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冬日残荷别样美</p><p class="ql-block"> 岁月悠悠,秋风又起,轻拂面颊,带来一丝丝凉意。转眼间已来江南月余,江南风光无限好,心旷神怡惹人醉,眼花缭乱难下笔,感觉自己的文字欠水平,不能用提笔就来的文采去描述,只能苦思冥想地漫步于诗情画意中的江南。</p><p class="ql-block"> 晨风中,钱塘江边上,已经有了很多人在晨练。一缕缕阳光透过薄雾洒向江面,让江水泛起无数梦幻般的金光,给寒冷的季节增添了一丝温暖,缓缓流动着时间河流,似乎身处人间仙境。不知不觉中走到了闸北一处荷塘,被眼前一池冬日的残荷,那独特的美所吸引,情不自禁地驻足欣赏。</p><p class="ql-block"> 此时,有几只水鸟在荷塘中自由自在的游戏,有的一边游弋,一边警惕性极高地环顾四周;有的则一头扎进荷塘里,不见了踪影,正当全神贯注搜寻时,它却从荷塘的另一头钻出,嘴里叼着一条小鱼,洋洋得意地甩几下头上的水珠,去寻找它的同伴。它们在水中那灵巧的身姿,为这一池残荷带来了勃勃生机,宛如灵动的音符在这寂静的画面中跳跃。</p><p class="ql-block"> 荷塘的对岸,有一棵垂柳静静的伫立在岸边,柳枝也不再如夏日那般柔美,随风轻轻摆动,而是多了几分枯叶随风飘落,落在水面上,激起一圈圈细微的涟漪,仿佛是时间的笔触,留下一抹不易察觉的痕迹。荷塘里倒影着稀疏的柳树与残荷相互辉映,勾勒出江南初冬的画卷。</p><p class="ql-block"> 树顶上的叶子已脱落,似一个光秃秃老汉的头顶,有几只白鹭站在枝头,叽叽喳喳地鸣叫着,像是在诉说着冬天的来临,如何能在这初冬的季节里找到食物。它们的声音,在这冬日的清晨,显得格外清脆,为整个画面增添了几分热闹。</p><p class="ql-block">时光流转,盛夏来到这里的时候,这里的荷塘是何等的繁华,鱼戏荷叶间,荷叶田田如碧绿之伞,遮天蔽日,映得荷塘也染上了一层浓浓的绿意。荷花亭亭玉立,或含苞待放,羞涩地藏于叶子间;或盛开怒放,娇艳欲滴,宛如少女娇羞而又妩媚的笑颜。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吸引着蜂蝶纷飞,这样的自然之美,引得人们流连忘返。</p><p class="ql-block"> 冬日的残荷,又成了现在的一番景象,它们不再像夏天那样“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而是独立水中,叶已枯黄,茎杆折断,荷叶凋零,似另一种淡然的姿态,展现出一种别样的残荷之美。阳光像是一位神奇的画师,透过周围那些泛黄的芦荻,将斑驳的光影洒向荷塘。在这光影之中,残败的荷叶与枯黄的莲蓬,身形虽憔悴枯槁,却格外引人注目,它们依然保持着傲人的风骨与尊严。</p><p class="ql-block"> 冬日的残荷,形态千姿百态,有的低垂着头颅,宛如在沉思;有的则傲然挺立在水中,展露出顽强的生命力;有的卷曲了身子,更多的边缘参差不齐,破损不全,像是用岁月的利齿啃噬过;有的则整体泛褐色,叶脉如老人手上凸起的青筋,清晰而又突兀,却依然倔强地支撑着,似在诉说曾经的勃勃生机。看似破败不堪的景象之中,却隐藏着一种令人心醉的神秘,几近令人窒息的抽象之美。</p><p class="ql-block"> 冬日的荷塘美景如诗如画,有着一种别样的韵味,让人为之沉醉。它的每一片残叶,都像是一幅抽象的画作,线条简洁而有力。那些干枯的莲蓬低垂着头,仿佛在沉思,回忆着曾经孕育莲子的高光时刻,残荷与水面相互衬托、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给人一种恬静的心灵享受,让人忍不住停下脚步,去细细品味。</p><p class="ql-block"> 冬日残荷之美,虽繁华殆尽,但风骨依旧。它的美在于出污泥而不染,尖尖角时如此,花开花落时如此,至枯至残时亦如此,“不染”是荷之魂。残荷铅华洗尽,其一枝一叶,一蓬一茎,或立于水中,或浮于水面,不堕淤泥,不染尘埃,素洁自持,清冽宜人,残荷的风貌,依旧超凡脱俗。</p><p class="ql-block"> 冬日残荷,经历了风霜雨雪的洗礼,将所有的经历都藏在内心深处。它不张扬、不喧哗,只是默默地守护着一方水域。在残荷的世界里,能感受到一种宁静,让人浮躁的心也能平静下来。它的美,不是外表的华丽,而是内在的坚韧和从容。然而,这沧桑之中,蕴含着对未来的希望,以自身独有的方式诠释着生命的真谛。</p><p class="ql-block"> 冬日的残荷,看似寥落,却有着独有的凄美。这种凄美,不是那种让人怜悯的柔弱,而是一种充满力量的姿态,它在冷风中坚守,在寒霜里倔强,它从容、淡定、优雅,柔软坚韧,一身傲骨,让每一个目睹它的人,都不禁心生敬意。它就像一首无声的歌,在岁月的长河中悠悠传唱。荷残了,但是生命不残,而是孕育着下一个生命的开始。</p><p class="ql-block"> 冬日的残荷所蕴含的岁月无常与自然之美,还在于它能引发人们内心深处的诗意。古代的诗人们早已写下了不少的荷花诗词,赞美了它们的繁华及其青春的美丽。即使是面对冬日的败荷、枯荷、残荷等,也毫不吝啬手中的笔墨,对它们的落幕,给予无限的同情。</p><p class="ql-block"> 宋代诗人宋祁的《秋塘败荷》:“去时荷出小如钱,归见荷枯意惘然。秋后渐稀霜后少,白头黄叶两相怜。”明代诗人龚诩的《枯荷》:“红衣落尽翠盘倾,浣我清波一签明。说与儿童须摘尽,莫留余叶引秋声。”残荷最出名的一首诗,可能要数李商隐的《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p><p class="ql-block"> 还有陆游的《残荷》开篇两句“残荷听雨打窗扉,一夜西风满地飞。”把一个典型的冬日图景,呈现在人们的眼前, 西风渐尽,荷花逐渐凋零,秋雨潇潇,残荷还在那里悠闲地听雨,那个画面别提有多惬意。“莫道池中无胜景,莲花虽败尚堪依。”诗人用荷花的残缺之美,表明了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有人欢喜有人愁,全凭每个人的际遇与心境去表述。</p><p class="ql-block"> 走在这片荷塘边,不难感受到初冬的气息,那是一种成熟的沉淀和回忆的味道,像是老人脸上的那深深的皱纹,记录着风雨和岁月的故事。它又像一首无声的诗,一幅写意的画,一部深邃的哲学巨著,以独特的魅力,引领人们走向岁月的深处,感受自然的神奇与伟大。</p><p class="ql-block"> 荷花的一生,何其短暂,又何其绚烂,它们在盛夏之时,绽放自己的美丽,而在秋风萧瑟之时,却又收获了另一种形式的美,成就了池塘中冬日里最美风景。</p><p class="ql-block"> 人生如荷,退尽浮华,应在这流转的时光里,从中悟出生命的循环与永恒,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刻,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美好,做到风情不在眉目,而在风骨。让生活变得“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p><p class="ql-block"> 翟所祥</p><p class="ql-block"> 2024年12月8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