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读者朋友,当您读到“夕阳半局残棋在,醉倚岩边紫桂丛。”诗句时,首先想到的是什么?笔者想到的是烂柯棋缘的仙人,是诗酒人生的竹林七贤。拙文标题的诗句来自七律《访踞湖山人仇君隐居》,诗的作者叫马云,这可是北宋时期的人物哦。关于他的生平事迹,能找到的暂时只有《全宋诗》载:“马云,字里不详。仁宗皇祐五年(1053)为天平军节度推官(《吴郡志》卷一五)。今录诗八首。”<br> 笔者是按照手头的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药学(供中医、中药、针灸专业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年6月版)里中药的顺序查找相关诗词歌赋并结合起来学研的,到本篇拙文该是温里药中的“肉桂”了。然而,在借助搜韵网查找写有“肉桂”的诗词作品时,只找到三首,分别是元、清、当代各一首。品读之后,总觉得诗意不足,故而按照肉桂的别名牡桂、紫桂、大桂再找,结果是这些诗词的诗意较浓,而中药味欠缺。<br> 我们就从马云的《访踞湖山人仇君隐居》诗开始今天的学习。诗云。<br> 鸡犬眠云白日空,暮春花木满川红。<br> 茶瓯香沸松林火,药杵声清石涧风。<br> 玉帛未闻招处士,神仙今喜识台翁。<br> 夕阳半局残棋在,醉倚岩边紫桂丛。<br> 诗题中的“踞湖山人仇君”暂不可考,但笔者觉得其中的“踞”字值得深究。我们都知道成语“虎踞龙盘”,其中的“踞”有蹲,坐,占据的意思。坐是把两腿像八字形分开的席地而坐,因这一坐姿在古人眼里颇为狂放不雅,因此“踞”作形容词用时的意思是傲慢,与“倨”音意相通。<br> 笔者认为,诗比较好懂,中心意思就是对隐居山中友人及其生活的赞赏。首联中的“眠云”字面意思是以云为床而睡,但在文人墨客那里多用来比喻隐居山中。颈联中的“处士”,指的是有才学而隐居不做官的人有时也被称为“处子”。<br> 最早将“紫桂”写入诗词的是谁?已经无从得知,只知道是魏晋时期的人物,他或者她写有《方诸宫东华上房灵妃歌曲》。诗歌颇具仙风道骨之感,只是由于不知作者背景,故而暂且放弃。<br> 我们来看看南朝文人君王梁武帝的《雍台》。笔者虽然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作品颇感兴趣,但尚未深入涉猎南北朝历史,因此只能将《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中关于诗人的简介拷贝粘贴如下。<br> 萧衍(464~549):即梁武帝。南朝梁开国君主。南兰陵人,字叔达,小字练儿。仕齐为雍州刺史,镇守襄阳。齐末,皇室内乱,起兵入京,独揽政权,封梁王,旋废齐和帝自立,改国号梁。即位后,重儒兴学,改定“百家谱”,设谤木,断贡献,政甚可观。后重用士族,信奉佛教,大建寺院,并三次舍身同泰寺。中大同二年,接纳东魏叛将侯景归降,旋又许东魏求和,景疑作乱,京都陷,饥困而死。在位四十八年,庙号高祖。擅长文学,精乐律,善书法,著述甚多,已佚,明人辑有《梁武帝御制集》。<br> 雍台<br> 日落登雍台,佳人殊未来。<br> 绮窗莲花掩,网户琉璃开。<br> 葑茸临紫桂,蔓延交青苔。<br> 月没光阴尽,望子独悠哉。<br> 诗题和诗的首句所提到的“雍台”,按照辞书解释有:(1)即辟雍。古代天子设立的大学。(2)古代乐曲名。梁鼓角横吹曲之一。但笔者总觉得梁武帝既然“日落登雍台”,显然既不是大学,也不是古曲名。于是便借助百度搜寻一番,结果百度AI智能回答的结果令笔者满意,因为说的比较靠谱。百度AI云:“雍台是一个古代地名,位于中国的河南省郑州市附近。具体来说,雍台位于郑州市西北约20公里的荥阳市境内,靠近广武山。这里曾是古代周朝的祭祀场所,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br> 第三句诗“绮窗莲花掩”的“绮窗”即雕饰精美的窗子。第五句的“葑茸”,笔者没能找到准确的解释,查辞书对“葑 ”的解释,有两个读音。 读fēng(丰)时,为蔬菜名。即芜菁,又名蔓菁。一种十字花科的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读fèng(凤)时,为菰根,即茭白根 。另外,在南方水乡,有一种以木作架,上铺泥土,作为种植水生植物的农田叫葑田(亦称架田),在此也读fèng。还有的地方把长满菰根的水田直接称为葑田的。“茸”字除形容细柔的毛发外,还常常用来形容草初生纤细柔软的样子。<br> 从诗的最后两句笔者臆测,梁武帝创作此诗时一定还没有登基称帝,否则很难有“独悠哉”的闲暇时光和超然心态。<br> 下面这首七绝《陈宫》的作者是李唐王朝末期的诗人罗邺。简单介绍一下诗人。<br> 罗邺,青史留名的大概也就是因其在晚唐属于多产诗人之一,且得有“诗虎”之雅称。何来“诗虎”之称?是因其不少诗句为谜语的谜面,又因虎难射中,形容谜的难猜,故名。另外,史载其“工诗,尤长七律。懿宗咸通、僖宗乾符中,与罗隐、罗虬合称‘三罗’。”至于各版本对诗人的简介中关于其生卒年代、籍贯的不确定,笔者以为对理解该诗无关紧要。其诗云。<br> 白玉尊前紫桂香,迎春阁上燕双双。<br> 陈王半醉贵妃舞,不觉隋兵夜渡江。<br> 关于诗题《陈宫》,尚不清楚是指一位叫陈宫的东汉人士,还是陈氏帝王的宫殿。如果是东汉人物,《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载:“陈宫:【生卒】:?~198。【介绍】:东汉东郡人,字公台。始随曹操,后自疑,乃从吕布,为画策,布每不从。布败,宫被擒,为操所杀。”如果是指某陈氏帝王宫殿,那么很可能是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朝(557年-589年)的王宫。陈朝,史称南陈、南朝陈,为陈武帝陈霸先所建立,定都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后被隋文帝杨坚所灭。陈朝的灭亡标志着南北朝时期的结束。<br> 从诗的最后两句判断,诗句中的“陈王”当指陈朝末代君王后主陈叔宝,只要对隋文帝灭陈的经过有个粗略了解,理解此诗最后两句就十分容易了。由此也可以佐证“陈宫”是陈氏帝王的宫殿了。<br> 关于“陈王”多说几句。熟悉三国史以及曹魏(或称前魏)史的朋友一定知道,那位写下千古名句“相煎何太急”的曹植曾在“明帝太和三年,徙封东阿王,又改封陈王。”诗中的“陈王”显然不会是曹植,因为他还没到“隋兵夜渡江”时就抑郁而终了。<br> 我们都知道,宋词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巅峰地位,现在就看看宋词是如何写“紫桂”的,与前述诗歌一样,“紫桂”都不是以药名写入的。词人汤恢,目前只知道他是宋朝人,从生卒年代到生平事迹尚未见到记载,仅有八首词流传于世,下面这首《满江红》便是其一。词云。<br> 小院无人,正梅粉、一阶狼藉。疏雨过,溶溶天气,早如寒食。啼鸟惊回芳草梦,峭风吹浅桃花色。漫玉炉、沉水熨春衫,花痕碧。<br> 绿縠水,红香陌。紫桂棹,黄金勒。怅前欢如梦,后游何日。酒醒香消人自瘦,天空海阔春无极。又一林、新月照黄昏,梨花白。<br> 上阕。“溶溶天气”的“溶溶”,《辞源(第三版)》注释:(1)水盛貌。(2)云盛貌。(3)宽广貌。(4)流貌。《漢語大詞典》除上述解释外,还有:盛多的樣子。明淨且潔白的樣子。暖和。“漫玉炉、沉水熨春衫,花痕碧。”句中的“玉炉”乃熏炉的美称,非道家炼丹炉。“沉水”在此指沉香,因沉香木放在水中会沉入水中,故而为沉香别名。<br> 下阕。首句“绿縠水”中的縠(hú)字,意思是有皱纹的纱。“紫桂棹”中的“棹”字,有两个读音。读zhào(照)时,为划船的一种工具,形状和桨差不多。进而代指划船或直接指船。读zhuō时,与“桌”同音同义。“黄金勒”中的“勒”字,也有两个读音。读lè时,有这样几个意思:(1)套在牲畜上带帽子的笼头,如马勒。(2)收住缰绳不使前进,如悬崖勒马。(3)强制,如勒令,勒索。(4)统率,如勒兵。(5)雕刻,如勒石,勒碑。读lēi时,意思是指用绳子等捆住和套住,然后用力拉紧,如勒紧。另外方言,强制,逼迫。最后“又一林、新月照黄昏,梨花白。”里的“一林”,即一片、一丛。<br> 最后,按惯例介绍一下“肉桂”的药用价值。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提供给百度百科的说明为。<br> 肉桂,中药名。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树皮。多于秋季剥取,阴干。入药部位:植物的干燥树皮。别名:牡桂、紫桂、大桂。<br> 性味:味辛、甘,性大热。归经:归肾、脾、心、肝经。功能:有补火助阳,引火归元,散寒止痛,温通经脉的功效。主治:用于阳痿宫冷,腰膝冷痛,肾虚作喘,虚阳上浮,眩晕目赤,心腹冷痛,虚寒吐泻,寒疝腹痛,痛经经闭。<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