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东坡书院~2025.1.4

蓉姐姐(以文会友拒私聊)

<p class="ql-block">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与父苏洵、弟苏辙三人并称“三苏”。</p> <p class="ql-block">嘉祐二年(1057年),参加殿试中乙科90-92</p><p class="ql-block">,赐进士及第(一说赐进士出身)。嘉祐六年(1061年),参加制科考试,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p> <p class="ql-block">宋神宗时,曾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出任兵部尚书、礼部尚书等职,外放治理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p> <p class="ql-block">随着新党执政,又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赦北还,病逝于常州。南宋时期,追赠太师,谥号“文忠”。</p> <p class="ql-block">儋州东坡文化旅游区。</p> <p class="ql-block">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p> <p class="ql-block">万众景仰。</p> <p class="ql-block">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p><p class="ql-block">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p><p class="ql-block">其文著述宏富,纵横恣肆,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p><p class="ql-block">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p><p class="ql-block">善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合称“宋四家”;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p> <p class="ql-block">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寒食帖》《潇湘竹石图》《枯木怪石图》等。</p> <p class="ql-block">苏轼于宋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1037年1月8日)出生于眉州眉山,是初唐大臣苏味道之后裔。</p> <p class="ql-block">苏轼之名“轼”原意为车前的扶手,取其默默无闻却不可或缺之意。</p> <p class="ql-block">苏轼幼年承受良好的家教,其父苏洵是古文名家,其母程氏曾以东汉名士范滂的事迹勉励其砥砺名节。</p> <p class="ql-block">庆历八年(1048年),苏洵因父丧居家,闭户读书,把自己的学识品行教授给苏轼与幼子苏辙。</p> <p class="ql-block">嘉祐元年(1056年),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p> <p class="ql-block">苏洵带着二十一岁(农历虚岁)的苏轼、十九岁的苏辙,自偏僻的西蜀地区,沿江东下,于嘉祐二年(1057年)进京应试。</p> <p class="ql-block">儋州市全城旅游图。</p> <p class="ql-block">当年考试的策论题目是《刑赏忠厚之至论》。</p><p class="ql-block">放榜后,苏轼谒谢,梅尧臣问苏轼此句出处,苏轼回答是《三国志·孔融传》注,欧阳修等回去查,没查到。</p> <p class="ql-block">苏轼的策论获得当时的主考官欧阳修和小试官梅尧臣的赏识。</p> <p class="ql-block">苏轼在文中写道:“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欧、梅皆不知此句出处,便将他从第一降至第二(一说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二)。</p> <p class="ql-block">东坡桥。</p> <p class="ql-block">苏轼便说他是取孔融“想当然”之意。</p> <p class="ql-block">欧阳修不禁对苏轼的豪迈极为欣赏,而且预见了苏轼的将来:“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p> <p class="ql-block">在欧阳修的一再称赞下,苏轼一时声名大噪。他每有新作,立刻就会传遍京师。当父子名动京师、正要大展身手时,突然传来苏轼、苏辙的母亲病故的噩耗。二兄弟随父回乡奔丧。</p> <p class="ql-block">嘉祐四年(1059年)十月,守丧期满。翌年二月,三苏重返汴京。苏轼授河南府福昌县主簿,苏洵试秘书省校书郎。</p> <p class="ql-block">嘉祐六年(1061年),在欧阳修的推荐下,苏轼兄弟参加名为“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的制科考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九月,苏轼的对策被评为第三等(一、二等虚设,第三等为实际上第一等),之前宋朝只有一个吴育中过这种制科的第三等,因此苏轼中第三等被称为“百年第一”。</p> <p class="ql-block">随后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四年后还朝,任判登闻鼓院,又通过学士院的考试,任直史馆。</p> <p class="ql-block">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苏洵病逝,苏轼、苏辙兄弟扶柩还乡,守孝三年。</p> <p class="ql-block">三年之后,苏轼还朝。此时,震动朝野的王安石变法开始。</p> <p class="ql-block">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欧阳修在内,因反对新法而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平和世界”。</p> <p class="ql-block">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病。王安石颇感愤怒,于是让御史谢景温在神宗面前陈说苏轼的过失。苏轼于是请求出京任职,被授为杭州通判。</p> <p class="ql-block">熙宁七年(1074年)秋,苏轼调往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p> <p class="ql-block">熙宁十年(1077年)四月至元丰二年(1079年)三月,在徐州任知州。</p> <p class="ql-block">黄河在曹村决口,使梁山泊泛滥,南清河水溢出故道,洪水汇聚在徐州城下,暴涨的洪水不时泄出,城墙即将被洪水冲毁,富有的百姓争相出城躲避洪水,苏轼说:“富民出城,全城百姓都会动摇,我和谁来守城?我在这里,洪水决不能冲毁城墙。”</p> <p class="ql-block">苏轼到武卫营,呼喊士兵长官说:“河水即将冲毁城墙,事情危急,虽然你们是禁军,但也请你们为我尽一点力。”士兵长官说:“太守尚且不躲避路上的洪水,我辈小人,应当效命。”</p> <p class="ql-block">带领他的士兵们拿着畚箕铁锹出来,修筑东南长堤,头起戏马台,尾连着城墙。</p> <p class="ql-block">雨日夜不停地下,城墙露出水面仅仅只有三版那么高。</p> <p class="ql-block">苏轼搭建小草屋住在城墙上,路过自己家门也不进去,派官吏分别堵塞缺口以守护城墙,终于保全了徐州城。</p> <p class="ql-block">又请求征调明年夫役增筑徐州旧城,修建木质护岸,以防洪水再来。朝廷同意了他的请求。</p> <p class="ql-block">元丰二年(1079年)四月,苏轼调任湖州知州。</p><p class="ql-block">说自己“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这些话被新党利用,说他“愚弄朝廷,妄自尊大”、“衔怨怀怒”、“指斥乘舆”、“包藏祸心”,又讽刺政府,莽撞无礼,对皇帝不忠,如此大罪可谓死有余辜。</p> <p class="ql-block">上任后,他即给神宗写了一封《湖州谢上表》,这本是例行公事,但苏轼是诗人,笔端常带感情,即使官样文章,也忘不了加上点个人色彩。</p> <p class="ql-block">说自己“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这些话被新党利用,说他“愚弄朝廷,妄自尊大”。</p> <p class="ql-block">“衔怨怀怒”、“指斥乘舆”、“包藏祸心”,又讽刺政府,莽撞无礼,对皇帝不忠,如此大罪可谓死有余辜。</p> <p class="ql-block">他们从苏轼的大量诗作中挑出他们认为隐含讥讽之意的句子,一时间,朝廷内一片倒苏之声。</p> <p class="ql-block">七月二十八日,上任才三个月的苏轼被御史台的吏卒逮捕,解往京师,受牵连者达数十人。这就是北宋著名的“乌台诗案”(乌台,即御史台,因其上植柏树,终年栖息乌鸦,故称乌台)。</p> <p class="ql-block">乌台诗案这一巨大打击成为苏轼一生的转折点。新党们非要置苏轼于死地不可,救援活动也在朝野同时展开。</p> <p class="ql-block">乌台诗案这一巨大打击成为苏轼一生的转折点。新党们非要置苏轼于死地不可,救援活动也在朝野同时展开。</p> <p class="ql-block">不但与苏轼政见相同的许多元老纷纷上书,连一些变法派的有识之士也劝谏神宗不要杀苏轼。</p> <p class="ql-block">王安石当时退休金陵,也上书说:“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在大家努力下,这场诗案就因王安石“一言而决”,苏轼得到从轻发落,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本州安置”,受当地官员监视。幸亏宋太祖赵匡胤时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他才算躲过一劫。</p> <p class="ql-block">黄州团练副使一职相当低微,并无实权,而此时苏轼经此一役已变得心灰意冷。苏轼到任后,心情郁闷,曾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山游览,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名作,以此来寄托他谪居时的思想感情。</p> <p class="ql-block">公务之余,他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苏轼在这时起的。</p> <p class="ql-block">元丰七年(1084年),苏轼离开黄州,奉诏赴汝州就任。由于长途跋涉,旅途劳顿,苏轼的幼儿不幸夭折。汝州路途遥远,且路费已尽,再加上丧子之痛,苏轼便上书朝廷,请求暂时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后被批准。当他准备要南返常州时,神宗驾崩。</p> <p class="ql-block">常州一带水网交错,风景优美。他在常州居住,既无饥寒之忧,又可享美景之乐,而且远离了京城政治的纷争,能与家人、众多朋友朝夕相处。苏轼于是选择常州作为自己的终老之地。</p> <p class="ql-block">水光荷影观鱼性,乐奏渔歌见世情。</p> <p class="ql-block">元丰八年(1085年),宋哲宗即位,高太后以哲宗年幼为名,临朝听政,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被打压。</p> <p class="ql-block">苏轼复为朝奉郎知登州(蓬莱)。四个月后,以礼部郎中被召还朝。在朝半月,升为起居舍人。三个月后,升中书舍人。不久,再又升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p> <p class="ql-block">当苏轼看到新兴势力拼命压制王安石集团的人物及尽废新法后,认为其与所谓“王党”不过一丘之貉,再次向朝廷提出谏议。</p> <p class="ql-block">他对旧党执政后,暴露出的腐败现象进行了抨击,由此,他又引起了保守势力的极力反对,于是又遭诬告陷害。苏轼至此是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因而再度自求外调。</p> <p class="ql-block">苏轼还以和蔼可亲、幽默机智的形象留存在后代普通人民心目中。他在各地的游踪,他在生活中的各种发明都是后人喜爱的话题。在宋代作家中,就受到后人广泛喜爱的程度而言,苏轼是无与伦比的。</p> <p class="ql-block">劝学园</p><p class="ql-block">苏东坡初到儋州时学风不盛。为此,他决定办学堂,自编教材,传播中原文化。他与百姓交朋友,大力倡导读书,挨家挨户去发动家长把孩子送的学堂读书。第二年五月,儋州的教育便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不时可以听到书声琅琅,弦歌四起。经过努力培养了海南第一个举人姜唐佐,才有了儋州人符确考中进士的历史。儋州文化的兴起,是苏轼敷扬文教的结果。</p> <p class="ql-block">城东学舍。</p> <p class="ql-block">元祐四年(1089年),苏轼任龙图阁学士、知杭州。苏轼第二次到杭州做官,杭州大旱,饥馑瘟疫一起发生。苏轼向朝廷请求,减免本路上供米三分之一,又得到赐给剃度和尚的度牒,换成大米来救济饥饿的百姓。</p> <p class="ql-block">元祐五年(1090年)春天,又减价出卖常平米,做了很多的厚粥和汤药,派人带着医生分街坊给百姓治病,救活了很多人。</p> <p class="ql-block">苏轼说:“杭州,水陆交会的地方,因瘟疫死亡的人常常比其他地方多。”于是集中多余的公款二千缗,苏轼又拿出自己的黄金五十两,办起病坊,稍微积蓄一些钱粮收治有病的百姓。</p> <p class="ql-block">苏轼看到茅山有一条河专门容纳钱塘江潮水,盐桥有一条河专门容纳西湖水,于是疏浚这二条河道以通航。再修造堤堰闸门,控制西湖水的蓄积与排泄,钱塘江潮水不再进入杭州城内。</p> <p class="ql-block">又用剩余的人力修复了六井,再把挖出来的淤泥堆积在西湖中,南北长三十里,修筑成长堤以来往行人。吴地百姓种菱,春天就除草,不留寸草。苏轼又雇募人力在西湖中种菱,水草不再生长。</p> <p class="ql-block">把种菱的收入备作以后修浚西湖的费用,取救济荒灾剩余的一万缗钱、万石粮食;以及申请得到的一百张僧人度牒用来雇募民工。长堤筑成,在堤上种植芙蓉、杨柳,望去好像图画,杭州人把长堤命名为苏公堤。</p> <p class="ql-block">东坡书院。</p> <p class="ql-block">苏轼在杭州过得很惬意,自比唐代的白居易。元祐六年(1091年),他又被召回朝拟任吏部尚书,还没有到任。因为弟弟苏辙任尚书右丞,苏轼改任翰林承旨。不久即元祐六年八月,又因为政见不合,请求出任地方官,于是以龙图阁学士出知颍州。</p> <p class="ql-block">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p> <p class="ql-block">元祐七年(1092年)二月,任扬州知州。没过一年,朝廷以兵部尚书的职务召苏轼入京,兼任侍读。这一年,宋哲宗到南郊祭祀,苏轼为卤簿使,导驾进入太庙。有赭伞犊车并青盖犊车十余辆争道,没有避让皇帝的仪仗。</p> <p class="ql-block">苏轼使御营巡检使去调查原因,原来是皇后及大长公主的车队。当时,御史中丞李之纯是皇家仪仗使,苏轼要他上奏皇帝,但李之纯怕得罪皇后与大长公主,不敢说。苏轼就在车中向哲宗上奏此事,哲宗把奏书派人送给太皇太后处理。第二天,朝廷下诏书整肃仪仗队伍,从皇后而下都不许迎接谒见。不久苏轼任礼部尚书,兼端明殿学士、翰林侍读学士。</p> <p class="ql-block">元祐八年(1093年)九月,任定州知州。是年高太后去世,哲宗执政,新党再度执政。</p> <p class="ql-block">绍圣元年(1094年)六月,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再次被贬至惠州(今广东惠州)。</p> <p class="ql-block">绍圣四年(1097年),苏轼被一叶孤舟送到了徼边荒凉之地海南岛儋州。据说在宋朝,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他把儋州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他在这里办学堂,介学风,以致许多人不远千里,追至儋州,从苏轼学。</p> <p class="ql-block">在宋代一百多年里,海南从没有人进士及第。但苏轼北归不久,这里的姜唐佐就举乡贡。为此苏轼题诗:“沧海何曾断地脉,珠崖从此破天荒。”人们一直把苏轼看作是儋州文化的开拓者、播种人,对他怀有深深的崇敬。在儋州流传下来的东坡村、东坡井、东坡田、东坡路、东坡桥、东坡帽等等,表达了人们的缅怀之情,连语言都有一种“东坡话”。</p> <p class="ql-block">载酒亭。</p> <p class="ql-block">载酒堂雕塑</p><p class="ql-block">载酒堂始建于北宋绍圣五年(1098)。苏东坡到儋州后,一日与昌化军使张中同访当地人士黎子云,其住所前临大池,水林幽茂,小有藏书,众人便提议集资在黎子云处建一讲堂,以便东坡传播中原文化,东坡欣然同意,并取《汉书·扬雄传》中“载酒问字”的典故,将其命名为“载酒堂”。明代张习有诗云:“我来踏遍珠崖路,要览东坡载酒堂”。</p> <p class="ql-block">宋徽宗即位后,苏轼相继被调为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元符三年四月(1100年),朝廷颁行大赦,苏轼复任朝奉郎。</p> <p class="ql-block">北归途中,苏轼于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1101年8月24日)在常州(今属江苏)逝世。</p> <p class="ql-block">苏轼留下遗嘱葬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钧台乡上瑞里。次年,其子苏过遵嘱将父亲灵柩运至郏城县安葬。</p> <p class="ql-block">宋高宗即位后,追赠苏轼为太师;宋孝宗时,追谥“文忠”。</p> <p class="ql-block">苏轼对社会的看法和对人生的思考都毫无掩饰地表现在其文学作品中,其中又以诗歌最为淋漓酣畅。在二千七百多首苏诗中,干预社会现实和思考人生的题材十分突出。</p> <p class="ql-block">苏轼对社会现实中种种不合理的现象抱着“一肚皮不入时宜”的态度,始终把批判现实作为诗歌的重要主题。更可贵的是,苏轼对社会的批判并未局限于新政,也未局限于眼前,他对封建社会中由来已久的弊政、陋习进行抨击,体现出更深沉的批判意识。</p> <p class="ql-block">苏轼一生宦海浮沉,奔走四方,生活阅历极为丰富。他善于从人生遭遇中总结经验,也善于从客观事物中见出规律。在他眼中,极平常的生活内容和自然景物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如《题西林壁》和《和子由渑池怀旧》两诗。在这些诗中,自然现象已上升为哲理,人生的感受也已转化为理性的反思。</p> <p class="ql-block">尤为难能可贵的是,诗中的哲理是通过生动、鲜明的艺术意象自然而然地表达出来,而不是经过逻辑推导或议论分析所得。</p> <p class="ql-block">这样的诗歌既优美动人,又饶有趣味,是名副其实的理趣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和“雪泥鸿爪”一问世即流行为成语,说明苏轼的理趣诗受到普遍喜爱。苏诗中类似的作品还有很多,如《泗州僧伽塔》《饮湖上初晴后雨》《慈湖夹阻风》等。</p> <p class="ql-block">苏轼极具灵心慧眼,所以到处都能发现妙理新意。深刻的人生思考使苏轼对沉浮荣辱持有冷静、旷达的态度,这在苏诗中有充分的体现。</p> <p class="ql-block">东坡铜像</p><p class="ql-block">东坡铜像立于2015年5月23日,由清华大学何宝森教授设计,浙江宁波宏拓精雕有限公司铸造。</p><p class="ql-block">东坡悠闲地坐在木椅上,手握书卷,凝望远方,沉静思索,给人留下广阔的思考空间.……;东坡目光炯炯,折射出信念坚定,不畏权贵的气概;悠闲端坐,展现出面对艰难困苦,泰然处之的胸襟。</p> <p class="ql-block">苏轼在逆境中的诗篇当然含有痛苦、愤懑、消沉的一面,但苏轼更多的诗则表现了对苦难的傲视和对痛苦的超越。</p> <p class="ql-block">苏轼学博才高,对诗歌艺术技巧的掌握达到了得心应手的纯熟境界,并以翻新出奇的精神对待艺术规范,纵意所如,触手成春。而且苏诗的表现能力是惊人的,在苏轼笔下几乎没有不能入诗的题材。</p> <p class="ql-block">以“元祐”诗坛为代表的北宋后期是宋诗的鼎盛时期,苏轼与王安石、黄庭坚、陈师道等人的创作将宋诗艺术推向了高峰。就风格个性的突出、鲜明而言,王、黄、陈三家也许比苏轼诗更引人注目。然而论创作成就,则苏轼无疑是北宋诗坛上第一大家。</p> <p class="ql-block">在题材的广泛、形式的多样和情思内蕴的深厚这几个维度上,苏诗都是出类拔萃的。更重要的是,苏轼具有较强的艺术兼容性,他在理论上和创作中都不把某一种风格推到定于一尊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苏轼虽然在创造宋诗生新面貌的过程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他基本上避免了宋诗尖新生硬和枯燥乏味这两个主要缺点。所以苏轼在总体成就上实现了对同时代诗人的超越,成为最受后代广大读者欢迎的宋代诗人。</p> <p class="ql-block">苏轼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就一种文体自身的发展而言,苏词的历史性贡献又超过了苏文和苏诗。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p> <p class="ql-block">苏轼对词的变革,基于他诗词一体的词学观念和“自成一家”的创作主张。自晚唐、五代以来,词一直被视为“小道”。柳永虽然一生专力写词,推进了词体的发展,但却未能提高词的文学地位。而苏轼首先在理论上破除了诗尊词卑的观念。</p> <p class="ql-block">东坡祠俗称大殿,其前身原是坐落在儋州城南的桄榔庵。苏东坡北归后,1327年南宁军判彭应雷将它移建到这里。牌匾“海外奇踪”及“鸿雪因缘”赞颂了苏东坡在儋州的丰功伟绩,表达他被贬儋州后,随遇而安,与当地百姓互助同乐的情怀。</p> <p class="ql-block">东坡先生一生行迹图。</p> <p class="ql-block">东坡先生祠记</p><p class="ql-block">此碑为元代遗物,是东坡书院重要的馆藏文物之一,也是镇院之宝,由元代四大家之一的范椁(pēng)于延祐六年(1319年)记并书写,已成为传世之作。</p><p class="ql-block">碑文记叙东坡被贬儋州,无处可住,偃息在城南桄榔林下,作《桄榔庵铭》。元代成宗年间,郡校官购得东坡居址,建立学宫。宋代时期儋州仍无东坡祠。</p><p class="ql-block">元海北海南道廉访司照磨(掌管磨勘和审计工作的官员)范椁查访海南,寻访东坡居址,建堂三间,中间一间安放东坡画像,周边建两排筑廊屋,打算给儋州子弟居住,选择师长教育他们,并责成六十位儒生管理东坡祠的事务。东坡祠建成后,范椁作文记叙此事。“文革”期间,这块碑被当地农民悄悄抬出东坡书院,挖土深埋地下,才躲过浩劫。碑座为1984年重置。</p> <p class="ql-block">东坡在载酒堂授课</p><p class="ql-block">在载酒堂内,苏东坡常与当地文人墨客、学子相聚交流,传授诗书礼义之道,传递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促进了中原文化在海南的传播,使海南文化与中原文化深度融合,为海南文化发展注入新活力,儋州乃至海南文化出现新面貌,兴起崇文尚学之风。</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莫作天涯万里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海南地处南疆,距与中原遥远,古代长期被作为贬谪官员的流放之地,而这些被贬官员驻足海南,也为海南撒下了文化火种。一代文豪苏东坡被贬居儋,开启了海南教化日兴、人文蔚起的文化景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苏轼对词的变革,基于他诗词一体的词学观念和“自成一家”的创作主张。自晚唐、五代以来,词一直被视为“小道”。柳永虽然一生专力写词,推进了词体的发展,但却未能提高词的文学地位。而苏轼首先在理论上破除了诗尊词卑的观念。</p> <p class="ql-block">他认为诗词同源,本属一体,词“为诗之苗裔”,诗与词虽有外在形式上的差别,但它们的艺术本质和表现功能应是一致的。因此他常常将诗与词相提并论,由于他从文体观念上将词提高到与诗同等的地位,这就为词向诗风靠拢、实现词与诗的相互沟通渗透提供了理论依据。</p> <p class="ql-block">为了使词的美学品位真正能与诗并驾齐驱,苏轼还提出了词须“自是一家”的创作主张。</p> <p class="ql-block">此处的“自是一家”之说,是针对不同于柳永词的“风味”而提出的,其内涵包括:追求壮美的风格和阔大的意境,词品应与人品相一致,作词应像写诗一样,抒发自我的真实性情和独特的人生感受。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其文如其为人”(《答张文潜县丞书》),在词的创作上自成一家。</p> <p class="ql-block">芒果树植于清乾隆三年(1738年),枝繁叶茂,使整个庭院凭添幽静和清爽。每年夏季,树上还会结满金灿烂的芒果,而且特别香甜,是非常珍贵的馈赠礼品。</p> <p class="ql-block">钦帅泉</p><p class="ql-block">这口古井名叫“钦帅泉”,据说是苏东坡当年与学子煮茶用的水井,明代经过疏浚,正式命名“钦帅泉”旁边这块钦帅泉碑为明代遗留,立于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由当时的知州陈荣选立碑并撰写碑文。他在任期间,修缮了载酒堂,增建了载酒亭、钦帅堂,还编辑出版了《苏文忠公居儋录》,对保护东坡遗产功不可没。</p> <p class="ql-block">钦帅泉</p><p class="ql-block">这口古井名叫“钦帅泉”,据说是苏东坡当年与学子煮茶用的水井,明代经过疏浚,正式命名“钦帅泉”。旁边这块钦帅泉碑为明代遗留,立于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由当时的知州陈荣选立碑并撰写碑文。他在任期间,修缮了载酒堂,增建了载酒亭、钦帅堂,还编辑出版了《苏文忠公居儋录》,对保护东坡遗产功不可没。</p> <p class="ql-block">苏轼一向以文章气节并重,在文学上则反对步人后尘,因而他不满意秦观“学柳七作词”而缺乏“气格”。</p> <p class="ql-block">扩大词的表现功能,开拓词境,是苏轼改革词体的主要方向。他将传统的表现柔情之词为扩展为表现豪情之词,将传统上只表现爱情之词扩展为表现性情之词,使词像诗一样可以充分表现作者的性情怀抱和人格个性。</p> <p class="ql-block">苏轼让充满进取精神、胸怀远大理想、富有激情和生命力的仁人志士昂首走入词世界,改变了词作原有的柔软情调,开启了南宋辛派词人的先河。</p> <p class="ql-block">与苏诗一样,苏词中也常常表现对人生的思考。这种对人生命运的理性思考,增强了词境的哲理意蕴。苏轼虽然深切地感到人生如梦,但并未因此而否定人生,而是力求自我超脱,始终保持着顽强乐观的信念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p> <p class="ql-block">东坡书院里一场彩排中的饰演东坡先生的表演。</p> <p class="ql-block">苏词比较完整地表现出作者由积极转而矛盾苦闷,力求超脱自适而不断追求的心路历程和他疏狂浪漫、多情善思的个性气质。继柳永、欧阳修之后,苏轼进一步使词作中的抒情人物形象与创作主体由分离走向同一。</p> <p class="ql-block">苏词既向内心的世界开拓,也朝外在的世界拓展。不同于晚唐、五代文人词所表现的狭小的生活场景,苏轼不仅在词中大力描绘了作者日常交际、闲居读书及躬耕、射猎、游览等生活场景,而且进一步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p> <p class="ql-block">苏轼用自己的创作实践表明:词是无事不可写,无意不可入的。词与诗一样,具有充分表现社会生活和现实人生的功能。由于苏轼扩大了词的表现功能,丰富了词的情感内涵,拓展了词的时空场景,从而提高了词的艺术品味,把词堂堂正正地引入文学殿堂,使词从“小道”上升为一种与诗具有同等地位的抒情文体。</p> <p class="ql-block">“以诗为词”的手法则是苏轼变革词风的主要武器。所谓“以诗为词”,是将诗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苏词中较成功的表现有用题序和用典故两个方面。</p> <p class="ql-block">有了词题和词序,既便于交代词的写作时地和创作缘起,也可以丰富和深化词的审美内涵。在词中大量使事用典,也始于苏轼。</p> <p class="ql-block">在词中大量使事用典,也始于苏轼。词中使事用典,既是一种替代性、浓缩性的叙事方式,也是一种曲折深婉的抒情方式。苏词大量运用题序和典故,丰富和发展了词的表现手法,对后来词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p> <p class="ql-block">从本质上说,苏轼“以诗为词”是要突破音乐对词体的制约和束缚,把词从音乐的附属品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p> <p class="ql-block">苏轼写词,主要是供人阅读,而不求人演唱,故注重抒情言志的自由,虽也遵守词的音律规范而不为音律所拘。正因如此,苏轼作词时挥洒如意,即使偶尔不协音律规范也在所不顾。</p> <p class="ql-block">也正是如此,苏词像苏诗一样,表现出丰沛的激情,丰富的想象力和变化自如、多姿多彩的语言风格。</p> <p class="ql-block">彩排的两位主持人。</p> <p class="ql-block">虽然苏轼现存的三百六十二首词中,大多数词的风格仍与传统的婉约柔美之风比较接近,但已有相当数量的作品体现出奔放豪迈、倾荡磊落如天风海雨般的新风格,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p> <p class="ql-block">钦帅堂</p><p class="ql-block">公元1595年由儋州知州陈荣选修建,作为当地文人墨客瞻仰缅怀苏东坡的聚会场所。</p> <p class="ql-block">在两宋词风转变过程中,苏轼是关键人物。王灼《碧鸡漫志》说:“东坡先生非心醉于音律者,偶尔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p> <p class="ql-block">强化词的文学性,弱化词对音乐的依附性,是苏轼为后代词人所指出的“向上一路”。后来的南渡词人和辛派词人就是沿着此路而进一步开拓发展的。</p> <p class="ql-block">苏轼的文学思想是文、道并重。他推崇韩愈和欧阳修对古文的贡献,都是兼从文、道两方面着眼的。</p> <p class="ql-block">但是苏轼的文道观在北宋具有很大的独特性。</p> <p class="ql-block">首先,苏轼认为文章的艺术具有独立的价值,如“精金美玉,文章并不仅仅是载道的工具,其自身的表现功能便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一种高级形态。</p> <p class="ql-block">其次,苏轼心目中的“道”不限于儒家之道,而是泛指事物的规律。</p> <p class="ql-block">所以苏轼主张文章应像客观世界一样,文理自然,姿态横生。他提倡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和生动性,反对千篇一律的统一文风,认为那样会造成文坛“弥望皆黄茅白苇”般的荒芜。</p> <p class="ql-block">正是在这种独特的文学思想指导下,苏轼的散文呈现出多姿多彩的艺术风貌。</p> <p class="ql-block">他广泛地从前代的作品中汲取艺术营养,其中最重要的渊源是孟子和战国纵横家的雄放气势、庄子的丰富联想和自然恣肆的行文风格。</p> <p class="ql-block">苏轼具有极高的表现力,在他笔下几乎没有不能表现的客观事物或内心情思。</p> <p class="ql-block">苏文的风格则随着表现对象的不同而变化自如,像行云流水一样的自然、畅达。</p> <p class="ql-block">韩愈的古文依靠雄辩和布局、蓄势等手段来取得气势的雄放,而苏文却依靠挥洒如意、思绪泉涌的方式达到了同样的目的。</p> <p class="ql-block">苏文气势雄放,语言却平易自然,这正是宋文异于唐文的特征之一。</p> <p class="ql-block">苏轼擅长写议论文。他早年写的史论有较浓的纵横家习气,有时故作惊人之论而不合义理,如《贾谊论》责备贾谊不知结交大臣以图见信于朝廷,《范增论》提出范增应为义帝诛杀项羽。</p> <p class="ql-block">但也有许多独到的见解,如《留侯论》谓圯上老人是秦时的隐君子,折辱张良是为了培育其坚忍之性;《平王论》批评周平王避寇迁都之失策,见解新颖而深刻,富有启发性。</p> <p class="ql-block">这些史论在写作上善于随机生发,翻空出奇,表现出高度的论说技巧,成为当时士子参加科场考试的范文,所以流传极广。</p> <p class="ql-block">史论和政论虽然表现出苏轼非凡的才华,但杂说、书札、序跋等议论文,更能体现苏轼的文学成就。</p> <p class="ql-block">这些文章同样善于翻新出奇,但形式更为活泼,议论更为生动,而且往往是夹叙夹议,兼带抒情。</p> <p class="ql-block">它们以艺术感染力来加强逻辑说服力,所以比史论和政论更加具备美文的性质。</p> <p class="ql-block">苏轼的叙事记游之文,叙事、抒情、议论三种功能更是结合得水乳交融。</p> <p class="ql-block">由于苏轼作文以“辞达”为准则,所以当行即行,当止就止,很少有芜词累句,这在他的笔记小品中表现得最为突出。</p> <p class="ql-block">如《记承天寺夜游》,全文仅八十余字,但意境超然,韵味隽永,为宋代小品文中的妙品。</p> <p class="ql-block">苏轼的辞赋和四六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的辞赋继承了欧阳修的传统,但更多地融入了古文的疏宕萧散之气,吸收了诗歌的抒情意味,从而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创作了《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这样的名篇。</p> <p class="ql-block">《赤壁赋》沿用赋体主客问答、抑客伸主的传统格局,抒写了自己的人生哲学,同时也描写了长江月夜的幽美景色。</p> <p class="ql-block">全文骈散并用,情景兼备,堪称优美的散文诗。</p> <p class="ql-block">苏轼甚至在四六中也同样体现出行云流水的风格,他在翰林院任职时所拟的制诰曲赡高华,浑厚雄大,为台阁文字中所罕见。</p> <p class="ql-block">他遭受贬谪后写的表启更是真切感人,是四六体中难得的性情之作。</p> <p class="ql-block">苏轼的散文在宋代与欧阳修、王安石齐名,但如果单从文学的角度来看,则苏文无疑是宋文中成就最高的一家。</p> <p class="ql-block">劝耕圃</p><p class="ql-block">东坡先生于劝耕圃荷锄耕耘、尝悟出:”人间无正味,美好出艰难早知农圃乐,岂有非意干”。</p> <p class="ql-block">苏轼擅长写行书、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p> <p class="ql-block">他曾经遍学晋、唐、五代的各位名家之长,再将王僧虔、徐浩、李邕、颜真卿、杨凝式等名家的创作风格融会贯通后自成一家。</p> <p class="ql-block">他曾自称:“我书造意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p> <p class="ql-block">黄庭坚称他:“早年用笔精到,不及老大渐近自然。”这说明苏轼一生屡经坎坷,致使他的书法风格跌宕。</p> <p class="ql-block">存世作品有《赤壁赋》《黄州寒食诗》和《祭黄几道文》等帖。</p> <p class="ql-block">苏轼擅长画墨竹,且绘画重视神似,主张画外有情,画要有寄托,反对形似,反对程序的束缚,提倡“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而且明确地提出了“士人画”的概念,对以后“文人画”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p> <p class="ql-block">苏轼是高踞于中国绘画美学思想及其实践发展史之分水岭上的重要人物。其作品有《枯木怪石图卷》《潇湘竹石图卷》等。</p> <p class="ql-block">澳大利亚松。</p> <p class="ql-block">打卡东坡书院。</p> <p class="ql-block">东坡香文化馆</p><p class="ql-block">冠绝千古的苏东坡,哲思成果独树一帜,文学成就辉煌壮观,艺术建树卓尔不凡。不仅如此,苏东坡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和香大家,“东坡闻思香”、“雪中春信香”是苏东坡和香的重要作品,香韵殊胜冠绝,韵深意长,沁人心脾。他惜香、爱香、咏香,既是生活的,也是典雅的,还是审美的。依据散落在史籍中片段,还原一幕幕千年前东坡先生和香、品香、咏香遗存,让东坡文化更具芳香,万古流长有着丰富香药资源的儋州,是绿色海南独有的重要优势之一。东坡书院作为苏东坡在儋州的重要文化遗存,设立东坡香文化馆,秉承复兴传统文化的使命,以香为使者向世界呈现芳香儋州,魅力海南。本展馆邀请中国当代香文化奠基人、中华大香师傅京亮先生为顾问,并展出其多年和香、证香所得的“东坡闻思香”及汉、唐、宋三大香文化高峰时期留给后世的经典香品。</p> <p class="ql-block">苏轼在文、诗、词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p> <p class="ql-block">而且苏轼的创造性活动不局限于文学,他在书法、绘画等领域内的成就都很突出,对医药、烹饪、水利等技艺也有所贡献。</p> <p class="ql-block">苏轼典型地体现着宋代的文化精神。</p> <p class="ql-block">从文学史的范围来说,苏轼的意义主要有两点:首先,苏轼的人生态度成为后代文人景仰的范式:进退自如,宠辱不惊。</p> <p class="ql-block">由于苏轼把封建社会中士人的两种处世态度用同一种价值尺度予以整合,所以他能处变不惊,无往而不可。</p> <p class="ql-block">当然,这种范式更适用于士人遭受坎坷之时,它可以通向既坚持操守又全生养性的人生境界,这正是宋以后的历代士人所希望做到的。</p> <p class="ql-block">其次,苏轼的审美态度为后人提供了富有启迪意义的审美范式,他以宽广的审美眼光去拥抱大千世界,所以凡物皆有可观,到处都能发现美的存在。</p> <p class="ql-block">这种范式在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两方面为后人开辟了新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所以,苏轼受到后代文人的普遍热爱,实为历史的必然。</p> <p class="ql-block">苏轼在当时文坛上享有巨大的声誉,他继承了欧阳修的精神,十分重视发现和培养文学人才。</p> <p class="ql-block">当时就有许多青年作家众星拱月似的围绕在他周围,其中成就较大的有黄庭坚、张耒、晁补之、秦观四人,合称“苏门四学士”。</p> <p class="ql-block">再加上陈师道和李廌,又合称“苏门六君子”。</p> <p class="ql-block">此外,李格非、李之仪、唐庚、张舜民、孔平仲、贺铸等人,也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苏轼影响。</p> <p class="ql-block">由于苏轼的成就包括各种文学样式,他本人的创作又没有固定不变的规范可循,所以苏门的作家在创作上各具面目。</p> <p class="ql-block">黄庭坚、陈师道长于诗,秦观长于词,李廌以古文名世,张、晁则诗文并擅。</p> <p class="ql-block">同时,他们的艺术风貌也各具个性,例如黄诗生新,陈诗朴拙,风格都不类苏诗,后来黄、陈还另外开宗立派。</p> <p class="ql-block">苏轼的作品在当时就驰名遐迩,在辽国、西夏等地都广受欢迎。北宋末年,朝廷一度禁止苏轼作品的流传,但是禁愈严而传愈广。到了南宋党禁解弛,苏轼的集子又以多种版本广为流传,以后历代翻刻不绝。</p> <p class="ql-block">在后代文人的心目中,苏轼是一位天才的文学巨匠,人们争相从苏轼的作品中汲取营养。在金国和南宋对峙的时代,苏轼在南北两方都发生了深远的影响。苏诗不但影响有宋一代的诗歌,而且对明代的公安派诗人和清初的宋诗派诗人有重要的启迪。苏轼的词体解放精神直接为南宋辛派词人所继承,形成了与婉约词平分秋色的豪放词派,其影响一直波及清代陈维崧等人。苏轼的散文,尤其是他的小品文,是明代标举独抒性灵的公安派散文的艺术渊源,直到清代袁枚、郑燮的散文中仍可时见苏文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苏轼还以和蔼可亲、幽默机智的形象留存在后代普通人民心目中。他在各地的游踪,他在生活中的各种发明都是后人喜爱的话题。在宋代作家中,就受到后人广泛喜爱的程度而言,苏轼是无与伦比的。</p> <p class="ql-block">王辟之:子瞻文章议论,独出当世,风格高迈,真谪仙人也;至于书画,亦皆精绝。故其简笔才落手,即为人藏去。有得真迹者,重于珠玉。子瞻虽才行高世而遇人温厚,有片善可取者,辄与之倾尽城府,论辨唱酬,间以谈谑,以是尤为士大夫所爱。间遭佥人媒孽,谪居黄州。有陈处士者,携纸笔求书于子瞻,会客方鼓琴,遂书曰:“或对一贵人弹琴者,天阴声不发,贵人怪之,曰:‘岂弦慢邪’对曰:‘弦也不慢。’”子瞻之清谈善谑,皆此类也。</p> <p class="ql-block">苏辙:其于人,见善称之,如恐不及;见不善斥之,如恐不尽;见义勇于敢为,而不顾其害。用此数困于世,然终不以为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