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13年3月17日,我与大港一位同事由西安乘南航MU2355航班飞呼和浩特。朋友陪同游览大召寺。</p><p class="ql-block"> 呼和浩特大召寺是内蒙古呼和浩特玉泉区南部的一座大藏传佛教寺院,属于格鲁派(黄教)。大召寺中“召”为藏语寺庙之意。汉名原为“弘慈寺”,后改为“无量寺”。因为寺内供奉一座银佛,又称“银佛寺”。大召寺是呼和浩5较早建成的黄教寺院,也是蒙古人皈依黄教初期所建的大型寺院之一。</p><p class="ql-block"> 大召寺是由明代蒙古土默特部落的首领阿拉坦汗于明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主持创建的。公元1580年建成,是呼和浩特较早兴建的喇嘛教寺院,也是不设活佛的藏庙。是一处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辉煌的召庙建筑、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以及神秘的恰木舞蹈和佛教音乐,构成了大召独特的“召庙文化”。</p><p class="ql-block"> 大召寺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菩提殿、九间楼、经堂、佛殿等,其中经堂和佛殿连在一起,统称为"大殿",有双层三开间的前殿,后卫经堂和佛殿,在佛堂正中供有一尊2.55米高的银佛像,因此无量寺又称为"银佛寺"。</p><p class="ql-block"> 银佛的前面是通天柱,有飞龙盘于其上,在银佛的左右分别是宗喀巴和达赖三世、四世的铜像。;另外,在大召山门的屋檐下悬有"九边第一泉"的名匾。"九边第一泉",是指大召前的玉泉井,相传康熙皇帝为平息蒙古卫拉特部噶尔丹之乱,凯旋归来路过大召,马蹄踏地,有泉涌出。碑文记载:泉水"其性轻而清,其味甘而美"。清朝顺治皇帝迎达赖五世赴京时,曾歇宿于大召内,后康熙皇帝铸"皇帝万岁"金牌供于大殿银佛之前,大召则被尊为"皇庙"。</p><p class="ql-block"> 清康熙年间(公元1662年-1721年),扩展召庙规模,大殿改覆黄琉璃瓦,尽显皇家寺庙的气派。</p><p class="ql-block"> 大殿内殿壁上有描写康熙私访明月楼的巨幅绘画。后面是达赖四世、土默特部蒙古人云丹嘉措和达赖五世的塑像,明清两佛像,木雕两佛像,木雕二龙戏珠,108部《甘珠尔经》,以及铜铸镀金的种的法器、药器等等。</p><p class="ql-block"> 呼和浩特大召寺虽然没有西藏拉萨大昭寺的金碧辉煌和虔诚的参拜场面,但这座大藏传佛教寺院的历史悠久,说明了古代民族间的佛教文化传播影响广大。来呼和浩特旅游,来大召寺,感受了一下皇家寺庙的威严气派,不虚此行。</p> <p class="ql-block"> 大召寺院门前伫立着的牌坊,上写汉蒙文“佛照青城”,象征着佛佑青山绿水的呼和浩特美丽城市。</p> <p class="ql-block">呼和浩特大昭寺前面的雕像阿拉坦汗。阿拉坦汗是明代蒙古土默特部落的首领,他于明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主持创建了大昭寺。</p> 大召寺释迦八塔。黄教寺院的建筑特色。 <p class="ql-block"> 大召寺外观</p> <p class="ql-block"> 大召山门的屋檐下悬有"九边第一泉"的名匾。</p> <p class="ql-block">大召寺的大殿</p> <p class="ql-block"> 在佛堂正中供有一尊2.55米高的银佛像,因此无量寺又称为"银佛寺"。是大召寺镇馆之宝之一。</p> <p class="ql-block">银佛的前面是通天柱,有飞龙盘于其上。是大召寺镇馆之宝之一。</p> <p class="ql-block">精美的佛教壁画,是大召寺镇馆之宝之一。</p> <p class="ql-block"> 大召寺的千手观音像高达九米,是用青海的油松雕刻而成的。</p> <p class="ql-block">大召无量寺的一处碑文,猜想可能是“吉祥”吧。</p> 大召重建碑记 <p class="ql-block">菩提过殿前有三层的六角塔式香炉和两根高红旗杆。两根大旗杆是每年正月十五晾佛所用。晾佛就是晾晒寺内珍藏的最大的佛祖释迦牟尼唐卡,一是为了使佛光普照青城百姓,二是为了防止唐卡虫蛀。</p> <p class="ql-block"> 鹿是佛教中常见的动物。相传佛陀最初在鹿野苑传法,所以佛教以两只鹿中间一个法轮做代表,法轮发出的光芒象征佛法的传播。</p> 大殿内殿壁上有描写康熙私访明月楼的巨幅绘画。 <p class="ql-block"> 大召寺内玉佛殿的右侧,有象、牛、狮铜像各一,形象生动传神,引人注目。</p> <p class="ql-block">玉佛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