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图/文 好邻居</p><p class="ql-block"> 美篇号41099458</p> <p class="ql-block"> 芦苇是自然界极其普通的植物。由于它的生长能力强,即便是在贫瘠之地、寒冷的北方、酷热的南方它都会默默的在河边、坑沿、湿地、甚至在盐碱地里泼辣地生长着。芦苇有我儿时的美好印象,也有苦涩的回味,但是,我现在依然喜欢它,跟我我来,走近它。</p> <p class="ql-block"> 在我儿时的记忆里,村子东头的大水坑周围是大片大片的芦苇。春天,那芦苇芽尖尖的带着稚嫩破土而出,如竹笋般散发着他它的能量;夏天,高矮不齐的芦苇,阵风吹来东摇西摆,碧绿的叶子相互碰撞发出刷啦啦的响声,孩子们在坑边采集一些宽一点的叶子,编织成小辫子、麻花等小玩物,其乐无穷;夏秋季节芦苇抽出穗子,在阳光的折射下,真是一片银光闪烁,与风共舞阿娜多姿;冬天,水塘里的水凝结成厚厚的冰,大人们开始收割芦苇了,小孩子们在冰上撒欢儿的玩耍,有的追逐飞扬的芦花、有的滑冰、有的在冰上打尕尕……芦苇塘——给我儿时留下美好印记。</p> <p class="ql-block"> 在我的记忆里,大约在80年代前,芦苇在农村是盖房搭屋的必须材料,也是生活的必需品。因为那时候多是土坯房,土坯容易受到盐碱的腐蚀,而影响房屋的寿命,所以在盖房时土坯的下面先垒上几层砖,砖的上面再放芦苇段儿,芦苇的截取长度比砖墙面略宽,芦苇的厚度一般在5公分左右,其厚薄也是显示经济条件的一个方面,这叫打碱,是盖房的重要一步。</p><p class="ql-block"> 另外芦苇在农村的重要用途,那就是编笆、织席、打苇薄。笆、薄的用途就是用来房屋搭顶、吊顶或临时建筑的材料。苇席铺在土炕上相当于现在的床单儿。那时候在农村流传着“织席的睡草炕,织布的光脊梁”,这是贫穷的标志,也是当代孩子们难以置信的事儿。</p> <p class="ql-block"> 芦苇根也有着良好的药用价值。因为它味儿甘甜,所以一年四季小孩子们嗓子疼了、感冒咳嗽、干燥上火等都可以随时随地挖些芦根儿给孩子们煮水喝,芦苇根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好药材。芦苇根性寒,老年人和体寒的人谨慎应用。</p> <p class="ql-block"> 如今的故乡,儿时的大坑不见了,随着人口的增长已变成了新民居,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新型建筑材料层出不穷,芦苇也失去了当年的功能,现在的芦苇成了村子周围的星状点缀。但是,我们华北大平原上璀璨的明珠,南大港湿地和白洋淀湿地的芦苇,真是一望无际。虽然两地的芦苇品种不一,各有特色,有着不同用途。但是,它们已经成了旅游圣地重要的观赏物。特别是白洋淀的芦苇荡,在抗日战争时期,掩护着雁翎队,一次次打败鬼子,芦苇显示着它的强悍和伟大。</p> <p class="ql-block"> 芦苇伴随着我走过了60多个春夏秋冬,我睡过芦苇编织的席子,我住过芦苇搭建的屋,我也背过破席片垫过的粪筐和草筐。这些回味有些苦涩,但是也使我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幸福生活。</p> <p class="ql-block"> 芦苇它代表着坚韧、坚强,也象征着脚踏实地,所以我深深的爱着它。我拍它春、夏、秋、冬,我爱它一年四季,我写它的过去和现在。</p><p class="ql-block"> 芦苇大自然里渺小又伟大的植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