦前的尤里西斯·格兰特将军纪念碑,尤里西斯·辛普森·格兰特1822年4月27日—1885年7月23日,美国军事家、陆军上将、第18任美国总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从西点军校毕业的总统,在美国南北战争后期任联邦军总司令,屡建奇功。格兰特在卸职后漫游世界各地,先后到欧洲、非洲和亚洲各国游览,游遍了英国、比利时、德国、瑞士、意大利、丹麦、法国、埃及、巴勒斯坦、挪威、俄罗斯、印度、泰国、日本和中国,1879年在天津与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交了朋友。他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远涉重洋旅游世界的卸职总统。<br><br> 国会图书馆是美国的四个官方国家图书馆之一,馆藏3000万种书籍,涵盖了470种语言,超过5800万份手稿,是美国最大的稀有书籍珍藏地点,当中包括了《古登堡圣经》、超过一百万份美国政府刊物、一百万份跨越三个世纪的来自世界各地的报纸、3万3千份报刊的合订本、50万个微缩胶片卷轴、6000本漫画书。它的馆藏量是全球最大,保存了很多法律文献、电影、480万张地图、270万首音乐。整个国会图书馆由托马斯·杰斐逊大楼、约翰·亚当斯大楼、詹姆斯·麦迪逊大楼三座建筑组成,三个建筑分别在国会大楼的东面和南面。 <div>白宫的正面。<br></div>白宫是一幢白色的新古典风格砂岩建筑物,位于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西北宾夕法尼亚大道1600号,是美国总统的官邸和办公室,是美国最高行政机关。<div>白宫共占地7.3万多平方米,分为主楼和东西配楼,主楼中有图书馆、地图室、金、银、瓷器陈列室,里面收藏各国礼品。西楼是办公区域,包括总统的椭圆形办公室,楼外可以看到玫瑰花园和白宫南草坪。<br></div> 白宫的背面。<br>白宫的基址是美国开国元勋、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选定的,华盛顿对未来的美国总统官邸就早有定见:它决不能是一座宫殿,决不能豪华,因为在这里工作的主人是国家仆人。他提出了建造总统官邸的三点要求:宽敞、坚固、典雅,给人一种超越时代的感觉。白宫始建于1792年,1800年基本完工。由于华盛顿1799年12月在弗吉尼亚的温恩山,他在家中病逝,第一位入住白宫的总统并不是第一任总统华盛顿,而是第二任总统约翰·亚当斯,从此,美国历届总统均以白宫为官邸,使白宫成了美国政府的代名词。 20世纪之前,白宫是完全向公众开放的,这是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民主思想的具体体现。第四任总统詹姆斯·麦迪逊和夫人多莉沿用了杰斐逊的做法。1812年英美两国爆发战争,英军进入华盛顿,纵火焚烧了白宫,大火将官邸的墙壁熏得黝黑,战争之后,麦迪逊请来当年的设计者赫本,重修白宫。为掩盖被大火烧过的痕迹,赫本用白色油漆将官邸粉饰一新。后来再次重修总统府时,人们干脆用白色的大理石来装饰它,使它成了真正的"白宫"。1901年,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决定用"WHITE HOUSE"(白宫)一词正式命名这座建筑。 反战老太太,她反对美国在世界各地发动战争,在白宫前抗议,在此坚持了好几年。 林肯纪念堂坐落在华盛顿的国家大草坪西端,是一座仿古希腊帕特农神庙式的古典建筑。 林肯纪念堂是为了纪念解放黑奴运动和维护美国统一的林肯总统而修建的,纪念堂始建于1914年,历时九年,于1922年完成。1922年5月30日,也是 林肯 遇刺49年后,纪念堂正式建成开放。林肯纪念堂东西长118英尺,南北宽188英尺,高80英尺,36根古朴的白色大理石圆柱支撑着纪念堂,象征林肯任总统时所拥有的36个州。每个廊柱的横楣上分别刻有这些州的名字。纪念堂顶部护墙上有48朵下垂的花饰,代表纪念堂落成时 美国 的48个州。廊柱上端护栏上刻着48个州的名字。 纪念堂正中是一座高19英尺的林肯坐像,雕像由大理石制成,他双手安放在座椅扶手两侧,两眼目视前方,神情肃穆,凝神思考。背后的石壁上刻着五行大字:“在这座殿堂内,正如在人民的心中,为了人民,他拯救了联邦。对于亚伯拉罕·林肯的纪念永远长存。”<div>亚伯拉罕· 林肯 (1809年2月12日-1865年4月15日), 共和 党人, 美国 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黑人奴隶制的废除者。第16任 美国 总统。林肯 任总统期间, 美国 爆发内战,史称南北战争, 林肯 坚决反对国家分裂。他废除了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度,颁布了《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林肯 击败了南方分离势力,维护了美利坚联邦及其领土上不分人种、人人生而平等的权利。<br></div> <br>1860年11月, 林肯 当选总统, 共和 党首次执政。 林肯 的当选对南方种植园主的利益构成严重威胁,南方种植园奴隶主为制造分裂,发动了叛变,南方11个州先后退出联邦,宣布成立“美利坚联盟国”,并制订了新的宪法,选举新总统。<br>1861年4月12日,南方同盟军炮轰位于 南卡罗来纳州 查尔斯顿 港的联邦军据点萨姆特要塞,揭开内战的序幕。15日, 林肯 下令征召志愿军为维护联邦统一而战,南北战争爆发。<br>南北战争打响后, 林肯 总统当机立断,不仅扩大了总统战争权力,而且还下令在部份地区中止公民人身保护令特权。<br>1863年1月1日正式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宣布即日起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解放的黑奴可以应召参加联邦军队。宣布黑奴获得自由,从根本上瓦解了南军的战斗力,也使北军得到兵源。内战期间,直接参战的黑人达到18.6万人,他们作战非常勇敢,平均每三个黑人中就有一人为解放事业献出了生命。《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这两个法令的颁布是 美国 南北战争的转折点,战场上的形势变得对北方越来越有利了。<br>1865年4月3日攻占了叛军首都 里士满 。4月9日,叛军总司令罗伯特·李率残部2.8万人在阿波马托克斯小村向格兰特投降。历时四年的南北战争以北方的胜利而告终。由于 林肯 在 美国 内战的卓越功绩,1864年11月8日他再次当选为 美国 总统。<br> 1865年4月14日晚10时15分,也就是在南方军队投降后第5天, 林肯 在 华盛顿 福特剧院总统包厢看戏时,同情南方的演员约翰·威尔克斯·布斯趁总统保镖离开之时用枪击中了 林肯 的头部。1865年4月15日上午7时,亚伯拉罕· 林肯 与世长辞,年仅56岁。5月4日, 林肯下葬于橡树岭公墓。 塑像的左首墙壁上镌刻着林肯在第二次就任总统时的演说辞。 南墙上的是《自由的新生──葛底斯堡演说》全文。 门外地上篆刻着马丁路德金纪念字样,当年的1963年8月28日黑人领袖就是在此发表“我有一个梦想”的著名演讲,盛况空前; 站在纪念堂门口一眼便望到对面的华盛顿纪念碑。<br> <div>美丽的潮汐湖畔,矗立着一座通体洁白,有着半圆形穹顶, 希腊 式长立柱的圆形亭式建筑,那就是杰弗逊纪念堂。是为纪念 美国 功勳卓着的第三任总统、独立宣言起草人托马斯• 杰弗逊而建。1938年在 罗斯 福主持下开工,至1943年落成。 这座纪念堂,按杰弗逊喜爱的 罗马 神殿式圆顶建筑风格设计,是一座高96英尺的白色 大理 石建筑。1943年4月13日是杰弗逊诞生200周年,杰弗逊纪念堂落成并向公众开放。</div> 托马斯·杰斐逊,美国开国元勋、一位智者哲人,他是弗吉尼亚州的第一任州长,美国第一任国务卿,美国第二任副总统,美国第三任总统。但是他在自撰的墓碑上只字不提这些职位,而是写下了“托马斯·杰斐逊 美国《独立宣言》和弗吉尼亚宗教自由法执笔人 弗吉尼亚大学之父 葬于此地”。纪念堂的门楣上的石雕,就是他参与起草《独立宣言》的历史场景。他是弗吉尼亚大学的创办者,博学睿智的学者,在哲学、法律、建筑、数学、考古、园艺、植物学等学科都有极高造诣。<div><br></div> 大厅中央耸立着高近6米的杰弗逊总统立身铜像。身后的石壁上,镌刻着杰弗逊生前的话:“我已经在上帝圣坛前发过誓,永远反对笼罩着人类心灵的任何形式的暴政。” 每年春季边上潮汐湖畔的樱花盛开,纪念堂配上淡雅的樱花和宁静的湖水,景色异常秀丽。 罗斯福是美国最伟大的总统之一,在1921年因患脊髓灰质炎下肢瘫痪,他带领美国群众渡过经济萧条,二次大战事件,一举迈入世界第一强国的地位,富兰克林· 德拉诺·罗斯福:美国31位、第32任总统,美国历史上唯一蝉联四届的总统。罗斯福在20世纪的经济大萧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大萧条时期推出新政以挽救经济,二战爆发后推出租借法案援助盟国,1942年对法西斯国家宣战。二战后期,罗斯福在塑造战后世界秩序发挥了关键作用,尤以雅尔塔会议及联合国的成立中表现明显。罗斯福政府重新定义了自由主义,并根据他的新政联盟重组了民主党。被学者评为是美国最伟大的三位总统之一,同华盛顿和林肯齐名。 罗斯福纪念公园位于杰佛逊纪念堂和林肯纪念堂之间,全称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纪念公园,坐落在首都华盛顿市区景色秀美的西波多玛克公园,罗斯福纪念馆由3万多块、共重达6千余吨的花岗岩堆起的石墙,如真人大小、栩栩如生的青铜雕像,是这个公园型设计方案的主体。用以纪念美国的第32任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及他任期中的事件。建成于1997年5月,工程整体耗资4800万美元。 罗斯福总统最重要的工作伙伴——罗斯福夫人依莲娜。去世时被视为“世界上最受尊敬的女人之一”和“几乎获得普遍尊重的对象”。 <div>罗斯福纪念馆全部建筑以石墙分隔成四个部分,以罗斯福总统在任的四个时期的时局作空间区分的依据,位于罗斯福家乡的新英格兰草原花岗石作为全区空间围塑的元素,简洁坚硬有力的质感,让人感受到罗斯福的魄力。</div> 第一区,给人立即的印象就是从岩石顶倾泻而下的水瀑,平顺有力,象征罗斯福就任时所表露的那种乐观主义与一股振奋人心的惊人活力 。 “乡村夫妇”。<br>进入第二区让游客很强烈感受到的就是图腾与雕像所呈现当时全球经济大恐慌所带来的失业、贫穷、社会无助与金融危机等种种亟待解决的问题,图中的雕像就是当时大片的失业人口与难民在领取食物排队的模样。 “等待面包的队伍” <br>在第二区,柱式的图腾与墙面的青石浮雕,一幕幕的纪录前人齐心为度过经济萧条,各行各业艰困打拼的百态。 由园道进入第三区的步道口,崩乱的花岩石零散置于两旁,有如被炸毁墙面乱石一样,象征二次大战带给人民的惨状 。<br>而罗斯福总统爱好和平,痛恶战争的疾呼演说,也深深地刻痕于此区的乱石与壁面上 。 四区─和平富足<br><br><h5>历经经济恐慌与二次大战的浩劫后,转之而来就是战后建设全面复苏,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以舒适的弧形广场空间作开放辽阔的效果,对角端景是动态有秩的水景衬以日本黑松,产生一种和谐太平的景致。</h5>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是美国联邦法院系统的最高审级和最高审判机关,是唯一由宪法规定的联邦法院。1790年根据《美利坚合众国宪法》成立,设于首都华盛顿。最初由首席法官1人和法官5人组成,1869年根据国会法令规定由首席法官1人和法官8人组成,9位大法官中,有1位是美国首席大法官,其产生过程与另外8位大法官一样。法官均由美国总统征得参议院同意后任命,只要忠于职守,可终身任职,非经国会弹劾不得免职。但年满70岁、任职满10年或年满65岁、任职满15年者,可自动提出退休,另外,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的薪水不能被裁减。 最高法院 “司法公正”雕塑。 最高法院大门上雕塑竟然有来自东方的孔夫子的形象。 最高法院 “正义之思” 雕像。 华盛顿国家广场,是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的一处开放型国家公园。该广场由数片绿地组成,一直从林肯纪念堂延伸到国会大厦,包括华盛顿纪念碑、国家历史博物馆、华盛顿联邦火车站、杰斐逊纪念馆、罗斯福纪念馆等著名建筑物。这里美国国家庆典和仪式的首选,同时也是美国历史上重大示威游行、民权演说的重要场地。<div><br></div> 美国国家历史博物馆于1964年对公众免费开放,是一座长方形的五层楼高白色大理石建筑,里面收藏了许多美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文物,如:杰弗逊起草的《独立宣言》用过的书桌、贝尔发明的世界上第一架电话机等,至20世纪90年代,这个馆的藏品已达1600万件。 国家艺术馆由美国国会创建于1937年,一开始是为了管理安德鲁·威廉·美隆和山缪·卡瑞斯两人捐献出的收藏(主要是意大利艺术)。1941年3月17日国家艺术馆的西栋建筑正式开放给民众参观,西栋建筑由建筑师约 翰·卢梭·派普所设计,东栋建筑由建筑师贝聿铭所设计,于1978年开放。<div><br></div> 美国财政部,成立于1789年。处理美国联邦的财政事务、征税、发行债券、偿付债务、监督通货发行,制定和建议有关经济、财政、税务及国库收入的政策,进行国际财务交易。<div>建筑物正门是首任财政部长亚历山大 .汉密尔顿 的塑像。<br></div> <div>参观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div>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成立于成立于1946年,1976年作为国家博物馆对公众开放。全世界首屈一指的有关飞行的专题博物馆。 <div>博物馆的24个展厅共有18000平方米的展览面积。各展厅陈列飞行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各类飞机、火箭、导弹、宇宙 飞船、及著名飞行员、宇航员用过的器物。除体积过于庞大的采用模型外,展品绝大多数都是珍贵的原物或备用的实物。<br></div>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主要收藏反映美国航空航天史的飞机、发动机、火箭、登月车及著名航空员与宇航员用过的器物。美国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友谊-7 ,飞近金星的水手-2 , 1969 年美国发射的阿波罗-11飞船登月舱和 3 名宇航员乘坐的哥伦比亚指令舱以及自月球带回的岩石标本,1976 年维京-1宇宙飞船拍摄的火星特写镜头。还展出了第一、第二两次世界大战中使用过的各种型号的军用战斗机、侦察机、轰炸机,以及民用航空飞机、直升飞机、小型私人飞机等等…… 里面很是壮观,一进门就有几大架模型飞机挂在顶部,令人吃惊! “莱特兄弟”展厅介绍了莱特兄弟的家庭、身世、以及发明研制飞机的整个过程,而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架摆在展厅中央的飞机老祖宗——“飞行者一号”。这架用木头做骨架,用帆布做机翼的飞机,看起来就象一个双层翅膀的大风筝。大风筝上装了简易的引擎和象单车链条一样的传动齿轮,以及为操控方向而设置的前舵和尾舵。<div>莱特兄弟并不是学历高深的科学家,在发明飞机前,他们只不过是二个自行车修理工,他们不一定能说得清多么高深的流体力学原理,但是他们就是凭着来自风筝的启发、大胆的想象力和反复实践探索,创造了奇迹。1903年12月17日上午10点30分,莱特兄弟驾驶“飞行者一号”首次试飞 成功 。当天,弟弟奥维尔操纵飞机,飞机顶着强风滑行13米后终于脱离地面飞向空中,并在飞行12秒、约36米之后安全着陆。虽然只短短飞行了12秒,却意味着从风筝到飞机质的飞跃,拉开了人类航空史的序幕。<br></div> 19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飞机从木质变为金属制,是 美国 航空史上最激动人心的时代。 喷气机的鼻祖,贝尔XP-59A。 有人机飞行速度和高度记录的保持者X-15,同时它也是联结航空和航天的桥梁。 1969年7月20日, 美国 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巴兹·奥尔德林乘“阿波罗”11号飞船首次登月,阿姆斯特朗因此成为第一个登上月球并在月球上行走的人,当时他说了一句:我跨出的这一小步,却是人类跨出的一大步…… “阿波罗”11号登月舱。 各类导弹。 <div>参观完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还有时间,我们来到国家美术馆。</div>国家美术馆位于国家大草坪北 边和 宾夕法尼亚大街夹角地带,由两座风格迥然不同的花岗岩建筑组成,一座在西,为新古典式建筑,有着古 罗马 建筑风格。一座在东,是一幢充满现代风格的三角形建筑。两座建筑共同组成了 美国 国家美术馆。 <div>从国家大草坪进入国家美术馆的南门,由16根直径6英尺、高36英尺的墨绿色 石柱 支撑,柱料来自 意大利 ,是在当地加工成形后运抵 华盛顿 的。</div> 从开始到20世纪90年代, 美国 国家美术馆收藏的艺术品大约有4万多件。其中有达· 芬奇 的《吉内夫拉·德本奇像》、拉斐尔《圣母图》、凡·爱克的《圣母领报图》,还有包括 安吉 利科修士、彼埃德罗·德拉·弗朗西斯卡、贝利尼、伦勃朗、马奈、莫奈等 欧洲 古典艺术大师的作品。 美国 著名画家 斯图尔特 的《 华盛顿 像》、萨维奇《 华盛顿 的一家》等名画亦在画廊中熠熠生辉。 美国 著名画家科普利、伊肯斯、霍默等人的作品同样引人瞩目。在第二层展览区,各类展厅分为 威尼斯 及 意大利 北方文艺复兴时期绘画、 佛罗伦萨 及 意大利 中部文艺复兴时期绘画、17-18世纪 意大利 绘画、 西班牙 绘画、佛兰芒和 德国 绘画、17-18世纪 法国 绘画、19世纪 法国 绘画、 美国 绘画、 英国 绘画等相对集中的主题,向参观者展示艺术大师的珍品。 <div>梵高自画像,森特·梵高(1853年3月30日—1890年7月29日), 荷兰 后印象派画家。代表作有《星月夜》、自画像系列、向日葵系列等。</div> 吉内薇拉‧班琪像,吉内薇拉‧班琪是15世纪 佛罗伦萨 的一位贵族。这是达· 芬奇 在22岁时创作的,画中的少女只有16岁,是一个银行家的女儿。她即将嫁给一个年龄超过她两倍大的鳏夫做妻子,这样的老夫少妻在那个时代非常的常见。她因睿智而广受同时代人的敬仰。达‧ 芬奇 为她创作了一幅肖像画。这是唯一一幅能在美洲見到的达‧ 芬奇 画作。<div>这幅作品是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这是一幅尚未完成的少女肖像油画作品,是达· 芬奇 存世的19幅真迹之一。<br></div> 莫奈 《睡莲》。<div>莫奈(1840年11月14日-1926年12月5日),是 法国 最重要的画家之一,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创始人之一,印象派的理论和实践大部份都有他的推广。《睡莲》是印象派绘画最具代表性的大师克劳德·莫奈晚年的作品,以令人叫绝的技法,在垂直的平面上描绘出波光粼粼的水面向远处延伸的视觉效果。<br></div> 伦勃朗自画像。<div>伦勃朗·哈尔曼松·凡·莱因(1606-1669)是 欧洲 17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也是 荷兰 历史上最伟大的画家。在伦勃朗的全部肖像画中,自画像要占很重要的地位,其数量之多在历史上所有油画家中,几乎找不到第二个。就现藏世界各地博物馆的他的自画像看,据不完全统计也有90幅左右。<br></div> <div>大巴在高架路上看到五角大楼。</div>五角大楼是美国国防部的办公大楼,位于华盛顿西南方弗吉尼亚州阿灵顿县,因建筑物为五角形而得名,是世界最大单体行政建筑。 五角大楼占地面积235.9万平方米,大楼高22米,共有5层,总建筑面积60.8万平方米,使用面积约34.4万平方米,当时造价8700万美元,于1943年1月15日建成,同年5月启用,可供2.3万人办公。大楼南北两侧各有一大型停车场,可同时停放汽车1万辆。 1947年9月,美国第33任总统杜鲁门建立的国防部开始在此办公。从此,五角大楼便成了美国国防部的代称。楼里除国防部机关外,还包括下属的参谋长联席会议和海、陆、空军三总部。 五角大楼一层大厅内有银行、邮局、书店、诊疗所、电报局以及各种商店。有“国防部灵魂”之称的参谋长联席会议在二楼,这一层办公楼铺有金色地毯,人称“金厅”的国防部长办公室和陆军部在三楼。三楼走廊一角有一“英雄厅”,为纪念独立战争以来的“最高荣誉勋章”获得者而设。这里挂着3000多块铜牌,上面镌刻着他们的姓名、籍贯和简历。还有马歇尔、艾森豪威尔和麦克阿瑟三个元帅的“纪念走廊”,陈列着他们各时期的照片、军装、勋章、手枪,以及他们所签署的命令、文物等。三楼以上,为海军部和空军部。 华盛顿的中国城地处华盛顿市心脏,地理位置优越,形成于1851年,后来越来越多的华人移居到这里。它终日人头涌涌,常年人气旺旺。同时,它也与世界其他各地的唐人街一样,是华人在海外的落脚地,更是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保留地和生长点。<div>1984年5月, 华盛顿 和 北京 结为友好城市。作为礼物馈赠, 北京 市政府专门派人,耗资百万美金,在7街和H街的交界点,建造了一座富有 中国 特色的木结构牌楼,官名“ 友谊 牌楼”,牌匾上“ 中国 城”三字,则出自著名书法家吴作人之手。 美国 旅游著名景点之一。<br></div> 离开华盛顿我们来到大西洋城,在这里过夜。 大西洋城是世界四大赌城之一,其他三个分别为拉斯维加斯、澳门和蒙地卡罗。 大西洋城位于美国新泽西州,当年原住民非常少,只有两户渔民,由于位于沿海岛屿,风景秀丽,景色怡人,气候相对温和,以旅游和疗养圣地为发展方向,在1854年开始建立大西洋城。优美的风景和优越的地理区位,使得大西洋城发展迅速,到了19世纪末期,大西洋城已经成为美国东北部地区著名的旅游、疗养目的地。 到了20世纪,大西洋城更是迎来了发展的契机,首先就是在1921年开始一年一度的“美国小姐”评选在大西洋城举办,更加增加了大西洋城的知名度。此后,到了1976年新泽西州通过投票,通过了开设赌场的决议,从此大西洋城开始了“赌城”之旅。1978年,大西洋城最大的金色旅馆大厦被改建成一个巨大的赌场旅馆,从此开始吸引各方宾客前往娱乐,称为美国仅次于拉斯维加斯的赌城。 那时候,在大西洋城最美丽的沿海大道,有一道长长的木板路,大西洋城木板路是一条人工建造的走道,木板路是大西洋城的一道风景。海滨木板大道,1870年修成,1939年翻修成钢、木结构道面。道宽18米,长11千米,有5个大型码头向外延伸到大西洋海面。木板路一侧是皓瀚的大西洋,另一侧则集中了城内大部份的赌场。 最大的赌场,中文名字叫泰姬·玛哈尔,51层楼高,可供1.2万人同时开赌,里面还有2000多个客房,玩累了,可以到房间休息。这里的工作人员有6500多人。占了整个城市的八分之一。 如今的大西洋城虽然风采不再,但作为美国著名旅游城市,它还是有很高性价比,值得走一走的,毕竟,在这里你可以领略到以前不敢想象的大赌场景致,坐在空无一人的赌场大台前,憧憬一把有钱人的感觉。 离开大西洋城一路向北。 沿途是纽约州北部群山环绕的牧场。 纽约州北部风景优美的谷仓。 康宁公司作为财富500强企业,有着超过165年的历史,是特殊玻璃和陶瓷材料行业的龙头。公司坐落在纽约上州的康宁镇,这里有全球最大的玻璃收藏博物馆。 康宁玻璃博物馆,由康宁的工人在1951年建造,作为当时康宁100周年送给世界的礼物。用一个博物馆告诉世人一种材料的故事—玻璃。 玻璃最早是从火山中喷发出来的岩浆变成固体之后得到的。大概在公元前3700年之前,在美索不达米亚即如今的伊拉克及叙利亚北部就有人已经制造出了玻璃装饰物品和比较简易的玻璃器具,并且在那个时候只有有色玻璃。 博物馆收集了距今超过3500年的玻璃制品,包括一个古埃及法老王的玻璃模型,唯一复兴时期的美丽艺术品,直至当代艺术家的作品。您更能在玻璃创新中心一探发明家如何改变世界的玻璃工艺。 康宁玻璃中心可以说是魔幻的玻璃世界。康宁玻璃中心约有10 万件左右的玻璃精品及艺术雕刻玻璃展示,这些精致的玻璃制品,或七彩灿烂,或晶莹剔透,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现场玻璃制作演示是一个了解玻璃艺术的独特环节。你会看到玻璃师傅取出2300华氏度炉内炽热的熔融玻璃,对管端进行吹制和旋转即可巧妙地塑造成花瓶、碗或雕塑。 布法罗市 也叫水牛城。是美国纽约州第二大城市和湖港。位于伊利河东端,尼亚加拉河南口。原为湖端一小河沿岸的印第安人村庄,因发现野牛遗骸而命名("布法罗"意为"野牛")。曾长期为法、荷占有。历史上,为了争夺这块宝地,美、加两国曾于1812-1814年间进行过激烈的战争,谁也没有把谁打服气,只好休战,两国签定了“ 根特 协定”,规定 尼亚加拉 河为两国共有,主航道中心线为两国边界。1825年伊利运河通航后,成为湖区和运河间水运连接点 而迅速发展。1832年设市。 尼亚加拉大瀑布在布法罗城北26公里处,我们没有去布法罗市,直接到达成立于1885年,尼亚加拉公园,并住宿在此。 1758年法国皮货商在此建立皮毛贸易站,白人开始在此定居。1790年荷兰人在此地建立了城市,1803年正式设市。1825年伊利运河开通,成为湖区和伊利运河水道的交接点,布法罗逐渐繁荣起来。 晚饭后在公园里散步,公园里夜深人静,只听到声音如雷,走近一看,由于灯光很暗,只见一条河,河水很浅,但水流很急,象万马奔腾奔向前方。 第二天早上才知道,这是尼亚加拉河。<div>全长仅56公里的尼亚加拉河连接着伊利湖和安大略湖,海拔却从174米直降至75米,上游水流较缓,在距伊利湖北岸32千米处,水流开始加速,在经过河道上的一道石灰岩构成的断崖时,丰沛浩瀚的水量从50多米的高处直冲而下,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气势有如雷霆万钧。瀑布溅起的浪花和水气,有时高达100多米,当阳光灿烂时,便会营造出一座七色彩虹。<br></div> 尼亚加拉瀑布是世界第一大跨国瀑布,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和美国纽约州的尼亚加拉河上,是北美东北部尼亚加拉河上的大瀑布,也是美洲大陆最著名的奇景之一。平均流量5720m³/s,与伊瓜苏瀑布、维多利亚瀑布并称为世界三大跨国瀑布。 尼亚加拉瀑布其实不是一个瀑布。有人说它由两个瀑布组成,“加拿大瀑布”和“美国瀑布”--加拿大人多半这么说;如照美国人的说法,则是3个瀑布:“马蹄瀑布”(就是“加拿大瀑布”,它状如马蹄)、“美国瀑布”和“新娘面纱瀑布”。“新娘面纱”在宽阔的“美国瀑布”旁边,尽管只细细一缕,却自成一支,所以美国人“宣告”了它的“独立”。 尼亚加拉的三条瀑布流面宽达1160米(如果加上两个岛屿,宽可达1240米),虽然分成三股,却是同一水源,同一归宿--尼亚加拉河。 湖水经过河床绝壁上宽350米的公羊岛,分成两部分,分别流入美国和加拿大,形成三个瀑布。水声如雷,壮观无比。 马蹄形瀑布,位于加拿大境内,其形如马蹄;高达56米,岸长约675米。马蹄瀑布的水量大,水冲到河里呈青色,由于水量大,溅起的浪花和水气有时高达100多米,人稍微站得近些,便会被浪花溅得全身是水,若有大风吹过,水花可及很远,如同下雨,冬天时,瀑布表面会结一层薄薄的冰,那时,瀑布便会寂静下来。当阳光灿烂时,产生折射效果,便会营造出一座甚至好几座七色的彩虹。 美利坚瀑布在美国境内,由山羊岛隔开;美国瀑布,在美国纽约州境内,高达50米,瀑布的岸长度305米,激流冲及瀑布下的岩石时的情景。瀑布下的岩石层层叠积,犬牙交错,高高的激流冲下来,冲进岩石的缝隙,又纷纷从各条缝隙中窜涌出来,复跌到下层的岩石里去,再从更下层的岩石间喷发而出,纵身一跃,融进滚滚东去的涌流。 新娘面纱瀑布,也在美国境内,由月亮岛隔开。在美国瀑布旁边有一个鲁纳岛,水流又被其一分为二,分出了一条宽80米,落差50米的小瀑布,因其水流较小,飞落化雾如同一位带着面纱的新娘,故称“新娘面纱瀑布”。由于湖底是凹凸不平的岩石,水量又不大,因此水流呈漩涡状落下,跌到无数块硕大的岩石上,卷起千堆雪,与垂直而下的大瀑布大异其趣。它有流水潺潺、银花飞溅的迷人景色。同旁边蔚为壮观的瀑布相比,它显然别具一格,另有一番风韵。似一片月光,柔和地洒在绝壁之上,令游客陶醉。 1678年,一位叫路易斯·亨尼平的法国传教士来到这里传教,发现了这一大瀑布,禁不住为它“不可思议的美”赞叹不已,并细心地记下了自己的见闻 ,对这绝妙的人间仙境做了传神的描述,把这一胜景介绍给了欧洲人。 让尼亚加拉瀑布真正声名鹊起的是法国皇帝拿破仑的兄弟吉罗姆·波拿巴,当时吉罗姆带着他的新娘不远万里从新奥尔良搭乘马车来到尼亚加拉瀑布度蜜月,回到欧洲后在皇族中大肆宣扬这里的美景,于是,欧洲兴起了到尼亚加拉度蜜月的风气。 两国在瀑布两侧各建一个叫做 尼亚加拉瀑布城 的姐妹城,一个隶属于 加拿大 的 安大略省 ,另一个隶属于 美国 的 纽约州 ,两城隔河相望,由彩虹桥连接,桥中央飘扬着 美国 、 加拿大 和联合国的旗帜,星条旗在南,枫叶旗在北,联合国旗居中。两国在此不设一兵一卒,人民自由往来,无需办理过境手续。 离开尼亚加拉大瀑布,来到佛罗里达州的迈阿密,早晨还在寒冷的北方,下午来到炎热的南方,反差太大了。 佛罗里达州隶属美国,别名“阳光之州” ,位于美国东南部佛罗里达半岛上,半岛延伸处构成美国本土的最南端。佛州东临大西洋,西濒墨西哥湾,南与古巴隔海相望,北部与佐治亚州和亚拉巴马州相连,是美国经济大州。 1513年西班牙探险家到达此地,并将其命名为佛罗里达,意为“充满鲜花”。此后100多年,西班牙和法国殖民者在此建立多处殖民点。1763年英国取得佛罗里达控制权,西班牙于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结束后再次控制该地区。1819年西班牙将佛州割让给美国。1845年佛罗里达正式成为美国一个州。南北战争前,佛州于1861年脱离联邦,战后于1868年重返联邦。 有着“阳光之州”之称的佛罗里达以其宜人、和煦的天气及美丽的海滩闻名于世,而迈阿密则是这个“阳光之州”南都市圈中最大的城市。迈阿密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东南角比斯坎湾、佛罗里达大沼泽地和大西洋之间,有着独特地理优势。这里拥有迷人海滩,是美国退休人士最爱居住的城市之一,被戏称为等候上帝召唤的等待室。在迈阿密海滩上,你可以看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泳客还有玩飞盘、海滩排球的年轻人,热闹非凡,让每一个来过这里的人流连忘返。因其受庞大的拉丁美洲族群和加勒比海岛国居民的影响,迈阿密被认为是美洲文化的“大熔炉”,也时常被称为称为“美洲的首都”。作为美国著名的旅游城市之一,其特有的拉丁文化,更为这个明媚的海滨城市增添了一抹异域的风采。 这个曾经拥有全美国最高谋杀率的城市,迈阿密的治安不太好,我们住的酒店,除了进房间要刷卡,进楼层走廊也要刷卡,不同楼层的人员不能窜访。 海洋路位于迈阿密南海滩上,是整个美国最有名的的酒吧街。 林肯大道是一条步行街,到处是电影院、商店、酒吧、水烟、街头摊贩的有趣的地方,可以花一整天的时间从街头逛到街尾。 只要沿着迈阿密海滩的主要干道走到17街,这里就是没有机动车行驶的林肯大道。这里挨着迈阿密海滩,有许多商店、餐馆、画廊等等,这里的清净感觉以及时尚环境一定会让所有人流连忘返,是迈阿密的著名街道,绿树成排,惬意舒适。 在迈阿密众多海滩中,南海滩是最有名的。细长的岛屿连绵数十公里的沙滩,细软洁白。海水很蓝,很清澈,可以看到海底一丛丛绿色的海藻和白色珊瑚在水波中舞动。平缓低浅的海床,一直可以远远地走入大海,走向大西洋的怀抱。南海滩,也是迈阿密海滩中最拥挤的地点。这个充满活力的地区,以其装饰艺术建筑、跳舞夜总会、时髦的商店和众多的餐馆,吸引了喜欢众多游人的目光。 蓝天碧水,阳光银滩,湛蓝的海水,细白的沙滩,海滩后面是一片高档别墅区和精品店聚集区,海滩上有来自世界各国的游客在这里享受阳光的沐浴。 迈阿密南海滩绵延数公里,在佛罗里达灿烂的阳光下,细软洁白的沙滩、湛蓝的海水、彩色的躺椅、热辣的比基尼,种种海边美景都能让你心旷神怡。 海滩的救生亭为了和装饰艺术区保持一致的风格,每一座的设计都不同,但都沿袭了装饰艺术区那种彩色蜡笔一般的色彩。 小哈瓦那的古巴风情非常浓郁,来到此地甚至会恍惚自己是否身在美国国土上。小哈瓦那的建筑和街道都是古巴元素的,彩色大公鸡站立小哈瓦那街上。 雪茄烟店铺林立,布置精致,有技工在切割烟叶,制作,成品雪茄包装精美。兜售雪茄的广告,导购人员很多,价格也不高。在小哈瓦那会感觉到这空气中蔓延的都是古巴雪茄味,耳边不时传来梅格轮舞和萨尔萨舞的音乐。 迈阿密地理位置距离哈瓦那很近。当年古巴对内政策,清算外资企业和土地改革等,前后有数十万的古巴人跑到了迈阿密,相对集中居住在现在的小哈瓦那区域。 小哈瓦那有不少景色涂鸦都很有热带风情,人物涂鸦都是古巴特色。这是一座普通的建筑外墙涂鸦,满满的热带风格。 小哈瓦那便是以古巴、墨西哥和秘鲁等南美洲国家人民的聚集地,这里有很多拉丁美洲风情的酒吧、餐厅和商店。小哈瓦那餐馆最热闹,布置得五彩缤纷,古巴国旗,海明威像片到处可见,有的播放着热情奔放的乐曲,有的食客就地跳起舞来。 乔瓦尼·詹尼·范思哲(1946年12月2日-1997年7月15日),生于意大利雷焦卡拉布里亚,服装设计师,是品牌范思哲的创办人,詹尼范思哲出生于意大利的一座小城,母亲是一位当地裁缝,在母亲的熏陶下,范思哲从小就对缝制时装有着浓厚的兴趣。1978年,他有了一系列关于新时尚的想法,便在米兰开设了自己的第一家精品店。到1997年,当他在世界各地已经拥有130家高端精品店,成为全球时尚巨头时,范思哲品牌价值已经高达8.07亿美元。范思哲除时装外还经营香水、眼镜、丝巾、领带、内衣、包袋、皮件、床单、台布、瓷器、玻璃器皿、羽绒制品、家具产品等,他的时尚产品已渗透到了生活的每个领域。 1997年7月15日上午身穿白色T恤衫,黑色短裤的范思哲,拿着从咖啡店买回的几本杂志,沿着海洋道回到他在南滩的这座宅院。他走到门口,踏上台阶,钥匙刚插进门锁,两声枪响从他身后响起,范思哲倒在了台阶上。片刻之后全世界都获知,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时装设计师陨落了。当时他只有50岁。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一名前黑手党成员称,范思哲是因欠下的大量债务而死于黑手党之手。 在范思哲遇害后的第8天,1997年7月23日,枪手库南安在一艘他人闲置的游艇里自杀身亡,其杀害范思哲的真正目的也随之尘封。所以长久以来范思哲被杀的原因都是一个谜。 海洋道1116号,正式的名称叫做“卡萨·凯瑟睿娜”,正是意大利时装设计大师詹尼·范思哲生前的豪宅。范思哲故居。从外观的豪华程度就知道这里价格不菲了。这是一栋建于1930年的房子,在1992年意大利的设计师范思哲购买下这座房产。这座豪宅俯瞰大海,范思哲于1992年以不到1,000万美元的价格买下了这座住宅以及与其相邻的地皮,并另外投资3,300万美元增建了面积约560平方米的南侧建筑、长约16米贴有马赛克瓷砖并镶有24k黄金的泳池、贴有马赛克瓷砖的庭院,并在墙上和天花板上饰以珍贵壁画。 明星岛是迈阿密海滩的人工岛,位于迈阿密市中心的边缘,其地理位置得天独厚,通常以一座双向两车道的路桥与城市主干道连接。正是这份独拥的私密性才吸引来诸多“星星”,令岛上星味愈演愈烈。除了演艺明星,岛上众多度假别墅的主人大多是政客名流、商界精英。这里常常能看到顶级明星和那些知名导演大腕们。他们在这里工作并逗留消遣,因而这里的五星级酒店极为高档,如文华东方、W酒店,无论是酒店的泳池、餐厅或是SPA、夜店。<div>我们坐车在明星岛走了一圈。</div> 明星岛,位于迈阿密南部的私人领地,四面环海,进出小岛只有唯一的一条桥,桥的尽头有门卫把守。岛上都是富人聚集的地方,有好莱坞大腕、名流,也有NBA巨星,以及拥有亿万财富的名人、巨贾。这里空气清新,蓝天白云,环境非常优美,每所房子都是千万美元的豪宅,占地很大,独立的小院子,各不相同的设计,什么风格都有,屋子后面有私家码头连接大海,可以随时出海游玩,所以基本上家家户户后院都放着一艘游艇。 <div>从迈阿密飞到旧金山。</div>旧金山(San Francisco),又译"三藩市"、"圣弗朗西斯科",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太平洋沿岸港口城市,是世界著名旅游胜地、加州人口第四大城市,是世界最重要的高新技术研发基地和美国西部最重要的金融中心 ,也是联合国的诞生地(1945年在此通过《联合国宪章》) 。 欧洲人在1542年到旧金山湾区,旧金山区域在16世纪属于西班牙的上加利福尼亚省领土。 1821年,墨西哥自西班牙独立,上加州也成为墨西哥领土。独立之后的墨西哥教会管辖的势力逐渐薄弱,教会所属的土地也逐渐规划成私人所拥有。来自英国的威廉·李察森于1835年在半岛的西部(即现今位于中国城与金融区交界的花园角)建立了第一栋私人别宅。李察森经过他人帮助,开始规划住宅附近的街市,并将此区域称为芳草地。墨西哥和美国战争爆发后,美国海军准将约翰·斯洛特带领手下来到这里,1846年以美国名义占占领此城。1847年1月30日,海军上校约翰·蒙哥马利将城市更名为旧金山。 旧金山,原名耶瓦布埃纳,又名圣弗兰西斯科,华侨称为三藩市,是1847年墨西哥人以西班牙文命名的,当时这里的居民只有800多人。它本是西班牙的一个殖民据点,后由墨西哥接管,美墨战争之际为美军所占。1848年一月,一名木匠在建造锯木厂时,在推动水车的水流中发现了黄金。这个消息不胫而走,引发了全世界的淘金热。短短三个月内旧金山人口便激增2.5万人。其中许多华人作为苦力贩卖至此挖金矿,修铁路,备尝艰辛。此后大批华工在这里安家落户,他们就称这座城市为旧金山(以区别澳大利亚墨尔本的新金山)。 在阿拉莫广场的对面,有一群五颜六色,城市名片似的建筑,就是彩绘女士了。它们建于1892-1896年。 所谓彩绘女士,其实并不是单纯指这几栋建筑,而是一类建筑风格的总称,指的是有三种颜色以上的维多利亚或者爱德华式房屋。 19世纪末,当时旧金山因为淘金热而迅速发展,旧金山建造了大约4.8万幢这类风格的房子,并成为当时新兴中产阶级的首选。只是过了半个多世纪的洗礼,这些老房子难免遇到年久失修的问题。于是在20世纪6、70年代,人们在修整房子的时候也按照当时的审美粉刷了房子的外立面,它们才被赋予了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些鲜艳的色彩。 如今,在旧金山仍有为数众多的“彩绘女士”,最著名的代表是位于阿拉莫广场的对面的六幢紧挨着的房子。由于房子门前是一条有坡度的街道,这六位“女士”的海拔高度也呈升序排列。它们有相似的“长相”、不同的“身高”和同款但不同色的“衣着”,就像一个家庭的六个姐妹站在一起拍合照,因此它们也被昵称为“六姐妹”。这“六姐妹”是一个充满美感和趣味的景点,如今也是旧金山的知名地标。后来又建了一幢,所以六姊妹现在成了七姊妹了。 彩绘女士是维多利亚时代和爱德华时代的房屋和建筑,1906年旧金山发生了8级地震,几乎所有房子都倒塌了,但这几间没有受到影响,有着上天怜悯之神佑,有着幸运之感应。 美国旧金山艺术宫原建于1915年,本是为了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所盖,这届博览会是旧金山为纪念发现太平洋及巴拿马运河竣工而举办的,并期待借此契机向世界展现一座历经1906年大地震又浴火重生的旧金山。当时曾吸引了1800万游客参观,但在会后就被废弃。 这座仿古罗马废墟的建筑,是由纽约市出生并居住在柏克莱的建筑师梅贝克所设计的,艺术宫建筑的设计主要是要向世人展现一个视觉上的壮观美感,艺术宫是当时博览会最后开工的主要建筑,艺术宫主要是一个圆顶的大厅,配上拱门和石柱。在建筑艺术宫时,因考虑到这只是为了举办博览会而建的临时建筑,所以工程师以一些简单的建材(石膏及纤维的混合物)来搭建。 1915年10月的艺术保存日,支持保存艺术宫的人士收集了33,000个签名并且筹集了三十五万美元的经费来重建艺术宫并使用永久性的建材,原本应该拆除的艺术宫在旧金山居民的反对下而得以保存下来。 当博览会结束后,就只有艺术宫免于拆除,艺术宫最初是由旧金山艺术协会所保养,该协会并募集了额外的资金来保护艺术宫。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艺术宫成为市立公园系统的一部分,美国联邦经费也用来修缮及重建艺术宫的装饰,1934年旧金山休闲及公园处建造了十八个有灯光照明的网球场,直到1942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艺术宫成为美国陆军所使用的停车场,美国陆军战后于1947年将艺术宫归还给旧金山市政府。 一直到1962年才委请著名德裔建筑师梅贝克来设计重修,他专长细部装修,他对这座仿古罗马废墟的建筑精心进行了再加工,在展现视觉上壮观美感的基础上,对各个细节进行精雕细琢,最后终于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这个大气宏伟、又典雅精致的建筑物。才使其焕发出第二次的青春美丽。这是这座「艺术宫」精雕细琢风格的由来。 <div>旧金山艺术宫有一汪水塘,美丽的白天鹅在水中追逐嬉戏,一群群野鸭在湖面上自由的游弋。宏伟的罗马拱柱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湖水中,摇曳着、飘零着如同一场梦境。</div> 旧金山艺术宫是一座环境优美宁静的仿古罗马废墟式建筑,是构成旧金山超凡脱俗浪漫的一道入画风景。艺术宫那一根根罗马柱散发着古典气息,水塘内天鹅水禽悠然弄姿,远处高低落错别墅小楼和谐衬托,蓝天绿草镶嵌期间,入画般的美。 艺术宫最突出的建筑是一个 49 米高的开放式圆形大厅,一侧被泻湖包围,另一侧毗邻一个大型弧形展览中心,由柱廊与泻湖隔开,很有特色。配上拱门和石柱,旁边的大石廊,由柱子组成,还有许多精美的雕塑。它的细腻美观、精雕细琢风格,无不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和由衷的赞美! 九曲花街,美国官方正式名称为伦巴底街,九曲花街这段坡度非常陡的街道原本是直线通行的,但考虑到行车安全,1923年这路段被改成目前所见的弯曲迂回情况,利用长度换取空间减缓沿线的坡度大小,并且用砖块铺成路面增加摩擦力。一个很短的街区,却有八个急转弯,因为有40度的斜坡,且弯曲像"Z"字形,所以车子只能往下单行。 为防止上下坡发生交通事故,旧金山人特意在弯曲的车道两旁修筑了许多花坛,让车辆绕着花坛盘旋行驶;街道上遍植花木,这一路的鲜花胜在精心修养,高低疏密,色彩搭配,四季轮替,保证日日有景、步步有别。春天的繍球,夏天的玫瑰和秋天的菊花,把它点缀的花团锦簇。 在花街高处还可远眺海湾大桥和科伊特塔,如不开车,可顺着花街两旁的人行步道,欣赏美丽景色。 旧金山的市中心区,可以看到很多各型各色的古董有轨电车,沿着市场街及海湾边的路上走.这些古董有轨电车,主要来往与市场大街,以及旧金山市区东北岸的渔人码头之间.有轨电车造型非常的特别且古色古香,特别受观光客的欢迎更带来怀旧色彩。 整个旧金山市区与周围城镇均以桥梁相连,色彩缤纷的小型建筑依山而建,市内有大小岗峦42座,不少街道相当陡斜。最具特色的景点是“九道湾”,弯道最陡处达20-45度,汽车开足马力也不一定能爬得上坡去。这些地段的公共汽车只能使用一种特制的电缆车。这两边是两根铁轨,中间是电缆线,电车由电缆牵引爬坡。 金门大桥建于1937年,用了4年时间和10万多吨钢材,耗资3550万美元,是世界上最大的单孔吊桥之一,金门桥长达2780米,从海面到桥中心部的高度约为67.84米。桥两端有两座高达227米的塔。 金门大桥是世界著名大桥之一,被誉为近代桥梁工程的一项奇迹。大桥雄峙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宽1900多米的金门海峡之上。金门海峡为旧金山海湾入口处,两岸陡峻,航道水深,为1579年英国探险家弗朗西斯·德雷克发现,并由他命名。 金门大桥由桥梁工程师约瑟夫·施特劳斯设计,人们把他的铜像安放在桥畔,用以纪念他对美国作出的贡献。 金门桥桔黄色的桥梁两端矗立着钢柱,用粗钢索相连,钢索中点下垂,几乎接近桥身,钢索和桥身用一根根细钢绳连接起来。每根钢索重6412公吨,由27000根钢丝绞成。整座金门桥显得朴素无华而又雄伟壮观。 金门大桥用了约120万枚铆钉铆接,工程量可谓巨大。 大桥长约2.7公里,跨越了金门海峡,连接了旧金山与北边的马林县。金门大桥可以说是旧金山最独特的标志。金门大桥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自杀场所之一,当金门大桥上自杀的人数在1993年达到1000人之后便不再有正式统计。 1933年1月始建,1937年5月首次建成通车。金门桥落成当天,有20万人兴高采烈地走过大桥来庆祝这个日子。今天金门桥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桥梁之一,每天都约有10万辆汽车从桥上隆隆驶过。 站在码头可以望见海中的恶魔岛,也是就是电影《勇闯夺命岛》中的夺命岛。因为特殊的地理环境,1934年,这座小岛被联邦政府设置为监狱,直至1963年因为无法维持开支而被关闭。在此期间,几乎美国历史上所有最为恶名昭著的重刑犯,全都在鹈鹕岛上蹲过大牢。这就是“恶魔岛”得名的由来。 渔人码头过去曾是意大利渔夫的停泊码头,如今已是旧金山最热门的去处,终年热闹非凡。杰弗逊街和泰勒街交汇处的巨蟹标记是渔人码头的象征。各国观光客来到旧金山都要来这里享受一顿新鲜美味的海产宴。码头附近还有海洋公园博物馆等。 渔人码头的标志是一个画有大螃蟹的圆形广告牌,找到了"大螃蟹",就到了渔人码头,也就到了旧金山品尝海鲜的首选地点。渔人码头附近沿海盛产鲜美的螃蟹、虾、鲍鱼、枪乌贼、海胆、鲑鱼、鲭鱼和鳕鱼等海产, 这里有木栈道铺设的步行街,两侧是两层的木屋,空中 连廊连接,坐落着各色的博物馆、商店、书廊、古董店、餐馆、购物中心和纪念品商店。 35号码头一带被称为渔人码头,其中又以39号码头最为热闹。 甲板上成群的海狮,肥嘟嘟的海狮懒洋洋地躺在甲板上嬉戏打闹。真的很可爱! 旧金山唐人街是美国城市中最大的唐人街,有120余年的历史。入口处有深绿色中式牌楼和一对石狮子,上书孙中山先生的天下为公四个大字,是唐人街的象征,也是中华文明的象征。 其中主要的街道为格兰特街,两侧有许多具有中国色彩的纪念品商店和中国餐馆,来此观光购物的人潮经常挤得水泄不通。<div>我们在一家广东餐馆喝了早茶。</div> 走在大街上能让人突然忘记原来这里是美国,大街小巷都是中文的广告牌、而且耳边常常传来熟悉的乡音,有种穿越的到香港的感觉。这里的香港人和台湾人居多,在这里做生意的基本上都是中国人,路边的餐厅、礼品店、特色店里面随处可见中国特产。非常有中国味道! 西侧与格兰特街平行的斯托克顿街则是当地华裔人士采买物品商店街。 旧金山同性恋聚居区:卡斯特罗大街。<br>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后,随着嬉皮士运动的兴起,同性恋得到更多美国人的默许与支持。全美各州的同性恋者因此向卡斯特罗街聚集,其中不少是出身中产阶级家庭的青年人,这也拉动了整个卡斯楚街的消费水平上涨,而原先居住于此的蓝领阶层迫于经济压力只好搬走,卡斯特罗街渐渐成为同性恋者的天堂。<br>卡斯特罗街有一个颇为耸动的外号——世界同性恋之都。目前卡斯特罗街的居民中同性恋的比例高达41%。同性恋者占旧金山人口的近10%,有同姓恋商店、饮食店、书店等,店铺的上方高高挂着红黄绿紫的同姓恋标志的彩虹旗。 在这里,同性恋者泰然自若地在屋顶插上彩虹旗,与异性恋者比邻而居;在这里,白人、黑人、黄种人和谐共处,唐人街连着北滩的拉丁区,日本城直通联合广场;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头顶红绿头发的年轻人招摇过市,公然在街头拥吻的同性恋情侣。代表同性恋最色彩缤纷的则是彩虹旗,它集彩虹的色彩——红、橙、黄、绿、蓝、紫——代表了同性恋社区的多元性。据说阳台上挂着白灯笼是同性恋新婚的标志。 据1982年统计,旧金山有同姓恋的聚会场所300多处,正式登记的同居伴侣达3000对以上。旧金山有两任市长都是同性恋者, 每年6月的第四个星期日,同性恋者都会在旧金山举行大型游行活动,起点就是卡斯特罗街。这时的卡斯特罗街可谓人头攒动,游行队伍中,除了那些穿着奇特服装的同性恋者外,还有许多手持标语的同性恋者的支持者,据说游行队伍会蜿蜒数公里之长。 <div>我们乘大巴走加州1号公路回洛杉矶。</div>加州1号公路,全长超过1000公里。它位于洛杉矶以北,旧金山以南,是非常出名的景观公路,弯弯曲曲的沿着太平洋,直达旧金山。国家地理杂志称它为一生必去的50个地方之一。 一侧是碧波万顷的太平洋,另一侧是陡峭高耸的悬崖山脉,岩石激起片片白色浪花,是1号公路最为经典的景观。 半月湾州立海滩,在加利福尼亚州的海岸上,零星点缀着一些适合冲浪的小镇,其中,半月湾以其靠近旧金山的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宁静悠闲的氛围而闻名于世。 半月湾州立海滩。 一号公路开始不久,就到了一个古老的灯塔,是美国太平洋海岸线上最高的灯塔并且至今仍然在使用中,这就是鸽子角灯塔。 蒙特雷镇浓郁的加州西班牙和墨西哥文化风情小城,拥有完善的艺术社区,本地及国际知名的艺术家博物馆和娱乐场所比比皆是。蒙特雷这个地方是中产阶级和富人的集中地,小镇里几乎都是独栋小别墅。据说,当年西班牙殖民者发现美洲大陆时是从蒙特雷登陆的。 蒙特雷市是加州历史最悠久的城市,它曾是西班牙和墨西哥时代的加州首都,时间达七十年之久。这里的老渔人码头是加州第一个渔人码头。 <div>老渔人码头,这是加州第一座渔人码头,为了和旧金山的渔人码头区分开,这里称为老渔人码头,作为码头,这儿停靠着密密麻麻的游艇,游轮,海岸边的集市上全是些红红绿绿的商店和餐厅,原来盛产沙丁鱼,那时候码头一派繁荣的景象。后来随着沙丁鱼行业逐渐萧条,老渔人码头也从海产品市场变成了开满餐厅、纪念品店的旅游参观之地。</div> 离开蒙特利继续往南走,就能看到著名的“17-Mile Drive”指路标。这是一条属于私人领地的沿海小径,长达17英里,这是一段沿弧形半岛的公路,也是西海岸最美丽的一段海岸线。在行车途中还会看到山林中若隐若现的豪宅,栋栋都是靠山面海、无敌海景,栋栋各不相同,有些相当漂亮壮观。这里是美国超级富豪的休闲地,豪宅名车随处可见。据说绿箭口香糖老板的别墅就在这里,这里还有世界著名的高尔夫球场,高质量的高尔夫球赛常常在此开杆。 17英里是一条环绕着圆石滩的私营公路,也是美国仅有的九条收费公路之一。据说在1880年,猎奇者们在旧金山南方约120英里的一处海岸线上发现了这个别有洞天的风景区,后来人们就此铺设了一条17英里的小径,这条小径也因此得名。 过了收费站两旁古树参天,青草如茵。经过一个奇形怪状的古树林,像是在童话故事里,仿佛穿过树林就会有住着吸血鬼的古堡,这些怪树可能是遭雷击燃烧后留下的残枝。 位于17英里的圆石滩高尔夫球场是全球无数高尔夫迷梦想中的圣地,这个世界最有名的顶级高尔夫球场每年吸引无数世界级高尔夫大师及各路超级明星前来打球、参赛。 这棵孤独的柏树已经在岩石上矗立了250多年。 明媚的阳光,清澈的天空,碧蓝的海水,海水冲击岸边礁石泛起的白色泡沫,海鸥海雀等各种海鸟在这里盘旋。 岸边很多海鸥在石头上晒太阳。 卡梅尔海滨小镇以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优雅的艺术氛围,成为加州一号公路和17英里风景线沿路的一大亮点。在这里,无论时装店还是古董店、糖果店还是画廊、玩具店还是日用工艺品店,都会从门面到商品能让人们眼前一亮、沉醉其中。 卡梅尔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1号公路线上一个精致的海滨小镇,是加州十七英里海岸公路的一大亮点,许多风格独特的艺术家和作家住在这个依山面海的充满波西米亚风情的小城中,他们为卡梅尔赢得艺术小镇的名气,并令这座小镇成为名闻遐迩的度假胜地。 1906年旧金山大地震后,很多艺术家离开伤心地,来到初建的卡梅尔小镇定居,到1916年,卡梅尔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房屋是由艺术家建造的,一个超然世外的艺术庄园就这样建立起来。一个多世纪以来,卡梅尔一直是画家、作家和诗人们创作的天堂。早在100年前,“艺术家、诗人和作家的卡梅尔”已经名闻遐迩。1969年,中国著名国画大师张大千曾居住在此,称其居所为“可以居”。 这里就是“十七里”海滨,拥有独一无二大沙滩的卡梅尔海滩。位于卡梅尔小镇的卡梅尔海滩是冲浪及游泳爱好者乐园,沙滩白而细腻。运气好时,在海岸附近能碰上鲸鱼。 比克斯比大桥,斑驳的拱桥横跨悬崖峭壁,桥下的太平洋惊涛骇浪,形成一幅壮丽开阔的"山海桥画"。 这里是毕克斯比河的入海口,连接两座山谷横跨毕克斯比河的毕克斯比桥使得一号公路得以贯穿延伸。 在建桥前,人们只能沿着河谷边的羊肠小道绕行,道路崎岖,30英里(48公里)的路程,马车也需要走上三天,路窄且危险,冬天的时候不能通行,所有的物质供应只能走水路。毕克斯比大桥于1931年8月开始建造,1932年11月完工并通车。它全长218米,宽7米,高79.2米,主跨长98米,建成之初是世界上最大的单拱水泥桥。 大苏尔。 加州的高速公路是修在画里的,沿着著名的一号公路从旧金山往南去,几百公里一路蜿蜒,一路让人凝神屏息的壮美。<br>左边是陡峭的石壁,平地而起斜插向蓝天。峭壁岩脊上的加州松树,一排排一行行,密不透风地以特有的姿势挺着:上身向内陆倾斜、顶上绿色的枝叶相互缠绕支撑,一根根棕褐色的树干,与地面形成了无数条夹角平行线。 右边是让人目瞪口呆的一片蔚蓝的大海。宝蓝靛蓝深蓝浅蓝色的水面上翻腾出浓浓的纯白色泡沫,金黄淡黄草黄暗黄色的沙滩绵绵弯入海浪深处,更有一条条从海岸峭岩向大洋伸展出去的岩石的触角,阻挡着汹涌而来的浪涛,海水拍出一团团晶莹后无奈地四下溅出。<br>这就是人生必去的50个景点之一——大苏尔典型的景色,其中透着一种从未被践踏过的原始的自然美。 沿着一号公路在美国西海岸蜿蜒前进,途径大苏尔并不是指一个景点,而是一块区域都是大苏尔,一边是蔚蓝的大海,一边是陡峭的石壁,平地而起斜插向蓝天。 远处密密麻麻的都是海豹,一号公路沿线还聚集了一群憨态可掬的象海豹,从矮崖上的观景台可以看到成片成堆的象海豹在沙滩上日光浴,规模实在壮观,难得一见。 到达象海豹滩,这是片有味道的海滩,上百只象海豹就这么瘫在沙滩上晒着太阳浴扭来扭去, 赫氏古堡被称为美国有史以来最昂贵的私人别墅成为加州的历史纪念馆之一,丰富的收藏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赫斯特城堡是加州最豪华的城堡,它的主人威廉·抡道夫·赫斯特生前是美国二三十年代传媒业大亨。城堡修建在山顶上,历时28年才完工,极尽奢华之能事。湛蓝透明的室内外游泳池是整个城堡的点睛之作,室内游泳池底由马塞克拼成海底动物图案,池岸用纯金镶嵌;室外游泳池四周是洁白的大理石石雕,配着瓦蓝的池水,相当华丽。赫斯特一生酷爱收藏艺术品,城堡内的家具、挂毯、绘画、雕塑、壁炉、天花板、楼梯,甚至整个房间,都是艺术珍品。 丹麦小镇,又叫索尔文,在丹麦语中,即是“阳光田园”的意思。大风车下是个邮局。 1911年,5位来自丹麦的移民买下了这块宝地,在此建起了一座乡村学校。在这里,最初的移民和他们的子女能够一边从事耕作或其它行业,一边接受丹麦传统教育。于是,围绕着这所学校,慢慢形成了这个远离丹麦的丹麦城。 圣芭芭拉是一座极具西班牙风情的加州小镇,被认为是“全美最适合养老的地方”之一,更被誉为“美国的蔚蓝海岸”。 教堂之城——圣塔芭芭拉,小镇虽然不大却又超过20多个教堂,最值得去的是圣塔芭芭拉教堂,前面有一个巨大的草坪,全镇的绿化程度都很高,众多西班牙建筑,拥有无敌海景。 圣巴巴拉海滩,也是一个美国的富人区。最早由1782年西班牙人建立的圣巴巴拉带有着浓浓的西班牙风情。<div>晚上回到洛杉矶,第二天就回国了。</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