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古城游记》

风中胡杨

<p class="ql-block">  2024年3月30日我们来到潮州古城游览,潮州古城位于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境内。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属于4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 据介绍,潮州古城<span style="font-size:18px;">始建于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潮</span>州古城面积约3平方公里,格局完整,拥有720多条纵横有序的街巷和大量明清时期的古民居建筑。潮州古城采用“外曲内方,四横三纵”的历史空间格局。古城内保存了大量的古建筑和历史遗迹,包括广济桥、开元寺等著名景点,这些古建筑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是古代潮州人民智慧的结晶。</p><p class="ql-block"> ‌我们首先来到潮州古城北阁景点‌,据介绍,北阁<span style="font-size:18px;">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于明代成形,历代均有兴废。北</span>阁地处古城城北,背依金山,面临韩江,是潮州八景之一。这个景区的地理位置独特,古城墙在此揽绕金山,亭台楼阁高低错落,曲径幽深,东临急转直下的韩江流水,高览低俯均是别致的景色,堪称岭南一绝。</p><p class="ql-block"> 北阁有多个著名景点,包括玄天阁、佛灯、古城墙、一天门、玄天门、迴澜亭、韩江楼、叠翠亭、观澜亭等。玄天阁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斗拱抬梁大木结构,重檐歇山顶,红墙黄瓦,金碧辉煌,巍峨壮观。佛灯则是最为引人注目的景点之一,最初是悬挂于阁前桅杆上的灯,由于过去没有什么高层建筑,此灯在夜里的可观测范围非常远,韩江上游的鹿湖,下游的三元培都可以看到。<span style="font-size:18px;">景区融自然风光、园林雅趣、人文景观于一体,是历史文化名城潮州一个别具风采的文物旅游区。在这里我们欣赏了身穿古装女孩子们的古筝演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从金山腰的北阁“观澜亭”下来,来到“镇海楼”。</span>‌据介绍,镇海楼始建于明成化元年(公元1368年),俗称府楼。镇海楼为历代潮州主官履职的场所,也是潮州历代县、郡、州、路、府治所,同时也是潮州作为粤东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辉煌历史的见证。镇海楼在辛亥革命时期因战火损毁,现存镇海楼是2021年结合府衙广场景观设计,参考清末原貌老相片,按照明代传统谯楼建筑风格在原址上复<span style="font-size:18px;">建的仿古建筑,共三层,砖石木结构,建筑高度19.08米,总面积为1090.39平方米,</span>旨在重现潮州“一府管九县”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由镇海楼继续向南前行,就是“广济楼”。‌广济楼是潮州古城七城门楼之首,位于潮州市古城东门外,正对广济桥,是潮州古城最为壮观的一座城楼。‌据介绍, 广济楼始建于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历代均有不同程度的维修,民国廿年(1931年)重修。</p><p class="ql-block"> 广济楼,是一座重檐歇山顶宫廷式建筑,底层<span style="font-size:18px;">涵拱门以通内外,底层面宽25.8米,进深13米,占地面积335平方米,拱门上</span>三层阁楼<span style="font-size:18px;">均为五开间,灰瓦屋面,斗拱抬梁式构架,丹壁朱柱格子窗,画栋雕梁。整幢楼阁气势恢宏,雄伟壮观,是一座具有重要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的古建筑。 </span>楼内设有展示丰富历史文化的展厅,一、二层为历史陈列馆,展示了多种传统工艺和历史文化。游客可以在此了解到潮州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包括潮绣、潮州瓷烧技艺、掐丝珐琅器、铁枝木偶、镶嵌、玉雕和大吴泥塑等。这些展示不仅让游客深入了解潮州的文化艺术,也成为了传承和弘扬潮州文化的重要场所‌。</p><p class="ql-block"> 从广济楼下来,进入潮州古城历史街区。据介绍,历史街区覆盖面积约1.8平方千米,包含14座古民居。这些建筑主要分布在辜厝巷、郑厝巷、甲第巷和兴宁巷等街道,代表了明代、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建筑遗存,是潮州民居建筑的典范。该建筑群于2013年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街区的民居建筑群,在平面布局上呈现出了由主体院落、从厝、火巷、后包、书斋和花园等潮州民居的基本元素构成。不同的组合形式展示了宅主的社会背景,包括文武官员、学者名士、与富商巨贾等多个群体的生活方式。这些建筑群的主体建筑、院落与装饰几乎保持完好,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技艺与工艺美术的精髓,成为潮州传统民居的典范。</p><p class="ql-block"> 牌坊街是古城内最有特色、最热闹的街道。据介绍,宋元时期潮州府志《三阳志》记载,“自太平桥直抵三阳门,桥之四维,旧有四塔,外疏两渠,中为官街。”太平桥南北朝向,北面靠着州治即当时的潮州府衙,南面则是作为古城中轴线的“官街”。官街,即后来的大街,现在的太平路,即牌坊街。潮州文史专家陈贤武考据了历代的潮州地方志,写就《潮州牌坊街》。书中记载昔日潮州府古牌坊共有570座,至多3.3千米的府城范围内有103座,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建有牌坊29座。昔日长仅1.6千米的太平路上,有过43座牌坊,平均每35米就立有一座牌坊。目前,牌坊街尚有各式牌坊23座,‌也被称为“天下第一牌坊街”,它以其独特的牌坊景观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游览。</p><p class="ql-block"> 我们走到牌坊街的南段向右拐,来到甘露坊“开元寺”。据介绍,开元寺前身为“荔峰寺”,始建于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寺庙为四进院,以中轴线上的照壁、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玉佛楼为主;东侧为客堂、地藏阁、斋堂、僧舍、不俗精舍、祖堂;西侧为方丈室、观音阁、慧业堂、僧舍、诸天阁,形成庞大的四合院式建筑群。总占地面积11031平方米。该寺地方宽敞、圣像庄严、文物众多,是“粤东第一古刹”和岭东佛学院所在地,也是中国现存四大开元古寺之一,有“百万人家福地,三千世界丛林”之美誉。只见寺院游客、香客众多,香火旺盛,院内露天场地上摆酥油灯造型,点灯许愿祈福的信众到处可见。</p><p class="ql-block"> 在开元寺大雄宝殿是最高大雄伟的建筑。其建筑风格独特,采用重檐歇山式屋顶,殿脊装饰有葫芦和雉尾。大殿外围巨大的雕龙石柱是分壮观,石柱和桁梁的接合处雕刻有尊妙音鸟(频伽)和其他佛教图案,大殿维护墙和前月台围栏上雕刻有佛教故事和其他动植物图案,充分体现了精湛的石刻艺术‌。大雄宝殿不仅是建筑艺术的杰作,还珍藏着丰富的佛教文物。殿内供奉着五尊通高6米的金身五方佛以及其他诸天菩萨和护法神将,展示了佛教信仰的庄严和神圣。此外,殿内还藏有乾隆年间的《大藏经》,更增加了它的文化价值。</p><p class="ql-block"> 游览完“开元寺”,原路返回至牌坊街,继续向南前行走出牌坊街。我们向东跨过 “韩江大桥”,沿着韩江边向西来到“韩文公祠”。韩文公祠是中国现存最早纪念唐代文学家韩愈的祠宇。‌始建于北宋咸平二年(公元999年),位于城东笔架山林麓,背靠韩山,面临韩江。这座祠宇不仅是纪念韩愈的重要场所,也是潮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潮州人对韩愈的敬仰和感激之情。</p><p class="ql-block"> 韩愈(公元768年-824年),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唐朝中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韩愈三岁便成了孤儿,和兄嫂一起生活。自幼攻读六经百家之书,于贞元八年(公元792年)登进士第。最初两任节度推官,后授四门博士,升监察御史。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公元824年),韩愈病逝,享年五十七岁。获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p><p class="ql-block"> 来到韩文公祠堂,只见祠堂建筑风格古朴典雅,主体建筑分前后二进,内有历代碑刻和韩愈的笔迹,展示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祠内有天南碑胜廊,刻有苏轼的《潮州韩文公庙碑记》,以及多块碑刻记载了韩愈治潮的业绩和颂扬韩愈的诗文。此外,祠内有近百米碑廊,展示了名人大家的书法作品。</p><p class="ql-block"> ‌韩文公祠的后上方是1989年在原“侍郎亭”旧址上改建的“侍郎阁‌”,阁楼分为两层,一层为“韩愈纪念馆”,展示有关韩愈的生平事迹,二层则是“侍郎阁”,悬匾额由刘炳森题书。侍郎阁的建造背景与韩愈在潮州的贡献密切相关,在主祠后上方建侍郎阁,以纪念韩愈及其对潮州的贡献。登上侍郎阁,可以一览潮州的美景,包括广济桥横跨韩江的壮观景象。这个阁不仅是一个旅游景点,也是了解韩愈在潮州历史与文化的重要场所。</p><p class="ql-block"> 韩文公祠景区的主要建筑,除了“韩文公祠堂”和“侍郎阁”外,还有“石牌坊”、“南天碑胜”、“壁画通廊”、“天水园”、“允元亭”、“豫木园”、“溅玉沁芳”等景点。这里不但是了解韩愈人生轨迹的地方,也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故事,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从韩文公祠出来,我们来到“广济桥”。这座被誉为世界第一座启闭式石梁桥,与赵州桥、洛阳桥、卢沟桥并称“中国四大古桥”。据介绍,广济桥,始建于南宋乾道七年(公元1171年),历经多次修缮和改建。明朝嘉靖九年(1530年)形成“十八梭船廿四洲”的独特格局,即桥上有十八只梭船与二十四个桥墩相连。‌<span style="font-size:18px;">解放前,广济桥曾残破不堪,1958年进行了加固维修,拆除了十八梭船,改建为三孔钢架及两处高桩承台式桥梁‌。2003年,广济桥开始进行全面维修,总体按明代风格修复,这便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广济桥。</span></p><p class="ql-block"> 修复后的广济桥全长518米,桥宽约为5米‌‌。广济桥是一座浮梁结合结构的桥梁,由东西两段石梁桥和中间一段浮桥组成。东边梁桥长283.35米,有13个桥墩和12个桥孔;西边梁桥长137.3米,有8个桥墩和7个桥孔;中间浮桥长97.3米,由十八只木船连接而成‌。广济桥上有30个亭台楼阁‌,其中12个为殿式阁,18个为杂式亭台‌。亭台楼阁建筑风格独特,既有殿式阁的庄重威严,也有杂式亭台的多样灵活。殿式阁位于大桥中轴线上,屋顶以歇山、硬山和悬山等形式为主,规矩平稳,犹如大殿;杂式亭台则依地势而立,屋顶为杂式攒尖,形式多样,有圆形、三角形、四角形、扇面等‌。整座桥梁造型优美,雄伟壮观。真乃桥梁建筑中的精品,值得前来一游。</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北阁</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迴澜亭</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玄天门</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古井</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佛灯</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古城墙</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叠翠亭</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玄天阁</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观澜亭</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镇海楼</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广济楼</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牌坊街</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开元寺</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韩文公祠</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广济桥</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