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之旅新西兰—南岛之四 (Amazing NewZealand - South Isla…

Crystal

<p class="ql-block">(遊新西兰,是2016年3月)</p><p class="ql-block">到了,Darren宣布,这就是新西兰最内陆的小村 Carston,人口106,距最近的海岸 Milford Sound 108 公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据说,这里的水果是全新西兰最好的。啊那当然不能错过,各式各样新鲜水果,装了一大袋...</p> 噫,这不是枸杞吗?赶紧抓了一袋。 全长160 公里,这原是中央铁路线的一段。公里运输兴起,废弃的铁路铺上石子,就成了自行车道。 马拉松比赛的距离,42 公里,终点是今晚的营地。 <p class="ql-block">气温 27C,干爽,有队员抱怨太热。哎,想想我才完成的东南亚自行车行,这个,实在就是在公园里散步嘛</p> 一路上,没有小孩子们尖叫 Hello,只有羊们傻傻的望着我们 野火鸡对我们不理不睬,自顾自地互相追逐 牛们好奇地打量我们这群奇怪的过客 牧羊犬赶着羊来了,赶紧下车让道 <p class="ql-block">半路上的小店,好心的店主帮我们加满饮水瓶,免费。回报是每个人都在他那儿消费,冰啤酒,冰激凌,冰果沙...一个良性循环的社会</p> <p class="ql-block">骑过南纬45度线标志。什么时候去穿北纬45度?</p> 早安!天不亮就上路了。期待又一天的惊喜 走到哪里,早晨,这一杯都不能少。酒吧的小姑娘在吧台后熟练地在划拉了几下,端出一杯惊喜,一片银蕨的叶子浮在我的cappuccino上,银蕨是新西兰的象征。 Mackenzie country,南岛中南部,内陆高山,盘山的土路,两个小时也看不到另一部车。 与郁郁葱葱的西岸雨林炯然不同,这里有的是苍凉悲壮,这里是地老天荒,这里是独处的世界 这里的羊儿不在篱笆的限制之内,它们随心所欲地分散在山坡上,沟壑里;渴了,山底有清清涧泉;饿了,满山的草尽啃;没有食肉动物伤害它们,除了产羔季节。产羔季节,隼 (New Zealand Falcon) 会叼羔;但是,短时间内太多的羊羔诞生,隼尽着叼,对羊群的数量没多大影响, 一年两次,农场主会雇了牛仔,骑着马,指挥着牧羊犬把山上的羊赶到一起,或剪毛,或卖给屠宰场。 Darren说,这些山都属于牧场主Tom。车子又开了45 分钟,Darren停车让大家拍风景。我问,现在咱们面前的山是谁家的?Darren说,咱们还在Tom的地盘上呢呢。他手指向几乎看不到尽头的远方的山下,说,那是Tom的房子,过了房子,再开10分钟,就出了Tom的地界了。 这个鹿场也是Tom的。 鹿是欧洲人引进的。新西兰野鹿成灾,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尤其威胁到本土植物的生长。去除野鹿是收到鼓励的。牧场主乘直升机在鹿群头顶盘旋,洒下网去,将网到的鹿运到围栏圈起来的牧场,一个鹿场就建起来了。 鹿肉的消费在新西兰越来越风行。我在这吃过炖鹿肉,鹿肉汉堡,风味颇佳。鹿肉低脂、低胆固醇,是牛肉的健康替代品。 路边休息站,边上是个儿童游乐场... Sabrina说,看看,这就是三个礼拜没电视、没网络的结果! 高山冰川湖 Lake Putaki 梦幻般的色彩使人不忍离去 又是一个冰川湖,Lake Tekapo 上的步道桥与桥下的水相益得彰 新西兰,国土面积不大,但是个畜牧大国,牧羊犬在牧人生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 Lake Tekapo 湖边专门为它们立了个像。 说起这个像,这里面还有个故事。十九世纪末期,这里有个牧人,叫 Guy Mackenzie。这个家伙羊很多,靠卖羊赚了大钱。但是他的羊并不是靠勤劳地牧羊得来的。他养了一条出色的牧羊犬。靠着这条狗,他偷了几千只羊。狗赶羊时会吠叫,这会暴露目标。Mackenzie 将狗的舌头划开一个大口子,伤口愈合后,狗仍可进食,但是不会叫了,仍然衷心耿耿地帮主人偷羊。 Mackenzie 最终被抓获,激愤的民众要把他私刑吊死。但是这家伙奇迹般的逃出了新西兰。 劣迹斑斑的 Mackenzie 在当地成了一个传奇人物,以至于后来人们将他所在的郡以他命名,这就是 Mackenzie Country。 当然,Mackenzie的牧羊犬也成为传奇,就有了这尊塑像。 小镇 Rakaia 以养殖三文鱼 (salmon)著称。这里虽然靠近西岸,但水系并不通太平洋。我问,那三文鱼怎么洄游?Darren告诉我,这里养的是淡水三文鱼,没有海洋生活的阶段。 当晚,我的主菜是三文鱼pizza。美味的确名不虚传。 这原是个监狱,在 Christchurch 城。 逐年来,新西兰的犯罪率越来越低,大批监狱关门。同时,安定的社会环境、好客的人民,更重要的是,精心保护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世界各个角落的地球人来此一睹芳姿。 妥善利用资源,监狱被改成客栈。维持内部结构,一个个监号成了一间间客房。 体会一下囚徒的感觉。 监号有多大呢?这么说吧,我的室友 Nadia 如果伸出两手,可以触到相对的两面墙,这是宽度;长度嘛,1.8 米长的床顶着小窗,剩下的空间够一个人直立着转身。 爬到上铺,关上沉重的铁门,立刻就不由自主地把脸贴在小小的铁窗上,贪婪地望向窗外。呵呵,突然明白了为什么囚徒会冒着生命危险越狱。 一辈子就这么一次狱中生活,Jack 和Sabrina 赶紧把自己的倩影留下来。 Christchurch,南岛,乃至新西兰历史名城。 2010年一场大地震,将 Christchurch 大片城区夷为平地;还没喘过气来,2011年一场更大的地震犹如一盆冷水,浇灭了重建家园的热情。 城中的天主堂,是 Christchurch 的地标建筑,震后五、六年了,仍是一片毁败。 新西兰全部人口仅四百万,其中南岛不足一百万。有限的税务收入,使得重建工程捉襟见肘。 离毁坏的教堂两个街区,是 Christchurch 的植物园。这里,几乎看不出来地震的痕迹。显然,在资金分配上,公立的植物园比私立的教堂更有优先权。 孤独的老者,是否也在思考 Christchurch 的未来? 继续沿东岸北上,小城 Kaikura 尽收眼底 北美代表团,Jack 来自加拿大,Karen 和 Dale 从美国的爱达荷来 鸟瞰半岛,左边是南湾,右边是北湾。被湾里多石灰岩,在正午的阳光下,蓝里泛白。 新西兰特有的皮毛海豹,曾几何时,几乎被欧洲移民赶尽杀绝。今天,它们受法律保护,人不得靠近10米以内。 沿海的半岛步道,从南湾起,翻山到北湾,毛利传统标示南湾起点 翻到北湾,海水出奇的透亮,浅水下的石灰岩在烈日下使人联想到广袤的田野 <p class="ql-block">两个礼拜后,又见 Picton 港</p> 雨林中,山谷里,苦苦捕捉它们的身影而不得。不成想,它们却在人来人往的 Picton 港口公园大摇大摆地散步。 天堂鸭 (Piradise duck)是新西兰本土动物,和其他本土鸟儿不一样,天堂鸭成功地适应了新环境的挑战,活得好好的。 此鸭非彼鸭 公鸭招摇过市,欲与唐老鸭一争高下? 母鸭毛色低调 这次,有机会走马观花 Picton <p class="ql-block">再见了,南岛!再见了,新西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