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前言</p><p class="ql-block">陶瓷艺术,承载千年历史,凝聚历代工匠精湛技艺与智慧精华。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浩瀚星空中,陶瓷艺术宛如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不仅闪耀着技艺之美,更蕴含着深远的历史意义与文化内涵。</p><p class="ql-block">此次"一白独秀瓷韵同源﹣﹣闽台陶瓷艺术精品展",以瓷为媒,汇聚闽台两地艺术家,探寻传统陶瓷文化的深厚底蕴,展现中华优秀艺术的独特魅力。在这里,您将欣赏到德化瓷独特的"中国白"之美,感受台湾陶瓷艺术的别样风情,领略闽台两地艺术家思想的碰撞与交融。</p><p class="ql-block">两岸同源,瓷韵悠长,愿这场展览能够引起更多人心中的文化共鸣,让陶瓷艺术成为连接两岸民众心灵的纽带,共同书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篇章。</p> <p class="ql-block">双国花韵——“牡丹与卡特兰共舞”花瓶。瓶身绘有中国的“国花”牡丹,以清致典雅的青花呈现,或含苞待放或欣然盛放的花朵层层叠叠,富有东方古典气质。瓶口处的卡特兰,则是巴西的“国花”,其色彩明艳、花型硕大而奇特,在白瓷之上,卡特兰被雕琢得栩栩如生,娇艳欲滴。作品上的双国花交相辉映,恰似中巴两国跨越千山万水,携手并肩、亲密无间的生动写照。</p><p class="ql-block">此花瓶由查姐瓷花部艺术总监查彩端、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陈建瑞、泉州工艺美术学院杨莎莎团队创作。</p><p class="ql-block">“花瓶最初的设计是天球瓶,之后修改成赏瓶,历经十多次的反复修改和调整,最终在经典梅瓶造型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作品胸围50厘米,代表中巴建交50周年。瓶身彩绘部分采用青花分水工艺,绘制9朵牡丹、两只蝴蝶,静中有动;浮雕则选用巴西著名标志性建筑——巴西利亚大教堂,巧妙运用到瓶颈部位。瓶口的巴西国花——卡特兰,采用德化非遗捏花工艺制作而成。九朵卡特兰与瓶身的九朵牡丹交相辉映,寓意两国情谊长长久久。”。这件作品除了在构思上凝聚着设计团队无数的心血,制作过程更是充满波折。德化白瓷以瓷土细腻纯净著称,但要塑造如此复杂精细的花卉造型,对泥坯的可塑性、韧性要求极高。尤其是卡特兰这种鲜花的唇瓣是裙罩状,十分考验捏塑功力,每一片都要经过反复搓、捏、塑型,历经无数次失败尝试,才逐渐掌握精准手感。 </p><p class="ql-block">2024年是中国与巴西建交50周年 ws文</p> <p class="ql-block">结束语</p><p class="ql-block">瓷,不仅仅是泥土与火焰交织的奇妙艺术,更是跨越时空,连接人心的温情纽带。在这一方充满韵味的展陈空间里,我们共同见证了闽台陶瓷艺术的绚丽绽放。从古朴典雅的传统经典到匠心独运的创新佳作,每一件淘瓷作品都凝聚着两地艺术家们的智慧与心血,它们用静默而深情的语言,诉说着闽台文化的同根同源,闽台艺术大师们的一脉相承和深厚情谊。</p><p class="ql-block">陶风传古韵、瓷艺续新篇。作为文化交流的桥梁,陶瓷艺术承载着闽台民众的共同记忆与情感。未来,愿瓷韵长存,续写辉煌,让这份古老而璀璨的文化瑰宝,凝聚两岸情谊,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p>