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号:306667781</p><p class="ql-block">作者:龙哥 摄影:摄影组钧来</p> <p class="ql-block">国清寺坐落于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始建于隋开皇十八年(598 年),起初名为天台寺,而后更名为国清寺。国清寺乃中国佛教天台宗的发祥地,亦是日本天台宗的祖庭,在佛教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影响力甚广。</p> <p class="ql-block">寺院的建筑依凭山势而建,层层升高,布局严整,规模恢宏。主要的建筑包含弥勒殿、雨花殿、大雄宝殿、药师殿、观音殿等等。寺内留存着众多的文物古迹,像隋塔、隋梅、王羲之的“独笔鹅字碑”等。国清寺周边的自然景观亦极为秀美,青山连绵环绕,溪流潺潺流淌,营造出一种宁静清幽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这里不但是宗教活动的关键场所,也是游客领略佛教文化、欣赏古建筑艺术的绝佳胜地。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独特的建筑风格,吸引着大批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游览。台州国清寺的隋塔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且具备独特的建筑特色。</p> <p class="ql-block">2024年8月下旬,旅友们曾到访过国清寺。只因当时国清寺内禁止拍照,几位旅友仅在外墙拍千年梅树,“鹅”字碑在最里面,等在外面梅树下想法。在国清寺山腰的隋塔清晰可见,此塔建于隋开皇十八年(598 年),迄今已有 1400 多年的历史。它是国清寺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见证了国清寺的兴衰以及历史的变迁。</p> <p class="ql-block">大家从国清寺旁劳作的老农处得知,国清寺主要是隋塔、隋梅、在外面可以拍照,国清寺内不许拍照。据说寺内藏有大量佛法珍宝,又是天台宗祖庭,在佛教中的地位颇高。方圆几里地皆归寺里所有,老农表示自己长期为寺地帮工,并指了指旁边尺高绿色的稻苗,称这稻便是寺里的,收割时年轻僧人都会出来劳作。旅友们将信将疑,随手拍下了青苗稻。</p> <p class="ql-block">在半山腰的隋塔形制别具一格:塔为六面九级,残高约 59.4 米。塔壁由砖块叠砌而成,内部中空。塔身有外有雕刻,彰显出古朴大气的格调。虽历经多次修缮,但依旧保留了其古朴的韵味与历史的痕迹。它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珍贵遗产,对于探究古代佛教建筑和文化意义重大。隋塔凭借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建筑风格,成为了台州国清寺重要的文化景观和历史象征。</p> <p class="ql-block">台州国清寺的隋塔建于山中且远离国清寺,至今仍是个谜,或许存在以下一些缘由:宗教象征与布局方面,在佛教建筑的规划里,隋塔的位置可能具备特定的宗教象征意义和布局考量,以达成某种宗教氛围或风水格局的要求。亦可能是地形地貌特点决定了隋塔的选址。山中的特定位置或许在地形、地质等方面更适宜建造高塔,从而确保其稳定性和持久性。</p> <p class="ql-block">隋塔最初的构建或许遵循了彼时既定的规划与设计,然而,于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国清寺周边的建筑布局或许产生了变化与发展,致使隋塔现今看上去相对偏离了国清寺的主体建筑群落。确切的缘由或许已难以考证,上述论断仅是基于常见的建筑选址以及历史演变要素作出的一些推测与剖析。</p> <p class="ql-block">国清寺的隋梅相传由天台宗五祖章安灌顶大师亲手栽种,迄今已有 1400 多年的悠悠岁月,乃是国内三株最为古老的梅树之一。关于国清寺的隋梅,存有诸多传说和故事。其中一则故事提及,每当国清寺举行盛大法会之时,隋梅便会繁花盛放、绚丽缤纷,仿若在虔诚聆听佛法、彰显祥瑞之兆。</p> <p class="ql-block">隋梅历经千年的风雨洗礼,曾多次枯败又繁荣。但它凭借着顽强不屈的生命力,于枯干之上再度抽枝展叶、绽放花朵。这不但见证了岁月的更迭流转,更展现出生命的坚韧不拔与神奇魅力,成为了国清寺的一大绝妙景观和文化象征。</p> <p class="ql-block">台州国清寺内的“独笔鹅”字碑蕴含着深厚浓重的历史文化底蕴。相传“鹅”字乃是王羲之的墨宝。王羲之钟爱鹅,更有“以书换鹅”的千古典故。此“鹅”字,笔势刚健有力,笔法灵动多变,一气呵成,将书法艺术的精妙展现得淋漓尽致。这块碑已然成为国清寺的重要文物与文化珍宝,它不仅彰显了王羲之超凡的书法造诣,也映照出当时的书法艺术风格和文化氛围。对于后人探究书法艺术、知悉古代文化以及体悟传统文化的迷人魅力皆具有关键的价值。与此同时,它也成为游客莅临国清寺时着重观赏与品味的景点之一。国清寺的“鹅”字碑,亦有传闻并非王羲之所书,相传是天台书法家曹抡选化了七年苦练仿照王羲之的笔迹挥就。</p> <p class="ql-block">维一“鹅”字碑网图感谢作者</p> <p class="ql-block">佛教文化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有着从事农耕的传统。通过亲自种植粮食和蔬菜,传承这般古老的生活模式与修行之道。为证实老农的介绍,游客们在十月底再度奔赴国清寺,恰逢僧人在场地中翻晒稻谷,金黄饱满的稻谷香气四溢,充满了丰收的喜悦。</p> <p class="ql-block">国清寺僧人将参与农事劳作视作一种修行的方式,培育了僧侣的勤劳品质、坚韧精神以及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国清寺僧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体现了寺院与周边农田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尊重土地和自然规律。向社会展示了一种质朴、节俭、可持续的生活理念。国清寺自种粮食与蔬菜是一种融合了传统、修行、生活保障和理念传播等多重要素的传承。</p> <p class="ql-block">国清寺之行,犹如一场穿越时空的心灵之旅。在这座古老的寺庙中,每一处古迹、每一段传说,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与文化。隋塔的沧桑、隋梅的坚韧、“独笔鹅”字碑的精妙,还有那充满稻香的农事场景,无一不让人们深受触动。它们不仅是岁月的见证,更是人类智慧与精神的结晶。国清寺所展现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以及对传统的坚守和传承,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历史文化的力量和价值。它提醒着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那些古老的智慧和美好的品质都值得我们去珍惜、去传承、去发扬光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欢迎欣赏感谢关注支持</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