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源自性就藏在虚无一窍中,连接天地自然能量之法门就在其中

书画紫砂艺术苦行僧王随宁

<p class="ql-block">本文内容来源于经书记载与传统典籍,旨在人文科普,</p><p class="ql-block">在修道问道的路上,很多人困惑:</p><p class="ql-block">为何按经典所述方法修行,却体会不到那种与天地合一的境界?</p><p class="ql-block">为何投入诸多精力,却总是停留在表相?</p><p class="ql-block">道家典籍《道德经》第六章中,老子以"玄牝之门"为喻,揭示了一个重要的修行奥秘。</p><p class="ql-block">老子被后世尊为"太上老君",他留下的五千言《道德经》被誉为"万经之王"。</p><p class="ql-block">在这部经典中,老子以简约精炼的文字,道出了宇宙人生的终极智慧。</p><p class="ql-block">特别是第六章谈到的"玄牝之门",堪称修行入门的关键所在。</p><p class="ql-block">"浴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p><p class="ql-block">这短短数语,究竟蕴含着怎样的修行奥秘?又该如何理解运用其中的道理?</p><p class="ql-block">从字面上看,"浴神不死"中的"浴"字别有深意。在甲乙本中保留了这个原文,而非后来河本、王本通假为"谷"字。</p><p class="ql-block">这个"浴"字暗含"真人潜深渊,浮游守规中"的意境,指向那深不可见的幽深之处。</p><p class="ql-block">在人体中,这就是下丹田"气海"的位置,古人常以"海底无油灯"来形容。</p><p class="ql-block">这里的"神"指的是什么?</p><p class="ql-block">它正是潜藏在这深渊之处的先天一炁,道家也称之为坎中真阳、元炁,而在佛家的说法中则称为真种子。</p><p class="ql-block">虽然称谓不同,但指向的都是那个本自具足、能生万有的灵知灵觉。</p><p class="ql-block">找到这个灵知灵觉的居所,就能融入天地自然能量的无边觉性中。这种觉性本自具足、不生不灭、湛然常寂。</p><p class="ql-block">玄牝之门的开启,在很多人看来就是最高的成就,认为这就是理上的悟道、觉悟到道的本源。可对真正的修行人来说,这仅仅是入静的基础,离真正的证量功夫还差着十万八千里。</p><p class="ql-block">在修行的过程中,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p><p class="ql-block">很多人都渴望见到灵光或者体验特殊的境界。</p><p class="ql-block">这让我想起古德常说的一句话:"见神见鬼都不是究竟,唯有见性才是真门。"</p><p class="ql-block">所谓见性,不是看到什么特殊的景象,而是认识到自己本具的灵知灵觉。</p><p class="ql-block">这个灵知灵觉,就是玄牝之门背后的大秘密。</p><p class="ql-block">理上的悟道或见性,确实让人对修行的方向和途径有了清晰认识,但这只是具备了基本条件。</p><p class="ql-block">就像那"海底无油灯",虽然找到了灯的位置,却还是无法点亮,看不到"虚室生白"的灵光。</p><p class="ql-block">这是为什么?因为无皿盛油,无德载道;无火点灯,法缘不足。</p><p class="ql-block">玄牝之门的奥妙还体现在它的"通透性"上。道家典籍《黄庭经》中说:"玄牝通真道,升降合天光。"</p><p class="ql-block">这个"通"字很有意思,它表示的不仅是空间上的贯通,更是能量上的流转。就像活水不会腐败一样,能量要在体内自然流通才能产生妙用。</p><p class="ql-block">悟道见性之后,还要从修德开始积累。修德才是续道的无穷能量,有多少德能,才能成就多少道功。很多人连见性的机缘都难得到,就是因为没有修德,整日被冤亲债主缠绕,连片刻清静都难得到。</p><p class="ql-block">下丹田这个位置确实很特殊,道家称之为"气海",佛家叫"脐轮",不同的修行体系都认识到它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但重要的不是位置本身,而是通过这个位置所能打开的生命维度。就像钥匙和锁的关系,位置只是一个切入点,真正的关键是能否打开生命的奥秘之门。</p><p class="ql-block">修行的另一个误区是过分追求"境界"。有的人练着练着出现一些特殊感受,就以为自己有了多大成就。其实这些都是过眼云烟,不是真实的功夫。</p><p class="ql-block">真正的功夫是在日用平常中,点滴积累,涓流成河。老子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正是这个道理。</p><p class="ql-block">很多修行人容易困在"守中""抱一"等功夫上,以为只要专注某个部位或者念头就是在修行。这种理解过于机械。</p><p class="ql-block">真正的修行要活泼泼地,就像活水般自然流淌,而不是死死地守着某个点。</p><p class="ql-block">老子在《道德经》中说"致虚极,守静笃",这个"守"不是呆板的守着,而是在动静之间保持觉知。</p><p class="ql-block">找到了玄牝之门的位置,为什么还是打不开?</p><p class="ql-block">为什么即便找对了方向,依然无法入静?</p><p class="ql-block">这里面藏着一个极其重要的修行秘诀。</p><p class="ql-block">这个秘诀不仅关系到能否真正打开玄牝之门,更决定了修行能达到的境界高度...</p><p class="ql-block">此法诀并不晦涩,仅仅二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