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荟萃看无锡 -- 钱鍾书故居

迎新

<p class="ql-block">  离开秦邦宪故居,我们选择去参观钱鍾书故居。在学前街站下公交车时雨已经停了,向前行200米后,拐进右手边的睦亲坊巷,一眼就看见了巷口立着的两尊铜像 -- 站立的是钱鍾书,坐着的是钱鍾书的父亲著名国学家、古文学家、教育家<span style="font-size:18px;">钱基博</span>。</p><p class="ql-block"> 座落在黑色大理石上的钱鍾书和他父亲的铜像,被雨水洗涤一新。四周环绕着丛丛<span style="font-size:18px;">绿植,初冬时节依然青翠欲滴。</span></p> <p class="ql-block">  铜像旁有两块景观标志板,左边的一块是钱鍾书生平简介,右边的一块是介绍钱鍾书的小说《围城》。“婚姻就像一座围城,围城外的人想进来,围城里的人想出去。”这是世人耳熟能详的钱鍾书代表作小说《围城》里的经典句子。我们知道钱鍾书,就是从看小说《围城》开始的。</p><p class="ql-block"> 小小的景观,散发着浓浓的文化气息。这也让我们意识到,钱鍾书故居就在近前啦。</p> <p class="ql-block">  沿着巷道前行约300米,是个丁字路口。迎面的墙上,是钱鍾书一家三口人的半身浮雕像。左边的房子就是钱鍾书故居。</p> <p class="ql-block">  钱鍾书<span style="font-size:18px;">故居位于</span>梁溪区<span style="font-size:18px;">新街巷的30号-1和32号‌。这是一条安静的小巷,</span>是钱鍾书青少年时期居住的地方,那时的巷名叫<span style="font-size:18px;">“七尺场”。</span></p> <p class="ql-block">  建于1923年的钱鍾书故居是座百年老建筑。大门上方悬挂着“钱鍾书故居”的牌匾。黑漆斑驳的大门,展示着百年的风雨沧桑。大门两侧的砖石上镌刻着一幅对联:“文采传希白,雄风劲射潮。”这是钱钟书父亲钱基博所写,意为<span style="font-size:18px;">希望钱家的后人,</span>学文要像北宋文学家希白那样文采斐然,尚武要像五代十国钱镠王那样引箭射潮,能够学有所成,文武双全。</p> <p class="ql-block">  门厅的正中央摆放着钱鍾书的半身雕塑。<span style="font-size:18px;">塑像面容慈祥,目光深邃,一派学者大师的风度。</span>是由无锡籍著名雕塑家钱绍武先生创作设计并制作。</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钱鍾书纪念馆”六个字,是</span>江苏无锡人,美籍华人,著名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科学家、教育家、诗人、戏剧家、音乐家、佛学家顾毓琇先生</span>在99岁高龄时题写的。顾毓琇先生是钱鍾书的父亲钱基博的学生,是前国家主席江泽民、前国务院总理朱镕基的老师。</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雕塑后面的背板上题有金国词人元好问的诗句:“枯槐聚蚁无多地,秋水鸣蛙自一天。”钱鍾书对此情有独钟,以“槐聚”为自己的号。</p> <p class="ql-block">  钱锺书字默存,号槐聚。出生时名叫“仰先”,字哲良。家人叫其“先儿”“先哥”“阿先”。钱鍾书之名来自一岁时的“抓周”。小小的钱锺书“抓周”时一眼就看中了书,抓过来紧紧的攥住,大人都夺不下来。于是就有了“钱锺书”。</p><p class="ql-block"> 钱钟书生于1910年。一生下来就过继给了没有儿子的伯父。4岁由伯父教他认字。9岁伯父去世,父亲指导他系统地学习了《古文辞类纂》《骈体文钞》《十八家诗钞》等古文名篇,为他日后成为国学大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33年钱钟书清华大学毕业,23岁到光华大学任教。1935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英国庚子赔款公费留学生,赴牛津大学学习。1937年到巴黎大学深造。1938年,受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冯友兰的邀请,28岁的钱鍾书回国,在清华大学已并入的西南联大任教,破格晋升为教授。</p> <p class="ql-block">  钱鍾书学贯古今,<span style="font-size:18px;">才华横溢,会5国外语,是我国著名的作家、文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span>他的《谈艺录》、《管锥编》和小说《围城》是中国文化史上的经典之作,让人高山仰止,<span style="font-size:18px;">被誉为“博学鸿儒”、</span>“文化昆仑”。</p><p class="ql-block"> 钱锺书在政论文献翻译上也有着突出的贡献。在参加《毛泽东选集》的英译工作时,主要负责改稿和译文润色,也就是定稿。李铁映曾评价说:“在将毛泽东著作推向世界的工作中,钱锺书发挥了重要而独特的作用。”</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曾有海外的记者说:“来到中国,有两个愿望:一是看看万里长城,二是见见他(钱锺书)”。</span></p> <p class="ql-block">  钱鍾书的夫人杨绛也是无锡人,著名作家、翻译家、戏剧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杨绛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她翻译的《唐·吉诃德》被公认为最优秀的翻译佳作;她在1943年创作的喜剧《称心如意》,被搬上舞台长达六十多年还在公演;后来又创作了更有影响的喜剧《弄假成真》和《风絮》,成为当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戏剧家。杨绛93岁出版散文隨笔《我们仨》,风靡海内外,再版达一百多万册;96岁出版哲理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102岁出版250万字的《杨绛文集》八卷…</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钱鍾书和杨绛不仅是文学界的巨匠,他们的婚姻也令人称颂。两人同在清华园求学,始于一见钟情,溶于相濡以沫,终于岁月长情。他们风雨同舟的一生,以及共同创作的作品,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最美的一段佳话。</p><p class="ql-block"> 对钱锺书有独到研究的胡河清说:钱锺书杨绛伉俪,可以说是中国当代文学中的一双名剑。钱锺书如英气流动之雄剑,常常出匣自鸣,语惊天下;杨绛则如青光含藏之雌剑,大智若愚,不嫌锋刃。</p> <p class="ql-block">  可能是雨天的缘故,参观的人不多。在这个宁静的展厅里,在这个充满回忆的地方,时间仿佛静止了,只有眼前这些珍贵的文献资料,在默默地向我们讲诉那久远的,动人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钱鍾书故居是钱鍾书祖父钱福烔建造的。占地14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116平方米。前后两进,每进面阔七间,东有备弄,中有天井。</p><p class="ql-block"> 第一进西侧的三间,是钱锺书和伯母的居所。东侧的三间,最东一间是家祠,其余两间为钱锺书的父亲寒暑假回家期间讲学之所,名为“后东塾”,<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钱鍾书儿时开始的私塾蒙学之地。</span>钱锺书和几位堂兄弟在此读书、听讲、习字、作文。</p> <p class="ql-block">  第二进居中的“绳武堂”,是钱鍾书祖父题的名,当时的江苏省省长韩国钧所书写的匾。“绳武”二字典出《诗经·大雅》之“昭兹来许,绳其祖武”。绳:继续;武:足迹。就是说要踏着祖先的足迹继续前进,比喻要继承祖业,发扬光大。</p><p class="ql-block"> 两侧柱上的楹联为:金匮抽书有太史子;泰山耸柱若颖川君。 “太史子”是指汉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颖川君”是南北朝时期齐代的著名的文学批评家钟嵘。希冀钱家会出像司马迁、钟嵘那样的大文豪、大名人。钱鍾书也的确没有辜负前辈的期望。</p> <p class="ql-block">  江南钱氏家族是五代十国吴越王钱鏐的后裔,历史悠久,自五代始,涌现的状元、进士浩如繁星,代代俊杰。翻开钱氏家谱,一个个如雷贯耳的名字令人肃然起敬:钱穆、钱逊、钱伟长、钱玄同、钱学森、钱学榘、钱学熙、钱三强、钱绍武……</p><p class="ql-block"> 仅“绳武堂"一脉,就有钱基博、钱钟书父子这样的文化学术泰斗,钱钟韩、钱钟教、钱钟鲁、钱钟泰这样的科学院院士、学者教授,还有著名工商人士钱基厚、钱钟汉父子。</p> <p class="ql-block"> 故居整体建筑<span style="font-size:18px;">结构紧凑,</span>典雅别致,古朴素静,没有画栋雕梁,也无名园奇卉,100年过去了,这所古老的宅院中依然散发着淡淡的书香。</p> <p class="ql-block">  钱鍾书在这里度过了童年、少年、青年时期,后来赴苏州就读美国教会中学,每年暑假回到这里。</p> <p class="ql-block">  绳武堂东侧是两间书房一间厢房,为钱鍾书父母<span style="font-size:18px;">钱基博夫妇</span>居处。门前一副对联:“古抱不可存,长空有所思。”</p> <p class="ql-block">  绳武堂西侧也有两间书房一间厢房,为钱鍾书的祖父钱福烔夫妇居所。门悬楹联“辄有当世意,试究古人篇。”</p> <p class="ql-block">  天井中一座名为<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们的先生:钱锺书和杨绛》的</span>钱鍾书夫妇坐姿雕像,是清华校友投资协会捐赠,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马文甲创作的。</p> <p class="ql-block">  庭院景观别具一格,简约、大方,驻足其中,既可欣赏到自然之美,也能领略到人文之韵。</p> <p class="ql-block">  故居的小院子宁静而安祥,斑驳的外墙见证着岁月的变迁。</p> <p class="ql-block">  1926年,钱基厚因子女较多,在得到其父同意后,于后园西北角添建楼房三楹,之后又接建楼房一楹,因园内有一树盛开的梅花,故亦名“梅花书屋”。</p><p class="ql-block"> 《围城》一书就有一部分是钱鍾书回到无锡老家,抛开社会交往,躲开市井喧嚣,<span style="font-size:18px;">端坐在梅花书屋中写就的。</span></p> <p class="ql-block">  钱鍾书故居旁的无锡市中医院,1996年曾启动扩建工程,计划拆除钱鍾书故居。钱鍾书的侄女钱静汝坚守着祖辈的产业,始终不同意搬迁。1997年,无锡市中医院将钱静汝等11个人告上法庭。1998年12月19日,正当拆迁官司进入白热化时,钱鍾书先生逝世。钱静汝就不断地向人大、政协建言献策,要求对钱氏老宅进行保护。事件引起了北京方面的重视,当时身在京城的7位文人联名写信给相关方面,要求保护钱鍾书故居。2002年,<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场官司终因钱鍾书故居</span>被认定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span style="font-size:18px;">无锡市人民政府决定保护故居,中医院方面撤诉,另外选址扩建医院。</span></p> <p class="ql-block">  钱鍾书先生是谦逊和蔼的,也是幽默风趣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围城》引发关注后,不断有记者要求采访他。钱鍾书先生说:</span>吃了鸡蛋就行了,何必知道下蛋的鸡…</p> <p class="ql-block">  世界上,许多时候许多事情,真的就如钱鍾书先生所说的那样:“似乎我们总是很容易忽略当下的生活,忽略许多美好的时光。而当所有的时光在被辜负被浪费后,才能从记忆里将某一段拎出,拍拍上面沉积的灰尘,感叹它是最好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