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诉说

老虞

<p class="ql-block">  2024是中俄建交75周年,从9月15日至12月8日首都博物馆特筹办了《俄罗斯的心灵——俄罗斯国立特列季亚科夫美术馆绘画作品展》。赶在闭展前一天我前往参观,近距离领会了俄罗斯的异域风情,受到了美的熏陶。画展分为风景的交响、心灵的面孔、至美的生活、历史的印记四个部分,从各个层面展示了近代俄罗斯的村野风光、建筑风貌、人物形象、生活与劳作、战争与和平的各种表现。为我们足不出京就能了解俄罗斯提供了难得的机会。</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前 言</p><p class="ql-block"> 俄罗斯是我国北方近邻,地域广袤横跨欧亚。长期以来,东西方文明在此交汇、碰撞、融合,形成了独特的俄罗斯历史和文化传统,创造了璀璨的文明。</p><p class="ql-block"> 俄罗斯绘画用独特的艺术语言展现了俄罗斯的各个侧面,是了解俄罗斯人思想情感、精神面貌、居住环境、生活状态以及历史文化的重要艺术形式,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既是俄罗斯民族的瑰宝,更是世界艺术史和人类精神文明史的宝贵财富。</p><p class="ql-block"> 本次展览精选了俄罗斯国立勃列季亚科夫美术馆收藏的56幅绘画作品,展现俄罗斯的绘画艺术,以及绘画中的俄罗斯。</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摘录于展会展板)</p> 第一部分 风景的交响 <p class="ql-block">《汹涌的大海》1868</p><p class="ql-block">伊凡.艾瓦佐夫斯基 1817-1900</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流凌》1860</p><p class="ql-block">阿尔谢尼.梅谢尔斯基 1834-1902</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西伯利亚色楞格河的景色》1817年</p><p class="ql-block">安德烈.马尔特诺夫 1768-1826</p><p class="ql-block">色楞格河发源于蒙古国,流经俄罗斯境内,最终注入贝加尔湖。湛蓝的河水,明亮的天空,温和的牧群,构成了一副令人惊叹的美丽画卷。</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霜雪中的森林》作于十九世纪80年代</p><p class="ql-block">阿列克谢.萨夫拉索夫 1830-1917</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卡马河之夜》1884</p><p class="ql-block">尼古拉.亚罗申科 1846-1898</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厄尔布鲁士峰.月夜》1890</p><p class="ql-block">阿尔希普.库图吉 1841-1910</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春日》1940年</p><p class="ql-block">瓦西里.巴克舍耶夫 1862-1958</p><p class="ql-block">作品将春天的万物复苏与莫斯科的万象更新巧妙联系了起来。</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公园里》1897</p><p class="ql-block">伊凡.希施金 1832-1898</p><p class="ql-block">画面中,舒适的公园沐浴在阳光下,唤醒了人们明媚的心情,</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黑麦田里的路》1881</p><p class="ql-block">格里高里.米亚索耶多夫 1834-1911</p><p class="ql-block">秋天里成熟的黑麦仿佛被披上了金色,一位穿着破旧衣服的行者,肩上背着挎包,手里拿着拐杖,沿着麦田中的小路慢慢走向远方。画面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给人一种动情、平静与安宁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雪橇路》1900</p><p class="ql-block">尼古拉.杜博夫斯科依 1859-1918</p><p class="ql-block">画面中,辽阔的田野和森林仿佛凝固在冬日的梦境中,霜雪天里银粉色的霞光熠熠生辉。只有一架雪橇在无边无际的雪道上不紧不慢地前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大奥赫塔眺望斯莫尔尼修道院的景色》1851年</p><p class="ql-block">阿列克谢.博戈柳博夫 1824-1896</p><p class="ql-block">画家用十分自然的手法,将雄伟的大教堂与周围的景观有机地融合为一体,柔和的阳光照亮了建筑群和河水,展现了景色的整体性和纵深度。</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莫斯科近郊科洛缅斯科耶庄园季亚科沃村教堂景观》1872</p><p class="ql-block">尼古拉.马科夫斯基 1841-1886</p><p class="ql-block">季亚科沃施洗者圣约翰教堂,是俄罗斯16世纪柱墩式石筑古迹,至今保存完好。创作此画时教堂外观是彩色的,后来全部被粉刷成了白色。</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安德烈科沃村》1958</p><p class="ql-block">弗拉基米尔.斯托扎洛夫 1926-1973</p><p class="ql-block">作者被誉为“俄罗斯乡村的歌手”。画作展现了俄罗斯农村的自然风光,独特的木质建筑及农民的日常生活。</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第二部分 心灵的面孔</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朝圣者》1870</p><p class="ql-block">瓦西里.佩罗夫 1834-1882</p><p class="ql-block">农民肖像画在画家的创作中占据重要地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此画。《朝圣者》开启了画家创作民间神秘主义者和先知形象的序幕,画中人物有意识地偏爱在城市文明之外寻求“他们的真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弗廖努什卡》1920</p><p class="ql-block">米哈伊尔.涅斯捷罗夫 1862-1942</p><p class="ql-block">俄罗斯女性命运的戏剧性转折、女性爱情的本质,是画家最关注的主题,他创作了一系列与该主题相关的作品,称之为“画中的长篇小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金绣女工》1826</p><p class="ql-block">瓦西里.特罗皮宁 1780-1857</p><p class="ql-block">该画是特罗皮宁风俗肖像画的代表作之一,色彩搭配和谐,图案细腻丰富,色调富有层次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工人的午餐》</p><p class="ql-block">谢尔盖.维诺格拉多夫</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苏联体育大师叶莲娜.加热洛娃》1967</p><p class="ql-block">弗拉基米尔.加夫里洛夫 1923-1970</p><p class="ql-block">画作描绘的是体操大师在训练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情敌》1890</p><p class="ql-block">尼古拉.卡萨特金 1859-1930</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早上好!》2001</p><p class="ql-block">德米特里.日林斯基 1927-2015</p><p class="ql-block">画中人物是画家的妻子和他们的小儿子。怀抱孩子的场景与背景墙上圣母怀抱圣婴的场景相呼应。</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孙女伊莉莎的肖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切都过去了》1889</p><p class="ql-block">瓦西里.马克西莫夫 1844-1911</p><p class="ql-block">作品描绘的是俄罗斯地主阶级已经逝去的生活和文化场景,女主人公的外表显示出她当年的奢华和权利,岁月流逝风采不再,如今只有老佣人陪伴她度过晚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安娜.谢苗诺夫娜.图利诺娃》1770</p><p class="ql-block">费奥多尔.罗柯托夫 1735-1808</p><p class="ql-block">作者是18世纪著名的肖像画家,学院派大师,曾为叶卡捷琳娜二世绘制肖像。</p><p class="ql-block">作品中的女主人公身穿绿松石色连衣裙,戴着薄纱披肩,头上还装饰着鸢尾花和白鹭羽毛,体现出画家杰出的艺术风格特征:人物的灵性,优雅的诗意和丰富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画家米哈伊尔.瓦西里耶维奇.涅斯捷罗夫的肖像》1939</p><p class="ql-block">帕威尔.科林 1892-1967</p><p class="ql-block">画中主人公是画家的老师兼挚友。科林早就有为涅斯捷罗夫画肖像的想法,但却迟迟不敢着手,直到1939年,他终于找到了能够表现涅斯捷罗夫气质性格及创造力的构图方案。</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高尔基肖像》1937</p><p class="ql-block">伊萨克.布罗茨基 1884-1939</p><p class="ql-block">画家是苏联现实主义绘画的奠基人,也是第一位被授予列宁勋章的艺术家。</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家契柯夫肖像》1898</p><p class="ql-block">约瑟夫.布拉兹 1873-1936</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普希金在米哈伊洛夫斯克耶村》1973</p><p class="ql-block">耶夫塞.莫伊谢延科 1916-1988</p><p class="ql-block">20世纪70年代,画家构思创作了一系列纪念普希金的作品,此画是该系列中最早的作品之一。画中普希金的侧影在古老公园的黑色树干间若隐若现,宛如诗意般的幻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第三部分 至美的生活</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修士画家》1885</p><p class="ql-block">亚历山大.亚诺夫 1857-1918</p><p class="ql-block">救世主的面孔是这幅画的构思和思想的中心。画面上,修士一边工作一边沉思,他身体前倾的姿势显示出他正在祈祷的状态,仿佛救世主的形象是自发显现在他面前,而他只是这一奇迹的见证者。</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弗拉基米尔圣母》1697</p><p class="ql-block">伊万.米哈伊洛夫 </p><p class="ql-block">这幅画为《弗拉基米尔圣母像》的副本(手抄本)</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莫斯科天使报喜大教堂举行的弥撒》1857</p><p class="ql-block">斯捷潘.舒赫沃斯托夫 1821-1908</p><p class="ql-block">画家专注于描绘俄罗斯的教会生活。这幅作品描绘的是在克里姆林宫天使报喜大教堂里,神父手持圣杯进行圣餐仪式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外省的集市》1870</p><p class="ql-block">康斯坦丁.特鲁托夫斯基 1826-1893</p><p class="ql-block">俄罗斯风俗画家。19世纪70年代,他曾长期在库尔斯克省奥博阳镇的地方自治管理局任职,这幅画很可能描绘的就是那个镇上集市的热闹场景,以及各色人物的形象。</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北方的救主节》1887</p><p class="ql-block">伊拉里翁.普里亚尼什尼科夫 1840-1894</p><p class="ql-block">作品展现的是东正教徒在8月14日庆祝“蜂蜜救主节”或“水上救世主节”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天使报喜日》1922</p><p class="ql-block">康斯坦丁.尤翁 1875-1958</p><p class="ql-block">二十世纪20年代初期,画家创作了一系列描绘谢尔盖圣三一修道院历史风貌的作品,该画是其中最出色的作品之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复活节》1842</p><p class="ql-block">米哈伊尔.莫霍夫 1819-1903</p><p class="ql-block">画家描绘的是一个家庭围坐在餐桌旁,彼此互赠象征复活节彩蛋的场景。该作品得到了公众的广泛认可,画家本人也因此获得了皇家美术学院颁发的小银质奖章。</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街头小贩》1865</p><p class="ql-block">尼古拉.科舍廖夫 1840-1918</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受洗》1896</p><p class="ql-block">彼得.科罗温 1857-1919</p><p class="ql-block">本作品描绘的是一个婴儿正在接受东正教洗礼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欢乐的时刻》1897</p><p class="ql-block">安东尼娜.勒热夫斯卡娅 1861-1934</p><p class="ql-block">破旧的木匠作坊里,一位祖父和他的小孙子在手风琴的伴奏下翩翩起舞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阳台上》1931</p><p class="ql-block">亚历山大.杰伊涅卡 1899-1969</p><p class="ql-block">阳光是这幅作品的核心元素,它照耀在浪花、栅栏的曲线、女孩的头发以及她那黝黑的身躯上,衬托出女孩身形的优美。</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又得了一个两分》1952</p><p class="ql-block">费奥多尔.列舍特尼科夫 1906-1988</p><p class="ql-block">画家描绘儿童生活的作品广受欢迎,并成为了时代的象征。《又得了一个两分》便是其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是描绘学生生活的“儿童三部曲”中的第二部。</p><p class="ql-block">这幅作品充满了温暖的幽默和对儿童心理的深刻理解。</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抒情的乔迁之喜》1965</p><p class="ql-block">尤里.皮里诺夫 1903-1977</p><p class="ql-block">20世纪50年代中期,苏联为解决住房短缺问题,开始大规模建设住房,画家便以这一宏大建设为主题创作了系列作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茶炊》1984</p><p class="ql-block">格利.科尔诺夫 1925-2012</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绘画与观众》2011</p><p class="ql-block">埃里克.布拉托夫 1933-</p><p class="ql-block">画面上部约2/3的空间展现的是俄罗斯19世纪著名艺术家伊万诺夫的巨幅画作《基督向人民显现》,描绘的是弥赛亚在约旦河边向正在受洗的人们显现的情景。而前景则用少量空间描绘了驻足于画作前的观众。这幅画让俄罗斯艺术第一次有机会将观众纳入画中所发生的事件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第四部分 历史的印记</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一骑兵团的号手》1934</p><p class="ql-block">米特罗凡.格列科夫 1882-1934</p><p class="ql-block">画家是苏联战争题材绘画的奠基人。他于1920年加入红军,是苏俄内战的亲历者。</p><p class="ql-block">第一骑兵团是苏俄内战时期组建的,颇具传奇色彩,其最高指挥官是苏联著名元帅布琼尼。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保尔.柯察金的梦想就是加入第一骑兵团。</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圣格奥尔吉战胜恶龙的奇迹》16世纪上半叶</p><p class="ql-block">木板彩蛋画</p><p class="ql-block">佚名</p><p class="ql-block">画面鹅上方,上帝的右手为圣格奥尔吉祈福,天使为他戴上王冠,这象征着人心圣洁、正义战胜邪恶。</p><p class="ql-block">自公元988年“罗斯受洗”后,俄罗斯沿袭了拜占庭对圣徒的崇拜,圣格奥尔吉被尊为俄罗斯的守护神。如今莫斯科市徽和俄罗斯国徽上都有圣格奥尔吉战胜恶龙这一图案。</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通讯兵》1967</p><p class="ql-block">耶夫塞.莫伊谢延科 1916-1988</p><p class="ql-block">苏俄内战时期,红军骑兵部队从作者家乡乌瓦洛维奇镇疾驰而过的场景,给画家的童年留下深刻的印象。上世纪60年代他创作了一系列以内战和卫国战争为题材的作品,其中尤以《通讯兵》最具代表性,展现了夜战背景下两位通讯兵骑马疾驰以传递前线信息的英勇形象。</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政委之死》1927</p><p class="ql-block">库兹马.彼得罗夫-沃德金 1878-1939</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列宁在斯莫尔尼宫》1930</p><p class="ql-block">伊萨克.布罗斯基 1884-1939</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圣彼得堡的瓦西里岛眺望英国人沿岸街》1799</p><p class="ql-block">本杰明.帕特森 1750-1815</p><p class="ql-block">瑞典艺术家,1787年开始在圣彼得堡工作后,其所有的作品都是描绘这座城市的景观。本作品中,画家通过多个风俗场景充实了画面的前景,生动展现了城市风貌和日常生活。</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彼得一世肖像》不早于1714年</p><p class="ql-block">作者:佚名</p><p class="ql-block">该作品是以德国画家坦瑙尔于1714年绘制的彼得一世生前肖像为基础进行再创作的,但作者身份不详。画家巧妙运用了强烈的明暗对比,将观者的注意力集中在彼得一世专注的面容上,铠甲和圣安德烈一等勋章的蓝色绶带使画作显得更加庄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女贵族莫罗佐娃的头部草图》1886</p><p class="ql-block">瓦西里.苏里科夫 1848-1916</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瓦西里.苏里科夫是19世纪下半叶杰出的历史画家,也是世界历史上卓越的绘画巨匠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大型历史画《女贵族莫罗佐娃》是苏里科夫“历史题材绘画三部曲”之一,本画作为局部草图,画中人物是莫罗佐娃本人。</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喀山风景》1846</p><p class="ql-block">安德烈.拉科维奇 1815-1866</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安德烈.拉科维奇是教育家、风景画家,《喀山风景》是他的代表作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画面的前景描绘了熙熙攘攘的连廊中心商城广场,右边矗立着一座拥有多层锥形顶的圣尼古拉教堂。在教堂后方是喀山克里姆林宫的其他建筑。</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新罗马(圣天使城堡)》1825</p><p class="ql-block">谢德林.<span style="font-size:18px;">西利韦斯特尔</span> 1791-1830</p><p class="ql-block">谢德林<span style="font-size:18px;">.西利韦斯特尔.费奥多西耶维奇</span>被誉为浪漫主义时代最优秀的风景画家之一。</p><p class="ql-block">19世纪20年代谢德林创作了同名系列作品《新罗马.圣天使城堡》,为他在欧洲赢得了巨大的声誉。在这幅画作中,他以精确的笔触描绘了圣天使城堡、梵蒂冈宫、圣彼得大教堂等台伯河左岸的著名建筑。画面的左侧展示了特拉斯特弗雷区的住宅,渔民日常劳作的场景为整幅作品增添了浓厚的生活气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莫斯科红场》1801</p><p class="ql-block">费奥多尔.阿列克谢耶夫 1753-1824</p><p class="ql-block">画面上,护城河上圣母代祷大教堂屹立于红场中央,教堂前面是宣谕台,右侧是基普里亚诺而图书馆以及克里姆林宫城墙。雄伟的救世主钟楼后面高耸的是1929年被毁的升天女子修道院的圆顶。画作左侧阴影中的建筑是主药房和商铺。这些场景将观者带入到一个充满城市喧闹及商业气息的浓郁氛围中。</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战斗的间隙》</p><p class="ql-block">谢尔盖.特卡乔夫</p><p class="ql-block">阿列克谢.特卡乔夫</p><p class="ql-block">特卡乔夫兄弟是罕见的双人创作组合,是当代极具影响力的艺术家。</p><p class="ql-block">《战斗的间隙》是兄弟二人的成名之作,描绘的是苏俄内战期间,一些淳朴的红军战士在饥饿、寒冷、疾病和失败或将威胁生命的艰苦条件下,仍利用战斗的空隙在一所乡村学校学习识字的场景。兄弟二人为创作此画,绘制了300多幅草图。</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结 语</p><p class="ql-block"> 体现美和描绘心灵的艺术是相通的,是不分国界的。</p><p class="ql-block"> 俄罗斯绘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斐然的成就,是世界艺术之林中的一支奇葩,对新中国初期美术教育的创建和发展产生了深远而积极的影响。</p><p class="ql-block"> 绘画艺术作为俄罗斯文化的一部分,反映着俄罗斯人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和艺术审美,俄罗斯的绘画艺术和绘画艺术中的俄罗斯,是这次展览叙事的两个维度,以期激发观众对俄罗斯绘画以及背后深沉而丰富的文化产生兴趣,从而进一步增强两国人民的文化交流和相互了解。</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摘录于展会展板)</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  展览已经闭幕,为了让更多未能观展——那些我认识的和不认识的朋友们能够有所印象,我用手机翻拍了部分画作,并加以说明,以期些许弥补您的遗憾,不足之处还请见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谢谢 !</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