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3、泸沽湖(上)</p><p class="ql-block">都说丽江到泸沽湖只需三个半小时的车程,但我们从早上八点半丽江出发,一直到将近下午一点半才到了泸沽湖景区的大门。主要是在途中金沙江十八弯观景台和遂宁县吃饭的地方耽误了太多的时间。</p><p class="ql-block">十八弯观景台,景色就不说了,值得一提的是这里售卖石斛等草药的摊贩。当然,这里不是购物点,买与不买也没人强迫,当地人在这里售卖草药,主要是为了方便游客。</p><p class="ql-block">这里,通往观景台或厕所的道路都被铁皮围起,非常狭窄,游客通过的时候,往往会被正在跟摊贩商量购卖草药的人堵住,被迫围观摊贩与买药人砍价的过程。</p><p class="ql-block">听过程,买药人好象是个江浙一带的游客。说,在他们那里,以前吃虫草的人,现在都己经改吃石斛了。巴拉巴拉巴拉一大堆吃石斛的好处。还有,这里是石斛的产地,石斛有粗有细,象这种小米粗细,卷曲如螺丝的石斛是最好的。等等。石斛是论克卖的,商贩要价二十三元一克。这人跟商贩砍价,一直砍到了十七元。砍完价,还跟旁边的游客观众说:嗯,这个价钱跟网上差不多,但网上购买石斛不放心。</p><p class="ql-block">一直旁边站着,象是这人老婆,上前插话:我就是我们县中医院的,石斛,我们经常吃,这么好质量的石斛,不常见,可以多买点。说完,在塑料袋子里装了大概半斤左右,用称称了,算好三千九百多元。微信扫码付了药款。</p><p class="ql-block">其余的游客好象并没有人插话,待那买药人移动身体,放开了通往观景台和厕所的道路,大家便径直走了过去。</p><p class="ql-block">关于泸沽湖逆时针两天环湖游,很美,景点几乎全部走到,但,走马观花而己。如果在途的时间缩短,在湖上多游玩一些时间就更好了。还有,行程中是没有摩梭人博物馆的,如果把这个博物馆安排进去,那,这个行程堪称完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第一站。观景台。泸沽湖大门进去,前行不远,一处半山腰,可以俯视泸沽湖的全貌。泸沽湖面积不大,只有五十多平方公里,湖面烟波浩渺,湖岸青山绵延,松林巷翠,对面的格姆女神山高耸,算是泸沽湖美好的初印象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第二站。草海,走婚桥。这里,应该己经是四川的地界了。泸沽湖位于川滇边界,四川占的湖面要稍大一些。</p><p class="ql-block">应该说,这个季节的草海景色宜人。大片茂密的金黄枯草随意倒伏,并被倒映着天上乌云的水面分割,虽然这里没有风,但枯草、乌云与倒影却具有奔腾的气势。</p><p class="ql-block">走婚桥。小木桥很长,不算曲折。走在桥上可以观看草海的风景,很不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过了走婚桥是四川的泸沽湖镇。看见一个挺大的餐厅,蒙源餐厅。心中一动,想起以前看过的文章。说,泸沽湖这里的摩梭人是元朝蒙古人的后裔。蒙源,是不是源头是蒙古的意思呢?问了一下附近的本地人,确定这个蒙源餐厅就是蒙古源头的意思。再问这里有没有关于摩梭人蒙古源头的记载或是实物证据,这几个本地则支支吾吾说不清楚,只是听家里老辈人讲起而己。</p><p class="ql-block">我所看过的资料,摩梭人走婚的习俗与什么母系社会毛关系没有。过去,人家当地摩梭人的土司老爷家里是不走婚的。而且,按规定,普通老百姓结婚必须给土司老爷交结婚税,所以,老百姓干脆不结婚,走婚完事。至于走婚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因为没有记载,也没有人能说得清楚。</p> <p class="ql-block">第三站。小落水村。先是去达祖码头,乘船、观湖、戏鸥。因为是旅行社的打包价,乘船时间只有区区十分钟。游客若想多在湖上玩一会儿,每人需另外多交八十元钱。大家相互看看谁也没有掏钱交的意思,于是便坐坐船划划水逗逗海鸥结束了。</p><p class="ql-block">我们乘坐的就是普通的小木船,不是本地特有的那种用一根整木头雕刻出来的猪槽船。泸沽湖的水特别清,水质据说达到了一级饮用水标准,也就是湖水可以直接饮用。泸沽湖的海鸥数量虽然没有昆明海埂大坝或翠湖公园的多,但逗鸥的体验却一点不比昆明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上岸,办理住宿,吃饭,晚上七点半有摩梭人泸沽湖特有的甲搓舞表演。</p><p class="ql-block">看时间也还早,吃饭前后,天仍未黑,于是便一个人在村子里各处瞎走瞎撞,而且还斗胆走进了两个摩梭人的家庭。</p><p class="ql-block">总的感觉,摩梭人村子显得有些乱,国内如此名气的旅游景点,村里竟看不出有任何规划。家家几乎都是纯木的二层小楼,全部漆成黑黑的颜色,门楣上挂着牛头,廊檐下摆着整个的猪膘肉。院子里横空拉着一条一条的彩色三角旗,旗上印有经文,类似藏族的风马,区别只是藏族的风马旗是方形。进家,屋里有女人在操持家务,堂屋己看不见中间的火塘,取而代之的是铸铁的火炉。这个铸铁火炉应该是现在摩梭人家庭生活的中心。没有看到摩梭女孩接待走婚男伴住的闺房,据说,这种闺房都有一个高高的小木窗。想问,但没好意思。现在,这里的摩梭人据说也有走婚的,但大部分年轻人都己经放弃了这种习俗。</p><p class="ql-block">晚上,观看甲搓舞的游人并不是很多。圆形的舞场,篝火熊熊燃烧,音乐节奏强烈,男孩女孩排着长队,一圈一圈轻轻扭着腰肢。我曾在抖音上刷到过大落水村跳甲搓舞的短视频。领舞的帅歌动作幅度夸张而且流畅,赢得不少游客的关注,现在人家己经是小有名气的网红。反观这个小落水村的甲搓舞,演员基本上没有什么激情,表现平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