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安·兰德(Ayn Rand)的这部书《阿特拉斯耸耸肩(Atlas Shrugged)》是1957年出版的小说。在美国这种崇尚自由崇尚个人主义的地方,她的小说相当有影响力。近70年过去了,这部书依然被很多人推荐,也依然充满争议。我花了三个多星期,啃下了这部一千一百多页厚的书。的确是一部了不起的著作。不单单是文学作品,还有很多哲学,社会,政治,科学等因素在内。不能完全赞同她的观点,但觉得她相当有道理。那种展现赤裸裸真相的犀利笔触,触目惊心,发人深省,非常值得读的一部书。</p> <p class="ql-block">这部书描绘了一群社会精英,不满国家主义的政府监管,集体逃离罢工的故事。故事的文学情节不是很吸引人,但书中的对话,人物的思考充满哲理。值得细细品味。我仅是挑几点记下读后感。</p> <p class="ql-block">这群精英逃离社会时,有一句他们奉行的圭臬:“我以我的生命以及我对它的热爱发誓,我永远不会为别人而活,也不会要求别人为我而活。”咋一看,确实极端个人主义。不过仔细想想,每一个人都对自己负责,而不是依靠他人。不当寄生虫,是不是更加有道理呢?</p> <p class="ql-block">书中的一位钢铁大亨汉克·里尔登(Hank Rearden)白手起家,创建了巨型的钢铁产业。他有一个年岁相差很多的小弟弟菲利普(Philip)。他供弟弟读完大学,希望他能自立。但菲利普仰仗哥哥,毕业后就是在家躺平不工作,还满口社会福利,似乎社会或者哥哥就要为他的生活负责,让他吃饱穿暖。这里最明显的是观念冲突。能干的人天经地义就必须养活他身边的寄生虫吗?道德的绑架在这里非常让人噁心。汉克供养母亲,是可以接受的。但供养不干活不感恩的成年弟弟,有必要吗?汉克的母亲央求汉克在自家工厂给弟弟谋一份轻松差事。汉克拒绝了。菲利普高不成低不就,什么苦活都不肯干。汉克觉得放在自己厂里就是开了坏的先例,拒绝母亲的要求。</p><p class="ql-block">母亲说正因为菲利普没有能力,照顾给他工作就是一种兄弟间“爱”的体现。书中关于这种扭曲的“爱”,还有所谓的“道德”有非常不一样的观念。作者写道:“道德不在理性的范畴之内,它属于信仰和暴力的范畴。”她实在是对用道德伦理来绑架他人深恶痛绝。人人都努力工作,不成为他人的负担,才是应该宣扬的正道。</p><p class="ql-block">常常想到中国人思维观念中的“责任”与“牺牲”。尤其在家中,父母要求年龄大的孩子无条件帮助年幼的孩子,说辞就是“责任”与“道德”。读这部书,突然觉得这样的要求是不公平的。每个人都做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哥哥姐姐并没有义务一定要扶持弟弟妹妹。为自己活着并不是罪恶,完全为他人活着其实是一种扭曲的道德绑架。</p><p class="ql-block">书名中的阿特拉斯是希腊神话中一个神,他肩扛地球重负,身体压弯,淌着血坚持着。是作者叙述这个社会的象征。是这一群精英,他们撑起了这个地球。作者的召唤是,耸耸肩,甩掉所有的重负吧。所谓“道德”,所谓“牺牲”,都滚一边去吧。完全可以堂堂正正地为自己而活,任何人都可以宣称我不需要为他人而活。</p> <p class="ql-block">关于金钱,这部书也是非常旗帜鲜明,毫不掩饰。追求利润是企业家的目的,追求财富也是光荣正当的。这群精英罢工后,逃到一个无人山谷里。那里竖起一个雕塑,就是镀金的美元“$”符号。他们那里大家抽的烟,上面的商标就是一个“$”符号。女主角最后离开公司,加入罢工群之前,给这个世界留下的告别赠言也是画了一个“$”符号。</p><p class="ql-block">这里有一个原则。必须是”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书中有个马达厂。进行了类似于社会主义原则的管理实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能者承担越来越多的重担,但却没有相应的报酬。分配是由委员会来按各家的需要来安排的。结果是眼泪流的最可怜的人家分的最多。在社会物质匮乏的年代,这种制度肯定就是养懒人,结果就是大家一起毁灭。世界看到了前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瓦解,我们也看到了中国人民公社的结束。这种财富分配的原则是不符合人性的。</p><p class="ql-block">作者写道:”金钱不是凭眼泪来向你索取产品的乞丐的工具;也不是巧取豪夺的抢夺者的工具。““金钱是交换的工具; 它是你对生产者们的劳动表示尊敬的一种象征。“所以”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是光荣也是值得骄傲的。书中的这类言论,立场鲜明。对很多传统的观念就是一种颠覆性的宣战。读来不得不承认作者大胆,坦诚,痛快。</p> <p class="ql-block">书中还有一个很大的主题就是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对抗,自由市场与国家管制的冲突。因为作者是自由主义的拥护者,她描述的政府就完全是一种邪恶的存在。政府官员就是打着“人民”的旗号进行掠夺的罪恶代表。比如铁路经营国有化,就是哪个铁路公司在华盛顿政府里有人替他说话,就可以用国家监管的名义,吞并竞争对手。钢铁经营国家监管就是统一安排产量与销售价格,让优良产业支撑劣质产业。作者以为自由竞争是优胜劣败,让市场的力量来选择淘汰产业。所谓国家的统筹兼顾结果就是华盛顿游说者的肮脏把戏。</p><p class="ql-block">书中一个例子是关于钢铁企业家汉克的遭遇。他苦心研发十年的“里尔登合金”,政府强迫他签署“礼物捐赠”证书,逼他无偿交出专利。这几乎就是赤裸裸的掠夺。专利法其实是一种鼓励创新的机制。发明家付出了劳动,应该得到应有的报酬。强行掠夺是强盗的行径,打着“大众福祉”旗号的政府掠夺,更加可耻邪恶。</p> <p class="ql-block">也许是东西方的文化差异吧。西方提倡个人主义,而东方的儒家文化宣扬集体主义。刚刚过去的新冠疫情很能说明这一区别。在美国要求群众为了社区的安全,封城防疫那是根本做不到的。他们要的是个人的自由,不要政府干涉。至于企业家,利润至上,为偏远地区修路,输电联网等更是不赚钱的生意。有多少私营企业愿意干亏本生意呢?这时候,国家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所以,个人主义对照集体主义,自由市场或者国家监管,也是需要看具体情况而定的,并没有绝对的真理。</p><p class="ql-block">这部书篇幅长,涵盖范围广。有相当多值得读者思考的议题。有人称之为“自私的圣经”,强调个人权利高于集体利益,自由市场优于政府管理。她用哲理与范例来说明她的论点。此书从一问世就是争议很大的一部书。读完觉得她有某种程度的道理。但社会问题,常常不是那么非黑即白地界限分明。主张自由与个人主义的美国确实充满活力,创新能力很强。必须承认这个地方的制度是鼓励人们创新,奖励人们成功的。但也确实存在某些弊病。这部书站在精英的角度看问题,那些优秀的人应该得到奖赏与荣耀。但社会的底层人士,那些努力了但能力有限的人,也应该有生存的空间吧。</p><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致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