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湾的变迁

寻常巷陌

<p class="ql-block">  沙湾明朝时古名杀贼驿,沙湾旧称杀贼桥驿,民国时改称为“沙湾”。下站村站里的马王爷庙清光绪 “钦差头品顶戴会办新疆善后事亦护理陕甘总督兼管巡抚事湘乡郎”杨昌浚撰《重修杀贼桥》云:“阶州西固之地,旧有杀贼桥。其创建不知始于何时,盖书缺有间,此邦父老亦难言矣。相传乾隆年间,被大水倾圮,桑沧变迁,遗址不可复得。民念其要津也,爰设渡以通行人……”《清一统志》卷二百五十六记载:“杀贼桥驿,在州西北一百二十里,明置,西至西固厅六十里,西北至岷州西津驿一百四十里……”杀贼桥应在砖铺村,杀贼桥驿也设在砖铺村。</p> <p class="ql-block">明朝时期,朝廷统治者为了镇压少数民族的反抗斗争,乘着白龙江大桥竣工合拢的机会,捕杀了几名少数民族首领,统治者称这些首领为“贼”,因而称此桥为“杀贼桥”,明代在此设“杀贼桥驿”。民国时改“杀贼桥”为“沙湾”。</p> <p class="ql-block">沙湾镇位于宕昌县南部,地处白龙江中游河谷地带,南接武都角弓镇,西邻舟曲县,地势东北高,西南低,距陇南市30公里、宕昌县60公里。212国道沿白龙江而行,纵贯全镇。镇境内植被较差,除东北部有灌木丛林外,其它地方均无森林草原。但沿江一带地势平旷,土壤肥沃,有宕昌 “小江南”之美称。但小镇干净、精致,尤其惹眼的,街道两旁有很多古色古香的仿古建筑。沙湾镇自然条件较差,但穷则思变,这里的人头脑灵活,吃苦、勤劳是出了名的。</p> <p class="ql-block">  西固县的土名叫“西固堡”。“安史之乱”时,唐朝在西北的兵力空虚,吐蕃乘机占领合川、怀道、武都等郡,尽取陇右之地,统治达九百年。元、明、清时于西固堡置蕃汉军民德行十户所,及西固分州,民国二年(1913)改西固县,民国二十九年(1940),设西固县沙湾乡。经严格考证,明代所置的杀贼桥驿就在现在的沙湾镇。明代宕昌县境内设有宕昌驿、西津驿、杀贼桥驿,驿下设脚力铺、宕昌铺、临江铺、官亭铺,每铺设铺兵2人。</p> <p class="ql-block">杀贼桥在清朝时只是一个小驿站,仅有马四匹,马夫二名。远不及文县的临江驿,临江驿设驿丞一员,吏一员,马十匹。</p> <p class="ql-block">从明代开始,沙湾人们就开始经商,经济比较活跃,那时的人们挣了钱就盖房子,所以沙湾到现在还保留着许多明、清时期的建筑群。在镇政府所在地下站村站里的马王爷庙里,我们看到清光绪年间“钦差头品顶戴会办新疆善后事亦护理陕甘总督兼管巡抚事湘乡郎”杨昌浚撰写的《重修杀贼桥》碑记。</p> <p class="ql-block">碑文这样记载:“阶州西固之地,旧有杀贼桥。其创建不知始于何时,盖书缺有间,此邦父老亦难言矣。相传乾隆年间,被大水倾圮,桑沧变迁,遗址不可复得。民念其要津也,爰设渡以通行人……”</p> <p class="ql-block">据明代的《寰宇通志》载,杀贼桥驿属巩昌府阶州。《清一统志》卷二百五十六对杀贼桥和杀贼桥驿有详实的记载:</p><p class="ql-block">“西固堡在州西,本属巩昌府,本朝乾隆十八年来属,城周六百丈,设州同都司驻防,又杀贼桥,又外委防守,属西固堡;”</p><p class="ql-block">“阶州在城驿,在州治北,明置,东至文县临江驿一百四十里,西至杀贼桥驿一百二十里,北至小川驿二百五十里;”</p><p class="ql-block">“杀贼桥驿,在州西北一百二十里,明置,西至西固厅六十里,西北至岷州西津驿一百四十里……</p> <p class="ql-block">武都县志·阶州直隶州续志卷十八驿铺》中这样记载:“驿马急递、镜司传送,凡以供差遣之频仍,致文移之往来者也。阶属置邮,虽少冲烦,然一旦羽檄遥驰,风闻火令,所关尤非浅鲜。坠举皮兴,宜何扣慎重者?志驿铺。阶州在城驿,马四匹,夫二名;杀贼桥驿,马四匹,夫二名,在州西一百二十里。每年应支驿站工食料银二百二十二两八钱……”</p> <p class="ql-block">据考证,当年的杀贼桥就在这里。砖铺村位于沙湾镇政府所在地下站村南端,距镇政府仅1公里。全村234户,1089人,与沙湾村、堡子村紧邻。砖铺村濒临白龙江边,老村位于江边台地,5·12汶川大地震时损毁严重,新建居民均沿G212线布设。当年的杀贼桥是清光绪年建的,砖铺村的桥头是当年杀贼桥的北端,在沙湾明洞下方,江那边的雅园村为杀贼桥的南端。为什么叫杀贼桥呢?村里祖辈流传的说法是当年大桥竣工之时,对罪大恶极的两名犯人进行了处斩,从而得名杀贼桥,起到了震慑恐吓作用。</p><p class="ql-block">砖铺村老村在台地上,地势比江对面的雅园村高,白龙江在此最窄,流量为300立方米∕秒,江水扑打着两岸,汹涌西去。可以想见当年建桥时的难度。据《武都阶州直隶州续志卷十二·关梁》载:“杀贼桥,在州西一百一十里,跨白龙江。久废。光绪七年,总兵李志刚重建。两垒石作基陛,节节相次大木,纵横镇压,两边俱平,相去三丈,以板横次之。桥边钩栏严饬,上覆以屋,规模壮丽,陕甘护理总督杨昌浚碑记其石……”而杨昌浚的《重修杀贼桥碑记》则更为详尽,说此桥:“经始于辛已二月,一时番汉民人,闻而鼓舞。助木者轮国雨集;助工者备插云兴。越百有六十日而功蒇。桥长二十余丈,高五丈,宽丈四……”</p> <p class="ql-block">按碑文所记,光绪七年(1882)所建的这座大桥,是当地少数民族和汉人一起花了160天才建成,“桥长二十余丈,高五丈,宽丈四”。按清光绪34年(1908)重定度量衡时明确规定里制为:“五尺一步,二步为一丈,十丈为一引,十八引为一里,一里合576米”计,可知当年的杀贼桥长320多米,高16米,宽约5米。这在当时也算是一座大桥,很有气势,“桥端并立,扼守关门,环以雉堞,培堤矶置……重阑凭倚,巍然大观”。可惜,如此雄伟大桥也经不住岁月的磨蚀,江水的冲击,早已垮塌。现旧址上还有一铁索桥,名沙湾铁索桥,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建,因年久失修,已停用。现在人车均在其上游的水泥建造大寨桥上通行。</p><p class="ql-block">根据《武都县志》“杀贼桥,在州西一百一十里”;《清一统志》载:“杀贼桥驿,在州西北一百二十里”。可知桥和驿站相距10里。应该是先有桥,后有驿站。或者是杀贼桥有名后,才将当时的驿站改名为“杀贼桥驿”。按此推测,杀贼桥驿应该在距镇政府4公里的董家庄村。董家庄村临近212国道高家山底,是远近闻名的“匠人村”,村里有木匠、画匠、泥水匠、铁匠、绣花匠。因为村里能工巧匠多,经济水平也相对好些。董家庄人多地少,全村主要收入就靠传统匠人的手艺,可以说,古建手艺富起了董家庄人。自古以来,宕昌、武都、舟曲三地的大小庙宇、亭台楼阁大多出自董家庄人之手。</p> <p class="ql-block">清光绪七年(公元18 81年),总兵李志刚在18 80年征剿瓜子沟藏民起义暴动之后,暂留沙湾一带,一为处理善后工作,二为镇守防备一段时间,当时白龙江两岸大水漫涨,过往群众交流种田极不方便,经常发生水灾渡舟事故,总兵李志刚听取民众需求,决意重修驿桥,于是和附近村寨头目商议,发动群众出工出力,捐献椽木,上山伐木,河边采石,召集木匠、石匠,技术能人及民众,修复木桥,便利民众。陕甘护理总督杨昌𣿰撰碑记其功,此碑留存于站里庙内保存至今完好。</p> <p class="ql-block">白龙江依然奔流,当年的古桥今己不在,只见江水惊涛拍岸,古桥的血光刀影,瓜子沟藏族为反压迫的斗争,沟门前仙人洞记载这件事的古诗词,历史的长河,浪花飞溅,现在汉藏一家亲,一桥飞架南北,高铁,高速公路交叉而过,八楞乡各村藏族生活富足,在成都、兰州城市许多人都有了房子,车子,工作人员也特别多,几地来去居住,生活幸福安乐,白龙江沙湾两岸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杀贼驿己成为历史淹没在时间的长河里。正如三国结尾曲:</p><p class="ql-block">聚散皆是缘哪</p><p class="ql-block">离合总关情</p><p class="ql-block">担当生前事</p><p class="ql-block">何计身后评</p><p class="ql-block">湮没了黄尘古道</p><p class="ql-block">荒芜了烽火边城</p><p class="ql-block">兴亡谁人定啊</p><p class="ql-block">盛衰岂无凭啊</p><p class="ql-block">一页风云散啊</p><p class="ql-block">变幻了时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